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紫光国芯:采用3D混合键合技术的异质集成嵌入式DRAM

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 ? 来源: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 ? 作者:西安紫光国芯半导 ? 2021-01-26 16:0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近日,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国芯”)在第63届国际电子器件大会(IEDM 2020)上公开发表了技术论文——《采用3D混合键合技术具有34GB/s/1Gb带宽和0.88pJ/b能效接口的异质集成嵌入式LPDDR4/LPDDR4X DRAM》(A Stacked Embedded DRAM Array for LPDDR4/4Xusing Hybrid Bonding 3D Integration with 34GB/s/1Gb 0.88pJ/b Logic-to-MemoryInterface)。该论文的发表,是紫光国芯在超高带宽、超低功耗DRAM方向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的最新突破。

受限于传统计算机体系的冯-诺依曼架构,存储器带宽与计算需求之间的鸿沟(即“存储墙”问题)日益突出。采用硅通孔(TSV)技术的高带宽存储器(HBM)是业界给出的一个可选解决方案,但其每数据管脚的工作频率仍然较高(约4Gbps),存在功耗较大的缺点。比如HBM采用了x10um级微凸块(Micro-Bump)堆叠DRAM,其数据IO数量有限且寄生电容和功耗较大,进而限制了带宽的增加。 西安紫光国芯依托多年对存储器和ASIC体系结构的深入研究,开发完成了异质集成嵌入式DRAM平台(SeDRAM),提供了业界最高的单位带宽和能效,并设计实现了完全兼容国际JEDEC标准的的4Gbit LPDDR4芯片。

21176e1c-5f46-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图1. SeDRAM技术流程示意图 紫光国芯在论文中介绍了SeDRAM平台的实现流程(如图1):首先,流片生产不同工艺下的DRAM存储晶圆(DRAM Wafer)和搭载有外围电路的逻辑晶圆(Logic Wafer),并通过平坦化、曝光和刻蚀等异质集成工艺,在两张晶圆上分别制成用于后续步骤的接触孔(LTVIA和LBVIA);然后,将逻辑晶圆翻转,通过 Cu-Cu 互连的方式,将两张晶圆直接键合;最后,将逻辑晶圆减薄至约3um厚度,并从逻辑晶圆背面开口完成PAD制作。 相比于HBM的微凸块(MicroBump)工艺,通过直接键合方式的异质集成工艺,接触孔可达110,000个/mm2,实现了百倍量级的密度提升,而且连接电阻低至0.5欧姆。从而实现了从逻辑电路到存储阵列之间每Gbit高达34GB/s的带宽和0.88pJ/bit的能效。

21ecd9ee-5f46-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图2. 采用SeDRAM技术开发的4Gb LPDDR4产品的晶圆(左)和版图(右) 紫光国芯开发的4Gbit LPDDR4是业内首款异质集成的标准接口DRAM产品(如图2)。该产品为双通道,数据位宽X16,在每颗芯片中集成超过64,000个异质集成接触孔。在晶圆测试阶段,该产品表现出优异性能,读取时间超过测试机台能支持的最快时钟周期0.56ns。在颗粒测试阶段,该产品在包括高温(95℃),高压(VDD2=1.2v, VDD1=2v)以及低压(VDD2=1.05v, VDD1=1.65v)在内的多个测试条件下,通过了业界最高水平4266Mbps数据率的测试。该产品在高温测试条件下,保持时间达到96ms,与同等DRAM工艺下的传统平面产品相比更具优势。

229e960c-5f46-11eb-8b86-12bb97331649.png

图3. 4Gb LPDDR4产品的读取时间测试结果(左)和数据保持时间测试结果(右) 感谢武汉新芯和台湾力积电分别支持逻辑芯片及异质集成、和存储芯片代工合作,论文得以在IEDM 2020顺利发表,这是紫光国芯在超高带宽、超低功耗DRAM方向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的最新突破。通过4Gbit LPDDR4产品的开发,SeDRAM平台不仅为传统DRAM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路径,更为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HPC)等领域的高带宽、高能效需求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原文标题:西安紫光国芯在IEDM 2020发表 异质集成嵌入式DRAM(SeDRAM)论文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嵌入式
    +关注

    关注

    5161

    文章

    19751

    浏览量

    319046
  • DRAM
    +关注

    关注

    40

    文章

    2351

    浏览量

    185899
  • 存储器
    +关注

    关注

    39

    文章

    7658

    浏览量

    168135
  • 紫光
    +关注

    关注

    2

    文章

    421

    浏览量

    34576

原文标题:西安紫光国芯在IEDM 2020发表 异质集成嵌入式DRAM(SeDRAM)论文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fb990360bfee,微信公众号: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白光扫描干涉法在先进半导体封装混合表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半导体器件特征尺寸不断缩小,三维(3D)封装技术已成为延续摩尔定律的重要途径。铜-介质混合(HybridBonding)通过直接连接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7:48 ?52次阅读
    白光扫描干涉法在先进半导体封装<b class='flag-5'>混合</b><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表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3D集成赛道加速!混合技术开启晶体管万亿时代

