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移动芯片为何越来越“卷”?

我快闭嘴 ? 来源:脑极体 ? 作者:藏狐 ? 2020-12-07 16:4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嗨朋友,今天你卷了吗?

“内卷化”这个略显残酷的名词,已经成为了当代年轻打工人互相调侃的社交密码。而整个行业一旦内卷,却是腥风血雨的肉搏战。这个场景,对于移动芯片领域的玩家来说,并不陌生。

如果你关注近年来的半导体行业,会发现几乎有实力的芯片厂商都陷入了一个所谓的“高水平均衡陷阱”。

比如迄今为止业界能达到的集成度最高、可规模化量产的芯片制造工艺——5nm制程,就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几乎集齐了全球手机SoC芯片设计界的“五张王牌”。

10月份,苹果iPhone 12系列手机搭载的A14,抢下了5nm芯片的全球首发;随后华为Mate40系列搭载的麒麟9000系列芯片,又成为当时工艺最先进、晶体管数最多、集成度最高和性能最全面的5G SoC。而就在前不久,三星又发布了全球第二款5nm制程、集成了5G基带的芯片Exynos1080。高通联发科英伟达虽然还没有流片,但也早有媒体爆出了将开始 5/4nm 量产的消息。

众所周知,芯片制程越先进,单位面积内需要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就越多,就越逼近物理体系的极限。业内已有共识,那就是在5nm制程之后,芯片设计会面临更加复杂的物理效应问题,难度指数级增加,也意味着研发和制造成本的上升。

今天的移动芯片领域,似乎与内卷化及其所导致的“高水平均衡陷阱”异常契合。

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认为内卷化是边际效用持续递减的过程,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那么,从移动芯片的“内卷化”中,我们能够读出什么?

困守摩尔定律围城:移动芯片为何越来越“卷”?

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曾经用“集体行动的逻辑”,来解释现代化国家内卷化的成因。一个公平正义的制度,能够让人们按照亚当斯密的自利原则展开活动,进而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但“集体行动的逻辑”会击溃这一制度,进而导致增长有限,陷入内卷。

显然,如今半导体领域被作为政治博弈工具,进入逆全球化模式的情况,正是一种内卷化的制度。失去了共建、合作、贸易动能的移动芯片市场,就如同闭关锁国的国家一样,因为割裂而卷得干脆。

除了制度方面的原因,智能手机作为高性能芯片的最大消费市场,如今的增长环境和商业模式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各个厂商都进入了存量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中,当产品增速超过市场增速,相关产业链自然也就进入了漫长而痛苦的调整期。

为什么集体选择要在制程上掰手腕?“摩尔定律已死”的话已经喊了好多年,大家都知道它的物理瓶颈近在眼前。量子计算虽然美好,但尚未进入实践阶段,距离落地微型移动芯片就更加遥远;新型半导体材料的产业化生产,也有着酱酱酿酿的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光芯片、脑芯片则更停留在畅想阶段。主力军还是只能跑在摩尔定律的制程大道上。

当然,这一路径的天花板也是清晰可见的。按照苹果官方公布数据,A14相比A13,工艺制程从7nm升级到了5nm,但CPU只提升了17%,GPU只提升了8%,和理论值差了不少。

“八仙各显神通过独木桥”的场景,决定了芯片厂商们必须精耕细作才能拥有机会,但最终的解决之道一定是告别无止境地内卷,向外寻找更高远的天空。

寻路:小术,大道

历史上成功突破内卷的国家有很多,比如农耕文化深重的法国就转型出海,荷兰、英国、美国也曾在发展中挣脱内卷化的魔咒,其中典型的推动力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瓦特的蒸汽机等,恰恰说明了新技术与新思想的开放、交流,最终打破内卷化。

具体到移动芯片领域,有哪些新增量值得关注呢?

首要机会,当然是5G。

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1-9月,中国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达到 1.08 亿部,这是移动通信行业里产业发展节奏最快的一年。

骤增的市场需求,也吸引了各家厂商群雄逐鹿。苹果、华为、三星、高通争先领跑,联发科、紫光展锐等也在积极布局。

苹果的5G手机也在今年千呼万唤始出来。虽然有了5G,但大家一看,有点傻眼。中国台湾地区《联合新闻网》发布的iPhone 12拆解文章中确认,A14芯片是外挂高通X55基带芯片。

而紧随其后的麒麟9000、三星Exynos1080,都采用了将应用处理器和5G基带集成在一起,也就是SoC的方式来制造5G芯片,这样做的好处是,性能更强,功耗低,更加省电。业内的跟随也证明了麒麟路线的正确性。

