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RTX2070评测 尝鲜RT的基本门槛

454398 ? 作者:工程师吴畏 ? 2018-11-20 10:0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随着NVIDIA更新RTX 20系列显卡,最大的讨论点还是在于新加入的RT实时光线追踪技术。相比于存在感更为淡薄的DLSS深度学习超采样抗锯齿,RT技术由于可以直接改变视觉效果,所以具有更高的关注度。

但是之前的RTX 2080和RTX 2080 Ti定价都相当的高,很难达成普及的效果。现在NVIDIA正式发布了更为廉价的RTX 2070,据信也将是最为入门的一款RT显卡,RTX 2070以下的产品将不会集成RT模块。

今天就带来RTX 2070的测试报告。

产品包装与附件:

这次的测试产品是微星的RTX 2070 ARMOR OC。

ARMOR OC采用传统的彩印纸盒包装。

包装内是一张显卡本体和一个附件的大信封。

显卡的附件没有太多可以说的地方,都是一些印刷品。

产品外观图赏:

首先来看一下显卡的整体外观。

显卡散热部分为双风扇架构,显卡的长度为309mm,由于采用了越肩设计显卡的高度达到了155mm,装机时需要注意机箱的显卡限高。

显卡采用全金属背板,个人觉得背板的质感要优于正面的导风罩。

显卡的输出接口有了一定的变化,20系列改为1*HDMI、3*DP、1*USB TYPE-C。USB TYPE-C主要是为了用于兼容后续的VR规范。不过目前只能给手机充电。

显卡顶部有MSI的LOGO和RTX的标识,其中MSI的LOGO是带灯的,支持RGB变色。

显卡的电源接口为8+6PIN。

需要注意的是显卡是带易碎贴的,没有特别需要建议不要手贱拆显卡。

显卡拆解图赏:

接下来对显卡进行拆解。可以看到显卡主要分为散热器、PCB加固中框、显卡PCB、显卡背板四个部分。

可以看到显卡的各个部分都有大量的导热贴,使得显卡上绝大部分的芯片、电容和电感都直接与显卡框架或散热器接触,显卡背面还对核心和显存的PCB做了额外的导热。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无风扇下不会有元件积热导致返修率上升。

接下来看一下显卡的散热器,从整体架构上来看,微星采用了一个比较典型的开放式散热器,共有5根6mm热管。

散热器的底座为热管直触。由于2070的核心相对更小,所以两边的热管只能搭到半根,不过好在所有的热管都会接触到核心。

由于是热管直触,底座是没有镜面效果的,底座的工艺算中规中矩,热管的间隙不是特别大。

热管的弯折工艺做的一般,有一定量的褶皱。

热管与鳍片之间采用的是穿FIN工艺,会弱于回流焊工艺。鳍片本身有做过阳极处理,不过没有镀镍。

风扇依然是***动力提供的10厘米风扇。

显卡PCB图赏:

按照NV对20系列显卡的规范,所有的20系列显卡都会加上PCB中框,这还是很不错的。

最后来介绍一下显卡PCB的用料情况。

供电接口背后保护电路做的比较完整,电感、保险丝等料件都有。

显卡核心供电的PWM芯片为up9513,应该是一颗8相的芯片。

核心供电为6相,输入电容为7颗钰邦固态电容,电压16V容值270微法;供电每相由一颗DRIVER驱动(UP1965);每相MOS为一上一下,型号均为ALJ260;每相均有一颗电感,电感没有看到具体参数上面印有龙纹丝印;输出电容为12颗钰邦固态电容,电压2.5V容值820微法。整个供电方案虽然用料谈不上豪华,但较为工整。

显存供电为2相,PWM控制芯片为UP16660;输入电容为2颗钰邦固态电容,电压16V容值270微法;每相MOS为一上一下,型号均为OA3111;每相电感为一颗,感值LR47;输出电容为3颗聚合物电容,容值470微法。

显卡的核心代号为TU106-400A-A1,需要注意的是这RTX 2070会有两个核心代码后缀,400和400A。区别在于两者的频率会有不同,400是低频版本,从目前了解情况两者BIOS不可直接互刷。

