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AI黑科技剪辑的用途及发展轨迹

向上 ? 来源:网络整理 ? 作者:工程师姚远香 ? 2018-07-12 09:4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导读:不仅在体育上,AI剪辑最早是被应用在电影制作上,但是在这两者上的应用上却有一定的差异,并呈现一系列问题,下面笔者将据此进行分析。

今年世界杯迄今为止最大冷门,无疑是卫冕冠军德国 0:1 爆冷负于墨西哥,险些0:2甚至0:3。世界杯的魅力就是永远会发生各种看似各种不可能的事,因此,留下了不少让球迷津津乐道的精彩瞬间。

如何快速将这些精彩快速集合,二次引爆球迷呢?

视频网站在6月14日世界杯揭幕赛前正式发布最新“AI黑科技”— AI直播剪辑官,参与世界杯直播精彩短视频实时剪辑。事实上,在年初的2018足协杯资格赛上,人工智能剪辑就被运用,全部自动化完成,不需要人工操作审核,实时捕捉、实时剪辑。

不仅在体育上,AI剪辑最早是被应用在电影制作上,但是在这两者上的应用上却有一定的差异,并呈现一系列问题,下面笔者将据此进行分析。

AI剪辑体育视频“so great”,剪辑电影就”too weak“

说起电影剪辑,不得不提王家卫。据说他拍电影不用剧本,全靠后期剪辑。张曼玉曾在拍《花样年华》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拍他的戏很无奈,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下一步会怎样走,根本无法准备。不过,每次看完剪片,我都会有意外惊喜,很开心。”

这充分说明了剪辑在电影中的重要地位,类似于观音菩萨捏泥人造人时,最后吹的那口让泥人成真人的一口气。

体育往往是肢体运动,AI 在剪辑前更多的是人脸识别和对相关动作的学习,但是电影是对白艺术,不仅是人脸识别还有语音语义识别。同时,体育运动是在既定的规则框架下进行的,AI不需要花费时间去去判断是否犯规,而在AI剪辑电影前,需要判断表演的好坏和拍摄的质量,还要能识别出穿帮镜头。二者的难度系数可想而知。

因此,AI剪辑现阶段在体育领域的使用会远远高于在在电影领域的使用,在电影剪辑里,它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辅助者。

早前IBM的人工智能系统Watson曾为电影《Morgan》剪辑预告片。

具体流程是先给Watson看100部恐怖电影预告片,准确的说,是这些影片的切割片段或单独场景。Watson对这些预告片进行了画面、声音、创作构成的分析,并标记上对应的情感。随后,工作人员将电影《Morgan》导入,Watson迅速挑出了其中10个场景组成了一段长达6分钟的影片。最后在剪辑师的帮助下,这些镜头被剪辑成最终的成片。

该预告片谈不上优秀,甚至有点“土”而无“味”。但是在营销和制作周期上的意义影响深远,本应10天到1个月的制作周期缩减到了24小时,获得了极大的曝光。除此之外并没有特别的意义,《Morgen》于2016年上映,在此之后鲜少听闻有电影用人工智能做预告片。

AI剪辑更多是“成品“不是”作品“

据说战地记者在拍摄的时候,有时候会因为不熟悉情况没法获取一手资料,而这个时候如果托当地人去拍摄就会容易得多。对看新闻的人而言,他们不会太关心这段视频是不是抖动得厉害,画质是否不清晰,只要这个新闻事件被完整呈现。

显然对很多球迷而言,呈现的意义比创作更大。能及时看到世界杯的进球和精彩合集是最重要的,再配上足够激动人心的音乐,球迷并不会在意其他。

2018赛季NBA总决赛尘埃落定后,有视频网站实时上线了《杜兰特11年精彩回顾》。球迷对这部片子的要求不亚于对一部电影的标准,但是扪心自问,它绝对算不得一部精彩的剪辑,全程节奏平淡,层次感不清晰,看完内心毫无波澜。好的剪辑可以直戳人心,而AI剪辑显然和优秀的剪辑师还有一段距离,AI剪辑的仅仅是“成品”而不是“作品”。

AI剪辑的发展轨迹

影视剪辑不仅重要,而且比较程式化,非常耗时。而 AI 的加持无疑有利于提升剪辑视频的效率,智能相对论的分析师雷宇认为,AI剪辑大体按照以下三个运行轨迹发展。

第一步:画面识别,缩短素材收集时间

这是AI对视频最基础的认知,这里的 AI 识别的主要是辨认视频画面中的对象。以世界杯为例,主要就是对高速运动下的球星人脸实时定位与检测,如这段视频几秒至几秒出现的球星是梅西,这一段是阿圭罗等,并能将他们的视频提取出来。

2016年Miles Deep 则使用了特殊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方便你***。它可以移除所有不包含性接触的场景,或者编辑去掉一种特定的性行为,是一个很好用的色情视频分类或编辑工具。

另一方面,有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163ZB,这对人来说整理视频数据将越来越麻烦,但对AI来说,已经能够轻松做到从全网提取出包含特定关键词内容的视频片段,并截取出来统一进行分类整理,这一步的AI类似于一个小秘书。

第二步:理解镜头语言,学习人类的镜头剪辑

AI需要对视频的理解深入到镜头的内容及镜头语言的运用,学习剪辑规则,通过深度学习模仿人类的剪辑技巧,实现基本的剪辑。如在世界杯中,它需要准确识别进球、射门、角球、红牌、黄牌、庆祝等多种动作,模仿人自动剪辑出进球、射门、犯规、过人等精彩片段。

