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太窄 缺乏思想是最大问题

工业4俱乐部 ? 来源:YXQ ? 2019-06-17 15:1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身兼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终身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数据科学研究所所长、欧洲科学院院士,毫无疑问,郭毅可当属华人在全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方面的顶尖专家。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目前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中国在这方面科研的能力,国内多家媒体日前群访了郭毅可教授。

2014年,郭毅可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创立了数据科学院研究所,建立了欧洲最大的数据科学可视化演示平台,这在全世界只有2到3所。

1月14日,郭毅可在深圳举行的第五届深商全球大会上发表演讲称,从数据资产到数据资本有两个瓶颈,一是实体资产和数据资产的不对称,二是数据资产的可交易性与数据的使用特征的矛盾。

“人工智能风起云涌,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直线上升,但上升趋势有所变化,一方面因为经济下行,另一方面是我们要降温,降温的主要原因是要真正看到人工智能今天发展的现状和实际运用中的问题,要注重创新的质量。”

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太窄 仅仅是人脸识别

问:您怎么看目前国内医疗数据的开放问题?

郭毅可教授:医疗数据开放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也不是管理问题,实际上是对数据的理念和体会不同。正常来说,医院不应该拥有病人的数据,病人的数据归自己所以后,现在我们国家没有对数据所有权进行鉴定。

理论上,你的数据包括检测结果,都应该归你所有,不存在医院数据共享不共享的问题。如果说数据是归病人的,病人发现有了这些数据之后,将来看病是有用的话,那他就会把数据取出来共享。

要达到数据共享,最大问题是,要解决数据所有权。这在中国还没有开始。

同样的例子,比如说安防摄像头,我的照片你照了以后,所有权在谁的手上?如果我的照片你要拿去用,这还有肖像权的问题,所以,数据资产鉴定,是数据经济发展非常重要问题,这个问题我们无法不去考虑。

问:国内人工智能目前应用方面,您怎么看?

郭毅可教授:我唯一的感觉是人工智能应用比较窄,比如都在图像处理,都是人脸识别,老识别人脸没意思,人唯一不穿衣服的地方就是脸,所以人脸识别相对是最容易的。

你要识别成衣,这是最困难的。应用这么窄,有可能是快钱驱动的,这个地方很容易来钱,那都去做这个。

很显然,人工智能并不是只能应用在人脸识别上。

问:更宽的领域有哪些可以应用落地?

郭毅可教授:应用场景我觉得太多太多了,中国人说衣食住行,这都可以用。

“衣”我讲过了,“食”就更没问题了,既然能分析人脸,为什么不能分析食物的成分呢?为什么不能分析它的质量和新鲜程度?它的营养和配置?如果能分析出来就非常有意义,肉多了可以点个青菜,这也是人工智能。

“住”,比如家居方面,有些吸尘器已经很不错,但问题也很多,比如爬不了楼,如果让吸尘器能爬楼,不是好吗?

再比如像中国很多地方,温差很大,外面很冷,屋里很热,空调为什么不可以根据人的体温传感来调整温度?这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行”,更不用讲了,约车软件都是很好的应用。

问:对比国外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中国有哪些可以借鉴?

郭毅可教授:国内金融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还是比较窄的。第一是在征信上,第二在交叉销售、推荐产品方面。基本上也就这两个了,剩下的量化不算人工智能。

但实际上人工智能在金融产品上的应用远不止这些,我觉得一个非常重要用的好的:如何对一个投资有因果分析。比如对新闻的变化,可以获得对某一类投资的风险识别,而不是大众化的,是个性化的。我觉得这种风险识别很重要。

问:国内像智能投顾风险预测很少去做,所以只去卖标准化的产品。

郭毅可教授:对。风险分析,“险”就是机会。我觉得不光是卖产品,最主要是让客户能有预测性。当然,这个比较难,而且跟银行商业模型不同,银行主要是推销产品,不太管风险。

中国最缺人工智能伦理

问:有统计说,中国AI人才缺口在百万级,您是否观察到?培养人才方面有什么经验?

