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徕卡M8评测 并不完美但仍被很多用户奉为经典

454398 ? 来源:工程师吴畏 ? 2018-12-26 09:5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徕卡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相机品牌之一。

1913 年,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制作出了第一部徕卡相机的原型,这也是全世界第一款采用 35mm 电影胶片的相机。几经改良后,在 1925 年的莱比锡德国展销会上,徕卡 I(A 型)正式推出。

在之后接近 100 年的时间里,徕卡推出了无数经典的相机和镜头,摄影师使用徕卡相机记录下来的经典照片更是数不胜数,切·格瓦拉的肖像、胜利日之吻、玛丽莲梦露的笑、爱因斯坦吐舌头等大家熟知的照片均使用徕卡相机拍摄。

玛丽莲梦露的笑,由法国摄影师布列松使用徕卡相机拍摄

徕卡相机的历史可能几本书都写不完,而本期的《极客博物馆》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徕卡最经典的 M 系列中的第一款数码相机——2006 年发布的徕卡 M8。

对于一款相机来说,12 年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高龄」了,不过从外观上看,徕卡 M8 却没有留下多少岁月的痕迹。

简洁的设计、经典的银黑两色、熟悉的「可乐标」,配上用镁合金(金属外框)以及黄铜(顶盒与底盒)打造的机身,让徕卡 M8 放在 2018 年,看上去依然足够经典耐看。

同样经典的是徕卡 M 的操控。

徕卡 M8 的正面只有两个按键,镜头左侧是镜头释放按键,右侧是线框拨杆,不更换镜头即可在取景器查看不同焦距镜头的取景范围。

顶部从右至左分别是开关、快门速度波轮、热靴以及一个可以显示 SD 卡剩余拍摄张数和电池电量的小屏幕。不过可能是我们这台 M8 的电池有些老化,电量显示并不准确,而显示 SD 卡剩余拍摄张数对于现在动辄几十上百 GB 的 SD 卡意义也不大,徕卡也索性在之后的产品上砍掉了这个小屏幕。

通过右侧开关的波轮,用户可以在开机时直接选择 S(单张拍摄)、C(连续拍摄)或者倒计时三种拍摄模式,不过徕卡 M8 的连拍模式基本是不可用的,它的连拍速度仅有 2 张/秒,而且连拍时非常容易死机,死机后只能拆底盖拔电池解决了。

转到相机背部,可以看到一块放在 2006 年还比较主流但现在看可以用「垃圾」来形容的 2.5 英寸屏幕,第一次用这块屏幕回看拍摄的照片,很可能会让你怀疑人生。

屏幕的左右两侧是几个功能清晰的按键,屏幕右侧的方向键下方集成了一个波轮,可以在浏览、放大照片等场景时提高操作效率,背部的左上方是一个具备自动视差补偿、放大倍率 0.68 的光学取景器。

翻到底部,可以看到一个旋钮,取下底部的盖板后可以更换 SD 卡和电池。这块 1900 毫安时、3.7V 的电池理论上可以提供非常不错的续航表现,不过实际表现还要看电池本身的老化程度以及外界的温度。

相比同期的佳能和尼康数码单反,徕卡 M8 的功能要简单不少。这一方面和徕卡的设计理念有关,徕卡希望用户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拍摄上,而不是花时间研究各种复杂的功能,另一方面,这也和徕卡 M8 采用的对焦方式有关。

自动对焦是评价相机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佳能最顶级的高速单反 1 DX Mark II 配备了 41 个十字对焦点,无反时代则更为夸张,富士 X-T3 配备了 425 个相位检测点,索尼的高速运动机 A9 的相位检测点数量更是高达 693 个。

徕卡 M 则是另外一个极端。1954 年发布的第一款徕卡 M——徕卡 M3 开始,到最近的 M10、M10-P,徕卡 M 一直采用的是取景框和拍摄镜头光路独立的旁轴设计,不具备任何自动对焦能力,只能使用手动对焦。

拍摄时,光学取景框中间可以看到一个半透明小方块,在没对上焦的情况下,方块里的画面是有重影的,拧动相机的对焦环让两个画面重合,从而完成合焦,这种对焦方式通常被叫做「黄斑对焦」。

摄影师还想出了很多提高对焦效率的好办法,比如超焦距,通过使用广角头和小光圈来获得尽可能大的景深范围,从而做到无需对焦即可拍出清晰的照片(类似于手机的前置摄像头),熟练掌握后可以把徕卡 M 变成「扫街」神器。

和同期的单反相比,徕卡 M8 的黄斑对焦有一些特殊的优势,比如按快门时光学取景器不会像单反那样黑屏,拍摄时可以更好地观察周围环境,手动对焦镜头的结构更简单,从而可以更方便做出体积小巧同时光学素质优异的镜头。

