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芯歌智能:深耕工业领域,抓住国产替代机遇期

我快闭嘴 ? 来源:爱集微 ? 作者:轶群 ? 2021-01-20 09:3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2021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年会暨中国IC 风云榜颁奖典礼在北京举办。上海芯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芯歌智能”)荣获2021中国IC风云榜“年度最具成长潜力奖”。

芯歌智能创始人刘建博士在接受集微网专访时表示,去年芯歌智能抓住机遇,打进了若干国际一类客户的供应链,今年预期营收将会实现5倍成长。凭借性能、高集成度以及成本优势,芯歌智能对于进一步拓展高精度传感器全球市场份额充满信心。

去年营收实现突破今年预期5倍增长

芯歌智能创立于2017年,是快速成长的智能制造仪器供应公司。作为顶级芯片设计公司,芯歌智能通过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芯片、SoC芯片、激光位移传感器、激光3D轮廓相机及相关应用软件,帮助客户实现智能制造应用方案,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和民用智能制造需求,包括精密检测、智能识别、医疗等应用领域。

刘建博士告诉集微网,2020年,芯歌智能主要推出了基于高清高速传感器SoC芯片G5625及G5637的激光3D相机产品,是一款机器视觉高精度传感器。该产品为传统点密度和高点密度的3D轮廓相机,全帧扫描速度可达3500fps,在技术指标上与国际大厂的产品相比极具竞争力。

据刘建博士透露,2020年确实形势复杂,也限制了公司产品及项目开发的能力。去年下半年,芯歌智能抓住机遇,打进了若干国际一类客户的供应链,并且展现了公司在机器视觉产品及项目软件服务的能力,获得了不少的订单,营收成长十几倍。

对于今年的市场预期,刘建博士认为,今年机器视觉领域的发展还是在快速往前走的。由于受疫情的影响,订单有些延迟,但是机器替代人工的趋势更加明确,目前看到的订单范围是在扩大,芯歌智能对2021年充满期望。

据刘建博士介绍,今年芯歌智能计划增加激光位移传感器系列及光纤干涉位移传感器两个系列产品的量产和销售,预期营收将会实现5倍成长。

高精度传感器及其核心芯片是中国严重依赖进口的关键产品之一,其中的高精度激光3D相机,长期以来被欧美及日本公司所垄断。

刘建博士认为,本土厂商破局的关键在于掌握核心技术、不竭余力地服务客户以及获得国内资金的大力协助。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可以不停地迭代改进,未来一定可以赶上甚至超过日本基恩士、北美LMI、德国米铱及Smart-Ray等国外大厂。

据刘建博士介绍,与其他同类型的企业相比,芯歌智能具有特有的CMOS传感技术及片内集成算法的SoC技术,提高性能的同时能够降低成本。因此芯歌智能的激光3D相机是当前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相机产品,保证性能的同时,成本仅为国际厂商的三分之一。

“凭借性能、高集成度以及成本优势,芯歌智能对于进一步拓展高精度传感器市场的份额很有信心。”刘建博士告诉集微网。

深耕工业领域 抓住国产替代机遇期

高精度传感器在工业领域用途广泛,包括工业外观检测、尺寸测量、人工QA替代、物体引导、轨迹追踪等,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工业4.0,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刘建博士告诉集微网,工业领域产品毛利较高、周期性长、赛道门槛较高,而且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芯歌智能希望在工业领域精耕细作,助力中国工业企业的智能化升级。

“随着工业4.0的展开,作为工业前端的数据采集器集群,芯歌智能也是新工业革命的开路先锋;当机器视觉从2D通往3D的征途中,芯歌智能是参与者也是推动者。经过公司全体员工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站立在传感器信息平台的世界舞台。”刘建博士说。

谈及目前行业产能紧张的情况,刘建博士表示,目前看今年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他认为产能紧张主要体现在包括手机在内的3C领域对产能的需求旺盛,预计明年供需将达到平衡。刘建博士表示目前也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包括提前半年备货;尽量提早下单,先付款争取产能;发展软件服务,承接更多的软件服务项目等。

刘建博士表示,目前国产替代给国内半导体企业提供了很大的机遇,产品性能、可靠性和性价比是国内企业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

“主要还是要真正的掌握核心技术,特别是核心芯片技术。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不断地迭代改进,总有一天可以赶上和超过国外大厂,打破垄断。还有就是不遗余力地服务客户,从小开始不断占据市场份额。再有就是必须获得国内资金的大力帮助,这是一项长期和艰苦的战争。”刘建博士说。

在刘建博士看来,目前较大的挑战是时间。

“从市场需求看,光凭一个相机不能直接跟最终产线联合起来,中间还有集成商、设备商,我们现在在想办法缩短过程,比如今年我们会加大测量应用软件库和中间件软件的投入和产出。这样可以将我们的产品集成到设备上。”刘建博士说。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8

    文章

    53325

    浏览量

    770467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60

    浏览量

    444583
  • IC
    IC
    +关注

    关注

    36

    文章

    6158

    浏览量

    180461
  • soc
    soc
    +关注

    关注

    38

    文章

    4422

    浏览量

    223707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信创浪潮澎湃,国产主板迎来黄金时代!

