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存在很多新老司机都犯难的泊车场景,困扰着不少车主的日常出行。
老旧商场或小区地下车库光线不足且车位旁立柱装有消防栓,倒车时需兼顾后视镜,还要防止车身发生剐蹭,往往得反复下车确认,十分不便。
遇到断头路车位或狭窄通道等高难度场景时,常常需要多次反复揉库才能勉强停入,耗时又耗力。
侧方停车时若后方车辆不断鸣笛催促,容易令人心慌手乱,即便本可顺利停入,也难免失误。
成功停进极窄车位后,也常因车辆姿态不整或靠墙过近,导致乘客无法开门下车,尴尬不已。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泊车产品,在面对上述复杂场景时往往也表现不佳,普遍存在车位漏识别、停车精度差、揉库慢,以及极限车位无法成功泊入等问题。
为了彻底解锁各类极限泊车场景,满足用户全方位的泊车需求,Nullmax 推出了新一代智能泊车方案——Max Parking。
前不久,在严谨的测试后,多位行业头部客户均给予一致的高度评价:“Nullmax 的泊车能力,尤其在极窄车位泊入、复杂场景通过性和泊车效率上,达到行业顶尖水准。”无论是面对极窄车位,还是复杂地库与多障碍物交互的场景,Nullmax 都已具备精准、流畅、可靠的一键泊入能力,并将该关键技术环节实现成熟的应用落地。
Max Parking:
效率高、姿态正、全场景表现稳
Max Parking 是 Nullmax 自主研发的智能泊车解决方案,致力于让每一次泊车都轻松无忧。
Max Parking 通过精准的场景识别和空间利用,在复杂场景中快速规划最优路径,大幅缩短泊入时间,整体泊车效率较部分头部友商水平提升10-15%。同时,还实现了行业领先的泊车精度,位姿控制可达±2cm/±1°级别,让车辆泊入一步到位,姿态恰到好处。该方案不仅能轻松应对日常常见车位,更在面对极窄车位、断头路车位、机械车位等复杂场景时,依然表现稳定。
Max Parking 具备卓越的平台兼容性与工程敏捷性。其架构支持灵活的传感器配置(如1-3M环视摄像头,AK1/AK2超声波雷达)、不同算力的芯片平台及车辆执行器的不同接口(加速度、扭矩、速度与距离),确保高性能表现与快速移植能力,为车企合作伙伴提供快速量产、性能出色的泊车方案新选择。
七大黑科技,成就泊车“老司机”
01先进的BEV感知及融合方案
Max Parking 采用高度可扩展的多模态感知融合方案,可灵活接入视觉、超声波雷达等多源异构传感器数据,并具备快速适配不同分辨率与视角摄像头的能力。通过前处理模块统一处理多分辨率图像数据,并借助 Fast-Ray 变换器将多视角特征投影至统一 BEV 空间,实现了视角与分辨率的自适应融合。该方案显著增强了对车位边界、低矮障碍物等关键目标的感知检测稳定性,尤其在环氧地坪反光、夜间低照度等极端场景下表现优异。
02强大场景识别和路径搜索规划能力
Max Parking 深度融合智能场景感知与自研自适应混合A*算法,能够精确识别并应对多种极端泊车场景,包括断头路车位、窄通道车位及极窄车位等高难度工况。系统依据实时环境特征,动态调整搜索策略与约束条件,高效生成兼具安全性、合理性与可行性的最优轨迹,显著提升在复杂场景下的泊车成功率和停靠准确率。
03分层协同规划算法
采用分层协同的规划架构,全局规划与动态规划紧密配合,既从宏观层面确保泊车整体轨迹合理、效率最优,又能根据实时感知到的车位、障碍物等环境变化,动态调整局部路径与泊车目标,显著提升系统的泊车准确性、成功率和场景适应性。
04自适应终点偏移策略
面对旁车突然侵入、车位紧贴墙壁或存在障碍物干扰等复杂场景,系统能够实时感知环境变化,并动态自适应调节泊车终止位置,在确保安全避障的同时,优化车辆最终停靠姿态,提升复杂场景下的泊车成功率和合理性。该系统还可响应驾驶员指令,实现自定义偏置停靠,有效提升便捷性与上下车舒适度,充分体现智能泊车功能的实用性与灵活性。
05多维时空搜索规划算法
Nullmax自主研发的多维时空联合搜索规划算法,可同步优化距离、时间与速度等多维度目标,实现高效、平滑的轨迹规划。该算法大幅提升了车辆在动态场景中的交互智能性与拟人化水平,使车辆在面对复杂交通环境时决策更合理、行为更流畅,无限接近人类驾驶员的判断与操作习惯。
广泛应用场景覆盖包括:路口会车、车辆抢行、自适应跟车、主动绕行、礼貌让行、倒车脱困等一系列典型与长尾场景,全面保障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安全性与体验感。
06领先的SLAM技术
Max Parking 的记忆泊车功能具备卓越的环境感知与定位能力,可在多层地下停车场、地面车位等复杂场景中实现稳定、可靠的“无人巡航”与自主泊入。
依托深度学习环境纹理特征提取技术,在低 CPU 占用条件下高效获取更丰富、稳定且准确的环境特征信息。结合几何特征跟踪与环境语义匹配的双重定位策略,系统无论在动态行驶还是静态泊车状态下,均可实现全场景>99%的高精度重定位,定位性能卓越可靠。