目前看来,已经推出了三代5G SoC芯片的华为显然在5G方面更加游刃有余。麒麟9000内置了华为自研基带芯片巴龙5000,5G通讯比苹果A14明显强不少。

在麒麟9000上,支持200M的双载波聚合,在Sub-6G SA网络理论下行峰值速率达到4.6Gbps,上行峰值达到2.5Gbps,在测速软件中可以达到2.6Gbps,超出平均水平一倍,也让5G超高速率传输的特质充分落地到用户体验端,在5G SA现网环境下能打造了目前业界最快的5G体验。

为什么苹果、高通等头部玩家坚持“外挂模式”,因为5G SoC对设计和IP方面的要求很高,天线设计、信道测量,甚至基站、现网协议匹配等等,都是学问。

作为业界唯一能提供端到端SA/NSA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含系统、芯片、CPE/手机),华为和麒麟9000在5G领域的基本功毋庸置疑。技术品牌本身就是一种“话语权”,在移动芯片必须拥抱5G的趋势下,麒麟9000和华为在5G领域的积累与突破,也让中国头一次跻身通讯革命浪潮的头号牌桌上,只要上了牌桌不下去,一切皆有可能。

移动芯片的第二个焦点,是架构。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能力的出现,移动芯片纷纷开始强调异构协同,整合CPU、GPU、NPU、DSP等单元,针对不同终端、不同任务提供弹性调用。

要根据不同产品的受众来打造差异化体验,采购高通、联发科等的芯片显然不够,所以苹果、华为、三星都涉足了自研架构,VIVO也选择与三星深度合作来试图扩大核心部件的差异点。

其中,苹果凭借其软硬件一体优势,其芯片领先于安卓芯片一直是业内所公认的, A14使用的自研架构,跑分成绩就超越了依靠ARM公版架构的其他芯片。

麒麟9000全新升级Cortex-A77 CPU,采用1+3+4三档能效架构CPU,大核主频突破3.1GHz。GPu搭载了ARM架构上的G78微架构,在极小空间堆了24个GPU核心,与上一代麒麟990相比增加了一半,在性能和能效上协同打造最佳手机体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NPU升级到了达芬奇架构 2.0 版本,创新采用双大核+微核架构,卷积网络性能翻了一番,可以灵活应对复杂或简易的AI任务。

Exynos1080 则是三星放弃自研架构后,与 ARM、AMD 深度合作打造的。采用新一代 ARM 架构,增加了NPU和AI解决方案,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相比CPU等等传统计算单元,NPU的存在与升级,就像GPU专用于图像计算一样,凭借其在机器学习上的特殊能力,引起移动芯片厂商的广泛重视。高通骁龙 845 发布之时,还因为没有顺应 NPU 的趋势而 AI 能力落后,遭到了批评。

这种神经网络处理器,也是在2017年由麒麟970首次引入手机的。适应AI趋势,苹果则在华为推出NPU同期选择了用传统硬件模块进行AI适配。高通的AI Engine(人工智能引擎)也是用调整CPU、GPU、DSP等多个硬件模块来达到NPU的效果。如果遇到高通量计算,就需要将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AI推理再回传到本地。

自研架构被业内称作是移动芯片设计领域的“成神之路”,到底有多重要?举个例子,苹果处理器一开始对比安卓并没有绝对优势,直到开始自研CPU,从基于ARM Cortex-A8架构的A4芯片开始,摆脱了对三星的依赖,也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性能优势。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移动芯片架构之战,依然还是苹果、三星、华为这样拥有底层自研技术的巨头同台竞技。

巨头们打得火热,可用户最在乎的是什么,体验,体验,还是体验。

每到手机新品发布会环节,参数对比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但一到AI拍照、人脸识别、AR互动之类的创新应用分享,观众们立马精神起来。而当代用户最离不开的基础功能之一,就是摄影摄像。

iPhone的相机功能从第一代产品开始,就不断有创新出现,比如2012年的全景拍摄,2015年的光学图像稳定,2016年的肖像模式等等。

安卓阵营也在不断追赶,近年来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新,像是算法层面的AI摄影,以及最近麒麟9000在硬件层面将NPU与ISP芯片相结合,打造出了差异化视效。

ISP图像信号处理,是图像处理的硬件核心,拍摄时的对焦、曝光、合成等都离不开它,也直接决定了成像效果。传统的手机芯片,并不会集成ISP,而麒麟9000则创新性地将NPU的AI能力与ISP的影像能力融合在一起。

这样做的好处是,影像处理有了强大的算力支撑,能够在每一帧的时间里做复杂的算法处理,同时让手机有了从“看清”走向“看懂”世界的能力,比如实时包围曝光HDR视频合成,即使在暗光下也能实时捕捉光影细节,再合成出细节充分展现的视频。

带来的改变也是用户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影像体验提升,在看视频时自动调节视频网站的清晰度,将网络不稳定或是片源质量比较差的视频,利用AI让原本低分辨率的图像变得清晰;

又或在拍摄视频转场时,突然的明暗变化会导致细节消失,不得不暂停或分开拍摄,而搭载麒麟9000的手机则可以很好地捕捉和处理不同光线条件下的细节,为手机影像的提升提供了基础保障。

站在今天,麒麟9000令人惊艳的革新与它面临的难题,让我想到了一首诗:如果不被河流接受,那就成为一艘船,等待风雨过后即可。纵被浪击,也绝不沉没。

在内卷化中重建未来,可能吗?

