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Nordic 收购 Neuton.AI # Neuton ML 模型解锁 SoC 边缘人工智能

eeDesigner ? 2025-07-01 17:3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超低功耗无线物联网连接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 Nordic Semiconductor今日宣布收购边缘设备全自动 TinyML 解决方案先驱 Neuton.AI 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资产。此次收购将 Nordic 业界领先的 nRF54L 系列超低功耗无线 SoC 与 Neuton 革命性的神经网络框架相结合,开启边缘机器学习的新纪元,即使是资源受限的设备也能拥有可扩展的高性能人工智能 (AI)。

Nordic Semiconductor 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Vegard Wollan 表示:“这是嵌入式计算能力和效率的重大发展。通过将 Nordic 在低功耗无线领域的领先地位与 Neuton.AI 先进的 TinyML 平台相结合,我们使得开发者能够构建出一类全新的始终在线、人工智能驱动的设备,具备更快速度、更小体积和更高能效。”

智能可扩展性与易用性实现飞跃

Neuton.AI 的技术突破在于其全自动平台,该平台创建的机器学习模型通常小于 5 KB,比其他方法小 10 倍,速度也更快。这些模型极其易用,无需手动调优或数据科学专业知识,并可在 8 位、16 位和 32 位 MCU 上快速部署。

Neuton.AI 通过其无需预定义架构即可自动构建超小型模型的创新神经网络框架,为消费、医疗保健和工业市场的边缘应用提供准确、节能且快速的人工智能,同时节省各种宝贵的设备和系统资源,例如电源和代码内存。

低功耗与计算智能的结合

Nordic Semiconductor 短距离无线技术执行副总裁 Oyvind Strom 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够将 Neuton 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与 Nordic 超低功耗 nRF54L 系列的卓越性能完美结合,重新定义超高效机器学习应用的可能性。双方携手合作,将帮助开发者构建更智能、超低功耗的设备,在边缘实现真正的机器学习,这不仅适用于 nRF54L 系列,也适用于 Nordic 所有无线连接 SoC 产品组合。嵌入式人工智能将比以往更唾手可得和易于扩展。Neuton 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为下一代边缘人工智能设备提供了轻松集成和值得信赖的智能。”

实现边缘人工智能的未来

此次收购正值边缘节点智能需求加速增长之际。预计到 2030 年,TinyML 芯片组出货量将达到 59 亿美元*。Nordic 准备抓住这一机遇,为开发者提供强大且可扩展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https://www.21ic.com/tags/%E6%9C%BA%E5%99%A8%E5%AD%A6%E4%B9%A0)工具包,用于预测性维护、智能健康监测、流程自动化、手势识别、下一代消费级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https://www.21ic.com/tags/%E7%89%A9%E8%81%94%E7%BD%91)设备等应用。

融合与展望

此次收购涵盖 Neuton.AI 的所有知识产权和部分资产,以及其以绩效为导向、由13位高技能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组成的团队。Neuton.AI 品牌和平台将在初始整合阶段继续运营,确保继续为现有用户和合作伙伴提供不间断的服务。


Neuton 是一家边缘 AI 公司,致力于使机器学习模型更易于访问。它创建的模型比竞争对手的框架小 10 倍,速度也快 10 倍,甚至可以在最先进的边缘设备上进行人工智能处理。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介绍这对开发人员意味着什么,以及使用 Neuton 模型如何改进您的开发和终端应用。

为什么选择 Neuton

作为开发人员,在产品中使用边缘人工智能的两个最大障碍是:

  1. ML 模型对于您所选微控制器的内存来说太大。
  2. 创建自定义 ML 模型本质上是一个手动过程,需要高度的数据科学知识才能做好。

现在,这些阻碍即将被解决。

Neuton 是一个自动生成 ML 模型的框架,其大小仅为 TensorFlow Lite 等传统框架的一小部分。对于开发人员来说,这意味着要训练一个高度优化、快速和准确的 ML 模型,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数据集。Neuton 模型可以在任何 Nordic SoC(如我们的旗舰产品 nRF54L15)上运行,而且非常高效,也非常适合空间最有限的 SoC(如 nRF52805),只占用几千字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VM)。这使得以前被认为不可能的应用也能增加 ML 功能。例如,您现在可以在广泛的传感器网络的每个节点上进行人工智能处理,而在这种网络中,传感器的尺寸和成本是关键,空间也非常宝贵。

