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无线充电早已从“锦上添花”变成了用户的核心需求之一。而作为全球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Qi协议近年来迭代至Qi2版本,不仅提升了充电效率,更通过磁吸设计解决了传统无线充“对不准”的痛点。那么,哪些手机已经或即将支持这一技术?它们的实际体验又如何?
Qi2:无线充电的“磁吸革命”
Qi2是无线充电联盟(WPC)于2023年推出的新标准,其最大特点是引入磁力对齐技术——类似于苹果MagSafe的吸附设计,手机只需靠近充电器即可自动精准贴合,告别反复调整位置的尴尬。同时,Qi2支持最高15W功率,比早期Qi标准的7.5W快了一倍。这一升级让无线充电的实用性大幅提升,尤其适合车载、办公等碎片化充电场景。
2025年支持Qi2的手机盘点
目前,Qi2认证手机数量已突破50款,覆盖苹果、三星等主流品牌。其中,三星Galaxy S25 Ultra成为首批通过Qi2 2.1.0认证的旗舰机型,其认证编号为23212,标志着三星正式加入Qi2生态。此前,三星曾公开表示“2025年Galaxy设备将支持Qi2”,这一承诺如今已落地。
苹果方面,虽然官方未明确提及,但根据产业链消息,预计9月发布的iPhone 17系列极有可能搭载Qi2协议。若成真,这将进一步推动Qi2的普及,形成安卓与iOS阵营的“双轮驱动”。
跨界融合:Qi2的想象力不止于手机
Qi2的爆发式增长不仅体现在手机上。截至2025年5月,全球已有超1700款Qi2认证产品,涵盖剃须刀、化妆镜甚至插线板等创新品类。例如,松下推出的小方盒2.0剃须刀便内置Qi2模块,充电时可直接吸附在无线充上,实现“剃须+充电”一体化的体验。这种跨界融合预示着Qi2正从“技术标准”进化为“生活基础设施”。
用户场景:为什么你需要Qi2手机?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Qi2的价值可总结为三点:
高效省心:磁吸设计让充电“一贴即合”,15W功率接近有线快充,早晨洗漱时随手一放即可补充30%电量。
兼容性强:无论是星巴克里的共享充电板,还是车内支架,只要看到Qi2标识,就能通用。
未来proof:随着Qi2生态扩张,早期投入的设备(如车载无线充)可长期使用,避免重复消费。
数据背后的趋势:无线充电的“临界点”已至
2025年1月的认证数据显示,Qi2设备中多功能无线充占比30%,充电宝和车充紧随其后。这一分布反映出用户对“多场景无缝充电”的强烈需求。品牌方面,三星、贝尔金等大厂已密集布局,而Wits等厂商则以5款认证产品成为数量冠军。可以预见,随着技术成本下降,Qi2将逐步渗透至千元机市场。
结语:无线充电的下一站在哪里?
从“能用”到“好用”,Qi2正在重塑无线充电的体验边界。对于消费者而言,2025年无疑是换机的最佳时机——无论是三星Galaxy S25 Ultra的硬核参数,还是iPhone 17的生态协同,Qi2都将成为旗舰手机的“隐形标配”。而在这场技术浪潮中,唯一需要准备的,或许只是一块支持磁吸的充电器。
-
无线充电
+关注
关注
1299文章
3375浏览量
320445 -
无线充方案
+关注
关注
0文章
72浏览量
191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