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DZ200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在新能源(光伏、风电)并网场景中,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的核心目标是评估新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影响、保障并网稳定性、满足电网导则要求,并为新能源电站的控制策略(如逆变器 / 变流器调节、无功补偿)提供数据支撑。结合光伏、风电的发电特性(波动性、电力电子化、间歇性)及电网对新能源并网的技术规范(如 GB/T 19964《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 19963《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需重点监测以下参数:
一、基础电气参数(稳态监测)
电压(三相相电压、线电压)
光伏 / 风电并网时,逆变器 / 变流器的输出电压需与电网电压匹配,电压偏差(超出 ±7% 或 ±10%)会触发保护动作导致脱网。监测电压有效值及偏差,可实时评估并网接口的电压稳定性(尤其弱电网中,新能源出力波动易引发电压波动)。
电流(三相电流)
监测电流有效值及变化趋势,反映新能源电站的实际出力(有功 / 无功),同时用于计算谐波、三相不平衡等指标。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
有功功率:光伏(受光照)、风电(受风速)的出力波动大,需监测有功功率的实时值及变化率(如风电 1 分钟 / 10 分钟功率变化率),避免快速波动对电网调频造成压力。
无功功率:新能源电站需具备无功调节能力(如光伏逆变器的容性 / 感性无功输出),监测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需满足 ±0.9 以上),确保电压支撑能力。
频率
新能源出力波动(如云层遮挡导致光伏出力骤降、阵风导致风电出力骤升)可能影响电网频率(尤其孤岛微电网或弱电网),需监测频率偏差(通常要求 ±0.2Hz 或 ±0.5Hz),为调频控制提供依据。
二、谐波与间谐波
新能源发电依赖电力电子设备(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其高频开关动作会产生大量谐波,是并网电能质量的核心问题,需重点监测:
谐波(整数次谐波,2~50 次)
低次谐波(3、5、7 次):逆变器拓扑(如两电平、三电平)及调制策略易产生,可能导致电网谐振、变压器过热。
高次谐波(11~50 次):高频开关器件(如 IGBT)的开关频率(kHz 级)可能引入,需监测幅值及总谐波畸变率(THDu、THDi,通常要求 THDu≤5%)。
间谐波(非整数次谐波)
光伏组件局部阴影、风电变流器转速波动时,可能产生非整数次谐波,导致灯光闪烁、计量误差,需监测其频率及幅值。
三、电压波动与闪变
电压波动
风电叶片扫风不均匀、光伏云层快速移动时,出力会短时间内波动(如风电 10 秒内功率变化 ±10%),导致并网电压的周期性波动(幅度通常用 ΔU??表示),需监测波动幅度及频率。
闪变
电压波动若在人眼敏感的频率范围(0.5~35Hz),会引发灯光闪烁(闪变),影响用户体验。需监测短时闪变值(Pst)和长时闪变值(Plt),通常要求 Plt≤1。
四、暂态事件(电压暂升 / 暂降 / 中断)
新能源并网接口的暂态事件多与设备操作或故障相关,需快速捕捉:
电压暂降 / 暂升
暂降:电网侧故障(如短路)、新能源电站内部保护动作(如逆变器过流)可能导致电压骤降(幅值 0.1~0.9p.u.,持续 0.5 周波~3 秒)。
暂升:逆变器无功过补、电网负荷突减时可能引发电压暂升(幅值 1.1~1.8p.u.),需监测其幅值、持续时间及相位。
电压中断
电网故障或新能源电站脱网时,可能出现电压完全消失(<0.1p.u.),需记录中断时刻及持续时间,评估对电网恢复的影响。
五、三相不平衡
三相电压 / 电流不平衡度
光伏组串局部阴影、风电箱变接线误差、或单相逆变器接入比例过高时,可能导致三相电流 / 电压不平衡。需监测负序电压不平衡度(通常要求≤2%)和负序电流不平衡度,避免影响电网三相设备(如电机)运行。
六、特殊场景补充参数
直流分量
光伏逆变器若存在直流侧漏电或调制异常,可能向电网注入直流分量,导致变压器直流偏磁(发热、噪声增大),需监测直流电流分量(通常要求≤0.5% 额定电流)。
电压骤升 / 骤降的源头定位
部分高级监测装置需具备暂态事件的方向判别能力(如故障电流方向),区分暂态事件是来自电网侧还是新能源电站侧,便于责任划分。
功率波动速率
针对风电,需监测有功功率的变化率(如 1 分钟内最大变化量),避免快速波动超出电网接纳能力(如某些地区要求风电 1 分钟功率变化率≤10% 额定功率)。
总结
新能源并网的电能质量监测需聚焦 **“电力电子化带来的谐波问题”“波动性带来的电压 / 频率波动问题”“暂态事件的快速捕捉”** 三大核心,参数选择需严格匹配电网导则要求,同时为新能源电站的主动治理(如 SVG 无功补偿、逆变器谐波抑制)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审核编辑 黄宇
-
新能源
+关注
关注
27文章
6288浏览量
110326 -
电能质量
+关注
关注
0文章
587浏览量
21401 -
并网
+关注
关注
1文章
174浏览量
2046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光伏并网点选位误区?安科瑞电能质量治理方案匹配场景需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