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低功耗网络技术LoRaWAN及边缘人工智能如何革新物联网

独爱72H ? 来源:千家网 ? 作者:千家网 ? 2020-05-18 15:4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文章来源:千家网)

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形成了AIoT(智能物联网),也就是万物的智能互联。目前,AIoT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未来技术主流形态。艾瑞咨询最近发布的《2020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白皮书》预测,2025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近200亿个,海量连接产生的交互及数据分析需求将促使IoT与AI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另一方面,智能的物联网系统暴露了云计算中的潜在问题。智能和自动化的增加,无可避免地导致性能表现及安全性突出的应用出现了无法预料的延迟。

现今,两大主要挑战威胁着数量倍增的连网装置:一是用于远程通讯的边缘装置的性能,二是离网型物联网应用的电池寿命。原始数据的传输对任何装置来说都是十分耗电的。传统的蜂巢式广域网(WAN)功耗大,因此不适用于电池供电的物联网装置。物联网应用LoRaWAN(远距离,广域网)是物联网应用中的首选通讯协议之一,能够处理人工智能如何透过边缘应用来改变物联网架构的问题。

为什么要使用LoRaWAN及边缘人工智能?随着智能装置的激增,核心网域和终端装置都面临着来自通讯的挑战,例如壅塞、安全性、服务延迟、数据隐私和缺乏互操作性。对于网域,大部分的挑战来自过度依赖云计算。将数据发送到云时,会产生更大量的能源消耗、带宽、存储和延迟,导致更高的成本。而雾计算或边缘计算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当使用无线技术进行数据传输时,终端装置中的通讯障碍就会出现。在物联网中,蓝牙和其他无线标准技术的优势是低功耗,但有限的覆盖范围却是一大障碍,特别是对于智慧城市服务而言。在这种情况下,低功率广域网(LPWAN)成为了介于远程蜂巢式和短程操作技术间的可靠的替代方案。

LPWAN是在Sub-GHz免照无线电频段上运作的低功耗及覆盖范围更广的通讯物理层。LPWAN是对链路和网络层有效的标准协议,提供可变的数据速率,增加了以吞吐量交换为链路稳健性、覆盖范围或能量消耗的可能。而组织单位和个人都可以部署LPWAN网络。在智能和数据处理方面,边缘计算和雾计算看起来很相似。但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计算和智能所发生的位置。

雾计算的环境将智能处理放在区域网(LAN)上,将数据从端点传输到网关。而另一方面,边缘计算将处理能力和智能放在嵌入式自动化控制器等装置中。这些装置可以运行算法,产出边缘智能—AI和边缘计算的产物。减少数据传输:边缘计算减少了传输的数据量和云端存储。另一个优势是将计算能力放置在网络边缘,可使延迟和成本极小化,同时减轻对带宽的需求。

降低延迟:边缘计算可将数据传输、处理,以及依照从过程中获得见解所采取之行动的时间间隔最小化。另外,以较低的成本增加了分析和事件处理的速度,信噪比也降低了。由于更加靠近终端用户的位置,能够降低核心网络和连接装置的带宽及功耗,因此边缘计算透过实时服务提供了低延迟能力,而这是智慧城市以及车对车通信和其他要求延迟低于数十毫秒的应用所必备的。这比主流的云服务的延迟要低。

安全性增强:大多数的用户将数据安全性和隐私视为首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这些因素对智慧城市的相关应用构成了安全威胁。安全性必须分三层:用户隐私、数据安全性和网络连接。边缘计算通过凭证升级和多个实体装置上的安全检查等措施,解决了物联网安全性的挑战。

扩展的应用程序:LPWAN和边缘装置在卫生保健监控中无所不在,例如用于侦测患者跌倒。在筛选数据来进行实时处理的情况下,边缘装置可以提高准确度和适应能力。传统系统中,在云端传输原始数据序列,因此警报的延迟增加了。边缘系统透过将繁重的计算负载从传感器节点调换到边缘网关,来减少传感器节点上的计算工作。

虽然边缘装置的模型构建和训练阶段会消耗大量资源,并增加额外的复杂性,但市场上有提供定制和降低复杂性的高质量选择。

安富利的SmartEdge Agile装置可以简化并大幅降低这种复杂性。SmartEdge Agile是搭载各种类型传感器的边缘计算装置。Brainium用于构建和训练模型。该装置具有LPWAN连接以建立雾计算架构,并使用网关连接到Brainium。安富利的SmartEdge工业物联网网关可安全且无缝连接Brainium和云。
(责任编辑:fqj)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33

    文章

    46465

    浏览量

    395683
  • 网络技术
    +关注

    关注

    1

    文章

    296

    浏览量

    30437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超小型Neuton机器学习模型, 在任何系统级芯片(SoC)上解锁边缘人工智能应用.

