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腾讯科学WE大会:揭秘粒子物理、脑机接口等最新发现

工程师邓生 ? 来源:TechWeb ? 作者:TechWeb ? 2020-11-09 12:3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在2020腾讯科学WE大会上,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表示,“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面对困境,我们采取的行动将很可能改写这个时代。”

网大为称,“前沿科学突破能帮助我们做好准备拥抱未来,因此我们要深入地理解世界所面临的挑战,它也能够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热情去成为向善的一股积极力量,我们将其称之为:科技向善。”

“如果研究取得成功并能够为患者提供自体器官,就可以挽救许多患者的生命或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大大降低医疗费用。”干细胞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教授中内启光在演讲中分享了“异种培育人体器官”挑战项目,尝试在动物体内培育功能完整的可移植的人体器官,解决在器官移植中缺乏捐献和免疫排斥问题。去年7月,他首次获得批准进行含有人类细胞的动物胚胎实验。

来自杜克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教授Miguel Nicolelis是一名脑机接口权威专家。2014年,在巴西的绿茵场上,他帮助一位身披“机械战甲”的T4级截瘫青年Juliano Pinto用意念开出了世界杯的第一球,实现大脑与机器间的连接控制。作为一个相信数字化“永生”的造梦师,在演讲中,他介绍了脑机接口和这一技术从基础科学到应用于神经康复的研究历程。

化学家、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系主任鲍哲南被誉为人造皮肤领域的“材料大师”,她带来了关于“电子皮肤”的大胆设想。“我们将用如人的皮肤一样的电子器件,让人和人之间沟通,人与环境之间交流。”她讲解了人造皮肤的设计理念与实践过程,虽然目前人造皮肤还未真正用到人的身上,但这个理念已经被证实,并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新启发,“用人造皮肤,现在可以做成连续的、测量血压的,轻轻贴在小婴儿身上这样的血压计。”

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Steven Weinberg,他是目前最受认可的早期宇宙理论——暴胀理论的重要贡献者,向世人描绘了完全可信的宇宙起源图,霍金曾在他的启发下,完成了巨著《时间简史》。他揭秘了“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理论的研究过程,勉励年轻一代科学家:“你们有你们的使命,那就是解释与自然界不同现象有关的这些巨大的、神秘的数字。”

缔造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量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围绕“新量子革命”探讨了在信息交互已经并将一直伴随着我们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情境下,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率的信息安全传输?潘建伟给出的答案是: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他认为:“利用量子通讯可以提供一种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利用量子计算可以提供非常强大的计算能力,用于各种各样复杂系统的研究。”

麦吉尔大学天体物理学家Victoria Kaspi是首位获得加拿大最高科学奖的女性。2019年,她凭借新型电波望远镜CHIME捕捉到上百次快速射电暴现象,并因此被《自然》杂志评为年度十大人物。今年WE大会上,她介绍了捕捉“快速射电暴”这一神秘天体物理现象的有趣过程。

天文学家、卡迪夫大学教授Jane Greaves领衔的科学团队在金星大气中首次探测到了磷化氢气体,这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生命迹象”,引发“金星上或存在生命迹象”的关注。Jane Greaves在演讲中讲述了在金星探索“生命”的故事:“金星上的磷化氢存在于气态环境中,也就是说有机生命体只可能存在于金星的云层中。”

责任编辑:PSY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腾讯
    +关注

    关注

    7

    文章

    1679

    浏览量

    50443
  • 科学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9

    浏览量

    13657
  • 粒子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4

    浏览量

    12834
  • 脑机接口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403

    浏览量

    2206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粒子加速器?——?科技前沿的核心装置

    粒子加速器全称“荷电粒子加速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场在高真空环境中对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离子)进行加速和控制,使其获得高能量的特种装置。粒子加速器技术现已发展成为集高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6-19 12:05 ?1014次阅读
    <b class='flag-5'>粒子</b>加速器?——?科技前沿的核心装置

    国内AI+接口双驱!产品从研发走向临床,有望恢复动物视力

    技术的“明星企业”,Neuralink的发展动态无疑引领了行业的前沿方向。 ? Neuralink的产品已成功植入3名患者体内。在国内,接口技术同样取得了相应的进步,就在6月6日,中国科学
    的头像 发表于 06-07 00:04 ?5447次阅读
    国内AI+<b class='flag-5'>脑</b><b class='flag-5'>机</b><b class='flag-5'>接口</b>双驱!产品从研发走向临床,有望恢复动物视力

