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石墨烯与金属表面的结合是如何影响其生长过程和质量的?

ExMh_zhishexues ? 来源:知社学术圈 ? 2020-05-07 16:3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石墨烯是一种碳原子按六角蜂巢状排列而形成的单层原子结构。因为同时拥有一个原子大小的厚度,超强的力学强度、极高的导热率、电导率和超高的化学稳定性,石墨烯被公认为最重要的二维材料。2004年首次通过石墨剥落方法成功制备石墨烯以来,由于其独特的形态以及出色的机械、电子和光学性能,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预计晶圆级单晶石墨烯薄膜将成为开发未来高性能石墨烯基器件的理想平台。人们为此付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在过渡金属催化剂上合成了大型单层单晶石墨烯(SCG),这是迄今为止报道的最有前途、最便宜易的石墨烯合成方法。在合成的初始成核过程中所形成的石墨烯岛在石墨烯生长机制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充当成核种子或充当石墨烯纳米岛聚结的基石,决定着制备的石墨烯质量。先前的研究发现,大型单层单晶石墨烯是通过在单晶衬底(如Cu和Ge)上无缝拼接高度取向的石墨烯岛而实现的。最近,通过生产超大的Cu箔,实现了米级单层单晶石墨烯的超快生长。然而,人们对于生长过程中的石墨烯在铜衬底表面的原子尺度的动力学细节至今没有被揭示。例如,在原子尺度上石墨烯是如何与铜表面结合的? 它们是漂浮在铜表面的上层还是一定程度地下沉?石墨烯与金属表面的结合是如何影响其生长过程和质量的?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徐紫巍副教授与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多维碳材料中心理论部主任丁峰教授及其课题组其他成员,利用课题组自主开发的碳-铜体系相互作用经验势函数和密度泛函理论,对石墨烯在铜表面的动态行为开展了系统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当温度接近熔点时,铜衬底表面原子开始熔化,但是下层原子仍然保持晶体有序结构,我们称这种介于晶体与完全熔化的状态为准熔化。 不同大小的石墨烯在铜衬底上存在两种不同的下沉模式:(i) 小尺寸石墨烯团簇能够自发在铜衬底表面下沉一层铜原子厚度;(ii) 稍大的石墨烯纳米结构的边界则倾向于被扩散而来的铜原子包围,但最终所有的石墨烯都会被嵌入到铜衬底下面一层原子左右。研究同时还发现这种下沉的石墨烯结构能够引导石墨烯在铜表面的均一取向和无缝拼接,从而在动力学角度解释了铜衬底上大尺寸单晶石墨烯的生长机制。本研究显示了理论研究在材料生长领域的重要应用,加深了我们对石墨烯生长机制的深刻理解,为大面积单层单晶石墨烯的可控制备提供了理论思路。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证实了本研究开发的理论方法(包括碳-金属相互作用经验势和经典分子动力学程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方法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模拟其他多种衬底表面石墨烯或其他碳材料(如碳纳米管)的生长问题。

该文近期发表于npj Computational Materials6: 14 (2020),英文标题与摘要如下,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自由获取论文PDF。

图注:石墨烯结构在准熔化铜衬底上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小尺寸石墨烯团簇C24 直接沉入第一层金属衬底,稍大尺寸的石墨烯团簇C54以及石墨烯纳米带吸引扩散的铜原子,最终也嵌入铜衬底表面。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graphene sinking during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growth on semi-molten Cu substrate

Ziwei Xu, Guanghui Zhao, Lu Qiu, Xiuyun Zhang, Guanjun Qiao and Feng Ding

Copper foil is the most promising catalyst for the synthesis of large-area, high-quality monolayer graphene. Experimentall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Cu substrate is semi-molten at graphene growth temperatures. In this study, based on a self-developed C–Cu empirical potential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methods, we performed systematic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to explore the stability of graphene nanostructures, i.e., carbon nanoclusters and graphene nanoribbons, on semi-molten Cu substrates. Many atomic details observed in the classical MD simulations agree well with those seen in DFT-MD simulations, confirming the high accuracy of the C–Cu potential. Depending on the size of the graphene island, two different sunken-modes are observed: (i) graphene island sinks into the first layer of the metal substrate and (ii) many metal atoms surround the graphene island. Further study reveals that the sinking graphene leads to the unidirectional alignment and seamless stitching of the graphene islands, which explains the growth of large single-crystal graphene on Cu foil. This study deepens our physical insights into the CVD growth of graphene on semi-molten Cu substrate with multiple experimental mysteries well explained and provides theoretic references for the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large-area single-crystalline monolayer graphene.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石墨烯
    +关注

    关注

    54

    文章

    1599

    浏览量

    82017
  • 光学性能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0

    浏览量

    6681

原文标题:npj: 高温下石墨烯在铜表面—飘浮舒服还是下沉舒服?