另外核心周边可以看到8颗GDDR6显存。

核心面积可以说相当巨大,RTX 2070都比一毛钱硬币大不少。

显卡的显存来自美光,显存等效频率达到了14GHz,远远甩开了GDDR5。

显卡背面可以看到相当多的贴片电容,看起来20系列对电流纹波要求是比较高的。

显卡供电接口下方有一颗ITE 8295芯片,是一颗比较常见的RGB控制芯片。

显卡的风扇接口有两个,这是因为两个风扇是分别接在显卡上的,这样可以省掉一根一拖二的风扇线。两个风扇均为4PIN,支持PWM调速。

最后来看一下显卡输出接口的低通部分。

做的比较复杂的是靠近PCI-E插槽的地方,有三相供电,从布线来看,最下面的一相是针对PCI-E供电整流用的。上面两相用来分别对应TYPE-C正反面的两条通道。

这么设计的原因是新的VR规范需要TYPE-C接口同时提供供电,所以NV就没有采用主板上常见的芯片切换模式,来提高TYPE-C的供电级别。

产品测试平台:

以下为测试平台的详细配置表。

本次测试主要用到六张显卡,对比组是技嘉RTX 2080 GAMING OC、微星GTX 1080 Ti暗夜男爵、微星GTX 1080红龙、迪兰RX Vega 64 LQ,索泰GTX 1070 Ti。 主板是Z370-GAMING 5。

内存是海盗船的DDR4 8G*4。实际运行频率是2666C15。

SSD是三块INTEL,系统盘用的是比较主流的535,以保证测试更接近一般用户。240G用作系统盘,480G*2主要是拿来放测试游戏。

散热器是酷冷的冰神G360RGB。

电源是ANTEC的HCG X 1000W。

测试平台是Streacom的BC1。

性能测试项目介绍:

对于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对比性能的童鞋,这边会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据。测试大致会分为以下一些部分:GPU理论性能、GPU基准测试、游戏性能测试、OpenGL测试、功耗测试。老规矩,数据量会比较大。

这次新增了一个项目,3DMARK NIGHT RAID,这是一个针对笔记本的测试项目,所以不会计入最终统计。期待中的RT测试项目还是没有。

显卡性能测试与分析:

GPU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RTX 2070整体浮点能力会弱于GTX 1080,但是整数运算能力强了很多。

3D基准测试,主要是跑一些基准测试软件,整体上RTX 2070比GTX 1080 Ti强5%。看到单项的话RTX 2080相比GTX 1080 Ti在VR和DX12的跑分上会有优势。

3D游戏测试,表格中将DX9~DX12不同世代的游戏进行了分类,这样会更加清晰一些。由于性能测试时间上有先后,所以测试项目上会有所不同。

游戏性能总体上来看,RTX 2070与GTX 1080在游戏性能上有所缩小,RTX 2070强2%左右。DX9/DX10中GTX 1080会有1%的优势;DX11中RTX 2070的优势最大,在3%左右;DX12中RTX 2070的优势居中,在1.5%左右。

按照分辨率来看,1080P下,RTX 2070的表现略差一点,与GTX 1080的差距在1.5%左右。

4K下RTX 2070的优势会扩大到近3%左右,所以相比于上一代产品,4K性能确实略有优化。

OpenGL的性能测试简单看一下就好了,基本没有什么差距,但是单项之间区别比较大,所以两张卡对软件支持会有区别。

最后上一个简单的性能测试小结。

理论性能测试,图灵的架构还是有比较多的变化,尤其是整数运算性能明显高了很多,所以NV在发布会上提到的架构变化确实存在。

跑分性能,RTX 2070与GTX 1080在大部分项目上基本持平,但是在3DMARK TS的两个测试和Superposition中RTX 2070有较大的优势,所以总体上RTX 2070会高于GTX 1080 5%。

游戏性能,RTX 2070与GTX 1080的整体差距在2%左右。

OpenGL通用性能测试,RTX 2070与GTX 1080整体上基本持平。

显卡功耗测试:

