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vivoNEX双屏版的20个细节

454398 ? 来源:工程师吴畏 ? 2019-01-07 09:3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上半年率先发布弹出式前摄,将手机屏占比带入90%以上的vivo,如今再次对手机未来形态进行了探索。不过这次的探索换了个方向,不再使用弹出式镜头,而是将前摄后摄合二为一,采用了双屏设计来进一步提高正面屏占比。

双屏会带来什么样的体验,看完这20件你必须知道的事,你就会双屏版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这款4998元起的双屏旗舰到底值不值得买单,大家的心理也会得出自己的答案。

1:vivo NEX双屏版的握持感如何?比如厚度?重量?

我们对vivo NEX双屏版的厚度进行了测量,机身整体厚度为8.26mm左右,可能有一定公差。(作为对比,vivo NEX普通版厚度为8.35mm)可以看出,采用双屏的vivo NEX双屏版反而要比vivo NEX更薄,双屏相比弹出式镜头也更利于将机身做的更轻便。

机身厚度

星环部分厚度为8.84mm。可以算出星环突出机身厚度为0.58mm左右。虽然机身厚度较厚,但考虑到vivo NEX双屏版圆润的边框,握持感还是不错的。

星环厚度

2:vivo NEX双屏版背面的星环灯什么时候亮?能自定义吗?

vivo NEX双屏版的星环能在来电、通知、通话、充电、播放音乐、Jovi语音、拍照倒计时和人像光效触发时点亮,虽然不能自定义星环灯颜色,但是能选择哪种模式开启星环灯。

通话时星环会点亮

并且星环灯还会随着不同功能而切换颜色,效果十分亮眼。

3:自拍过程中,切换摄像头会有什么效果

使用主屏拍照时切换镜头,系统会提示翻转屏幕才能启用副屏,并不会直接启动副屏。

拍照时切换镜头

4:双屏显示如何切换,有手势吗?

从目前来看vivo NEX双屏版双屏切换有四种方式,最主要的方式是三指侧滑和同时按两个电源键进行切换。当然,使用控制中心和悬浮球也同样可以切换。

三指滑动切换屏幕

目前切换屏幕只能通过手动切换的方式,翻转屏幕自动切换双屏是不行的。毕竟考虑到有许多人喜欢躺着玩手机,自动切换会非常麻烦。

5:背部开孔都是哪几个,都有什么作用?

背面星环灯周围总共有7个开孔,包括一个闪光灯,两个补光灯,和三颗摄像头,当然还有TOF的红外发射器。

星环部分镜头

其中三颗摄像头分别是2M像素的夜视摄像头,12M像素采用IMX363的主摄像头,和TOF立体摄像头。

6:使用副屏时能打电话吗,会对通话质量有影响吗?

实测用副屏时可以打电话的,因为副屏上方同样有顶部扬声器开孔,并不影响语音通话质量。通话时,还会有星环灯闪烁,效果十分酷炫。

背面同样有扬声器开孔

7:是否支持TF存储卡扩展?

vivo NEX双屏版采用了双nano SIM卡槽的设计,并没有TF卡的拓展卡槽,需要大容量的朋友们尽量买大容量的版本。

8:使用副屏如何解锁?使用主屏如何解锁?

使用主屏时,主要使用屏下指纹进行解锁,毕竟主屏面并没有前置摄像头。

而使用副屏进行解锁时,只能使用面部识别解锁,结果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秒开。

副屏采用面部解锁

而解锁正反两个屏幕取决于点击那个电源按键,按下当前面朝屏幕的右侧按键,即可点亮面朝自己的屏幕。否则,将会点亮背面的屏幕。

9:玩游戏时切换副屏会有什么效果?

vivo NEX双屏版在游戏中翻转屏幕时,能够自动打开社交,方便玩家在游戏中迅速回复消息,将屏幕再次翻转将会继续游戏,并不影响游戏运行,可以说是非常便捷。

玩游戏时只要翻转屏幕就能聊天

10:人像自拍都有什么功能?柔光灯补光效果如何?

因为有了TOF景深镜头,vivo NEX双屏版有大量棚拍光效,可以通过对人的面部结构的检测,立体化打光。

人像打光效果自然

如果光线不足的话,星环两旁的补光灯会自动开启,保证面部亮度足够。

柔光灯补光效果非常自然

11:自拍能对焦吗?

