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详解超高密度互连的InFO封装技术

中科院半导体所 ? 来源:学习那些事 ? 2025-09-01 16:1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文章来源:学习那些事

原文作者:小陈婆婆

在先进封装技术演进中,台积电的InFO(Integrated Fan-Out)平台通过扇出型重布线技术重新定义了芯片级集成的可能性。

InFO-R和 InFO-L

InFO-R作为基础架构,采用"芯片嵌入+RDL成型"的工艺路径。芯片在晶圆级基板上完成精准定位后,通过光刻工艺直接在芯片表面构建多层铜重布线层(RDL),线宽/线距(L/S)可压缩至2μm/2μm级别。这种设计使单块封装即可集成多颗异质芯片(如逻辑、存储、射频模块),并通过扇出型走线实现芯片间横向互连。苹果M系列芯片的封装即采用该技术,在保持12英寸晶圆级尺寸的同时,将APU与LPDDR5内存的互连带宽提升到200GB/s,较传统FCBGA封装提升3倍。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近期公布的InFO-R Gen3工艺已实现RDL层数突破至6层,支持1.6Tbps的SerDes通道集成,为5G基站和数据中心加速器提供了高密度互连解决方案。

针对局部高密度互连需求,InFO-L平台通过嵌入式LSI(局部硅互连)芯片解决了传统RDL的密度瓶颈。该技术将微型硅桥接片嵌入RDL层中,在特定区域实现亚微米级互连(如0.8μm节距),同时保留扇出工艺的大面积布局优势。英特尔在Meteor Lake处理器中采用的Foveros技术即属此类,其LSI芯片通过预先植入的深沟槽电容(DTC)有效抑制电源噪声,使多芯片系统在150W功耗下仍能维持1.1V的核心电压稳定度。行业动态显示,AMD下一代Zen5架构处理器将采用InFO-L与3D V-Cache技术的混合封装,通过LSI芯片实现三级缓存与计算核心的垂直互连,预计带宽密度将突破300GB/s/mm?。

从技术演进路径看,InFO平台正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解耦持续拓展边界。玻璃基板的应用研究已进入实操阶段,其高平整度与超薄化特性可支持更精密的TSV制造;而RDL层与LSI芯片的协同设计,则推动封装从被动互连向主动功能集成转型。

此外,InFO与SoIC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催生新一代3D系统级封装——通过前道键合实现芯片垂直堆叠,再通过扇出型RDL完成横向扩展,这种"立体扇出"架构已在台积电的3DFabric技术路线图中明确标注为2026年量产目标。这些进展共同印证了先进封装技术正在从"连接载体"演变为"系统赋能者",为摩尔定律的延续提供关键支撑。

超高密度互连的InFO封装

在先进封装技术向亚微米级互连密度突破的进程中,台积电的InFO-UHD(超高密度互连扇出型封装)技术通过工艺创新重新定义了晶圆级封装的性能边界。作为InFO平台的延伸,该技术采用铜双大马士革工艺与液态光敏介质膜结合,在300mm晶圆上实现了线宽/间距(L/S)低至0.8μm/0.8μm的精细布线,单层RDL通过5μm级微孔与2μm/1μm逃逸布线构建多层互连网络。其核心突破在于通过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实现铜覆盖层与种子层的精准平坦化,不仅解决了传统半加成工艺(SAP)中铜布线钻蚀与附着力不足的问题,更将介质层厚度均匀性控制在±0.5μm以内,为高频信号传输提供了超低损耗的传输通道。

14c05ece-8653-11f0-a18e-92fbcf53809c.jpg

可靠性验证显示,经10次回流焊+500次温度循环(65~150℃)及96小时无偏压HAST测试后,Cu-介质层界面未出现分层,微孔与焊盘内部亦无裂纹,印证了该工艺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信号完整性方面,InFO-UHD通过优化RDL表面粗糙度(低至0.5nm),将50GHz频段下的归一化传输损耗(NTL)控制在传统SAP工艺的70%以下,尤其在差分对设计(GSSG链路)中,通过线宽/间距/高度(L/S/H)的精确调优,有效抑制了电容效应对阻抗匹配的影响。

14d58678-8653-11f0-a18e-92fbcf53809c.jpg

性能对比数据凸显其技术优势:在逻辑-逻辑集成场景中,双层RDL结构可实现10Tbit/s/mm的带宽密度,较CoWoS平台提升2.5倍;能量效率方面,500μm线长下达到0.061pJ/bit,与硅转接板技术(Si-IF)持平,但线宽仅为后者的40%,且在HBM2存储接口中以0.62pJ/bit的能效超越硅转接板的0.83pJ/bit。值得关注的是,该技术无需依赖半导体晶圆厂的前道制程设备,可基于现有InFO产线升级,显著降低了高端封装的准入门槛。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852