从功耗测试来看,在没用到RT功能的前提下,RTX 2070在能耗比上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优化,游戏功耗与接近GTX 1070 Ti的水平,低于GTX 1080,更接近于GTX 1070 Ti的水平,能耗比有提升。

实际运行参数:

这边对裸机运行下,核心频率大致稳定在1.9~1.95GHz之间,显存频率等效为14GHz(乘8),所以频率上RTX 2070是比较中规中矩的表现,主要还是依靠架构上的优化。

历史测试对比:

这边对比一下我这段时间以来测试过的显卡,图中不包含功耗测试的测试都是之前用6700K测试的。可以看到RTX 2070最大的亮点应该是能耗比。

测试总结:

关于显卡的性能:

RTX 2070总体性能算是中规中矩,大致就是GTX 1080的水准。

下图中对每一个游戏都进行了分析,蓝色系代表GTX 1080强于RTX 2070超过5%的项目,红色系代表GTX 1080弱于RTX 2070超过5%的项目。

相对来说RTX 2070有较大优势的游戏多于GTX 1080有较大优势的游戏,游戏相对越新RTX 2070有优势的概率越大,这也跟416系列驱动NV放了一波鸡血有关。

其中RTX 2070优势最大的四个游戏分别是《彩虹六号》、《中土世界战争之影》、《刺客信条起源》、《蝙蝠侠阿甘骑士》,所以说如果NV捆绑游戏玩的越多,选择20系列显卡的必要性就越大。

关于显卡的功耗:

在没有开启RT功能的情况下,RTX 2070的能耗比表现相当不错,没有出现大核心能耗失控的情况。

关于显卡的做工:

相对RTX 2080和RTX 2080 Ti,RTX 2070的显卡做工会弱一些,不过一般不会影响使用。

关于显卡的散热:

由于RTX 2070整体功耗水平并不高,所以散热压力并不大。

总体来说,就产品自身来说RTX 2070只能说中规中矩,主要在VR性能和NV捆绑游戏上会有明显的优势,同时这也是RT光线追踪的入门产品,想要“尝鲜”RT的话这算是基本的门槛。

由于NV现在每代显卡的定价差别都比较大,所以不能如传统那样把GTX 1070与RTX 2070放在一起对比,这里主要是对比定价上更为接近的GTX 1080。

就现在来说RTX 2070的价格还是有些虚高,相信等待10系列显卡进一步清理库存,RTX 2070会逐步体现出购买价值。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NVIDIA
    +关注

    关注

    14

    文章

    5363

    浏览量

    106923
  • 显卡
    +关注

    关注

    16

    文章

    2511

    浏览量

    6986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NVIDIA RTX 4500 Ada与NVIDIA RTX A5000的对比

    基于大众所熟知的 NVIDIA Ada Lovelace 架构,NVIDIA RTX 4500 Ada Generation是一款介于 NVIDIA RTX 4000 Ada 和 NVIDIA RTX 5000 Ada 之间的专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10:30 ?2075次阅读

    免费申请 | FRDM-MCXA156评测活动发布!

    FRDM-MCXA156高性能处理器评测活动,诚邀所有RT-Thread社区成员及恩智浦爱好者踊跃参与!FRDM-MCXA156是恩智浦推出的一款基于MCXA系列高能效MCU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8:45 ?514次阅读
    免费申请 | FRDM-MCXA156<b class='flag-5'>评测</b>活动发布!

    RTX 5090 震撼发布!这是智慧医疗设备的新机遇吗?

    2025年1月7日,英伟达全新的GeForceRTX50系列GPU震撼发布!据悉,RTX50系列采用的是NVIDIABlackwell架构、第五代Tensor核心和第四代RT核心,并且在AI驱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2-05 17:40 ?575次阅读
    <b class='flag-5'>RTX</b> 5090 震撼发布!这是智慧医疗设备的新机遇吗?