以我们常常吐槽的制作粗糙的网络剧为例,素材和成片比例大概是10:1,剪辑师剪辑起来可能不那么耗费精力。但是真人秀节目就不同了,素材与成本的比例非常惊人,例如《爸爸去哪儿》摄制组共有40多个机位,大全景、大特写、小全景等多个景别同时开拍,每集90分钟的节目都有1000多小时的素材。如何前期从几十台机位的素材中快速找到最终剪辑需要的镜头,是相当费时费力的过程,而AI 的使用可以辅助人筛选,最终简化这一流程。

第三步: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人,做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活。

这要求AI能自行能够理清素材间的联系,根据学习的镜头组接规则,面向特定目标自动进行视频的剪辑。经典好莱坞电影拍摄手法,一般是拍摄一个远景作为主镜头,然后再分别拍摄特写镜头、反应镜头、切入镜头和切离镜头,最后剪辑师依据需求进行剪辑。

一个来自斯坦福大学和Adobe公司的AI便能够自行同步相同场景的录像。然后自动识别和分析演员所体现出的人物形象,最后根据导演对风格的要求,AI依据数据库里较为成熟的剪辑风格和镜头语言对录像进行自动选择和组装。

它仅仅3秒钟就剪出了一个71s的视频,而一个经验丰富的剪辑师可能需要好几个小时。但是剪辑质量如何,最关键的地方却没有细说,很微妙。

结尾

毫无疑问,AI剪辑已经越来越广泛渗入到了文体产业,从第一部电影诞生至今,电影影视工业不断的走向成熟和便捷。剪辑因早一批的剪辑师用剪刀剪断录像胶卷后拼接成像而得名,随着电影电视数码化,剪辑师的工具从剪刀变成了电脑,AI剪辑让剪辑师手里的工具更加的方便,利于他们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但是,在让剪辑师更加便捷工作的同时,也让剪辑师的职业门槛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制作视频,电影电视的制作周期可能会更短,至于质量?粉丝买单就成。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915

    浏览量

    283062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50

    浏览量

    25194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I 芯片浪潮下,职场晋升新契机?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AI 芯片已然成为众多行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从互联网巨头的数据中心,到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AI 芯片的身影无处不在,深刻改变着产品形态与服务模式。而对于身处
    发表于 08-19 08:58

    停止将AI局限于个人效率提升的用途

    停止将AI局限于个人效率提升的用途:60%的领导者转向代理自动化,实现真正的企业价值 新研究证实Copilot成本效益局限,推动市场对加速自动化进程的受治理、流程化AI解决方案的需求 加州圣何塞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09:36 ?212次阅读

    Banana Pi 发布 BPI-AI2N & BPI-AI2N Carrier,助力 AI 计算与嵌入式开发

    和 Renesas一直致力于推动开源生态的发展,并积极合作打造高效、开放的计算平台。BPI-AI2N & BPI-AI2N Carrier 的发布,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也将
    发表于 03-19 17:54

    FPGA+AI王炸组合如何重塑未来世界:看看DeepSeek东方神秘力量如何预测......

    合。未来,FPGA将更多地集成到系统级芯片(SoC)中,形成更高效的计算平台。? 开发工具与门槛降低:随着高级综合工具(HLS)和AI框架(如NVIDIA Modulus)的发展,FPGA的开发门槛逐渐
    发表于 03-03 11:21

    浅谈AI Agent的发展阶段

    2025年伊始,有关AI变革潜力的讨论热度正不断攀升。人们对AI的关注焦点正从AI工具转向创建及部署AI Agent。在今年最新发布的文章中,美国数据分析与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09:50 ?987次阅读

    人员定位及轨迹管理系统什么技术更好?

    人员定位及轨迹管理系统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应用广泛涉及安全监控、物流管理、室内导航、紧急救援等多个领域。那么哪种人员定位及轨迹管理系统什么技术更好?一起来看看吧。 一、人员定位及轨迹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8:08 ?591次阅读
    人员定位及<b class='flag-5'>轨迹</b>管理系统什么技术更好?

    智慧园区人员定位及轨迹追踪技术哪个好?

    智慧园区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和服务效率的提升日益受到重视。人员定位及轨迹追踪技术作为智慧园区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对于提高园区安全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体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1:18 ?608次阅读
    智慧园区人员定位及<b class='flag-5'>轨迹</b>追踪技术哪个好?

    OpenAI推出AI视频生成模型Sora

    近日,备受期待的OpenAI再次推出了其创新之作——AI视频生成模型Sora。这一新品的发布,无疑为AI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Sora与OpenAI旗下的AI工具DALL-E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09:40 ?816次阅读

    RISC-V在AI领域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视觉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智能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发现ARM占用很大的市场份额,推出的ARM Cortex M85性能也是杠杠的,不知道RISC-V在AI领域有哪些参考方案?
    发表于 10-25 19:13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的深入发展。 3.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AI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数据隐私、算法偏见、伦理道德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同时,如何更好地将AI技术与生命科学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学习心得

    ,推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总结 通过阅读《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二章,我对AI for Science的技术支撑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我深刻认识到AI
    发表于 10-14 09:16

    人员轨迹分析算法有哪些?

    人员轨迹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数据分析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人们的行为模式以及他们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活动。通过分析人员轨迹数据,我们能够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例如人们的活动范围、常去的地点、活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10:42 ?1044次阅读

    焊接机器人拖拽轨迹怎么设置

    ??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焊接机器人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的重要工具。而焊接机器人拖拽轨迹的设置则是确保焊接精准性和一致性的重要环节。今天跟随创想智控焊缝跟踪系统小编一起了解焊接机器人拖拽轨迹
    的头像 发表于 09-11 17:10 ?906次阅读
    焊接机器人拖拽<b class='flag-5'>轨迹</b>怎么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