    当传统制程微缩逼近物理极限,芯片巨头们正在另一条赛道加速冲刺——垂直方向。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指出,混合(Hybrid Bonding) 技术已成为实
    的头像 发表于 07-28 16:32 ?95次阅读

    混合(Hybrid Bonding)工艺介绍

    所谓混合(hybrid bonding),指的是将两片以上不相同的Wafer或Die通过金属互连的混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7-10 11:12 ?443次阅读
    <b class='flag-5'>混合</b><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Hybrid Bonding)工艺介绍

    从微米到纳米,铜-铜混合重塑3D封装技术格局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半导体封装技术正经历从传统平面架构向三维立体集成的革命性跃迁,其中铜 - 铜混合
    发表于 06-29 22:05 ?1027次阅读

    贞光科技代理紫光存储芯片(DRAM),让国产替代更简单

    贞光科技作为业内知名的车规及工业元器件供应商,现已成为紫光存储芯片的授权代理商。在半导体存储芯片国产化的关键时期,这一合作为推动DRAM等关键器件的国产替代开辟了新的渠道。
    的头像 发表于 06-13 15:41 ?364次阅读
    贞光科技代理<b class='flag-5'>紫光</b><b class='flag-5'>国</b><b class='flag-5'>芯</b>存储芯片(<b class='flag-5'>DRAM</b>),让国产替代更简单

    混合工艺介绍

    所谓混合(hybrid bonding),指的是将两片以上不相同的Wafer或Die通过金属互连的混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1:35 ?797次阅读
    <b class='flag-5'>混合</b><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工艺介绍

    混合技术将最早用于HBM4E

    客户对HBM的要求为增加带宽、提高功率效率、提高集成度。混合就是可以满足此类需求的技术。 ? 混合
    发表于 04-17 00:05 ?576次阅读

    贞光科技代理品牌—紫光:国产存储芯片的创新与突破

    贞光科技作为紫光官方授权代理商,提供高性能存储芯片解决方案。紫光DDR4/DDR5内存、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15:44 ?869次阅读
    贞光科技代理品牌—<b class='flag-5'>紫光</b><b class='flag-5'>国</b><b class='flag-5'>芯</b>:国产存储芯片的创新与突破

    闪存冲击400层+,混合技术传来消息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据韩媒报道,三星近日与长江存储签署了3D NAND混合专利许可协议,从第10代V-NAND开始,将使用长江存储的专利技术
    发表于 02-27 01:56 ?749次阅读
    闪存冲击400层+,<b class='flag-5'>混合</b><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b class='flag-5'>技术</b>传来消息

    Cu-Cu Hybrid Bonding技术在先进3D集成中的应用

    引言 Cu-Cu混合(Cu-Cu Hybrid Bonding) 技术正在成为先进3D集成
    的头像 发表于 11-24 12:47 ?2118次阅读
    Cu-Cu Hybrid Bonding<b class='flag-5'>技术</b>在先进<b class='flag-5'>3D</b><b class='flag-5'>集成</b>中的应用

    揭秘3D集成晶圆:半导体行业的未来之钥

    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IC)的小型化、高密度集成、多功能高性能集成以及低成本集成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3D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17:36 ?1729次阅读
    揭秘<b class='flag-5'>3D</b><b class='flag-5'>集成</b>晶圆<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半导体行业的未来之钥

    柔性基板异质集成系统的印刷互连技术

    柔性基板上异质集成在近些年被开发应用于高性能和柔性需求的应用场景。可靠的2D3D布局对于系统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在采用传统的互连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11:23 ?952次阅读
    柔性基板<b class='flag-5'>异质</b><b class='flag-5'>集成</b>系统的印刷互连<b class='flag-5'>技术</b>

    混合的基本原理和优势

    混合(Hybrid Bonding)是半导体封装领域的新兴技术,能够实现高密度三维集成,无需传统的焊料凸点。本文探讨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09:54 ?2735次阅读
    <b class='flag-5'>混合</b><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的基本原理和优势

    混合,成为“”宠

    随着摩尔定律逐渐进入其发展轨迹的后半段,芯片产业越来越依赖先进的封装技术来推动性能的飞跃。在封装技术由平面走向更高维度的2.5D3D时,互联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7:54 ?1119次阅读
    <b class='flag-5'>混合</b><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成为“<b class='flag-5'>芯</b>”宠

    混合技术:开启3D芯片封装新篇章

    Bonding)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3D芯片封装领域的核心驱动力。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合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10:41 ?1745次阅读
    <b class='flag-5'>混合</b><b class='flag-5'>键</b><b class='flag-5'>合</b><b class='flag-5'>技术</b>:开启<b class='flag-5'>3D</b>芯片封装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