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压击穿试验仪中,微电流检测电路直接决定试验数据可靠性,但微弱信号易受干扰。构建抗干扰体系、保障检测精度,是优化试验仪性能的关键。
一、微电流检测电路的干扰来源分析
(一)外部电磁干扰
试验环境中的工频电磁场、无线电信号等,通过空间辐射或线路传导干扰电路。如高压设备电磁场会在导线感应杂散电压,开关脉冲干扰会破坏电路稳定。
(二)电路内部噪声干扰
电阻热噪声、半导体散粒噪声等元件固有噪声,以及寄生电容电感产生的耦合噪声,都会影响检测信号。
(三)环境与布局干扰
温湿度变化使元件参数漂移、绝缘性能降低,不合理电路布局导致静电耦合,均影响检测精度。
二、微电流检测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一)硬件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选用低噪声元件,采用差分放大结构,设置 RC、LC 等滤波电路,减少干扰引入。
(二)屏蔽与隔离技术的应用
用金属屏蔽罩、光电隔离等技术阻断干扰路径,选用屏蔽电缆抑制辐射与串扰。
(三)接地系统的优化设计
采用独立单点接地或混合接地,避免地电位差与环路干扰。
(四)软件辅助抗干扰措施
运用数字滤波、阈值判断、多次采样平均等算法,提升抗干扰能力。
三、微电流检测精度的保证策略
(一)高精度电路拓扑设计
采用微弱信号放大技术,设置校准环节,进行低温漂设计,确保检测精度。
(二)完善的校准与标定机制
用标准电流源校准电路,用标准试样标定整机,建立校准档案跟踪精度。
(三)试验环境的精准控制
控制温湿度,设置电磁屏蔽,避免附近使用高功率设备。
(四)操作流程的规范化
规范预热、接线、操作、维护流程,减少人为误差。
四、抗干扰与精度设计的协同优化
抗干扰与精度设计需协同,可通过仿真评估、试验验证调整方案,实现最佳平衡,确保绝缘材料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审核编辑 黄宇
-
抗干扰
+关注
关注
5文章
328浏览量
35377 -
微电流
+关注
关注
0文章
13浏览量
1060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锂电池外壳气密性检测仪的检测精度可以达到多少

纳芯微发布全新高精度双通道电流检测放大器NSCSA285系列

芯片抗干扰能力概述
网线怎么抗干扰

如何通过期间核查确保电压击穿试验仪在两次校准之间的性能稳定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