郭毅可教授:百万我不知道这个数怎么算出来的,不管是百万,还是十万,反正是缺很多。

中国缺人工智能,看如何定义了。我觉得中国缺的是有人工智能思维的人,真正理解人工智能怎样为社会做事情的人,而这种缺口是很大,不仅是缺,而是不重视这个问题。

很多人觉得人工智能只要能用、能服务就可以了。实际上这种想法并不正确。人工智能做很多事情是一个错误观点,举例子,我看到过一篇文章,可以通过看银行行长的脸来看银行业绩,技术上是做得到,不需要深度分析。但问题是,这样的研究是对还是错?

问:我听说可以通过两张照片放一起,就能预测到下一代长相,这是对还是错?

郭毅可教授:要想清楚机器能做的事,并不都是对的,人们对制造武器的时候,对这个问题非常理解,这跟人工智能一个道理,也很重要。

问:关于伦理问题,您怎么看基因编辑?

郭毅可教授:这是两码事情。基因编辑伦理跟人工智能的伦理是完全不同的方向,基因编辑毕竟是技术手段,用和不用的问题,或者如何监管,如何成熟,到了一定程度可以控制风险以后,人们会对此有共识,现在去做是不负责任。

但人工智能不是这样,人工智能是创造一个智能的机器,这个智能机器是在完全没有理解机制上就使用它,所以,这个时候要对它有非常清晰的了解。比如在安防领域,假设所有的都使用人脸识别的话,都假定每个人是罪犯,你高兴吗?如果你每天的活动,都是可以被追查的,你开心吗?

这里面有很多很多问题,所以在研究人工智能过程中,社会伦理一定要讨论,一定要形成共识。

移动支付缺乏含量 缺乏思想是大问题

问:怎么看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基础研发方面和国外的差距?

郭毅可教授:我不觉得中国基础科研差距大,已经做得挺好的了。中国差距大的是在于原创性,比如一个算法率先由中国人发明,这种情况较少。

我们的研究是可以把别人的研究做到极致,但我们想不出怎么产生,这中间的差距比较明显,也反映出我们缺乏思想,不缺技术。这是个大问题。

以英国为例,英国人的研究是以好奇为驱动力,不是经济发展目的,在中国去追求以好奇为目的的研究,也不是很合适,但的确需要这样的人,就是好奇好玩的心态做研究。

我觉得中国真正要在人工智能方面下功夫的是,数据资源要搞好。人工智能最大的成功与失败,不在于算法,是在数据。

问:但在国内的话,数据会经常被滥用,很多数据可以买得到。

郭毅可教授:千万不要这样去想问题,买得到的数据都不是好数据,数据大不是一个好事,数据精才是好事。

如果我们有好的算法,但是只有一堆烂数据,能够学到什么?另外,由于中国没有通用数据保护法,属于个人的数据资产,就会被滥用。在国外,数据被盗取被使用,惩罚力度很大。

问;思想层面缺乏的话,是否会导致5G、人工智能原创性不够?而另一方面,中国移动支付领域似乎走在了世界前列。

郭毅可教授:我没有说过5G方面缺乏思想,华为有很多原创性的东西,5G在五年前、十年前外界都认为是不太现实的技术,你要求基站这么多,华为就看到了这一点,领先了同行。

我觉得当中国一个企业富到一定程度,走到了无人区,它需要拓展,会做得很好。

反过来讲,我不认为中国支付是了不起的创新,国外为什么没有用支付?很简单,是因为保护隐私的问题,并不是人家没有技术,扫个二维码要什么技术,所以千万别搞错了,以为扫二维码是我们伟大发明,不是的,二维码是日本人发明的。

我早在10年前英国帝国理工就扫过二维码买咖啡,但只能局限校园咖啡,它不能用,是法律方面不允许,它比信用卡的风险大得多。

但这并不是说扫二维码不好,它很好,只是为了便利而牺牲很多东西,国外没有牺牲罢了。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0

