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外壳的构造和配置如何影响功率MOSFET器件内部的工作温度

汽车电子工程知识体系 ? 来源: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 作者: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 2020-11-17 14:3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5.1介绍

在前一章中考虑了不同的PCB和器件配置对热行为的影响。通过对多种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许多关于提供LFPAK MOSFETs散热片冷却的最佳方式的结论。

在第4章中考虑的所有PCB配置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在20℃的环境温度下的自由空气中。方案中没有包括外壳。然而,在大多数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不会有没有PCB外壳。为了保护PCB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可能考虑到电磁兼容性(EMC),几乎可以肯定的是,PCB将被安装在某种形式的外壳内。不可避免地,外壳会干扰PCB周围空气的自由流动,因此也会对系统的热性能产生影响。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仔细观察一个外壳的构造和配置如何影响功率MOSFET器件内部的工作温度。将要考查的因素包括:

?外壳材料和外壳表面处理

?上壳,下壳和周围的内部间距PCB

?PCB的底部冷却(即PCB的底部表面与外壳的内部表面接触)

?MOSFET器件的顶部冷却(器件顶部与外壳的内部表面接触)

?封装在封装内部的作用,即PCB周围的气隙部分或完全被封装化合物填充

?靠近舱壁的“模块”

为了使可能的变量数目合理化,我们将只考虑一种PCB配置,取自第4章。附件加上

PCB将在以后被称为“模块”。

与第四章一样,本章的热设计实验是利用热模拟软件进行的。这些模拟使用了MOSFET 模型,这些模型已经根据经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并且已知能够精确地模拟真实器件的热表现。

用于进行设计实验分析的热模拟软件是Mentor graphic(Flomerics)“FloTHERM”软件包。设计实验中使用的器件模型可以从Nexperia的网站上免费下载。

5.2模块模型

5.2.1PCB特点

为了尽量减少可能变量的数量,我们将只考虑一个PCB配置,取自4.5.4节。PCB如图1所示。

图1:PCB模型

PCB的主要特点是:

?整体PCB尺寸80mmx120mm,厚度1.6mm标准

?FR4 PCB材料

?1盎司/35?m铜层厚度

?顶层铜-每个器件15mmx15mm的面积,连接到器件Tab(如图)底部铜-每个器件也15mmx15mm的面积,通过散热过孔连接到顶层铜

?内部层-平均50%的面积覆盖

?散热过孔-在每个器件下,5×4散热过孔的图案为0.8mm内径器件间距d=25mm

?每台器件的功耗为0.5W

第四章指出单个Mosfet的位置对他们的运行温度的影响很小,影响只有大约±1℃。

5.2.2外壳特点

在本章的整个过程中,将会有一些不同的外壳特征。但是,一些通用的特性将始终保持不变:

?外壳是完全密封的,没有孔或缝。

?外壳的壁厚为2mm,与外壳材料无关。

?外壳能够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机制向外界环境散失热能。

在本设计指南中可能会考虑到几种不同的外壳材料。为了将变量的数量保持在可控的水平,同时还提供了对典型材料的有用的现实分析,我们将把重点限制在以下三个变量上,如表1所示。表1概述了外壳材料及其性能

表面辐射适用于外壳的内外表面。

图2显示了一个示例模块。注意,外壳的顶部和一侧都是透明的,这样可以看到PCB的位置。

图2所示一个模块

5.2.3轴命名约定

在本章中,我们将考虑在三个空间方向上移动或调整物体尺寸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引用这些方向的约定,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

例如,当我们在PCB (x方向)的短边增加PCB和外壳之间的间隙时,这将被称为“x-gap”。同样,PCB上面和下面的间隙将被称为“y-gap”,等等。

5.2.4周围的环境

该模块位于具有以下特征的环境中:

?在20℃的环境温度下,该模块被自由空气包围

?没有应用的气流,尽管该模块能够通过外部表面的自然对流过程产生气流

?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过程,环境可以自由地与模块交换热能

5.2.5潜在的热路径

有许多可能的路径,热量可以通过PCB传播。这些路径利用了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三种传热机制,如图3所示。

图3:潜在的热路径

责任编辑:l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pcb
    pcb
    +关注

    关注

    4372

    文章

    23550

    浏览量

    411932
  • MOSFET
    +关注

    关注

    150

    文章

    8760

    浏览量

    221880
  • 散热片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07

    浏览量

    17545

原文标题:PCB外壳对PCB热设计的影响因素

文章出处:【微信号:QCDZYJ,微信公众号:汽车电子工程知识体系】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顺络电容的工作温度范围是多少?