文章出处:【微信号:zhishexueshuquan,微信公众号:知社学术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工合成石墨片与天然石墨片的差别

    的多维超越物理特性对比 ※ 视觉与触感天然石墨呈黑色,质地柔软;人工石墨则呈现银灰色金属光泽,傲琪通过表面覆膜技术使其兼具平滑触感和抗撕裂性。 ※ 导热效率傲琪人工
    发表于 05-23 11:22

    EastWave应用:光场与石墨和特异介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图 1-1模型示意图 本案例使用“自动计算透反率模式”研究石墨和特异介质的相互作用,分析透反率在有无石墨存在情况下的变化。光源处于近红外波段。 模型为周期结构,图中只显示了该结构
    发表于 02-21 08:42

    一文速览石墨的奥秘

    石墨属于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秀的力学特性和超强导电性导热性等出色的材料特性,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由于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4:11 ?928次阅读
    一文速览<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的奥秘

    石墨铅蓄电池研究进展、优势、挑战及未来方向

    石墨铅蓄电池是将石墨材料与传统铅酸电池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向,旨在提升铅酸电池的性能(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快充能力等)。以下是该领域的研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09:36 ?1644次阅读

    刘忠范院士团队研发新方法,成功制备大尺寸石墨

    石墨在非金属基板上的生长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特别是高密度的成核和低质量的薄膜问题。 ? 鉴于此,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10:50 ?530次阅读

    石墨的分类

    石墨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杂化轨道构成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六角蜂窝状晶格结构。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石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层数分类: 单层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4:37 ?2134次阅读

    ?石墨的基本特性?,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石墨技术是一种基于石墨这种新型材料的技术,石墨由碳原子以sp?杂化键合形成单层六边形蜂窝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1:02 ?1013次阅读

    用于半导体外延片生长的CVD石墨托盘结构

    一、引言 在半导体制造业中,外延生长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化学气相沉积(CVD)作为一种主流的外延生长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制备高质量的外延片。而在CVD外延生长过程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5:49 ?364次阅读
    用于半导体外延片<b class='flag-5'>生长</b>的CVD<b class='flag-5'>石墨</b>托盘结构

    锡须生长现象

    在电子制造领域,锡须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表现为在锡质表面自发生长的细长晶体。这些晶体类似于晶须,能在多种金属表面形成,但以锡、镉、锌等金属最为常见。锡须的形成对那些选择锡作为电路连接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1:20 ?591次阅读
    锡须<b class='flag-5'>生长</b>现象

    金属氧化物和柔性石墨MOS的区别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和柔性石墨MOS(GrapheneMOS)作为两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电子设备和器件的应用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尽管它们都可以用作金属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5:23 ?1147次阅读
    <b class='flag-5'>金属</b>氧化物和柔性<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MOS的区别

    石墨化学镀铜对放电等离子烧结石墨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碳原子构成的二维碳材料,因具有热导率高、结构稳定、力学性能优异等特点而被认为是金属基复合材料较好的增强体之一。 目前,国内外对石墨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存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09:27 ?1222次阅读
    <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化学镀铜对放电等离子烧结<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石墨发热油墨为汽车后视镜带来智能电加热保护

    Haydale石墨发热油墨采用了先进的石墨纳米材料,这是一种极为强大的导电材料。通过将石墨
    发表于 11-15 15:55

    SiC外延生长技术的生产过程及注意事项

    SiC外延生长技术是SiC功率器件制备的核心技术之一,外延质量直接影响SiC器件的性能。目前应用较多的SiC外延生长方法是化学气相沉积(CVD),本文简要介绍其生产过程及注意事项。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4:46 ?1609次阅读
    SiC外延<b class='flag-5'>生长</b>技术的生产<b class='flag-5'>过程</b>及注意事项

    石墨和白石墨(氮化硼)的作用区别

    石墨石墨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这种独特的结构赋予了石墨
    的头像 发表于 10-06 08:01 ?1218次阅读
    <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和白<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氮化硼)的作用区别

    什么是石墨和白石墨

    石墨石墨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这种独特的结构赋予了石墨
    的头像 发表于 09-30 08:02 ?1113次阅读
    什么是<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和白<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