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半导体国产化呼声渐起,国际厂商“倒逼”国产硅片发力

5qYo_ameya360 ? 来源:网络 ? 作者:网络 ? 2021-03-18 16:1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全球半导体市场热度不减,价格一路看涨的行情仍在供应链上下游蔓延,从产能吃紧的晶圆代工到后段封测,愈演愈烈的市况延烧至上游设备及材料。继环球晶圆调整硅片现货价格后,近日,全球第一大半导体硅片厂商日本信越化学也宣布从4月起对所有含硅产品销售价格提高10%~20%。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涨价仅包含有机硅产品,并未包含半导体硅产品。前者主要包括硅油、硅树脂、硅橡胶等多种化合物工业原材料,而后者则主要包含由高纯度单晶硅制成的硅片,二者属于硅材料的两个不同品类。尽管本次涨价未波及,但半导体硅材料的市况其实也不容乐观。

信越化学旗下包括六大事业部,其中与电子行业密切相关的有:半导体硅材料业务全球市占第一,电子功能材料业务(封装材料、光掩膜等)全球市占第二,有机硅业务全球市占第四,特种化学品业务(金属硅、聚乙烯醇等)全球市占第二。随着信越化学此次提价,业界预期其他硅片厂商或将纷纷跟进,而在上游材料涨价后势必推升晶圆制造成本,市场供需已然紧张,再加成本上升效应,本就“涨声一片”的半导体市场恐怕将开启新一轮行情。

据信越化学官网表示,硅酮主要原材料金属硅的成本正在上升,再加上中国市场需求强劲增长导致供应短缺以及生产成本上升。此外,由于供应短缺,甲醇成本和催化剂原材料成本(包括铂金成本)也在增加。此外,物流和二次材料等成本因素也在增加,并已成为对收益构成压力的因素。而信越化学认为,仅通过自己降低制造成本的努力,已经很难消化这些增加的成本,所以不得不上调了所有硅产品的价格。

而这也是信越化学自2017年11月以来首度涨价,当时信越化学宣布2018年1月起,对旗下所有硅产品涨价10%~20%。事实上,早在2020年下半之时,硅片大厂环球晶圆就已全面调高现货价。彼时,其董事长徐秀兰就曾表示,6英寸、8英寸、12英寸硅片满到爆,尤其12英寸硅片一路满载至2021年底,产能供不应求,预期2021年涨势将持续。供应链也传出,硅片商预期将在2021年第一季向客户调涨12英寸硅片的报价,以反映硅片供需大幅提升状况。

作为半导体制造最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硅片所占比重最大,约为37%。回顾硅片历史演进,在摩尔定律影响下,半导体硅片正不断向大尺寸方向发展,目前,全球市场主流产品是8英寸、12英寸半导体硅片。

而从下游需求来看,8英寸硅片主要用于传感器、逻辑芯片、分立元件、光电耦合器等,终端应用领域主要为移动通信汽车电子物联网、工业电子等;12英寸硅片需求主要来源于存储芯片、逻辑芯片等其他应用,终端应用主要为智能手机、计算机、云计算人工智能、SSD等高端领域。随着当前8英寸与12英寸晶圆制造产能持续供不应求之下,愈发推升硅片需求。

SEMI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将较2019年增长2.4%,2021年增长幅度将进一步提升到5%,并有望在2023年攀升至历史新高。业界预期,在信越化学提价动作下,其他半导体硅片厂商或将跟进涨价。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半导体硅片供应商在2019~2020年之间并无大规模扩产动作,产能供应有限,即使现在要扩产,至少要一年半时间才能量产,这也使得半导体硅片的供应开始趋紧。而硅片作为晶圆制造所须的关键原材料,供不应求催生厂商实施涨价策略,硅片涨价将进一步推动晶圆制造成本提升,晶圆制造商为转嫁成本压力,或将开启新一轮涨价潮,最终由广大消费者们承受。

目前市场消息称,在第一季宣布涨价后的台积电,近日已开始暂停对客户报价;联电、世界先进、力积电等晶圆代工指标厂,第二季也将同步调涨芯片代工制造价格,涨价幅度从15%到30%不等,甚至有部分客户需先缴付30%的预付款。另据Counterpoint预估,2021年晶圆出货量和晶圆出货价格都将出现两位数增长。