    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问世

    灵活避让血管优势;能够像缝纫穿针引线一样,将比头发丝还细的柔性微电极精准植入动物大脑,这为接口与脑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4:42 ?566次阅读

    时识科技首批入选类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联盟

    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发起,上海类智能产业三箭齐发——产业创新发展联盟成立、未来产业基金矩阵发布、未来产业集聚区启动建设,昭示着我国类智能发展进入生态共建新阶段。本次大会
    的头像 发表于 04-23 09:57 ?511次阅读

    中国自研接口获得新突破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3月20日),在北京脑科学与类研究所举行了“北一号”人体植入媒体通气会上;半侵入式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11:47 ?1035次阅读

    电基础系列之电电极的分类与技术对比

    电电极的概述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通过记录大脑皮层神经元电活动来反映功能状态的重要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神经科学研究及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0:27 ?2091次阅读
    <b class='flag-5'>脑</b>电基础系列之<b class='flag-5'>脑</b>电电极的分类与技术对比

    电伪迹系列之电伪迹处理与技术剖析

    在上一篇系列文章中了解到,电信号反映大脑神经元活动,在神经科学研究、临床诊断、接口领域应
    的头像 发表于 03-04 20:24 ?1162次阅读
    <b class='flag-5'>脑</b>电伪迹系列之<b class='flag-5'>脑</b>电伪迹处理与技术剖析

    衷华与协和医院合作推动脑接口医疗应用

    热烈,双方单位领导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武汉衷华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董事长黄立与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携手为联合实验室揭牌,开启了科技与医学融合的新征程。 通过此次合作,衷华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0:40 ?560次阅读

    半导体新发现:拓扑激子密度波量子物态

    (Eg)时,会出现激子绝缘相。随后,一些实验组在半导体材料中发现了异常的带隙打开现象,作为激子绝缘相存在的证据。在2017年,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研究了InAs/GaSb量子阱中的拓扑激子绝缘相,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09:52 ?495次阅读
    半导体<b class='flag-5'>新发现</b>:拓扑激子密度波量子物态

    RIGOL高能粒子物理实验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案例

    在高能物理实验中,PMT作为粒子探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验装置中。例如,PMT可以用于测量带电粒子的轨迹和能量,通过精确测量粒子在磁场中的飞行时间和偏转角度,可以推算出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6:40 ?766次阅读
    RIGOL高能<b class='flag-5'>粒子</b><b class='flag-5'>物理</b>实验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案例

    重大突破!优刻得×虎科技接口临床试验取得新进展

    在全球医疗科技的前沿,优刻得携手战略合作伙伴上海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虎科技”),共同见证了医疗创新的历史性时刻。虎科技自主研发的256导高通量植入式柔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6:57 ?1739次阅读
    重大突破!优刻得×<b class='flag-5'>脑</b>虎科技<b class='flag-5'>脑</b><b class='flag-5'>机</b><b class='flag-5'>接口</b>临床试验取得新进展

    首个科学计算基座大模型BBT-Neutron开源,助力突破大科学装置数据分析瓶颈

    大语言模型能否解决传统大语言模型在大规模数值数据分析中的局限性问题,助力科学界大科学装置设计、高能物理领域科学计算? 高能物理是探索宇宙基本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5:29 ?776次阅读
    首个<b class='flag-5'>科学</b>计算基座大模型BBT-Neutron开源,助力突破大<b class='flag-5'>科学</b>装置数据分析瓶颈

    成都华微亮相第二届接口大会

    日前,第二届接口大会在武汉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1:06 ?882次阅读

    欧洲科学院院士蒋田仔:智能化技术推动脑控和控技术发展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在第三届南渡江智慧医疗与康复产业高峰论坛上,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科健康与智慧医疗研究院院长蒋田仔分享的主题是《健康与
    发表于 11-22 10:13 ?686次阅读
    欧洲<b class='flag-5'>科学</b>院院士蒋田仔:智能化技术推动脑控和控<b class='flag-5'>脑</b>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