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定律正在减速。过去我们靠不断缩小晶体管尺寸提升芯片性能,但如今物理极限越来越近。在这样的背景下,两种创新技术站上舞台:CMOS 2.0和Chiplet(芯粒)。它们都在解决 “如何让芯片更强” 的问题,但思路却大相径庭。
CMOS 2.0:把芯片做成“多层定制蛋糕”
要理解CMOS 2.0,得先说说它的“前辈”——传统CMOS技术:
我们日常用的手机芯片、电脑CPU,本质都是基于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打造的,就像用同一种配方烤出的单层蛋糕,所有运算、存储、供电模块都挤在同一层面,功能越多,“蛋糕”就越厚,数据在模块间传递的路径也越长,不仅耗电还容易卡顿。而比利时研究机构Imec在2024年提出的CMOS 2.0,彻底改变了这种“单层结构”。它的核心是“单片异构3D堆叠”,简单说就是:
把原本挤在同一层的芯片功能,拆成垂直叠加的不同层级:最底层是高驱动逻辑层,专门负责像“高速运算”这样的重活;中间层是高密度逻辑层,擅长同时处理多个任务;顶层还能叠上存储器层,让数据存取更方便。更关键的是,它在芯片背面偷偷加了一套“背面供电网络(BSPDN)”,就像给蛋糕装了隐形输油管,不用再从正面绕路供电,大幅降低了功耗。
这些功能层之间不是简单堆叠,而是靠纳米级的高密度3D互连技术紧紧“粘”在一起,层间距离只有十亿分之一米,数据传递速度比传统芯片快10倍以上,功耗却能降30%。
打个比方,传统芯片是把巧克力、奶油、面粉全混在一起烤蛋糕,味道混杂还不好控制;CMOS 2.0则是分层制作——底层用高筋面粉做“支撑底座”(高驱动逻辑层),中层用低筋面粉做“蓬松夹层”(高密度逻辑层),顶层抹上奶油当“储物格”(存储器层),层间再涂一层超薄奶油(3D互连),既让每一层的口感发挥到极致,又能快速传递味道,最终在同样大小的蛋糕里,装下更丰富的口感和营养。
Chiplet:用“乐高积木”拼出高性能芯片
如果说CMOS 2.0是在“精雕细琢一块蛋糕”,那Chiplet就是“用积木拼出复杂玩具”。我们先想想传统大芯片的困境:一块能满足AI计算、多任务处理的高端芯片,面积可能达到400平方毫米,用5nm工艺制造时,只要其中一个小区域有瑕疵,整个芯片就报废了——这也是为什么高端芯片越来越贵,因为良率实在太低,5nm大芯片的良率甚至不到50%。
Chiplet的出现,就是把这种“整块废”的风险降到最低。它的逻辑很简单:
把原本完整的大芯片,拆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模块”(功能裸片),每个模块只干一件事——有的专门负责计算,有的专注存储,有的管外部接口。这些小模块可以用不同工艺制造:比如计算模块用最先进的5nm工艺保证性能,接口模块用成本更低的12nm工艺就够了;甚至可以由不同厂商生产,最后再通过2.5D中介层(类似积木的连接件)或者3D堆叠技术,把这些小模块装到同一个“外壳”里,再靠UCIe(通用芯粒互连)这种“通用卡扣”,让模块间能快速传递数据。
那么,两种技术差在哪呢?
CMOS 2.0追求的是“极致优化”,而Chiplet追求的是“灵活实用”。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以从“一本书”和“活页本”说起:
CMOS 2.0所有功能都在“同一块芯片里”,那些垂直堆叠的功能层,就像在同一本书里做的立体夹页,夹页和正文的距离只有几毫米(对应芯片里的纳米级),靠“隐形装订线”(3D互连)紧紧连在一起,翻页找内容(数据传输)不用打开另一本书,速度自然快。而Chiplet是把多个独立芯片(功能裸片)拼在一起,就像多本书组成的活页笔记本,每本书(裸片)是独立分册,靠活页夹(封装技术)装在一起,册与册之间距离有几厘米(对应芯片里的毫米级),找内容得靠“书签索引”(UCIe接口),虽然灵活,但传递效率不如同一本书里的夹页。
不是“二选一”,而是未来芯片的“左右腿”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CMOS 2.0和Chiplet是竞争关系,但实际上,它们更像是芯片行业的“左右腿”——一个解决“性能极限”问题,一个解决“成本可行性”问题,未来会一起推动芯片技术往前走。
CMOS 2.0的价值,在于打破了“平面缩放”的限制。当晶体管尺寸快要摸到1nm的物理极限,往垂直方向堆叠功能层,就像在同样大小的土地上盖高楼,能装下更多功能。
而Chiplet的意义,在于降低了先进技术的门槛。现在7nm工艺的成本比14nm高40%,3nm更是直接翻倍,很多厂商根本用不起。但有了Chiplet,厂商不用整颗芯片都用先进工艺,只要核心模块用高端工艺,其他模块用成熟工艺就行,开发成本能降30%。这也让更多行业能用上高性能芯片,比如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不用再为“整块高端芯片”的高价发愁。
未来我们很可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块高端AI芯片,核心的计算部分用CMOS 2.0技术做多层堆叠,追求极致的运算速度;而外围的存储、接口模块,用Chiplet的方式组装,控制成本。就像一栋地标性摩天大楼,核心承重结构用最坚固的立体技术(类似CMOS 2.0),保证大楼能盖得高、站得稳;而非承重的墙体、管道,用预制模块组装(类似Chiplet),降低成本还方便维护。
其实不管是CMOS 2.0的“多层蛋糕”,还是Chiplet的“乐高积木”,最终的目标都是让我们的电子设备更好用。半导体行业的创新从来不是“一条路走到黑”,而是在不同思路的碰撞中找到新方向,而这两种技术,无疑会是未来几年芯片领域值得关注的“破局者”。
-
CMOS
+关注
关注
58文章
6075浏览量
239757 -
晶体管
+关注
关注
77文章
10072浏览量
143326 -
chiplet
+关注
关注
6文章
468浏览量
13148
原文标题:蛋糕遇上积木:一文读懂 CMOS 2.0 与 Chiplet
文章出处:【微信号:奇普乐芯片技术,微信公众号:奇普乐芯片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欧菲光两项创新技术通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铷原子钟与CPT原子钟:两种时间标准的区别

电流输出 vs 电压输出:两种传感器输出模式有什么区别?

ccd与cmos的区别 和各自优点
ADC12D1600和ADC12D1600RF这两种型号之间有什么区别?
AMC1204有两种封装,SOIC-8和SOIC-16,功能一样吗?为什么要推出两种封装?
solidworks正版软件:永久版权和订阅许可 两种购买方式解析和选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