在全程>2km的建图范围内,记忆泊车功能支持任意位置实现中途启动与无缝重定位,用户无需返回固定起点,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心启用”。系统同时兼容室内外多层停车场场景下的建图与巡航,最高巡航速度可达20km/h,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显著提升通行效率。
07巡航泊入无感切换技术
基于统一的坐标系统架构,当记忆泊车(HPA)行驶至巡航终点附近时,自动泊车(APA)功能已在后台静默启动、提前计算。凭借轨迹规划与控制执行的无感切换技术,系统可自主、平滑地由巡航状态切换至泊入状态,全程无需停车等待或人为介入,从巡航到泊入,真正实现全程连贯、一气呵成的智能化体验。
硬核基座支撑,数据引擎加速泊车进化
01数据驱动的场景泛化能力
依托全局建图与自研的AutoGT自动预标注系统,构建高效闭环数据生产体系,显著降低真值标注成本与周期,极大提升数据产出效率。系统基于海量真实泊车场景数据训练感知模型,持续增强其在多场景、多工况下的泛化能力与感知精度,全面提升泊车系统的环境理解与决策可靠性。
02Max Parking 虚拟引擎
我们打通了不同车型的测试数据,实现全域数据统一管理与应用,构建出高效可靠的虚拟仿真平台。它不仅极大提升了研发效率,更全面赋能智能泊车系统的快速迭代与可靠验证。比如,
一键将真实路采数据转化为丰富仿真场景,自动生成多样化车位与障碍物布局,并且可以从一个场景中泛化出成百上千的衍生场景,大幅提升算法的鲁棒性,加速适应各类复杂环境。
支持对泊车核心算法开展静态搜索规划验证与动态全局规划测试,可在仿真环境中系统性检验算法精度、效率与可靠性。
可在仿真或实车测试中随时加入虚拟车辆、行人等动态智能体,轻松模拟真实交互场景,高效训练和验证车辆的决策与交互能力。
Max Parking 虚拟引擎,真正实现“数据驱动迭代,仿真加速落地”,帮助车企大幅缩短开发周期,更快交付用户体验卓越的泊车功能。
结语
Nullmax 的 Max Parking 智能泊车解决方案凭借“感知-规划-执行”全链路智能驱动,彻底将用户从复杂的空间判断与操作控制中解放出来。该系统既可帮助新手驾驶员从容化解泊车焦虑,也能为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节省更多时间与精力。
它不仅能够高效应对常规停车场景,更可精准处理窄位、断头路等现实中的复杂泊车挑战,真正实现了全场景的能用及好用。每一次流畅、轻松的自动泊入,都体现了智能驾驶为现代出行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捷与幸福感。
作为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Nullmax 2016年创立于美国硅谷,致力于打造全场景无人驾驶应用,引领移动出行智变。
Nullmax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打造了涵盖上层应用、中间件及云端数据系统的辅助驾驶全栈技术体系 MAX,并构建了由数据平台、算法平台组成的基石架构。
基于 MAX 平台架构及新一代 Nullmax Intelligence (NI) 端到端智驾技术,Nullmax 推出了以视觉为主、多传感融合感知的 MaxDrive 平台化辅助驾驶方案,面向不同车型、不同场景功能需求,可全面覆盖高中低算力的不同芯片平台,支持任意传感器配置,具有可扩展、可移植、低成本、覆盖全球的优势。目前,Nullmax 已与全球多家汽车厂商、一级供应商、芯片厂商建立了深入的量产合作,量产进程持续向前。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71文章
53534浏览量
773105 -
无人驾驶
+关注
关注
99文章
4210浏览量
124681 -
智能泊车
+关注
关注
0文章
26浏览量
7862
原文标题:Max Parking:Nullmax重新定义智能泊车“快准稳”
文章出处:【微信号:Nullmax,微信公众号:Nullmax纽劢】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菲力尔推出新一代口袋热像仪FLIR C8
环旭电子即将推出新一代1.6T光模组产品
智能驾驶科技公司Nullmax与国汽智控达成战略合作

TDK推出新一代VibeSense360 TWS解决方案
黑芝麻智能携手Nullmax打造辅助驾驶主流量产方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