    浏览量

    446351
  • 晶圆
    +关注

    关注

    53

    文章

    5240

    浏览量

    130433
  • 先进封装
    +关注

    关注

    2

    文章

    488

    浏览量

    719

原文标题:InFO芯片先置集成技术及其封装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PCB技术详解:HDI技术实现高密度互连

    HDI板,是指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即高密度互连板,是PCB行业在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门较新的技术
    发表于 02-05 11:31 ?7881次阅读
    PCB<b class='flag-5'>技术</b><b class='flag-5'>详解</b>:HDI<b class='flag-5'>技术</b>实现<b class='flag-5'>高密度</b><b class='flag-5'>互连</b>板

    器件高密度BGA封装设计

    器件高密度BGA封装设计引言随着可编程器件(PLD) 密度和I/O 引脚数量的增加,对小封装和各种封装形式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球栅阵列(BGA
    发表于 09-12 10:47

    高速高密度多层PCB设计和布局布线技术

    高速高密度多层PCB设计和布局布线技术
    发表于 08-12 10:47

    探讨高密度小间距LED屏工艺

    随着LED显示技术的快速进步,LED显示屏的点间距越来越小,现在市场已经推出P1.4、P1.2的高密度LED显示屏,并且开始应用在指挥控制和视频监控领域。  在室内监控大屏市场上DLP拼接和LCD
    发表于 01-25 10:55

    关于高密度布线技术有什么要求?

    请问关于高密度布线技术有什么要求?
    发表于 04-25 06:26

    高密度封装技术推动测试技术发展

    高密度封装技术推动测试技术发展鲜 飞(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4)摘要:高密度
    发表于 12-14 11:33 ?8次下载

    采用RCC与化学蚀刻法制作高密度互连

          采用RCC与化学蚀刻法制作高密度互连印制板  &
    发表于 04-16 21:23 ?1476次阅读

    高密度互连PC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高密度互连印刷电路板(HDI PCB)使电子技术取得了技术进步。它们被称为各种名称:序列构建(SBU),Microvia Process(MVP)和Build Up Multilaye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19:30 ?2442次阅读

    为什么要使用高密度互连

    高密度互连( HDI )是印刷电路板( PCB )设计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由于较小组件的更集中布置, HDI 板允许比传统电路板更高的电路密度,从而创建更简洁的路径。通常使用盲孔和
    的头像 发表于 11-03 18:31 ?2755次阅读

    PCB技术详解:HDI技术实现高密度互连板资料下载

    电子发烧友网为你提供PCB技术详解:HDI技术实现高密度互连板资料下载的电子资料下载,更有其他相关的电路图、源代码、课件教程、中文资料、英文
    发表于 04-16 08:49 ?19次下载
    PCB<b class='flag-5'>技术</b><b class='flag-5'>详解</b>:HDI<b class='flag-5'>技术</b>实现<b class='flag-5'>高密度</b><b class='flag-5'>互连</b>板资料下载

    高密度互连印刷电路板如何实现高密度互连HDIne ?

    高密度互连 (HDI) 需求主要来自于芯片供应商。最初的球栅阵列封装 (BGA) 支持常规过孔。
    发表于 06-01 16:43 ?998次阅读
    <b class='flag-5'>高密度</b><b class='flag-5'>互连</b>印刷电路板如何实现<b class='flag-5'>高密度</b><b class='flag-5'>互连</b>HDIne ?

    器件高密度BGA封装设计-Altera.zip

    器件高密度BGA封装设计-Altera
    发表于 12-30 09:21 ?3次下载

    高密度互连印刷电路板:如何实现高密度互连 HDI

    高密度互连印刷电路板:如何实现高密度互连 HDI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16:42 ?1336次阅读
    <b class='flag-5'>高密度</b><b class='flag-5'>互连</b>印刷电路板:如何实现<b class='flag-5'>高密度</b><b class='flag-5'>互连</b> HDI

    高密度互连,引爆后摩尔技术革命

    领域中正成为新的创新焦点,引领着超集成高密度互连技术的飞跃。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实现高密度互连,将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7:57 ?816次阅读
    <b class='flag-5'>高密度</b><b class='flag-5'>互连</b>,引爆后摩尔<b class='flag-5'>技术</b>革命

    高密度封装失效分析关键技术和方法

    高密度封装技术在近些年迅猛发展,同时也给失效分析过程带来新的挑战。常规的失效分析手段难以满足结构复杂、线宽微小的高密度封装分析需求,需要针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11:07 ?849次阅读
    <b class='flag-5'>高密度</b><b class='flag-5'>封装</b>失效分析关键<b class='flag-5'>技术</b>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