硅片市场需求旺盛,处于高景气度周期,2020年全球硅片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15亿美元。SEMI数据显示,2020年12时硅片需求约为650万片/月,2023年预计将达到756万片/月。而国内随着晶圆厂的扩张也带来硅片需求的急增,研究数据表明,截止2020年12月,国内对12英寸硅片需求量为每月100万片,是2017年的两倍多;预估到2021年12月,国内对12英寸大硅片需求量每月将达到130~140万片。

除开外资晶圆厂,截止2020年12月,本土晶圆制造公司约12英寸硅片需求量为每月40万片,预估到2021年12月,本土晶圆制造公司对12英寸硅片需求量每月将达到70万片。毋庸置疑,国内硅片需求尤其是12英寸硅片正迎来广阔市场。然而,不同于国产硅片在光伏领域的领先地位,在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中,国产自给率极低,主要被前五大国际厂商垄断。

据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前五大硅片厂商分别为:日本信越化学,市占27.53%;日本胜高,市占21.51%;环球晶圆,市占14.8%;德国世创,市占11.46%;韩国鲜京矽特隆,市占11.31%。

值得一提的是,在环球晶圆完成对世创的收购后,一跃成为仅次于信越化学的全球第二大半导体硅片厂商。反观国内情况,国内半导体硅片企业主要生产6英寸及以下尺寸硅片,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具有能力生产8英寸以及12英寸硅片。在2017年以前,12英寸半导体硅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18年,沪硅产业旗下上海新昇半导体作为国内率先实现12英寸硅片规模化销售的企业,打破了12英寸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率几乎为零的窘局。

当前,国内12英寸大硅片仅上海新昇和中环股份具备少量供应能力。

据悉,中环股份半导体级硅片总产能规划12英寸62万片/月,2020年底已实现产能12英寸7万片/月;至于上海新昇,300mm(12英寸)生产线产能从2018年10万片/月提升到2019年15万片/月,先前预计在2020年底达到20万片/月产能。

2021年1月12日,沪硅产业披露50亿元定增预案,其中,募投项目之一集成电路制造用300mm高端硅片研发与先进制造项目”的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新昇,该项目建设周期为24个月,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沪硅产业将进一步新增30万片/月可用于先进工艺的300mm半导体硅片产能。当前国内半导体硅片市场仍主要依赖于进口,2019年底新修订的《瓦森纳协议》中增加了对于12英寸硅片制造技术的出口管制,具体针对的就是应用于14nm制程工艺的大硅片生产技术,基于产业安全考虑,在半导体国产化呼声渐起下,被国际厂商占据的广阔硅片市场,正“倒逼”国产硅片发力。

责任编辑:lq6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8

    文章

    53283

    浏览量

    770204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47

    浏览量

    242264
  • 晶圆
    +关注

    关注

    53

    文章

    5212

    浏览量

    130291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33

    文章

    46463

    浏览量

    395662
  • 光电耦合器
    +关注

    关注

    12

    文章

    479

    浏览量

    88542

原文标题:全球最大硅片厂宣布涨价,国产厂商迎来大好机遇

文章出处:【微信号:ameya360,微信公众号:皇华电子元器件IC供应商】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产化5G智能模组SRM928布!

    前言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国产化方案的优势逐渐凸显。尤其在物联网产业领域,全国产化的解决方案在采购与维护等成本方面、数据安全及软件生态方面优势明显,同时在各项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下,能够进一步提升
    的头像 发表于 07-16 16:13 ?501次阅读
    全<b class='flag-5'>国产化</b>5G智能模组SRM928<b class='flag-5'>发</b>布!

    国产化!这款AI智能模组很硬核

    国产操作系统构建自主生态闭环,叠加8TOPS端侧AI算,为金融、能源、工业、交通等关键领域注入安全可信、智能高效的国产化新势能。元器件100%国产遴选:筑牢安全基
    的头像 发表于 06-16 19:15 ?466次阅读
    全<b class='flag-5'>国产化</b>!这款AI智能模组很硬核

    突破&quot;卡脖子&quot;困境:国产工业电源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潮

    制造设备的每一个核心部件都需要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而开关电源作为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电力供应单元,自然也成为了国产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半导体设备的"心脏",开关电源的国产化替代需求日益凸
    发表于 06-16 15:04 ?1045次阅读
    突破&quot;卡脖子&quot;困境:<b class='flag-5'>国产</b>工业电源加速<b class='flag-5'>半导体</b>设备<b class='flag-5'>国产</b>替代潮

