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至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成功举行。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赛事,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名机器人运动员参与了26个赛项的487场比拼。
赛事不仅呈现了精彩竞技瞬间,更成为人形机器人技术进步的集中展示窗口。
技术突破:从遥控到自主
本届运动会的显著特点是机器人全自主能力的突破。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具身天工Ultra”在1500米赛跑中实现全程自主无人工遥控奔跑,成为该项目的唯一全程自主选手。
全自主模式意味着机器人需要依靠自身完成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自主应对可能的突发状况。这是机器人能否真正拥有自主“大脑”的关键跨越。
运动能力极限不断刷新
机器人的运动性能纪录被不断打破。宇树H1人形机器人以6分34秒40的成绩获得1500米冠军,并摘得本届赛事首金。
星动纪元的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星动L7以95.64厘米的成绩打破跳高世界纪录,同时在跳远项目中以1.468米的成绩刷新纪录。
场景应用:从赛场到落地
运动会精心设置了工厂、仓储中心、医院、酒店四大场景赛,这些正是当前人形机器人应用落地最为广泛且需求迫切的领域。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的银河通用Galbot以336分的总成绩夺冠,成绩几乎是第二名的两倍。银河通用联合创始人史雪松表示,公司早在2024年底就已经在医药场景有了商业化落地,北京已有十余家智慧药店使用其机器人进行药品分拣。
商业价值与市场规模
机器人运动会不仅是一场技术展示,更显示出可观的商业价值。加速进化创始人程昊透露,公司今年6月主办的机器人足球联赛座无虚席,全网流量近3亿。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计,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380亿元,销量从0.4万台激增至27.12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
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通用模拟芯片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日益重要。模拟芯片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执行提供基础支持。
乾鸿微的500M高速宽带运算放大器产品已应用到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中,正拓展其他机器人客户。乾鸿微模拟芯片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机器人等多个领域,为具身智能系统提供了高性能、低功耗的解决方案。
随着模拟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的感知精度、能源效率和响应速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具身智能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3-5年,我们或将见证人形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工业巡检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真正走进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
模拟芯片
+关注
关注
8文章
663浏览量
51725 -
人形机器人
+关注
关注
7文章
781浏览量
17758 -
具身智能
+关注
关注
0文章
170浏览量
54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