    Neuton 是一家边缘AI 公司,致力于让机器 学习模型更易于使用。它创建的模型比竞争对手的框架小10 倍,速度也快10 倍,甚至可以在最先进的边缘设备上进行人工智能处理。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介绍
    发表于 07-31 11:38

    Arm技术持续引领边缘AI革新

    边缘人工智能 (Edge AI) 正在从根本上重塑工程师构建智能系统的方式,使其对从操作系统到编程语言等方方面面进行彻底的重新评估。简而言之,嵌入式世界正在经历自联网兴起以来最大的变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09:17 ?1424次阅读

    Nordic 收购 Neuton.AI # Neuton ML 模型解锁 SoC 边缘人工智能

    Nordic 业界领先的 nRF54L 系列超低功耗无线 SoC 与 Neuton 革命性的神经网络框架相结合,开启边缘机器学习的新纪元,即使是资源受限的设备也能拥有可扩展的高性能人工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17:32 ?1923次阅读
    Nordic 收购 Neuton.AI # Neuton ML 模型解锁 SoC <b class='flag-5'>边缘人工智能</b>

    爱立信携手超微加速边缘人工智能部署

    爱立信与超微 Supermicro近日宣布有意开展战略合作,加速边缘人工智能部署。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09:42 ?5992次阅读

    边缘AI的优势和技术基石

    在万皆可AI(人工智能)的今天,市场上几乎每家企业都在宣称自己的业务中有了AI成分。因此,将AI接入极靠近终端客户的网络边缘也就没什么悬念了。这里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0:14 ?753次阅读
    <b class='flag-5'>边缘</b>AI的优势和<b class='flag-5'>技术</b>基石

    如何构建边缘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其争议性也越来越大;而在企业和消费者的眼中,人工智能价值显著。如同许多新兴科技一样,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聚焦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密集且高功耗的领域。然而,随着
    的头像 发表于 06-09 09:48 ?584次阅读

    低功耗Wi-Fi 6模块联网:NRF7002

    智能终端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迅通科技推出的?PTR7002超低功耗Wi-Fi 6模块?,凭借其高性能和紧凑设计,迅速成为联网设备开发者的关注焦点。这款模块不仅适配
    发表于 05-21 17:10

    NXP技术白皮书:AIoT人工智能联网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相连

    ? 分析师将人工智能联网 (AIoT) 大致定义为人工智能 (AI) 与联网(IoT)的融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3-28 11:53 ?1398次阅读
    NXP<b class='flag-5'>技术</b>白皮书:AIoT<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联网</b> 将<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与现实世界相连

    有奖直播 | @4/1 智在边缘:解锁边缘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如何赋能各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研讨会亮点: 1. 边缘人工智能技术的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2. 意法半导体的边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16:32 ?483次阅读
    有奖直播 | @4/1 智在<b class='flag-5'>边缘</b>:解锁<b class='flag-5'>边缘人工智能</b>的无限可能

    宇树科技在联网方面

    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宇树科技不断优化其机器人的人工智能算法,使其能够在联网环境中更好地进行智能决策。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发表于 02-04 06:48

    用 ADI 的 MAX78002 MCU 开发边缘人工智能应用

    应用能够在联网设备上运行,而这些设备通常会受到内存、带宽和功耗的限制。 [Analog Devices, Inc.] 的一款微控制器 (MCU) 集成了低功耗卷积神经
    的头像 发表于 01-26 21:20 ?637次阅读
    用 ADI 的 MAX78002 MCU 开发<b class='flag-5'>边缘人工智能</b>应用

    如何在低功耗MCU上实现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AI) 和机器学习 (ML) 的技术不仅正在快速发展,还逐渐被创新性地应用于低功耗的微控制器 (MCU) 中,从而实现边缘AI/ML的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6:06 ?980次阅读

    19位国际顶尖学者联袂撰写《重新审视边缘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

    19位国际顶尖学者联袂撰写《重新审视边缘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01:04 ?929次阅读
    19位国际顶尖学者联袂撰写《重新审视<b class='flag-5'>边缘人工智能</b>:机遇与挑战》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人工智能应用的实时响应。与此同时,嵌入式系统在边缘计算和联网领域,也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
    发表于 11-14 16:39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分析

    的兼容性和可靠性,并为其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开源性、灵活性、低功耗和高性能等特点使得它成为该领域的重要
    发表于 09-28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