不过黄斑对焦又有一些天生的缺陷,比如无法进行微距拍摄(除非在部分新机型上接微距转接环用 LiveView 对焦),90mm 以上的长焦头很难完成对焦(取景器的线框会很小),精度有限,使用 Noctilux-M50 mm f/0.95 等大光圈头在光圈全开、景深很浅的情况下不容易对上焦。

对于之前没有接触过旁轴相机、习惯了现代单反、无反、智能手机的「新手」来说,黄斑对焦还有着很高的学习成本,不过在很多专业摄影师眼中,这种「原始」的对焦方式又是徕卡 M 独特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徕卡 M8 另外一个至今仍让很多摄影师和爱好者念念不忘的是它的画质。

徕卡 M8 采用了一块由柯达制造的 CCD,1030 万像素,尺寸为 APS-H,比现在常见的 APC-C 稍大一些,转换倍率为 1.33,我们这台 M8 上挂的美能达 Minolta M-Rokkor 40/2 恰好可以获得等效 50mm 左右的焦距。在 2009 年发布的 M9 上,徕卡将传感器升级到了全画幅,这也让 M8 这一代成为了徕卡 M 历史上仅有的「残副」。

为了获得更好的画质,徕卡在 M8 上还去掉了 CCD 前面的红外滤镜,通过相机的软件处理来消除摩尔条纹。不过这种设计后来被证明并不靠谱,徕卡 M8 在阳光下有很大概率会把黑色物体拍成紫色,解决办法是在镜头前面装一个 UVIR 滤镜,徕卡为此还曾为购买 M8 的用户免费赠送 UVIR 滤镜。

徕卡 M8 还拥有当时非常领先的最快 1/8000 秒的机械快门,在阳光下也可以使用较大的光圈进行拍摄,获得更好的虚化效果。

不过这个高速快门也导致 M8 的快门声音巨大,快赶上同期的单反了,「哐当」一声让旁轴相机拍照时的「优雅感」瞬间打了对折,引来了当时不少摄影师的不满。在两年后发布的 M8 升级版 M8.2 上,徕卡大幅降低了快门声音,不过快门速度也从 1/8000 秒拉长到了 1/4000 秒。

考虑到 M8 是徕卡在 M 系列上的第一次数码化尝试,出现这些小问题也可以理解。幸运的是,这些小「bug」并没有影响徕卡 M8 在画质上的口碑。

时至今日,仍然有不少爱好者和摄影师对这款徕卡初代数码 M 的 CCD 所呈现的色彩情有独钟,甚至高 ISO 下的颗粒感也成为了不少摄影师拍摄黑白照片时的工具。

这也是为何徕卡 M8 在产品本身并不完美但仍被很多用户奉为经典的核心原因,毕竟技术总会时间打败,迷人的色彩却是摄影师永恒的追求。

12 年后的今天,徕卡 M8 仍然以万元左右的价格活跃在二手相机交易论坛中,成为不少年轻摄影师手里的第一台徕卡 M,在这个被智能手机和全画幅无反相机主导的时代继续发挥着它独特的价值。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机
    +关注

    关注

    4

    文章

    1492

    浏览量

    54841
  • 徕卡
    +关注

    关注

    1

    文章

    81

    浏览量

    1494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品 | M5Stack AI Chatbot,迷你小智AI聊天机器人,一套搞定语音/视觉 AI 开发

    最近有很多博主分享了用M5Stack硬件接入小智AI或者火山引擎AIGC等AI智能,实现了语音交互的智能助手功能,受到了社区的广泛关注。很多用户表示:不知道该买哪些产品,也不清楚怎么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8:09 ?1038次阅读
    新品 | <b class='flag-5'>M</b>5Stack AI Chatbot,迷你小智AI聊天机器人,一套搞定语音/视觉 AI 开发

    传祺向往M8乾崑重新定义高端新能源MPV

    在高端智造浪潮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新的黄金时代。近日,华系MPV头把交椅——传祺向往M8乾崑品鉴会成功举办,凭借划时代的智能科技和豪华配置,向世界展现中国高端智造的新高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4-19 17:01 ?712次阅读

    问界M8和享界S9搭载星闪车钥匙成新潮流

    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出行体验。4月16日,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正式发布,这两款集前沿创新技术于一身的智能座驾,都将搭载全新的星闪车钥匙技术,为智能出行再添黑科技。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0:23 ?1033次阅读

