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看看长江存储新型架构为3D NAND带来哪些性能?

芯资本 ? 来源:未知 ? 作者:工程师郭婷 ? 2018-07-31 14:1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作为3D NAND闪存产业的新晋者,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长江存储)今年将首次参加闪存峰会(Flash Memory Summit),并发表备受期待的主题演讲,阐述其即将发布的突破性技术XtackingTM。

长江存储是中国首家进军高端NAND闪存行业的公司,此次揭晓的XtackingTM新型架构技术将为3D NAND闪存带来前所未有的高性能,更高的存储密度,以及更短的上市周期。

长江存储CEO杨士宁博士将于圣克拉拉会议中心(加利福尼亚州,美国)发表《创新架构,释放3D NAND闪存潜能》的主题演讲。届时,杨士宁博士将会介绍此项技术是如何将NAND传输速率提升至DRAM DDR4相当的水准,同时使存储密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实现闪存行业的划时代跃进。

XtackingTM技术将为NAND闪存带来前所未有的超高传输速率,从而将NAND闪存应用产品,如UFS、消费级及企业级SSD的性能提升至全新的高度。在客户、行业伙伴以及标准机构的合力帮助下,XtackingTM将为高性能的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数据中心和企业应用展开新篇章。

XtackingTM技术实现了NAND矩阵与外围电路的并行加工。这种模块化闪存开发和制造工艺将大幅缩短新一代3D NAND闪存的上市时间,并使NAND闪存产品定制化成为可能。

关于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长江存储)成立于2016年7月,总投资额240亿美元。长江存储是一家集芯片设计、工艺研发、晶圆生产与测试、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存储器解决方案企业,总部位于湖北武汉。长江存储为全球客户提供先进的存储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计算机、数据中心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长江存储借助全资子公司武汉新芯超过10年的12英寸先进集成电路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经验基础,采取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双轮驱动模式,已于2017年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颗3D NAND闪存芯片。长江存储凭借全球分布的研发中心和超过3000名国际化员工,力争凭创新实力成为世界一流的3D NAND闪存产品供应商。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NAND
    +关注

    关注

    16

    文章

    1723

    浏览量

    138372
  • 长江存储
    +关注

    关注

    5

    文章

    325

    浏览量

    38397

原文标题:杨士宁即将亲自讲解!长江存储新型3D NAND架构来了

文章出处:【微信号:ICCapital,微信公众号:芯资本】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半导体存储芯片核心解析

    (FTL,磨损均衡,纠错等),存在读写干扰问题。 结构演进: 平面 NAND:传统二维结构,工艺微缩遇到瓶颈。 3D NAND:将存储单元垂直堆叠(几十层到几百层),突破密度限制,降
    发表于 06-24 09:09

    3D闪存的制造工艺与挑战

    3D闪存有着更大容量、更低成本和更高性能的优势,本文介绍了3D闪存的制造工艺与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4-08 14:38 ?1147次阅读
    <b class='flag-5'>3D</b>闪存的制造工艺与挑战

    3D 全息投影智慧灯杆:智慧城市的梦幻之光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中,各种创新技术不断涌现,城市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3D 全息投影智慧灯杆作为一种融合了前沿科技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正逐渐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它将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15:42 ?440次阅读

    一种以图像中心的3D感知模型BIP3D

    在具身智能系统中,3D感知算法是一个关键组件,它在端侧帮助可以帮助智能体理解环境信息,在云端可以用来辅助生成3D场景和3D标签,具备重要的研究价值。现有主流算法主要依赖于点云作为输入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13:44 ?520次阅读
    一种以图像<b class='flag-5'>为</b>中心的<b class='flag-5'>3D</b>感知模型BIP<b class='flag-5'>3D</b>

    NAND Flash与SD NAND存储扇区架构差异

    NAND Flash?和?SD卡(SD NAND)的存储扇区分配表都是用于管理存储设备中扇区的分配信息。它们记录了哪些扇区已被使用、哪些是空闲的,以及文件或数据与扇区的对应关系,以便实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5:20 ?1181次阅读
    <b class='flag-5'>NAND</b> Flash与SD <b class='flag-5'>NAND</b>的<b class='flag-5'>存储</b>扇区<b class='flag-5'>架构</b>差异

    不再是HBM,AI推理流行,HBF存储的机会来了?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晶晶) SanDisk闪迪日前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高带宽闪存(HBF),这是一种专为 AI 领域设计的新型存储架构。 ? 图源:闪迪官网 ? 在设计上,HBF结合了3D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00:51 ?2946次阅读
    不再是HBM,AI推理流行,HBF<b class='flag-5'>存储</b>的机会来了?

    英伦科技裸眼3D便携屏有哪些特点?

    英伦科技裸眼3D便携屏采用了领先的光场裸眼3D技术,无需佩戴3D眼镜即可观看,给用户带来裸眼看3D视频的体验,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4:20 ?543次阅读
    英伦科技裸眼<b class='flag-5'>3D</b>便携屏有哪些特点?

    SciChart 3D for WPF图表库

    SciChart 3D for WPF 是一个实时、高性能的 WPF 3D 图表库,专为金融、医疗和科学应用程序而设计。非常适合需要极致性能和丰富的交互式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3:49 ?698次阅读
    SciChart <b class='flag-5'>3D</b> for WPF图表库

    腾讯混元3D AI创作引擎正式发布

    近日,腾讯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混元3D AI创作引擎已正式上线。这一创新性的创作工具将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3D内容创作体验,标志着腾讯在AI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混元3D AI创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0:33 ?643次阅读

    3D NAND的发展方向是500到1000层

    芯片行业正在努力在未来几年内将?3D NAND?闪存的堆栈高度提高四倍,从 200 层增加到 800 层或更多,利用额外的容量将有助于满足对各种类型内存的无休止需求。 这些额外的层将带来新的可靠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1:00 ?834次阅读
    <b class='flag-5'>3D</b> <b class='flag-5'>NAND</b>的发展方向是500到1000层

    【半导体存储】关于NAND Flash的一些小知识

    技术方案。   三、NAND Flash分类   NAND闪存卡的主要分类以NAND闪存颗粒的技术为主,NAND闪存颗粒根据存储原理分为SL
    发表于 12-17 17:34

    3D-NAND浮栅晶体管的结构解析

    传统平面NAND闪存技术的扩展性已达到极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3D-NAND闪存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在垂直方向上堆叠存储单元,大幅提升了存储密度。本文将简要介绍
    的头像 发表于 11-06 18:09 ?2606次阅读
    <b class='flag-5'>3D-NAND</b>浮栅晶体管的结构解析

    长江存储正加速转向国产半导体设备

    面对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半导体产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决心。自2022年美国实施对华先进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并将3D NAND Flash领军企业长江存储纳入实体清单以来,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14:40 ?1336次阅读

    长江存储使用国产设备制造出3D NAND闪存芯片

    9月20日最新资讯指出,长江存储面对美国出口禁令及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双重挑战,展现出了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成功引入国产半导体设备以部分替代原有美系设备,实现了供应链的自立自强。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14:17 ?3050次阅读

    3D DRAM内嵌AI芯片,AI计算性能暴增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晶晶)尽管当前AI训练主要采用GPU+HBM的方案,不过一些新的技术仍然希望进一步打破存储数据传输带来的瓶颈问题。最近,NEO半导体宣布开发其3D X-AI芯片技术,旨在取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00:08 ?3874次阅读
    <b class='flag-5'>3D</b> DRAM内嵌AI芯片,AI计算<b class='flag-5'>性能</b>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