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3月20日电(记者朱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团队研制出一款微纳机器人,以微藻作为活体支架,“穿上”磁性涂层外衣,靶向输送至肿瘤组织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实现磁共振、荧光、光声三模态医学影像导航下的肿瘤诊断与治疗。这项研究日前刊登在《先进功能材料》杂志。
据介绍,微纳机器人指的是尺度介于微纳米级别,可以对微纳空间进行精细操作的机器人,具有灵活运动、精确靶向、药物运输等能力。
周民介绍,他们所研制的微纳机器人是一种光合生物杂交体系统。研究团队选取了螺旋藻这种常见的微藻,涂上磁性涂层,在外部磁场控制下,将微藻定向运送至肿瘤部位。通过体外光照,微藻就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靶向供氧,从而提高放射疗法的效率。在小鼠的原位乳腺癌模型中,这一方式展现了明显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
这种微纳机器人不仅对于放疗具有积极作用,在经过射线处理后释放的叶绿素还能作为光敏剂,产生活性氧来杀死肿瘤细胞,实现协同光动力治疗。“正常的光动力治疗需要氧气和活性氧才能顺利开展,目前的微纳机器人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需求。” 周民说,微藻中含有的大量叶绿素,具有的天然荧光和光声成像功能,可以无创性地监测肿瘤治疗情况和肿瘤微环境变化。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3文章
29931浏览量
21435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工业机器人的特点
安泰高压放大器在微纳机器人研究中的应用介绍

盘点#机器人开发平台
【「#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阅读体验】机器人入门的引路书
大象机器人携手进迭时空推出 RISC-V 全栈开源六轴机械臂产品
从控制到感知,一文读懂纳芯微的人形机器人布局(上篇)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大模型
基于漩涡湍流辅助的微流控平台,可实现类精子结构的微型机器人一步成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