    浏览量

    251486
  • 人脸识别
    +关注

    关注

    77

    文章

    4093

    浏览量

    84760

原文标题: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中国人工智能缺乏思想是最大问题

文章出处:【微信号:industry4_0club,微信公众号:工业4俱乐部】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百度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萝卜快跑不仅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同时还担任了本届WAIC的大会接驳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14:00 ?419次阅读

    Gartner 发布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十大趋势

    本文来源:Gartner公司Gartner发布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AI)十大趋势。企业不应流连于夸大其词的宣传或陷入到过度炒作所带来的恐惧中,而是应该关注AI的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实际的经济效益
    的头像 发表于 06-30 11:20 ?655次阅读
    Gartner 发布2025年<b class='flag-5'>中国人工智能</b>十大趋势

    曙光存储出席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

    近日,曙光存储出席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正式提出“超级隧道”技术理念,助力具身智能的模型“大脑”加速升级。同时凭借在具身智能领域数据存储的优秀表现,荣获“2025中国人形机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4-29 14:32 ?689次阅读

    中科曙光获评2025中国人工智能百强企业

    近日,中科曙光受邀出席“2025IT市场年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会上,赛迪顾问发布《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竞争力研究(2025)》,中科曙光凭借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长期实践以及为各行各业带来的独特价值,入选
    的头像 发表于 04-27 18:59 ?628次阅读

    宏景智驾荣获投中2024年度中国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最佳投资案例TOP10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4年度投中榜单正式揭晓。宏景智驾凭借突出的市场表现以及显著的成长潜力,成功入选“投中2024年度中国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最佳投资案例TOP10”。
    的头像 发表于 04-23 17:07 ?587次阅读

    中软国际教育亮相2025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大会

    近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际合作研究分会、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校企融合专业委员会指导,中教全媒体主办,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支持的2025(第
    的头像 发表于 04-03 17:53 ?1047次阅读

    主线科技首席科学家连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

    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近400位全国会员代表参加大会,顺利完成了第九届理事会和第二届监事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为下一个五年擘画新蓝图。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14:21 ?574次阅读

    Deepseek引发算力变革 《2025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发布

    北京2025年2月14日?/美通社/ -- 2月13日,国际数据公司(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大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推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6:08 ?548次阅读
    Deepseek引发算力变革 《2025<b class='flag-5'>中国人工智能</b>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发布

    云知声荣膺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榜单,云知声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创新和智能体(Agent)商业化能力荣耀上榜。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0:02 ?577次阅读

    思必驰入选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榜单,该榜单旨在寻找最具价值的AI企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4:54 ?777次阅读

    燧原科技亮相2024中国人工智能大会

    近日,燧原科技创新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石恒博士受邀在2024中国人工智能大会的“AI芯片与智能计算创新生态”专题论坛上,发表了《面向AI芯片的高性能计算核领域特定语言探索》的主题演讲。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3:58 ?670次阅读

    理想汽车成为2024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官方唯一指定用车

    近日,“2024中国人工智能大会(CCAI 2024)”在北京海淀区隆重开幕。理想汽车作为大会官方唯一指定用车,为参会领导、院士和专家嘉宾们提供高品质、高标准的出行服务,为嘉宾们带来全方位极致的移动体验。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14:52 ?518次阅读

    华为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框架生态高速发展

    近日,昇思人工智能框架峰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源动力,框架新选择”为主题,由昇思MindSpore开源社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及AITISA联合主办,旨在汇聚AI产业界、学术界力量,共建人工智能框架开源生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1:06 ?861次阅读

    软通动力入选《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图谱》

    近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牵头,联合中国电信集团、沈阳市数据局、保定高新区等70多家单位编制完成并发布了《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图谱》。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0:18 ?526次阅读

    2025 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TOP 50 评选正式启动

    进一步强化了对AI及其相关产业的指引和投入,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 2024》研究显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经超过4,400家,并构建起包括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1-16 13:19 ?673次阅读
    2025 福布斯<b class='flag-5'>中国人工智能</b>科技企业 TOP 50 评选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