    顺络电子作为国内领先的被动元件供应商,其电容产品凭借宽温域、高可靠性的特性,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及数据中心等场景。 一、顺络电容产品线的工作温度范围全景 顺络电容产品涵盖钽电容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15:01 ?171次阅读
    顺络电容的<b class='flag-5'>工作温度</b>范围是多少?

    晶振工作温度大揭秘:如何依据环境选择适配晶振

    一、晶振工作温度基础概念 1.1晶振工作温度范围的定义 晶振的工作温度范围,是指在该温度区间内,晶振能够保持其规定的电气性能,稳定地输出符合精度要求的频率信号。这一范围通常在晶振的规格
    的头像 发表于 06-13 14:49 ?300次阅读
    晶振<b class='flag-5'>工作温度</b>大揭秘:如何依据环境选择适配晶振

    初级元器件知识之功率MOSFET

    糕的是:这种缺点在工作温度更高的情况下会加重。另外一个结果是需要能够快速泵出和吸收电流的相当复杂的基极驱动电路。相比之下,(MOS)FET 这种器件在栅极实际上消耗的电流为零;甚至在 125°C 的典型栅极电流
    发表于 06-03 15:39

    晶振选型三大陷阱:工作温度、电压与负载电容的隐藏矛盾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晶振作为关键的频率控制元件,其选型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然而,在晶振选型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陷阱,尤其是工作温度、电压与负载电容之间的隐藏矛盾,若不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5:43 ?256次阅读
    晶振选型三大陷阱:<b class='flag-5'>工作温度</b>、电压与负载电容的隐藏矛盾

    MOSFET开关损耗计算

    MOSFET 而言,其最大功率损耗是由温度及结-包装外壳间之热阻所决定的,即: 由上式可知,若能够有效减少热阻,则 Power MOSFET
    发表于 03-24 15:03

    BQ2002工作温度是多少?

    大家好,BQ2002数据手册中介绍工作温度为0~70℃,有备注为商业,请问是有工业级,满足更宽的工作温度
    发表于 02-27 07:11

    超级电容的工作温度是什么决定的

    超级电容,作为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兼具传统电容器的高功率特性和电池的高能量特性,而且超级电容的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使用时间长,温度范围广等优点应用于新能源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8:00 ?1149次阅读
    超级电容的<b class='flag-5'>工作温度</b>是什么决定的

    超级电容的工作温度是什么决定的

    超级电容,作为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兼具传统电容器的高功率特性和电池的高能量特性,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超级电容的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使用时间长,温度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7:11 ?872次阅读
    超级电容的<b class='flag-5'>工作温度</b>是什么决定的

    AOS MOSFET并联在高功率设计中的应用

    如今,由于对大电流和高功率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加,单一的MOSFET已经无法满足整个系统的电流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多个MOSFET并联工作,以提供更高的电流和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5:32 ?892次阅读
    AOS  <b class='flag-5'>MOSFET</b>并联在高<b class='flag-5'>功率</b>设计中的应用

    薄膜电容工作温度是多少

    电容器。 薄膜电容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它的工作温度,比如科雅不少客户的薄膜电容损坏,就是因为薄膜电容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导致的,薄膜电容工作温度是多少?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7:24 ?1067次阅读

    TAS5731的工作温度到底是多少?

    根据芯片页面的介绍TAS5731和TAS5731M的工作温度额-40到85,但是芯片手册都是0到85.不知道那个是对的。我们现在的产品是要求-25度工作的。
    发表于 10-24 08:18

    功率半导体器件功率循环测试与控制策略

    功率循环测试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测试方法,被列为AEC-Q101与AQG-324等车规级测试标准内的必测项目。与温度循环测试相比,功率
    的头像 发表于 10-09 18:11 ?1097次阅读
    <b class='flag-5'>功率</b>半导体<b class='flag-5'>器件</b><b class='flag-5'>功率</b>循环测试与控制策略

    锌银电池工作温度_锌银电池结构

    锌银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相对较广,但其性能受工作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以下是对锌银电池工作温度的详细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10-03 14:55 ?1219次阅读

    AMC1200的工作温度是多少?

    关于 隔离放大器AMC1200 通用型 的工作温度, 在datasheet 中可以看到的是 -40 - 125 . 但是所有的参数测试都是在 -40 - 105 情况下所测得。 能否帮忙确认下,AMC1200 的确切 工作温度为多少? 谢谢!
    发表于 09-12 06:32

    贴片电容MLCC的额定工作温度是多少?

    贴片电容MLCC(多层陶瓷贴片电容)的额定工作温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因为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电容器的类型、材料、封装形式以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等。以下是对贴片电容MLCC额定工作温度的一些概述
    的头像 发表于 09-11 16:07 ?1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