美国 政治学家萨缪尔·P·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高水平的经济相互依赖“可能导致和平,也可以导致战争,这取决于对未来贸易的预期”。如果各国预期高水平的相互依赖不会持续,战争就可能出现。

显然,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相互依赖关系,必然会在地缘政治局势下变得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各大厂商之间的战争恐怕会变得更加激烈。

所以我们会在内卷化的同时,看到一些微妙的故事,华为高端麒麟芯片的供应困境,OV米对高通芯片采用比例下调,三星迅速入场有制衡高通的意味,高通又将骁龙875 5G芯片交给了三星来生产……一切都说明,没有人永远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

在移动芯片的牌局上,中国占据的位置、手中的牌面,也备受关注。关于未来,我们没有答案,而是想讲两个故事:

中美韩纷纷研究新材料以期替代硅材料制造半导体,日本学者曾向当局抱怨“政府支持不足”,英特尔CEO Bob Swan 也曾写公开信号称“先进芯片在美制造比例不足”,希望美国政府鼓励建生产厂。到底应该像日本一样牢牢抓住自己的产业链优势,还是像美国一样选择查漏补缺、全面撒网,对于多年造芯的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需要选择的智慧。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不久前,2018年华为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苹果,这是麒麟970(首款搭载了NPU处理器的华为芯片)在市场上收获的漂亮一仗。其实这款产品推出时,苹果和谷歌也都曾在产品上强调过AI,但并未深挖,这给了华为Mate10系列凭借AI摄影、GPU Turbo等技术打破了智能手机线性发展的固有路径,遇上了洗牌品牌认知、冲击原本市场结构的窗口期。

在以技术为原力的移动芯片世界里,劳而无功的事情经常会发生,但超车机会是否会在一次次碰壁、探索中出现,考验的是勇气与毅力。

1793年,马戛尔尼率领英国使团访问中国,当时大国余威仍在,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人口增加到3亿,几乎达到了农耕文明的极限,年逾八旬的乾隆自得地自称为“十全老人”。

然而上,封闭的帝国其实早已陷入了“停滞”。黄宗智在《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将康乾盛世时期评价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但乾隆没有感觉,他拒绝了使团扩大贸易的要求,“一点儿新鲜事物都为之胆战心惊”,希望他们速速回国。

对新事物始终保持一点敏锐、一点盼望、一点希冀,或许是行走在逆旅之中的全球移动芯片行业,以及中国都需要学习的。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37

    浏览量

    444218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47

    浏览量

    242247
  • 手机
    +关注

    关注

    35

    文章

    6949

    浏览量

    159890
  • soc
    soc
    +关注

    关注

    38

    文章

    4414

    浏览量

    223654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LED芯片亮,发热量越大,还是芯片暗,发热量越大?

    LED芯片亮,发热量越大,还是芯片暗,发热量越大?遇到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6:16 ?225次阅读
    LED<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越</b>亮,发热量越大,还是<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越</b>暗,发热量越大?

    后摩尔时代:芯片不是越来越凉,而是越来越

    1500W,而在消费领域,旗舰显卡RTX5090也首次引入了液态金属这一更高效但成本更高的热界面材料(TIM)。为什么芯片越来越热?它的热从哪里来?芯片内部每一个晶体管
    的头像 发表于 07-12 11:19 ?525次阅读
    后摩尔时代:<b class='flag-5'>芯片</b>不是<b class='flag-5'>越来越</b>凉,而是<b class='flag-5'>越来越</b>烫

    这一重量级玩家入局,全景相机越来越

    ?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晶晶)日前消息称,大疆首款全景相机DJI Osmo 360进入发布倒计时,一方面大疆的产品版图拓宽,另一方面当前全景相机的市场格局或将发生变化。 ? 从披露的设计图来看,DJI Osmo 360采用双镜头对称结构,机身比市面上主流全景相机更为紧凑,便携性显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其内置1950mAh电池,电池可在5℃—40℃之间的温度下正常使用,与最新发布的运动相机Osmo Action 5 Pro规格一致。大疆正通过硬件协同,构建更强大的手持影
    的头像 发表于 06-08 07:57 ?5743次阅读
    这一重量级玩家入局,全景相机<b class='flag-5'>越来越</b><b class='flag-5'>卷</b>?

