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挑 战
矿卡作业中的"视觉盲区"
在露天矿区、大型工程施工现场,重型矿卡和工程车辆面临着极端作业环境的严峻考验:夜间无光环境、扬尘弥漫、雾霭笼罩……传统视觉系统在这些条件下往往"失明",成为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在能见度低于5米的扬尘环境中,我们的司机几乎是在'盲开',每年因此导致的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超过千万。"某大型矿业集团安全负责人坦言。
02破 局
红外热成像如何赋能矿卡驾驶安全
01环境感知增强
全天候可视性
红外热成像可穿透粉尘、黑暗、弱光环境,实时显示热图像(以P302B产品为例,夜间探测350米内行人或动物),可极大降低事故发生率。
02盲区测试
在车辆四周(尤其是右转盲区)部署红外摄像头,自动识别靠近的热源目标。
技术方案
三目红外拼接方案,最大可实现红外光谱120°大视角,同时通过AI算法,可对周边行人、车辆等进行检测识别,让视野无盲区,极大增强驾驶的安全性。
03碰撞预警系统
动态目标检测
AI算法分析热图像中的移动热源(如人员、车辆),触发声光报警。
轩辕智驾新一代红外摄像头:采用640×512高分辨率探测器,支持-40℃至+80℃宽温工作,适应极限环境作业,穿透无光和烟尘雾霭能力突出,可保障露天矿车和矿下车智能驾驶辅助。
03落 地
某大型矿区实测数据惊艳
在内蒙古某年产千万吨级露天煤矿的实测中,搭载该系统的矿卡展现出惊人性能:
夜间环境
"安装这套系统后,我们的夜间作业效率提升了40%,安全事故率下降了近80%。"该矿设备部部长说道。
04行 业 启 示
红外视觉的标准化未来
车载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赋能矿用车辆的智能化监测与作业,能够进一步提升矿山作业的智能化、安全性和效率,完美契合《智慧矿山建设指南》中“感知-分析-决策-执行”的闭环逻辑,是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矿山的关键技术拼图。随着国家《智慧矿山建设指南》的推进,红外视觉技术正从"选配"变为"标配"。
05展 望
从矿区走向更广阔天地
基于在矿卡领域的成功经验,该技术方案正在向更多场景延伸: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隧道施工工程车辆、消防救援特种车辆、高寒地区作业设备等。
轩辕智驾项目工程师表示:“我们正与研发下一代高分辨率矿用产品解决方案,把复杂环境感知能力提升到新高度,全天候实现智能预警,助力商用车更安全、智能化作业。”
-
摄像头
+关注
关注
61文章
5014浏览量
99756 -
轩辕智驾
+关注
关注
0文章
40浏览量
1350
原文标题:行业案例|红外热成像赋能矿卡驾驶安全
文章出处:【微信号:xy-idrive,微信公众号:轩辕智驾】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