    英伟达RTX 5070显卡获Vulkan1.4认证

    近日,IT 之家 2 月 3 日消息称,尽管英伟达 RTX 5070 Ti 和 5070 显卡尚未正式上市,但已成功获得 Vulkan 1.4 兼容性认证。 Vulkan 一致性列表对各类图形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2-05 14:56 ?1843次阅读

    技嘉RTX 5090 D和 5080系列显卡开售,性能猛兽降临

    。 强大性能,卓越架构 ? 本次发售的RTX 50系列显卡均来自NVIDIA Blackwell新架构,这一架构带来了图形处理技术的重大突破,支持第五代Tensor Core和第四代RT Core,不仅
    的头像 发表于 02-05 14:32 ?679次阅读
    技嘉<b class='flag-5'>RTX</b> 5090 D和 5080系列显卡开售,性能猛兽降临

    技嘉科技发布GeForce RTX 5090 D 和RTX 5080系列显卡

    旗舰散热方案,释放显卡强劲性能 ?日前— 技嘉科技-主板、显卡和硬件解决方案制造商,隆重推出搭载 NVIDIA? 革命性 Blackwell 架构的 GeForce RTX 5090 D 和 RTX
    的头像 发表于 01-28 10:31 ?1752次阅读
    技嘉科技发布GeForce <b class='flag-5'>RTX</b> 5090 D 和<b class='flag-5'>RTX</b> 5080系列显卡

    英伟达 RTX 5090 显卡 3DMark 跑分曝光

    近日,外媒VideoCardz曝光了英伟达RTX 5090显卡的一组3DMark测试成绩,引发了广大玩家和硬件爱好者的关注。 此次曝光的跑分数据将RTX 5090与英伟达RTX 4090、RT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5:12 ?1467次阅读

    【ELF 2学习板】+开箱评测

    【ELF 2学习板】+开箱评测 填写申请后,工作人员联系并确认了一些信息,然后就收到快递了。 收到板子的确实被包装惊艳了一些,这个是这几年来看到的较为好看的外包装了,灵动的精灵形象确实给包装增了分
    发表于 01-16 07:03

    技嘉CES 2025发布RTX 50系列显卡,升级散热缩小体积

    CES 2025展会现场,技嘉科技(GIGABYTE)隆重发布了全新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包括RTX? 5090 D、RTX? 5080、RTX? 50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1:16 ?865次阅读

    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AI计算机图形新纪元

    NVIDIA近日震撼发布GeForce RTX? 50系列GPU,专为游戏玩家、创作者及开发者量身打造,标志着消费级图形处理单元迈入全新时代。此次发布的GeForce RTX 50系列,包括台式机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0:49 ?548次阅读

    $1999 的 RTX 5090 来了

    “ ?NVIDIA 的 GeForce RTX 5090 将于1月30日发售,起价 $1999。虽然可能买不到,但如果可以把4090的价格打下来,那也是非常不错的...... ? ” Geforce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0:03 ?1647次阅读
    $1999 的 <b class='flag-5'>RTX</b> 5090 来了

    NVIDIA和GeForce RTX GPU专为AI时代打造

    NVIDIA 和 GeForce RTX GPU 专为 AI 时代打造。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10:45 ?780次阅读

    倒反天罡!RTX 5080首发登场、RTX 5090/5090D得再等等

    快科技12月24日消息,RTX 5090、RTX 5080必然会在CES 2025期间官宣,而按照一般理解,肯定是RTX 5090首先上市、RTX 5080紧随其后,结果这次不一样!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0:44 ?736次阅读
    倒反天罡!<b class='flag-5'>RTX</b> 5080首发登场、<b class='flag-5'>RTX</b> 5090/5090D得再等等

    NVIDIA RTX AI Toolkit拥抱LoRA技术

    RTX AI PC 和工作站上使用最新版 RTX AI Toolkit 微调 LLM,最高可将性能提升至原来的 6 倍。
    的头像 发表于 11-20 09:14 ?883次阅读
    NVIDIA <b class='flag-5'>RTX</b> AI Toolkit拥抱LoRA技术

    RTX51 Tiny用户手册

    RTX51手册 RTX51手册 RTX51手册 RTX51手册
    发表于 08-27 11:41 ?1次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