    芯片的验证为何越来越难?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编译自semiengineering过去,仿真曾是验证的唯一工具,但如今选择已变得多样。平衡成本与收益并非易事。芯片首次流片成功率正在下降,主要原因
    的头像 发表于 06-05 11:55 ?475次阅读
    <b class='flag-5'>芯片</b>的验证<b class='flag-5'>为何</b><b class='flag-5'>越来越</b>难?

    RK3576 vs RK3588:为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转向RK3576?

    瑞芯微(Rockchip)最新发布的 RK3576 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大量原本关注 RK3588 的开发者。RK3588 作为旗舰级芯片,性能固然强大,但 RK3576 凭借其超高的能效比、优化
    发表于 05-30 08:46

    机器人主控芯片平台有哪些 机器人主控芯片一文搞懂

    AI芯片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AI芯片专门设计用于执行人工智能算法,如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6:26 ?3177次阅读
    机器人主控<b class='flag-5'>芯片</b>平台有哪些  机器人主控<b class='flag-5'>芯片</b>一文搞懂

    当我问DeepSeek:为什么传感器技术越来越重要

    为什么传感器技术越来越重要 我们一起来看看 ????DeepSeek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传感器技术越来越重要? ? 传感器:数字世界的感官,智能时代的基石…… 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里,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15:58 ?415次阅读

    这类视频看多了生意反而会越来越差?

    行业资讯
    芯广场
    发布于 :2024年12月11日 18:51:25

    ADS1230输出开始时稳定一段时间,随后开始减小,并且减小越来越快,是哪里的问题?

    如题,开始上电,ADS1230输入端输入稳定的毫伏信号,输出显示正确无跳变,维持这个输入信号不变,随着时间推移,输出显示开始变化,并且变化越来越快,最后减小到接近零。测输入端的毫伏信号没有变化,而cap两端由几百毫伏变成了接近零。请问这是输入电路有问题,还是芯片损坏了,
    发表于 12-06 07:44

    4K视频为何越来越糊?SGMII与HEVC如何重拾高码流体验

    1.引言随着网络视频平台的发展,用户对于4K高清画质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许多用户发现,即使购买了视频平台的会员,观看4K内容时画质却不如预期,有时甚至还会出现模糊、卡顿的情况。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到视频编码、网络带宽、和视频传输的诸多因素。近期“影视飓风”发布的视频《清晰度不如4年前!视频变糊是你的错觉吗?》因讨论视频平台降低码率和改变编码格式以压缩视频画质,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08:01 ?2923次阅读
    4K视频<b class='flag-5'>为何</b><b class='flag-5'>越来越</b>糊?SGMII与HEVC如何重拾高码流体验

    NXP公司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解决方案

    随着电动汽车在能耗方面越来越,电动汽车驱动逆变器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的效率越来越重要。逆变器的效率直接影响到车辆的续航里程和电池寿命,同时其成本和开发周期也对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6:21 ?1170次阅读
    NXP公司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解决方案

    人民邮电报:“开源”到底是什么?为啥热度越来越高?

    ? ? ? 本文转载自人民邮电报 这些年,“开源”这个词越来越火,开源AI大模型、开源数据库、开源框架、开源硬件等新词汇层出不穷。那么到底什么是“开源”呢,是“开源节流”中的“开源”吗? 非也,今天
    的头像 发表于 10-17 14:21 ?3942次阅读
    人民邮电报:“开源”到底是什么?为啥热度<b class='flag-5'>越来越</b>高?

    越来越“热”的芯片,如何降温?

    前言? 2024 年,AI 的“狂飙突进”势头不减,继 ChatGPT 之后,文生视频大模型 Sora 的推出更是让人们看到 AI 的无限可能。然而,随之而来的能耗问题也不容忽视。国际能源署(IEA)《Electricity 2024——Analysis and forecast to 2026E》的报告,ChatGPT 每响应一个请求需要消耗 2.9 瓦时,这相当于一个 5 瓦的 LED 灯泡亮 35 分钟。考虑到每天 90 亿次搜索,这将在一年内额外消耗近 10 太瓦时的电力,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一年的发电量。而这些能源消耗的“罪魁祸首”之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15:59 ?763次阅读
    <b class='flag-5'>越来越</b>“热”的<b class='flag-5'>芯片</b>,如何降温?

    LM324调零调好后,改变输入的时候,输出的偏差越来越大,怎么解决?

    调零调好后,改变输入的时候,输出的偏差越来越大,不知道如何调整,望大神指导!
    发表于 08-28 06:51

    睡眠监测传感器越来越重要,你怎么看?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已成为人们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睡眠障碍问题。高质量的睡眠不仅是身体恢复的关键,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监测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17:47 ?93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