由于使用了前置后置合一的设计,自拍时依旧可以对焦,清晰程度也比一般手机更高些。总体来说,在自拍方面,后置三摄的vivo NEX双屏版显然是更有优势的。

自拍还是拍别人都有美颜美体功能

在高素质镜头的加持下,vivo NEX双屏版还能实现前置录像美体自拍,甚至自拍录像还能获得光学防抖的加持,效果还是十分不错的。

12:正面屏下指纹解锁速度如何?能录入几个指纹?

vivo NEX双屏版采用了第五代光电屏幕指纹,屏下指纹解锁的速度可以说是非常快的,按下瞬间即可完成解锁,经过我们实测,最多能录入5个不同的指纹。

按键瞬间即可完成解锁

背面面部识别则不同,只能录入一个人的面部信息,背面的面部识别几乎是秒解,体验极佳。

13:夜间拍摄效果如何?

双屏版的1200万的主摄镜头具备全像素双核对焦,能够实现2400万感光单元的拍照效果。而副摄的单像素尺寸达到了2.9μm,对比一般的镜头,它能够保证更多的进光量,从而实现夜晚拍照画面更加清晰。下面看看样张。

14:vivo NEX双屏版的续航如何?

vivo NEX双屏版采用了3500mAh的电池,5小时续航测试后还剩58%电量,日常重度使用一天不是问题。

5小时续航测试

15:TOF镜头能否实现建模,有什么特别功能吗?

目前vivo NEX双屏版的TOF镜头主要是用在面部解锁识别上的,通过TOF红外景深镜头,手机能更准确的扫描用户的面部立体特征,安全性远超普通的安卓手机面部解锁,目前已经支持支付宝的面部识别支付。

解锁时红外补光灯会闪烁

除了能进行面部识别和以外,红外TOF相机的加入还为自拍立体美颜提供了新的玩法,vivo NEX双屏版在相机中新镇了“焕颜相机”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可以通过3D面部建模的方式,实现3D级别的捏脸效果,能细致的调整脸型,堪称自拍神器。

16:正反双面屏幕能单独调节亮度吗?

经过测试,双屏的亮度是联动的,并不能单独调节。

17:TOF镜头除了解锁还有什么玩法?

vivo NEX双屏版还具有TOF 3D立体摄像头,并且将其应用到了自拍领域——焕颜相机。通过深度相机获得的脸部的立体细节,vivo NEX双屏版能够进行面部建模, 并且让用户对五官细节进行精准捏脸。

18:暗光环境下,是否也能面部解锁?

能实现面部解锁,因为用于面部识别的TOF相机有单独的红外发射器,而面部3D特征的识别是通过红外光的反射来测量的,面并不受环境光的影响。

暗光环境下同样能够秒解

19:这次Jovi更新了什么有意思的功能?

Jovi的智慧场景中加入了实时公交的功能,能根据你的位置,告诉你最近的公交车还要多久才能来,这个功能非常实用。

实时公交到站预报

20:双屏还有什么好玩的玩法吗?

vivo NEX双屏版上还有一个独特的玩法,这个玩法名字叫“心情传递”,当用户在一面画出图案的时候,它会传递到另一面变成动画,这种沟通方式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和女朋友玩玩还是挺有意思的

这个功能甚至可以成为我画你猜,vivo NEX双屏版在这个时候就已经不只是一部通讯产品那么简单,而是成为了彼此间交流的另一种工具。

总的来说,这次发布的vivo NEX双屏版在设计和功能上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通过别出心裁的前后摄二合一设计,大幅提高了手机自拍的能力,搭配更专业的TOF景深镜头,让人像自拍和AI美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前后双屏的设计,也从另一个维度拓展了手机的交互性,提升了手机的易用性和操作效率,同时系统玩法也更多。更符合年轻人对科技和时尚的追求。这样时尚,富有探索精神的产品才是年轻消费者所喜爱的,相信未来vivo还会进一步探索未来,为我们带来更有创新性的手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vivo
    +关注

    关注

    12

    文章

    3324

    浏览量

    6517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揭秘徐工新能源重卡的技术细节

    对于一台新能源重卡而言,无论在安全方面多做多少努力都不为过。徐工汽车将新能源重卡的“安全”筑入整车的结构设计中,融进控制系统每一响应逻辑里,更深藏技术细节的每一行代码之后。
    的头像 发表于 08-11 11:45 ?404次阅读

    超6类网线有双屏蔽的功能吗

    超6类网线确实具备双屏蔽功能,其设计通过铝箔与编织网双重屏蔽层有效抵御外部电磁干扰(EMI)和射频干扰(RFI),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以下从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及性能对比三维度展开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7-02 10:00 ?503次阅读

    如何在IMX8MP Android14上启用双屏异步显示?

