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如何评判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

454398 ? 来源:工程师吴畏 ? 2018-12-29 10:2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这不仅仅是 Uber 的危机,更是整个行业的一次「信任危机」。

从奔驰飙车事件,到今天的 Uber 事故,连续两次扑朔迷离的故事看到人心慌慌。事故调查虽然还没有最终定论,但喧闹媒体却无意中给普通大众制造出了一种对技术的「恐慌」。

作为「首例自动驾驶汽车撞死行人事故」,Uber 再一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负面新闻的如潮水般涌来。甚至,更有为了引诱眼球的媒体,起上了「自动驾驶杀人」这样的标题,给一项伟大的技术刻意蒙上道德审判的阴影。

类似的事故在另一个「十字路口」已经发生过。2016 年 5 月 7 日,Joshua 驾驶一辆特斯拉 Model S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交叉路口与一辆拖挂车发生了剧烈碰撞,导致驾驶员不幸丧生。由于碰撞发生时这辆特斯拉轿车处于 Autopilot 模式下,驾驶员也没有做出任何规避动作。

最终剧情却发生了反转。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经过历时七个月的漫长调查之后,在去年 1 月,NHTSA 公布了对特斯拉自动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的调查结果:未检测到特斯拉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与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中存在任何设计与表现的缺陷。NHTSA 还表示:「没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审查。」

虽然得到了一块「免死令牌」,但问题在那时候已经显现。面对即将到来的「自动驾驶时代」,如何在事故发生后界定人或汽车的责任?如何评判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成为了非常棘手的问题。

究竟是谁犯了错?

在这起事故中,自动驾驶车辆上能够拯救受害者的感知系统应该不少于四个。Uber 的这辆自动驾驶汽车其实配备了多个不同的感知系统,包括顶部的激光雷达、前端雷达、短焦和长焦光学相机等等。即使在非常昏暗甚至无光的夜间,激光雷达发射的红外激光脉冲也能主动的感知到物体的距离。

当天并没有大雾影响,由视频也能看出周围少有遮挡物,所以如果从自动驾驶系统内部评估,「感知系统」嫌疑很小。

最大的嫌疑在于「预测系统」。根据警方发布会的初步信息,由车辆停车位置和撞击痕迹推断,事故很可能是由行人没有注意到后方来车,突然左转横穿马路造成的。

车上的激光雷达等感知系统可能感知到了「行人」,但并没有识别出「推着车/骑着车的行人正在左转」,而「预测」行人处于「直行」的状态下,所以并没有做任何躲避,从而发生事故。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是传感器正确识别了行人,算法做出了反应,但是由于车速过快,车没有能够及时停下。

这让人想起了 Uber 之前的一次无人驾驶事故。去年三月 Uber 自动驾驶汽车还与一辆人类驾驶的汽车相撞,导致车辆侧翻在地。但最终据当地警察局发言人 Josie Montenegro 描述,在自动驾驶模式下的 Uber 车辆并没有出现故障和技术失误,对方司机全责。

两次事故可能拥有一些共同之处。无人驾驶车辆的行为是合法的,但是又是不合「常理」的、不符合人力驾驶的通常习惯的。

如果是人驾驶这辆车,就会避免惨剧发生么?

以「事后诸葛亮」的态度假设,通常不会在人行道有人行走的情况下,以 40 英里每小时的速度快速通过临近道路。考虑到安全因素,一部分驾驶员可能会减速,或者会考虑往左非法占道而进行一些避让。

即便是这样,你可能还会想到最后一道防线——「安全驾驶员」。但安全员的设置,并不能防止这种事故发生。事实上,无人驾驶的安全员作出反应的时间,要比驾驶员自己开车时的反应时间更长的。

亚利桑那州坦佩警察局局长西尔维亚·莫伊尔(Sylvia Moir)对《旧金山纪事报》表示,「安全员称受害人突然就出现在他们前方。他的第一反应是听到了碰撞的声音。」