    扬杰IGBT七单元模块:全封装矩阵平替进口,重构国产化功率器件新生态

    、成本直降”的突破,为新能源、工业控制等领域提供高性价比的国产化选择。 PART 01 行业痛点:进口依赖的三大桎梏 1、封装兼容壁垒 :进口IGBT封装迭代频繁(如Econo 2→3→4代),旧型号停产硬件 redesig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1:50 ?297次阅读

    汉思新材料:国际关税贸易战背景下电子芯片胶国产化的必要性

    国际关税贸易战背景下电子芯片胶国产化的必要性分析一、引言近年来,中美关税贸易战持续升级,双方在半导体、电子设备等关键领域展开激烈博弈。美国通过加征关税(如对华商品最高税率达145%)、限制技术出口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0:44 ?415次阅读
    汉思新材料:<b class='flag-5'>国际</b>关税贸易战背景下电子芯片胶<b class='flag-5'>国产化</b>的必要性

    功率半导体国产化先锋:长晶科技的创新与崛起

    近年来,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塑与中国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国产化替代已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面对国际技术壁垒与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中国企业正通过持续创新打破垄断,实现关键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4-09 17:25 ?642次阅读

    国产硬件+国产系统=?揭秘100%国产化工控机的神奇面纱

    在当前国际形势紧张的大趋势下,“国产硬件+国产系统”技术组合成为大部分工业行业进行国产化替代的关注焦点,随着工业现场对实时数据处理与本地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6:02 ?463次阅读
    <b class='flag-5'>国产</b>硬件+<b class='flag-5'>国产</b>系统=?揭秘100%<b class='flag-5'>国产化</b>工控机的神奇面纱

    中国制造2025:SiC碳化硅功率半导体的高度国产化

    国际地位,还为新能源革命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 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的高国产化程度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成果之一,其发展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目标,还推动了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主要得益于 政策
    的头像 发表于 03-09 09:21 ?1388次阅读

    深圳机器人AI芯片攻关,万年芯助推国产化替代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旨在引导各方资源汇聚,全力推动芯片技术迈向新高度,为国产化替代奠定坚实基础。万年芯作为半导体领域国产化替代的知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13:54 ?689次阅读
    深圳<b class='flag-5'>发</b><b class='flag-5'>力</b>机器人AI芯片攻关,万年芯助推<b class='flag-5'>国产化</b>替代

    全新国产化射频模组,可与LORA无缝互通

    一、当前形势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受到国际局势、贸易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内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提升国产化芯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仅能够增强国家的科技竞争,还能提升产业链的自
    的头像 发表于 03-03 11:14 ?640次阅读
    全新<b class='flag-5'>国产化</b>射频模组,可与LORA无缝互通

    国产信创电脑主机的崛起:集特GPC-100的国产化实践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信创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正加速推进半导体与计算机系统的国产化替代。2025年被视为国产发展的关键年,外部技术封锁压力、政策目标(如2025年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2-15 11:30 ?1295次阅读

    国产半导体展望:中微、盛美、北方华创引领国产化加速

    近日,中微公司、盛美上海、北方华创这三大国产半导体设备领军企业相继发布了2024年财报预测及最新设备研发进展。从营收增长、利润变化、研发投入、新设备推出及产能扩张等多个维度,可以清晰洞察到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需求之旺盛,以及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6:55 ?1392次阅读

    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刷新成绩单

    等方面,可以观察到中国大陆市场需求强劲,半导体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有明显变化。 中微公司:刻蚀核心业务稳固发展,薄膜设备有突破 中微公司预计2024年营收90.65亿,同比增长44.7%,单看四季度,营收30.6亿,同比增长60%。不过,2024年净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1:32 ?778次阅读

    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国产化持续推进

    中银证券针对我国半导体材料出具了研报,重点内容如下: 1)我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国产化持续推进。 AI驱动先进制程市场需求增长,半导体制造产能扩张,有望进一步带动相关材料的采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3:44 ?561次阅读

    半导体行业加速国产替代,万年芯多种产品受关注

    近期,有半导体行业协会高级专家预计,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万亿美元级别,业内国产化空间巨大。这归因于国际芯片行业剧变、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作为专业从事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7:29 ?811次阅读
    <b class='flag-5'>半导体</b>行业加速<b class='flag-5'>国产</b>替代,万年芯多种产品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