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智慧农业正凭借其高效、精准、可持续的优势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物联网技术为智慧农业搭建了感知与控制的桥梁,而低代码云平台则为这一技术的落地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开发与部署途径,二者融合推动精准种植从概念走向现实,为传统农业带来颠覆性变革。
物联网技术:智慧农业的感知基石
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扮演着 “感知神经” 的角色。在农田、果园、温室等场景中,大量传感器被部署,如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为灌溉决策提供依据;温度传感器精确感知环境温度,确保作物处于适宜生长区间;光照传感器追踪光照强度与时长,辅助调节补光设备;气体传感器监测二氧化碳、氨气等气体浓度,优化作物生长微环境。同时,摄像头等设备也加入感知阵营,摄像头可实时捕捉作物生长状态,用于病虫害识别。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将采集到的海量数据源源不断地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为精准种植奠定数据基础。
低代码云平台:加速物联网应用开发的利器
低代码云平台打破了传统软件开发的技术壁垒。在智慧农业领域,开发者即便缺乏深厚编程功底,也能借助平台的可视化界面、预制组件与模板,快速搭建物联网应用。低代码云平台提供丰富的农业专属组件库,涵盖传感器数据采集模板、智能灌溉控制模块、水肥一体化等。开发者只需通过简单的拖拽、配置操作,即可完成应用的基础架构搭建,极大缩短开发周期,让农业从业者能快速将创意转化为可用的应用系统。
关键应用:助力智慧农业精准种植
1. 数据整合与实时监测
低代码云平台能轻松整合来自不同品牌、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数据。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 Modbus、MQTT 等协议,确保各类设备的数据无缝接入。在蔬菜大棚基地,通过低代码云平台构建的监测系统,将大棚内的温湿度、光照、土壤酸碱度等传感器数据统一汇聚,管理者在电脑或手机端即可实时查看各大棚的环境参数,以直观的图表形式呈现,异常数据自动标红报警,帮助农户第一时间察觉并处理问题。
2. 智能灌溉与施肥决策
基于物联网采集的数据,低代码云平台可远程设置灌溉规则,比如依据作物品种、生长阶段、土壤墒情以及气象数据,精准计算灌溉与施肥需求。在棉花种植区,低代码平台开发的智能灌溉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反馈,结合棉花不同生长周期需水量,自动控制灌溉阀门的开启与关闭,实现按需灌溉,相比传统灌溉方式节水 30%-40%。同时,在施肥环节,根据土壤养分传感器数据,平台给出精准施肥配方,指导农户合理施用化肥,提升肥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3. 气象监测与报警通知
借助低代码云平台,结合气象环境监测系统,获取CO2、负氧离子、气压、雨量、风速、风向、光照度、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PM2.5/PM10、臭氧、噪声等户外气象参数。一旦检测到极端气象灾害迹象,平台立即向农户推送报警通知,并给出针对性的防治建议,如推荐合适灌溉时机、播种等。
4. 远程设备控制
农户可通过低代码云平台开发的移动应用,远程控制农业设备。在寒冷冬季,北方的温室种植户可在室内通过手机,远程开启温室的加热设备、通风扇、遮阳帘等,调节温室环境;在灌溉时,即便身处异地,也能远程操控灌溉设备,确保作物生长需水得到满足,提升农业生产管理的便捷性与灵活性。
平台优势:拖拽式开发应用
低成本:降低开发成本与时间,减少对专业技术团队的依赖;
应用灵活:可根据农业生产实际需求随时调整、扩展应用功能;
数据共享:方便与第三方系统(如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对接,实现产业链协同;
低代码云平台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助力更多农业从业者实现高效、精准的农业生产,推动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方向大步迈进,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审核编辑 黄宇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33文章
46502浏览量
396338 -
云平台
+关注
关注
1文章
1471浏览量
40730 -
智慧农业
+关注
关注
4文章
826浏览量
2059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无需代码,轻松搭建:IOT 物联网管理平台重构智慧楼宇服务体系
智慧工厂技术入侵农业:大棚物联网系统如何实现工业级可控?
解锁应用场景搭建新方式:IOT 物联网平台的跨设备数据关联与零编程零成本
智慧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以及应用场景
国产TurMass?技术革新智慧农业:加速农业现代化升级进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