而在初步调查过后,剧情也有了一些反转。警察局局长向媒体表示,「事实非常清楚的是,根据受害人横穿马路的方式,无论是有人(驾驶),还是自动驾驶,要避免这起交通事故是极其困难的。」另一方面,Uber 自动驾驶汽车配备的摄像头拍摄的视频证据,可能指向着这次交通事故过错在受害者本人,而非 Uber。

去「敬畏」,而不是「恐慌」

有一个常识,可能与很多人感知相悖——飞机是目前所有出行工具中最安全的。

如果从我们每天接收到的新闻事件来说,飞机并不安全;但从统计数据的角度来看,飞机的死亡率是最低的。如果用死亡率/运送单位距离人次的方法来比较,根据美国交通部的官方数据:「常规旅途民航飞机的死亡率是 0.003 人/亿英里,是所有交通模式中最低的。商用大巴是 0.05 人/亿英里,铁路是 0.06 人/亿英里,汽车(包括出租车)是 0.61 人/亿英里。」(数据来源:)

世界上第一款喷气式客机,是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研制的「彗星」,但其命运并不顺利。从 1952 年 10 月到 1954 年 4 月的短短 18 个月时间里,在已经交付航空公司的 17 架「彗星」中,就有 6 架相继发生事故,99 名旅客和机组人员遇难。

「彗星」频繁陨落,在当时震惊了世界。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搞清事故原因。经过了近万小时的事故调查后,最终发现是,因为方形窗户导致的金属疲劳。美国波音公司吸取了彗星号的教训后,采用了新型材料,并将舷窗形状从方形改成了圆形,终于在 1954 年推出了波音 707。如今,商用航空发展史已经走过了第一个百年,从世界首条定期固定翼民用航班,到如今波音「梦想客机」在全球巡航。虽然也经历了很多不幸的事故,但现在却发展成为了目前最安全的交通方式

「纯软件和算法的人,是很难真正理解造车的人对安全的恐惧的;但是反过来看,民航也是在很多事故后才逐步成长起来的,饱含敬畏,克服恐惧,挣扎前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评论说。

只是如今,在这个关乎每一个个体生命安全的技术领域里,需要更多的理性,才能够修复这个本不应被打破的「信任」。

这一事故可能会让外界对于整个自动驾驶行业的信心倒退数年。在行业内部,这次事故引发的主要争论集中在了对低成本传感器方案的质疑。

激光雷达公司禾赛科技 CEO 李一帆说:「一切试图走捷径的低成本传感器方案、人肉小白鼠众包都是无稽之谈,是犯罪!」其实我们不愿意接受的不是交通事故本身,而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增的,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故。

「以目前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任何狂吹自己深度学习多么牛逼,只用摄像头就可以低成本做自动驾驶的都是耍流氓。讨好车厂前,要先摸摸自己的良心。」景驰 CEO 韩旭说。

前美国交通部长安东尼·福克斯(Anthony Foxx)在推特中称:「该起事故是对整个无人驾驶行业和政府的一个警示,应该更加注重技术的安全性。」

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余凯表示:「自动驾驶既不会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像场狂欢,技术成熟一蹴而就;也不会因为出现几次事故就停止前进的步伐。」

毕竟,在人类进步的历史当中,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在安全与技术进步之间摇摆不定。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自动驾驶
    +关注

    关注

    790

    文章

    14367

    浏览量

    171154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太阳光模拟器 | 在汽车自动驾驶开发中的应用

    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面临着复杂环境感知的挑战。光照条件作为影响传感器性能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
    的头像 发表于 07-24 11:26 ?83次阅读
    太阳光模拟器 | 在<b class='flag-5'>汽车</b><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开发中的应用

    自动驾驶安全基石:ODD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自动驾驶ODD(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即设计运行域,是指自动驾驶系统被设计为安全、有效运行的具体条件范围。它定义了自动驾驶
    的头像 发表于 05-19 03:52 ?5249次阅读

