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汽车芯片的短缺的问题,全球车厂都伤透了脑筋,那么为何没有芯片制造商愿意开设新的工厂补全这一空缺呢?答案是成本实在太高了。
建厂成本高 要想生产车厂所需的芯片,至少需要40亿美元建造一个新的晶圆厂。在两年的建设后,晶圆厂的目标也会从产能爬坡变为降低单件成本。据了解,汽车芯片每片晶圆成本起初为4000美元左右,之后在5年后考虑到贬值的情况下,才会将成本降至每片晶圆2000美元。除了成本降低外,良率也会逐步提高,比如最初只有50%,二至三年后才能提高至90%。
所以要想从这种低利润的半导体设备中盈利,芯片制造商必须花费近5年的时间。而且现有的晶圆厂已经降低了成本,要想打造新厂入局明显没有竞争力。此外,扩大和增加汽车芯片的制造对于营收来说同样不利,因为处于稳定性和认证的考虑,不少汽车厂商仍在大量使用10年前的芯片。虽然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推动了汽车芯片技术的发展,但整体上依旧缺乏尖端技术,市场尚未完全成熟。
再从芯片制造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保证技术革新所需的成本越来越高。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提供的数据,设计新一代芯片的开销是上一代的十倍以上。更不用说建设最新制程晶圆厂所需的天价成本,哪怕靠各国政府的补贴也只能填补一部分的资金。
产能与利润的冲突
除此之外,技术竞争和地缘政治带来的复杂性让外企的进驻也受到了重重阻碍,况且即便有了最新的制程技术,也会将多数产能用于尖端科技,而不是相对较为滞后的汽车市场。
尽管扩大现有产线的产能也是一条出路,但芯片制造商也有自己的考量。去年由于疫情原因,不少芯片厂商因为产能闲置裁员了一批员工。随着生产慢慢复苏,面临产能不足的问题车厂又开始步步紧逼,芯片制造商担心下一次低迷期到来时,谁又会为他们的闲置产能买单呢?
欧洲一家半导体厂商收到了车厂的加急订单,后者还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加夜班来提高产能呢?”这家半导体厂商的负责人回复道:“你难道以为我们没在加夜班?”

在市场规模上,汽车产业每年在芯片上的支出约为400亿美元,约占芯片市场的十分之一。只有像英飞凌和博世等以汽车业务作为主导的半导体供应商,才愿意去开设新厂用于汽车芯片,但这并不能解决短期内的缺货。
其他不少半导体公司只能去代工厂抢产能来填补部分芯片需求。这就造成了车厂芯片订单和消费电子芯片订单在代工厂“拼车”的尴尬现象,然而汽车芯片获利不及后者,也无法用于其他应用。以台积电为例,汽车收入仅占其总收入的3%,哪怕受到压力增加产量,势必也不会以拖累其他高利润芯片的生产,只能挤牙膏挤出小部分产能。国内的中芯国际汽车及工业业务也只占营收的5.9%,与消费电子占据的34.3%相距甚远。
这次缺货潮对车厂来说同样是一次警钟,随着技术演进,一辆汽车中用到的芯片数目已经成倍增长。车厂必须向专注于消费电子的科技企业看齐,加大半导体投资,尤其是先进芯片的设计和制造。
建厂成本高 要想生产车厂所需的芯片,至少需要40亿美元建造一个新的晶圆厂。在两年的建设后,晶圆厂的目标也会从产能爬坡变为降低单件成本。据了解,汽车芯片每片晶圆成本起初为4000美元左右,之后在5年后考虑到贬值的情况下,才会将成本降至每片晶圆2000美元。除了成本降低外,良率也会逐步提高,比如最初只有50%,二至三年后才能提高至90%。
所以要想从这种低利润的半导体设备中盈利,芯片制造商必须花费近5年的时间。而且现有的晶圆厂已经降低了成本,要想打造新厂入局明显没有竞争力。此外,扩大和增加汽车芯片的制造对于营收来说同样不利,因为处于稳定性和认证的考虑,不少汽车厂商仍在大量使用10年前的芯片。虽然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推动了汽车芯片技术的发展,但整体上依旧缺乏尖端技术,市场尚未完全成熟。
再从芯片制造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保证技术革新所需的成本越来越高。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提供的数据,设计新一代芯片的开销是上一代的十倍以上。更不用说建设最新制程晶圆厂所需的天价成本,哪怕靠各国政府的补贴也只能填补一部分的资金。
产能与利润的冲突
除此之外,技术竞争和地缘政治带来的复杂性让外企的进驻也受到了重重阻碍,况且即便有了最新的制程技术,也会将多数产能用于尖端科技,而不是相对较为滞后的汽车市场。
尽管扩大现有产线的产能也是一条出路,但芯片制造商也有自己的考量。去年由于疫情原因,不少芯片厂商因为产能闲置裁员了一批员工。随着生产慢慢复苏,面临产能不足的问题车厂又开始步步紧逼,芯片制造商担心下一次低迷期到来时,谁又会为他们的闲置产能买单呢?
欧洲一家半导体厂商收到了车厂的加急订单,后者还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加夜班来提高产能呢?”这家半导体厂商的负责人回复道:“你难道以为我们没在加夜班?”