    我想在 IMX8MP Android14 上启用双屏异步显示。 LVDS 作为主显示器,MIPI DSI 作为辅助显示器。 我得到了两显示器: 但我得到 displays.lengh 为 0
    发表于 03-28 07:52

    拆解探究:12V20A开关电源内部结构与做工细节

    这是朋友整理的丢过来的,某个设备退下来的开关电源,本想留一做备用,后来数码之家坛友给力,基本上一人一就收走了。 直接检测一下,12.6V电压,有些偏高,不过边上有可调电阻可以调压的 内部做工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09:57 ?1232次阅读
    拆解探究:12V<b class='flag-5'>20</b>A开关电源内部结构与做工<b class='flag-5'>细节</b>

    20经典电路分享

    ? 20经典电路,工程师平均懂10,你拖后腿了吗? 引言 对模拟电路的掌握分为三层次。 初级层次是熟练记住这二十个电路,清楚这二十个电路的作用。只要是电子爱好者,只要是学习自动化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8:19 ?4172次阅读
    <b class='flag-5'>20</b><b class='flag-5'>个</b>经典电路分享

    Type-C接口双屏便携屏

    双屏便携屏以其独特的双屏设计,为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它不仅是专业人士提升生产力的利器,也是广大消费者享受高品质数字生活的理想选择。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8:16 ?593次阅读

    超六类网线双屏蔽和非屏蔽有什么区别

    超六类网线中的双屏蔽和非屏蔽版本之间存在几个关键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屏蔽方式、使用场合、传输性能以及其他特性上。以下是对这两者的详细比较: 一、屏蔽方式 双屏蔽网线:具有铝箔和编织双重屏蔽层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0:19 ?5229次阅读

    阐述屏蔽和双屏蔽网线区别

    屏蔽网线(STP)与双屏蔽网线(SFTP)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关于二者区别的详细阐述: 一、结构差异 屏蔽网线(STP):只有一层屏蔽层,这层屏蔽层通常是由一层铝箔纸构成。铝箔纸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0:07 ?1287次阅读

    FCB-CR8530索尼4K模组:20倍光学变焦,灵活捕捉每一细节

    在追求高清画质与极致变焦性能的今天,索尼推出的FCB-CR8530 4K模组无疑成为了众多领域的佼佼者。这款模组凭借其卓越的4K超高清画质、20倍光学变焦以及一系列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为用户带来
    的头像 发表于 12-16 10:35 ?716次阅读

    网线双屏蔽和单屏蔽有什么不同

    网线双屏蔽和单屏蔽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结构、抗干扰能力、传输性能、应用场景以及成本与安装等方面。以下是对这两种网线的详细比较: 一、结构差异 单屏蔽网线: 通常只有一层铝箔包裹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0:26 ?3313次阅读

    MBox20边缘计算网关,为消防设备保驾护航

    在消防安全领域,每一细节、每一项技术的应用都关乎着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如今,明达技术MBox20边缘计算网关的出现,正为消防设备带来一场意义非凡的变革,让消防保障更加智能、高效且可靠。
    的头像 发表于 12-02 17:32 ?904次阅读
    MBox<b class='flag-5'>20</b>边缘计算网关,为消防设备保驾护航

    标准的双屏蔽网线有焊接屏蔽层吗

    标准的双屏蔽网线并不包含焊接屏蔽层。双屏蔽网线的设计重点在于其双层屏蔽结构,这种结构由几层不同材料组成,旨在有效阻止外界电磁信号对网络传输的干扰。以下是关于双屏蔽网线结构的详细说明: 内部导线:这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0:07 ?688次阅读

    六类线双屏蔽和非屏蔽的区别

    六类双屏蔽网线和非屏蔽网线之间存在几个关键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屏蔽方式、使用场合、传输性能以及其他特性上。 一、屏蔽方式 双屏蔽网线:具有铝箔和编织双重屏蔽层。这种设计提供了更高的电磁屏蔽效果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10:24 ?2574次阅读

    深入解析Zephyr RTOS的技术细节

    Zephyr是一针对资源受限设备优化的小型、可缩放、多体系架构实时操作系统(RTOS)。Zephyr由Linux基金会维护[1],是一以构建业界最佳的RTOS为目标的开源合作项目。近年来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6:47 ?2919次阅读
    深入解析Zephyr RTOS的技术<b class='flag-5'>细节</b>

    六类双屏蔽网线是什么意思

    六类双屏蔽网线是一种高性能的网线,具有特定的设计和功能特点,主要用于在需要高抗电磁干扰性和高数据传输安全性的环境中使用。以下是关于六类双屏蔽网线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特点 定义:六类双屏蔽网线是指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0:25 ?220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