    NVIDIA Halos自动驾驶汽车安全系统发布

    NVIDIA 整合了从云端到车端的安全自动驾驶开发技术套件,涵盖车辆架构到 AI 模型,包括芯片、软件、工具和服务。 物理 AI 正在为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开发技术的交叉领域释放新的可能,尤其是加速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14:51 ?669次阅读

    面向L3+自动驾驶:三星电机车规电容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可靠安全性

    贞光科技代理品牌三星电机,其尖端车规电容技术正在革新L3+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安全性。随着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3-06 17:19 ?1109次阅读
    面向L3+<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三星电机车规电容如何提升新能源<b class='flag-5'>汽车</b>的可靠<b class='flag-5'>性</b>和<b class='flag-5'>安全性</b>

    自动驾驶的未来 - 了解如何无缝、可靠地完成驾驶

    作者:Don Horne 投稿人:DigiKey 北美编辑 自动驾驶组件的最新进展使许多驾驶员的“无需干预”成为现实。然而,许多驾驶员对真正自动驾驶
    的头像 发表于 01-26 21:52 ?598次阅读
    <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的未来 - 了解如何无缝、可靠地完成<b class='flag-5'>驾驶</b>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将实施,智驾普及时代到来?

    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汽车工业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自动驾驶技术不仅能够大幅提升交通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还在改善能源利用、优化城市交通治理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1-04 10:45 ?716次阅读

    AUTOSAR通信对自动驾驶的影响 AUTOSAR通信与嵌入式系统设计

    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通信对自动驾驶的影响深远,它不仅优化了汽车电子系统的通信结构,还提高了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5:09 ?764次阅读

    Perforce SAST专家详解: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与技术挑战,Klocwork、Helix QAC等静态代码分析成必备合规工具

    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已来,你怎么看?期待还是担忧?本文从自动驾驶技术、法律法规、合规工具等多个角度,解读自动驾驶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3:53 ?1363次阅读
    Perforce SAST专家详解:<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b class='flag-5'>汽车</b>的<b class='flag-5'>安全</b>与技术挑战,Klocwork、Helix QAC等静态代码分析成必备合规<b class='flag-5'>性</b>工具

    MEMS技术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应用

    中的核心作用 MEMS传感器以其微小但功能强大的特性,在自动驾驶汽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车辆的各种参数,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精确的环境感知和数据支持。这些传感器不仅提高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10:19 ?1512次阅读

    汽车雷达回波发生器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

    和可靠。这有助于自动驾驶系统更好地适应各种道路和天气条件,提高自动驾驶安全性和稳定性。 碰撞预警系统的测试:碰撞预警系统是汽车
    发表于 11-15 14:06

    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10.0版即将全球发布

    ,更为自动驾驶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Apollo ADFM大模型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技术的安全性和泛化性,通过先进的算法和模型训练,实现了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的卓越表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1:24 ?1282次阅读

    借助瑞萨Reality AI软件提高自动驾驶安全性

    随着汽车自动驾驶功能的日益普及,对驾驶员或车辆操作员的依赖越来越少,这意味着具有更高自主的产品将需要复制驾驶员或操作员将执行的所有各种活动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5:26 ?830次阅读

    自动驾驶汽车安全吗?

    随着未来汽车变得更加互联,汽车逐渐变得更加依赖技术,并且逐渐变得更加自动化——最终实现自动驾驶,了解自动驾驶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3:42 ?1183次阅读
    <b class='flag-5'>自动驾驶</b><b class='flag-5'>汽车</b><b class='flag-5'>安全</b>吗?

    自动驾驶技术的典型应用 自动驾驶技术涉及到哪些技术

    驾驶员的情况下完成驾驶操作。这一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驾驶模式,不仅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还有望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对城市交通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7:31 ?1959次阅读

    中国首推汽车智能安全评价体系,助力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评估

    10月10日传来消息,我国在智能汽车安全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重庆正式推出了首个汽车智能安全评价体系。该体系针对智能汽车的环境感知、决策控制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6:29 ?165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