Neuton 的与众不同

其他边缘人工智能框架比比皆是,而且存在已久。Neuton 与 LiteRT(又称微控制器 TensorFlow Lite)和类似框架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他框架仍然依赖于开发人员掌握如何手动组织神经网络、神经元和网络深度的知识,然后在事后对模型进行压缩和优化,使其适合所需的目标设备。这种方法导致模型在代码大小、执行速度和功耗方面效率较低。

而 Neuton 可以自动处理所有这些问题。Neuton 不会从一开始就静态定义网络参数,而是自动生成网络,并检查每一个新神经元是否能提高模型性能。不增加价值的神经元会被立即移除,以节省资源。这为开发者带来了多重好处:

  1. 无需手动选择神经网络结构、参数或架构
  2. 无需资源密集型的自动神经架构搜索 (NAS)
  3. 代码体积尽可能小,无需压缩或优化
  4. 执行速度更快,这意味着功耗更低

Neuton 模型以纯 C 代码形式从平台下载,没有外部依赖性或特殊运行要求。它们可随时集成到在任何 Arm Cortex-M 系列处理器上运行的任何应用中,如 nRF52、nRF53、nRF54L 和 nRF54H 系列 SoC 或 nRF91 系列 SiP 的应用内核。

这对开发人员意味着什么

使用 Neuton 框架创建 ML 模型已经可以通过 lab.neuton.ai 实现。如果您迫不及待,现在就可以尝试使用,但请注意,您需要自己将其集成到 nRF Connect SDK 应用程序中,因为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示例。如果您更喜欢 Nordic 众所周知的更简化的开发流程和开发体验,我们正计划适配我们的开发者生态的重大改进。因此,如果您不想自己完成所有的集成工作,您可以等待我们nRF Connect SDK 示例和必要开发工具,来构建与我们的解决方案无缝集成的模型。

工作原理

尽管通过专用示例固件与 nRF Connect SDK 的集成仍在进行中,但使用 Neuton 框架生成模型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而且非常简单。

为您的应用生成一个完整、无依赖性的模型只需三个步骤。

  1. 收集数据并上传数据集;该平台接收带标签的 CSV 文件
  2. 选择数据集中的目标变量,并选择评估指标
  3. 然后,平台会在后台 “自动 ”生成神经网络,一旦算法准备就绪,平台就会通知您。

将 Neuton 模型下载为一个完整的 C 语言库,并使用仅由 3 个简单函数调用组成的应用程序接口将其集成到您的应用程序中:

  • neuton_nn_setup - 设置 Neuton 的内部组件,应首先调用,且仅调用一次
  • neuton_nn_feed_inputs - 为模型推理提供并准备实时输入特征
  • neuton_nn_run_inference - 将实时输入特征输入 Neuton 模型,计算输出结果

使用案例

Neuton 释放了以前仅限于我们旗舰硬件的使用案例,使我们所有的 SoC 都能用于边缘人工智能。例子包括:

  • 预测性维护和楼宇自动化系统
  • 在每个节点上进行本地数据分析的智能传感器网络
  • 遥控器和可穿戴设备的动作和手势识别
  • 用于智能健康可穿戴设备的健康和活动监测
  • 还有更多

对标测试

下表列出了在同一 nRF52840 SoC 上运行的 LiteRT 模型(以前称为微控制器 TensorFlow Lite)和 Neuton 模型之间的对标测试结果。该比较使用了众所周知的 "magic wand "动作识别用例,两个模型都在相同的数据集上进行了训练,并在相同的保留集上进行了验证。

