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创,作者为电子发烧友尹志坚)技术赶超才是真的超越。盲目扩产,追销量,蹭热点,不是赶得更近,而是差得更远。
图片来源: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
2018年9月19日,在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上,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表示,中国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企业从五年前的几百家,到目前的几千公司,大部分都是围绕在低水平低层次竞争,蹭市场热点一哄而上,简单地扩充产能。而面对国外企业的严防死守,挑战再大也得发展,要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近几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迅速,在移动芯片、物联网芯片领域发展也很快,反观目前国内一千多家芯企业,提供通用芯片的大型设计公司却是凤毛麟角,而展锐是今天唯一的以移动芯片为主的大型通讯芯片制造商。
紫光展锐市场除了中国以外,以印度、非洲、南美为主,印度市场占有率大概在40%左右,其主要的产品芯片也在不断从低端向高端演进。
随着5G时代的带来,给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赵伟国认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IC行业的发展,我觉得就是机遇有,但是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先谈机遇,这几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包括行业,对集成电路的发展一直是在关注,互联网从来都是中国最热的行业,但是这几年,尤其是这两年来集成电路的热度可能在中国超过了任何一个行业。特别是这次中美贸易战开始,集成电路产业成为举国上下都关注的行业。
说说挑战,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大部分都是围绕在非常低水平低层次,因为资本规模、市场热点,国内90%以上的芯片设计公司都是不赚钱的,都是你做一点我也做一点,你干什么我也干什么。同时还面临国外巨头压力,而我们还在恶性竞争,为什么?
“挑战再大也得发展,没得选择,要解决卡脖子的问题。”赵伟国表示,2017年集成电路行业产值约4100多亿美元,今年中国进口按照海关数据约2700亿美元,预测2018集成电路产值将在4500亿~4700亿美元,中国进口约为2800~2900亿美元,这其中或许会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据悉,2017年底,展锐研发出了3D芯片,今年已开始进行小规模量产,待新厂房建成后,将会大规模量产。
赵伟国指出,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可以基本站稳脚跟,到2028年,中国集成电路在全世界会有一席之地,什么叫一席之地?就是三分天下或者四分天下有其一。
-
IC
+关注
关注
36文章
6156浏览量
180407 -
3D芯片
+关注
关注
0文章
52浏览量
18851 -
中国芯片
+关注
关注
8文章
58浏览量
20240 -
紫光集团
+关注
关注
8文章
261浏览量
29463 -
赵伟国
+关注
关注
0文章
18浏览量
622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芯原荣获2025中国创新IC生态贡献奖
国科微斩获2025中国创新IC潜力新秀奖
瑞之辰传感器:从“卡脖子”到“杀手锏”的技术突围

显示面板 “良率保卫战”:新启航激光修屏如何破解国产面板厂 “卡脖子” 困局?

华为Pura80发布,一项卡脖子传感器技术获突破,一项传感器技术仍被卡脖子!

涉案超14亿元!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一审被判死缓
紫光集团原董事长赵伟国,被判死缓
午芯芯科技国产电容式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突破卡脖子技术
SiC市场激烈,万年芯在碳化硅领域的深耕与展望

中国传感器落后10年以上,高端产品96%靠进口,卡脖子现象突出!专家锐评产业现状(最新观点)

连接器材料如何突破“卡脖子”,实现国产替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