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EML芯片:光通信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技术引擎

Carol Li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李弯弯 ? 2025-09-01 07:5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2025年,全球光通信产业迎来技术迭代的关键节点。泽达半导体宣布实现100G PAM4 EML芯片量产,标志着中国在高速光模块核心器件领域突破海外垄断。与此同时,华工科技光电子研创园一期项目投产,规划年产4000万只800G/1.6T光模块,其中EML芯片作为核心组件,其性能直接决定光模块的传输效率与成本。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的背景下,EML芯片正从单一的光通信器件演变为AI基础设施的关键支撑,其技术突破与市场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全球数据传输的未来。

EML芯片的技术内核与AI场景适配

EML(电吸收调制激光器)芯片通过单片集成激光二极管与电吸收调制器,实现了光信号的纳米级超高速开关。其核心优势在于高速调制、低啁啾与高集成度:调制速度可达40Gbps以上,啁啾系数低于传统直接调制激光器(DML),支持10公里以上中长距离传输,且单芯片结构使光模块体积缩小40%。例如,斑岩光子研发的差分驱动EML芯片,通过省略外置驱动芯片,将功耗降低30%,已应用于阿里云数据中心短距传输场景。

在AI算力集群中,EML芯片的价值更为凸显。800G/1.6T光模块需同时满足低时延、高带宽与低功耗需求,而EML芯片的调制带宽超过50GHz,可支持单波200G传输,显著提升GPU互联效率。以华工正源的1.6T硅光模块为例,其内置的EML芯片通过三维集成技术,将空间利用率提升50%,单模块功耗降低28W,直接降低了AI训练集群的电力成本。此外,EML芯片的波长稳定性优于硅光方案,在跨省骨干网传输中可提升60%的传输距离,降低40%的单比特成本。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材料与工艺的创新。泽达半导体采用单脊波导结构与单对接再生生长技术,简化了传统EML的制造流程,使3英寸晶圆良率提升至92%,3dB带宽达54GHz,TDECQ(传输色散眼图闭合代价)低于3.0dB,完全符合IEEE标准。而长光华芯发布的200G EML芯片,通过优化InGaAsP多量子阱带隙,在25°C至70°C工作温度范围内保持性能稳定,填补了国内高速EML芯片的空白。

市场格局重塑:国产替代与生态竞争

全球EML芯片市场呈现“日美主导、中国突围”的格局。2024年,全球EML激光芯片市场规模达37.1亿元,中国市场规模为12.0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74.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23%。日本三菱电机、美国Lumentum与芬兰Hisilicon占据高端市场,而中国厂商正通过“技术突破+生态协同”实现反超。例如,源杰科技凭借25G EML芯片量产能力,获得华为与英特尔订单,其100G EML芯片已进入800G光模块供应链。

国产替代的驱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是政策支持,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推动低功耗光模块需求,硅光与EML技术均获得专项基金;二是产业链协同,华工科技通过投资云岭光电,实现了25G至100G光芯片的自主可控,将交付周期从数月压缩至数周,成本降至原来的1/5。2025年,国内EML芯片产能扩张显著,斑岩光子晶圆良率达92%,预计三季度供应紧张局面将缓解。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EML芯片成本高昂,单颗100G芯片成本超50美元,且依赖磷化铟(InP)等稀缺材料,日本住友电工垄断全球90%的InP供应,地缘冲突可能导致价格波动。此外,硅光技术的崛起对EML形成冲击:2025年,硅光在800G模块中的占比将从15%提升至40%,1.6T模块中占比达80%。对此,中国厂商的应对策略包括:开发全集成方案(减少80%外围器件)、布局车用激光雷达等新兴市场(海外厂商如Lumentum已转向该领域),以及通过生态协同提升竞争力(如华为与源杰科技的技术合作)。

写在最后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重塑EML芯片的技术路径。一方面,AI算力需求推动光模块向3.2T甚至6.4T演进,EML芯片需进一步提升调制速度与集成度;另一方面,CPO(共封装光学)技术的成熟可能改变光模块形态,EML芯片需与硅光、薄膜铌酸锂(TFLN)等材料融合,以适应液冷散热与高密度互联需求。例如,天孚通信的1.6T光引擎订单增长50%,其核心组件正是EML与硅光的混合集成方案。

中国EML产业已从“技术突破”迈向“生态重构”。通过补链强链,华工科技培育了40余家链上企业,形成从芯片到模块的完整供应链;通过国际标准制定,源杰科技与斑岩光子正参与IEEE EML芯片测试规范修订,提升中国厂商的话语权。在算力基建浪潮中,国产EML芯片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其未来不仅是光通信的“隐形冠军”,更将成为AI时代数据高速公路的“基石”。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六博光电支持OpenVLC推出高性价比可见光通信模组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通信技术领域不断涌现出创新成果。可见光通信(VisibleLightCommunication,VLC)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兴通信
    的头像 发表于 03-14 09:52 ?746次阅读
    六博光电支持OpenVLC推出高性价比可见<b class='flag-5'>光通信</b>模组

    光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基本结构

    本文介绍了硅光芯片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硅光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几个基本结构单元。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7:31 ?1181次阅读
    硅<b class='flag-5'>光通信</b><b class='flag-5'>技术</b>的原理和基本结构

    光通信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成为现实。智慧城市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管理智能化、服务便捷化、生活舒适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光通信技术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其高速、大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09:43 ?762次阅读

    光通信中波分复用技术的优势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光通信因其高速、大容量、抗干扰性强等优点而成为信息传输的主流方式。波分复用技术作为光通信领域的一项革命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09:40 ?928次阅读

    光通信网络的优势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光通信网络以其高速、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等优势,成为现代通信网络的主流技术。 1.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09:36 ?1019次阅读

    光通信与电通信的区别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光通信和电通信是两种主要的通信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两种技术在各自的领域内都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09:35 ?2258次阅读

    光通信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核心,承担着海量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任务。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对内部通信网络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09:33 ?1017次阅读

    硅光芯片技术突破,引领光通信新时代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对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基于电子的微电子技术已经遇到了物理极限,而基于光子的光电子技术则凭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0:38 ?1735次阅读
    硅光<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技术</b>突破,引领<b class='flag-5'>光通信</b>新时代

    芯片级硅光通信技术介绍

    的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通信系统叫做光纤通信系统,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云计算、大数据、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光通信网络的传输能力得到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1:41 ?1159次阅读
    <b class='flag-5'>芯片</b>级硅<b class='flag-5'>光通信</b><b class='flag-5'>技术</b>介绍

    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结合

    集成电路,为人工智能算法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存储和计算能力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专用化芯片 : 专用化的人工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1-19 10:05 ?2371次阅读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无疑是科技发展中的一场革命。在人工智能硬件加速中,嵌入式系统以其独特的优势和重要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算法,嵌入式系统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从而实现
    发表于 11-14 16:39

    光通信芯片将迎来涨价潮

    随着人工智能需求的急剧上升,美国网络通信光通信芯片巨头Marvell近期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其全产品线将实施涨价。这一举措标志着在光通信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1:05 ?1439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无疑为读者铺设了一条探索人工智能(AI)如何深刻影响并推动科学创新的道路。在阅读这一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以及其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以下是我个人的学习心得: 1.
    发表于 10-14 09:12

    空间光通信和光纤通信区别

    空间光通信(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和光纤通信(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是两种不同的通信技术,它们在原理、应用、优缺点等方面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11:09 ?1822次阅读

    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的区别

    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在定义、技术组成、应用领域以及发展重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的头像 发表于 09-15 14:27 ?231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