    问界M8发布!“尚界”来了!鸿蒙智行集齐“五界”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晶晶)2025年4月16日,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举行,正式发布了“家庭智慧旗舰SUV”问界M8M8的发布将填补问界M7与问界M9之间的市场空白,完善产品矩阵。
    的头像 发表于 04-17 09:04 ?5098次阅读
    问界<b class='flag-5'>M8</b>发布!“尚界”来了!鸿蒙智行集齐“五界”

    M8 VS M12连接器:从参数到应用全方位对比

    众所周知,M8M12连接器在是工业领域应用中都是非常常用的电气连接部件。M8连接器通常具有较小的尺寸规格,其螺纹规格一般为M8*1,常见的针数有3针、4针、5针等。它的额定电压一般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4-17 07:34 ?659次阅读
    <b class='flag-5'>M8</b> VS <b class='flag-5'>M</b>12连接器:从参数到应用全方位对比

    M12 与 M8 连接器规格的差异剖析

    M12 与 M8 接头在尺寸、电气性能、防护等级及连接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设备功率、安装空间、工作环境以及操作便利性等因素,合理选择接头类型,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1:10 ?907次阅读
    <b class='flag-5'>M</b>12 与 <b class='flag-5'>M8</b> 连接器规格的差异剖析

    M12连接器贵不贵

    在工业自动化、通信网络及交通运输等领域,M12连接器因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而备受青睐。然而,“M12连接器贵不贵”是许多用户关心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M12连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08:52 ?521次阅读
    <b class='flag-5'>M</b>12连接器贵不贵

    安科瑞ADF400L多用户集中式电能表 导轨式安装预付费表

    1?、概述 ??ADF400L系列多用户电能表,通过模块组合的方式可实现12路三相或36路单相的直接接入测量或12路三相互感器接入测量、直接接入和互感器接入的混合测量方式,该系列电能表因准确度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7:00 ?452次阅读
    安科瑞ADF400L<b class='flag-5'>多用户</b>集中式电能表 导轨式安装预付费表

    M8 插头针脚定义深度剖析:从原理到应用场景

    随着工业 4.0 和智能制造的发展,电气设备连接的复杂性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M8 插头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深入理解其针脚定义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对于提升电气作业的精准性和效率,推动工业自动化发展具有
    的头像 发表于 01-18 09:38 ?1524次阅读
    <b class='flag-5'>M8</b> 插头针脚定义深度剖析:从原理到应用场景

    三分钟带你接入OpenAI构建个人语音助手

    上周,我们在用户群发布了基于AtomS3R与AtomicEchoBase接入OpenAI的个人语音助手Demo视频,得到了很多用户的喜欢。为此,我们特别制作了详细的教程和视频,按照步骤操作,你也可以
    的头像 发表于 01-10 18:36 ?1191次阅读
    三分钟带你接入OpenAI构建个人语音助手

    安科瑞 ADF400L系列多用户电能表 多回路混合测量 高精度0.5S

    安科瑞 程瑜 187 0211 2087 功能: ADF400L系列多用户电能表,通过模块组合的方式可实现12路三相或36路单相的直接接入测量或12路三相互感器接入测量、直接接入和互感器接入的混合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4:27 ?445次阅读
    安科瑞 ADF400L系列<b class='flag-5'>多用户</b>电能表 多回路混合测量 高精度0.5S

    Linux用户管理终极指南:从基础到进阶

    登陆系统,只不过Linux支持多个用户同时登陆。 F:难道Windows就不算多用户操作系统吗? Q:其实不是,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创建多个用户,但不允许同一时刻多个用户登陆系统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1:42 ?744次阅读
    Linux<b class='flag-5'>用户</b>管理终极指南:从基础到进阶

    M8现场组装式塑胶圆形连接器

    M8公制螺纹连接器是当前工厂自动化领域中极为常用的连接器类型之一,遵循IEC61076-2-104设计标准。它专为8毫米连接口径的工厂自动化传感器设计,并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机器人系统操作以及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08:05 ?625次阅读
    <b class='flag-5'>M8</b>现场组装式塑胶圆形连接器

    求助,两块VCA810级联输出波形为什么如此不完美

    两块VCA810级联,双电源+-5V供电,输入信号为0--10M的20mv正弦波,放大倍数为40db,输出波形为什么如此不完美????请求专家指导 这是我的电路原理图: 这是我焊接的电路
    发表于 09-19 07:08

    THS3201级联出现很多噪声,为什么?

    输入信号是40Mhz的2.8mVPP的正弦波,从图可见高频部分(100M---500M)出现很多干扰波,查阅资料后,猜测是双面板背面的过大开窗造成的,为验证猜测,做了同样的板子,唯一区别是背面
    发表于 09-13 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