    2025年7月,表示必须在2027年底前完成信创100%替代,覆盖基础硬件、基础软件等核心领域。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浪潮席卷下,国产主板作为计算机系统的骨架,正从幕后走向台前。政策加持、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的三重动力,正推动这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4:00 ?133次阅读

    迅为RK3588开发板Linux安卓麒麟瑞国产工业AI人工智能

    迅为RK3588开发板Linux安卓麒麟瑞国产工业AI人工智能
    发表于 07-14 11:23

    贞光科技观察 | 紫光同THA6国产车规MCU突围之路

    深耕电子元器件领域数十载,专为汽车与工业客户提供车规级安全芯片及配套服务。市场窗口的紧迫感紫光同技术市场总监罗正发在会上分享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13:55 ?693次阅读
    贞光科技观察 | 紫光同<b class='flag-5'>芯</b>THA6<b class='flag-5'>国产</b>车规MCU突围之路

    贞光科技代理紫光国存储芯片(DRAM),让国产替代更简单

    贞光科技作为业内知名的车规及工业元器件供应商,现已成为紫光国存储芯片的授权代理商。在半导体存储芯片国产化的关键时期,这一合作为推动DRAM等关键器件的国产
    的头像 发表于 06-13 15:41 ?419次阅读
    贞光科技代理紫光国<b class='flag-5'>芯</b>存储芯片(DRAM),让<b class='flag-5'>国产</b><b class='flag-5'>替代</b>更简单

    瑞之辰:国产电源管理芯片的未来充满机遇与挑战

    厂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抓住这一机遇,国内厂商正沿着多条路径加速推进国产替代进程。首先,在技术攻坚方面,厂商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11:29 ?677次阅读
    瑞之辰:<b class='flag-5'>国产</b>电源管理芯片的未来充满<b class='flag-5'>机遇</b>与挑战

    科技封锁下逆袭:瑞之辰压力传感器领跑国产替代赛道

    的中国传感器企业,凭借技术突破与市场深耕,在压力传感器领域撕开进口垄断缺口,为产业链注入强心剂。封锁倒逼创新:国产传感器迎来战略机遇期美国近年来对华技术围堵的焦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15:29 ?333次阅读
    科技封锁下逆袭:瑞之辰压力传感器领跑<b class='flag-5'>国产</b><b class='flag-5'>替代</b>赛道

    国产替代先锋!蝶云智控飞腾OPS电脑重磅登场,自主可控·实力领航

    引言:政策东风助力,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随着国家“国产替代”战略深入推进,关键领域信息技术自主可控已成为时代使命。广东蝶云智控积极响应政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15:59 ?442次阅读
    <b class='flag-5'>国产</b>化<b class='flag-5'>替代</b>先锋!蝶云智控飞腾OPS电脑重磅登场,自主可控·实力领航

    紫光同携手贞光科技,助力汽车芯片国产替代,打破国外垄断

    智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车规级芯片的国产替代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关键战役。作为国内汽车电子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紫光同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6:51 ?1324次阅读
    紫光同<b class='flag-5'>芯</b>携手贞光科技,助力汽车芯片<b class='flag-5'>国产</b><b class='flag-5'>替代</b>,打破国外垄断

    国产替代进口图像采集卡:机遇、挑战与策略

    图像采集卡作为计算机视觉、工业检测、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核心硬件,长期以来被国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国产图像采集卡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逐渐在性能、价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15:58 ?517次阅读
    <b class='flag-5'>国产</b><b class='flag-5'>替代</b>进口图像采集卡:<b class='flag-5'>机遇</b>、挑战与策略

    砥砺创新 耀未来——武汉源半导体荣膺21ic电子网2024年度“创新驱动奖”

    殊荣不仅是业界对武汉源半导体技术突破的认可,更是对其坚持自主创新、赋能产业升级的高度肯定。 作为国产半导体领域的生力军,武汉源半导体始终将“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面对全
    发表于 03-13 14:21

    降本增效 森电子推出光伏领域电流传感器国产替代方案

    在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电流传感器作为光伏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今,森电子凭借其在电流传感器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成功推出了光伏领域电流传感器的国产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5:08 ?541次阅读
    降本增效 <b class='flag-5'>芯</b>森电子推出光伏<b class='flag-5'>领域</b>电流传感器<b class='flag-5'>国产</b>全<b class='flag-5'>替代</b>方案

    中科银河国产替代之路

    最近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使得相关半导体领域贸易不确定性增强,国产芯片的自主可控产业链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国产替代”又成为了一个热门且关键的议题,这不仅是对技术限制的回应,也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6:38 ?1302次阅读
    中科银河<b class='flag-5'>芯</b>的<b class='flag-5'>国产</b><b class='flag-5'>替代</b>之路

    海科技32位MCU加速工业芯片国产替代

    随着国产高性能32位MCU的崛起,海科技凭借其在产品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低功耗方面的优势,以及不断完善的开发生态,正逐步打破国际厂商的垄断地位。CS32系列MCU的多样化产品线,将进一步满足工业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提供更具性价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5:00 ?1174次阅读
    <b class='flag-5'>芯</b>海科技32位MCU加速<b class='flag-5'>工业</b>芯片<b class='flag-5'>国产</b><b class='flag-5'>替代</b>

    联集成:抓住半导体复苏机遇,三条增长曲线驱动业绩飙升

    电子市场,半导体需求更是随着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攀升。在这一背景下,联集成(688469.SH)凭借其精准的市场洞察和强大的技术实力,迅速抓住了这一产业窗口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4:00 ?1300次阅读

    英锐恩科技,以实力打造国产单片机替代品牌!

    长久以来,国际品牌在单片机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几乎被国外龙头企业所垄断,但在“中国替代和全球不太稳定的市场环境下,国内单片机研发技术日渐成熟,单片机国产替代力量的崛起正成为不可忽视的
    发表于 09-25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