在市场规模上,汽车产业每年在芯片上的支出约为400亿美元,约占芯片市场的十分之一。只有像英飞凌和博世等以汽车业务作为主导的半导体供应商,才愿意去开设新厂用于汽车芯片,但这并不能解决短期内的缺货。
其他不少半导体公司只能去代工厂抢产能来填补部分芯片需求。这就造成了车厂芯片订单和消费电子芯片订单在代工厂“拼车”的尴尬现象,然而汽车芯片获利不及后者,也无法用于其他应用。以台积电为例,汽车收入仅占其总收入的3%,哪怕受到压力增加产量,势必也不会以拖累其他高利润芯片的生产,只能挤牙膏挤出小部分产能。国内的中芯国际汽车及工业业务也只占营收的5.9%,与消费电子占据的34.3%相距甚远。
这次缺货潮对车厂来说同样是一次警钟,随着技术演进,一辆汽车中用到的芯片数目已经成倍增长。车厂必须向专注于消费电子的科技企业看齐,加大半导体投资,尤其是先进芯片的设计和制造。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文章
52737浏览量
444228 -
汽车电子
+关注
关注
3040文章
8388浏览量
170658 -
晶圆
+关注
关注
53文章
5212浏览量
13029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传现代汽车解散半导体战略部门!车企自研芯片还可行吗?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现代汽车在过去几年间,一直在汽车芯片领域有所布局,在2022年6月,现代汽车成立了一个半导体研究实验室,目标是
苏试宜特助力精控集成半导体完成AEC-Q车规认证
近期,在苏试宜特汽车可靠性验证中心的支持下,深圳精控集成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控集成半导体”)的一款高性能高可靠性16通道车规级BMS
武汉芯源半导体CW32L010在两轮车仪表的应用介绍
随着两轮电动车的智能化发展,仪表盘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界面,其功能需求日益复杂。武汉芯源半导体的安全低功耗单片机CW32L010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丰富的外设资源,成为两轮车仪表盘应用的理想选择。
本文
发表于 05-13 14:06
国产FPGA公司高云半导体荣获 “年度汽车产业链突破奖”,引领车规芯片发展
4月25日-26日,由《中国汽车报》有限公司、上海车展管理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产业投资联盟联合主办,爱集微咨询(厦门)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
先楫半导体MCU具有哪些优势?
先楫半导体(HPMicro)成立于2020年6月,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嵌入式解决方案的半导体企业,总部位于上海浦东软件园。公司聚焦于研发高性能微控制器(MCU)、微处理器及配套外设芯片,
发表于 04-14 10:04
东芝功率半导体后道生产新厂房竣工
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近日在其位于日本西部兵库县姬路半导体工厂的车载功率半导体后道生产新厂房举办了竣工庆祝仪式。新厂房的产能将比2022财年的水平增加一倍以上,并将于2
北京市最值得去的十家半导体芯片公司
突出表现的半导体企业。以下是基于技术创新、市场地位及发展潜力综合评估的十家最值得关注的半导体芯片公司(按领域分类):
1. 芯驰科技(SemiDrive)
领域 :
发表于 03-05 19:37
RISC-V车规芯片研讨会暨南京紫荆半导体落地签约
近日,RISC-V车规芯片闭门研讨会暨南京紫荆半导体签约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标志着南京紫荆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落地于江北新区研创园。
【「大话芯片制造」阅读体验】+ 半导体工厂建设要求
关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开始。我没有去过芯片制造工厂,因此首先阅读了“漫游半导体工厂“一章,想知道一个芯片制造工厂与电子产品生产工厂有何区别。
此前就听说芯片制造厂是用水用电大户
发表于 12-29 17:52
现代汽车解散半导体战略集团
近日,据韩媒最新报道,现代汽车集团已正式解散其半导体战略集团。该集团此前在公司内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推动汽车半导体的自主研发,旨

中国半导体的镜鉴之路
,比如说当年的索尼。索尼的半导体,大家都以为是索尼的一个芯片子公司,但它不是索尼的子公司,它是索尼集团的一个半导体部门,这个在日本是很常见的。NEC、索尼这是当年世界的老大,松下、日
发表于 11-04 12:00
类比半导体发布三款汽车智能驱动芯片
随着汽车工业加速迈向智能化与电气化的未来,汽车芯片在塑造下一代驾驶体验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在日前结束的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类比半导体作为国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