LiteRT model vs Neuton model

有关比较的完整文章可在此处查阅(外部链接)。

下一步工作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将努力把 Neuton 集成到我们的开发生态系统中,增加工具、示例和支持,为开发人员提供便利,为他们的应用增值。如果您非常想亲自尝试构建和集成 Neuton 模型,现在就可以使用其传统的在线平台 lab.neuton.ai 进行测试。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soc
    soc
    +关注

    关注

    38

    文章

    4398

    浏览量

    222999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318

    浏览量

    280710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07

    文章

    49062

    浏览量

    250096
  • Nordic
    +关注

    关注

    9

    文章

    214

    浏览量

    48171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人工智能硬件培训AI 基础入门学习课程参考2025版(大模型篇)

    人工智能模型重塑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当下,无论是探索未来职业方向,还是更新技术储备,掌握大模型知识都已成为新时代的必修课。从职场上辅助工作的智能助手,到课堂用于学术研究的
    发表于 07-04 11:10

    Nordic收购 Neuton.AI 关于产品技术的分析

    示例和支持,方便开发者在 Nordic 的各类芯片上实现高效的边缘 AI 应用; 如果对这个AI人工智能应用感兴趣,请评论区联系我们.
    发表于 06-28 14:18

    爱立信携手超微加速边缘人工智能部署

    爱立信与超微 Supermicro近日宣布有意开展战略合作,加速边缘人工智能部署。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09:42 ?3188次阅读

    边缘AI的优势和技术基石

    在万物皆可AI人工智能)的今天,市场上几乎每家企业都在宣称自己的业务中有了AI成分。因此,将AI接入极靠近终端客户的网络边缘也就没什么悬念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0:14 ?620次阅读
    <b class='flag-5'>边缘</b><b class='flag-5'>AI</b>的优势和技术基石

    有奖直播 | @4/1 智在边缘解锁边缘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如何赋能各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研讨会亮点: 1. 边缘人工智能技术的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2. 意法半导体的边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16:32 ?456次阅读
    有奖直播 | @4/1 智在<b class='flag-5'>边缘</b>:<b class='flag-5'>解锁边缘人工智能</b>的无限可能

    芯科科技无线SoC助力简化AI/ML开发

    随着Silicon Labs(芯科科技)xG26系列无线片上系统(SoC)的全面供货,我们正在进一步突破边缘人工智能(Edge AI)的极限。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14:29 ?609次阅读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以及Edge AI的概念与应用

    人工智能相关各种技术的概念介绍,以及先进的Edge AI边缘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与相关应用。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是现代科技的核心技术 人工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1-25 17:37 ?959次阅读
    <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和机器学习以及Edge <b class='flag-5'>AI</b>的概念与应用

    19位国际顶尖学者联袂撰写《重新审视边缘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

    19位国际顶尖学者联袂撰写《重新审视边缘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01:04 ?886次阅读
    19位国际顶尖学者联袂撰写《重新审视<b class='flag-5'>边缘人工智能</b>:机遇与挑战》

    soc人工智能中的创新应用

    社会计算(Social Computing, SOC)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它结合了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以理解和设计社会互动中的技术系统。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1-10 09:30 ?994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幸得一好书,特此来分享。感谢平台,感谢作者。受益匪浅。 在阅读《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的第6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在能源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潜力和广泛应用。这一章详细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很幸运社区给我一个阅读此书的机会,感谢平台。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关于AI与生命科学的部分,为我们揭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学习心得

    非常高兴本周末收到一本新书,也非常感谢平台提供阅读机会。 这是一本挺好的书,包装精美,内容详实,干活满满。 关于《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发表于 10-14 09:16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周末收到一本新书,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平台提供阅读机会。 这是一本挺好的书,包装精美,内容详实,干活满满。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这本书的第一章,作为整个著作的开篇
    发表于 10-14 09:12

    人工智能ai4s试读申请

    目前人工智能在绘画对话等大模型领域应用广阔,ai4s也是方兴未艾。但是如何有效利用ai4s工具助力科研是个需要研究的课题,本书对ai4s基本
    发表于 09-09 15:36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这本书便将为读者徐徐展开AI for Science的美丽图景,与大家一起去了解: 人工智能究竟帮科学家做了什么?
    发表于 09-09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