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PCB为啥现在行业越来越流行“浅背钻”了?

海马硬件 ? 来源:海马硬件 ? 作者:海马硬件 ? 2025-08-18 16:2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高速先生成员--黄刚

毫无疑问,信号速率已经是灰常灰常高了,过孔对信号质量的影响在以往文章中已经分享过太多太多。过孔一身都是坑,其中最大的那个就是它的stub影响。一个有stub的过孔衰减的上限可能是大家想象不到的,1dB,5dB,10dB,20dB甚至更大都有可能。

So,一套专门为提升有stub的过孔性能的加工工艺就应运而生了,那就是背钻,简单的流程就像下面这样了。

wKgZPGii4_eAdLI0AAB_McdwAzU498.jpg

当然,我们也知道,本身常规的板子是不需要背钻的,突然增加这样一个工艺流程,加钱是难免的事情。因此精明的硬件朋友们就学会了根据高速信号速率的不同来决定是否需要背钻和哪些层背钻,哪些层就不用背钻了。简单定性来说就是,速率低就能允许过孔的stub长,速率高就需要stub短,当然高速先生在很多场合上也大概把速率和stub长度的关系量化过,还不知道的粉丝可以去问问身边知道的同事了,哈哈。

由于多一层背钻,就要多花一层的钱,所以大多数客户都会觉得在不算非常高的速率下,例如25Gbps左右,可能超过25mil以上stub的过孔才会去背钻。例如下面的连接器过孔案例,在这一层出线层的情况下,过孔stub是25mil。

wKgZPGii4_eAJRAWAAB1yd7e10U013.jpg

这个时候我们来考虑背钻和不背钻的影响,背钻后留下的stub是10mil,模型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wKgZPGii4_iAU5tAAABApvjB1qE213.jpg

然后从结果上看差异是非常明显的,TDR阻抗差异超过10个欧姆,回波损耗也差了接近10个dB。说明背钻工艺对过孔性能的改善帮助很大很大。。。

wKgZO2ii4_iAcqXMAADst7MG_mg254.jpg

从上面的结果能看到,25mil不背钻结果当然不是很好,背钻之后哪怕剩下10mil其实结果都能接近完美了,看起来的确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如果本身就只有10mil的stub,那还背钻个啥,又省钱又不会为难板厂,一举两得!

那问题来了,如果真的只有10mil的stub的话,到底值不值得背钻呢?那我们把上面那个模型的走线层换到更靠下的层去走,过孔的stub就10mil出头的样子,如下所示:

wKgZPGii4_iAX-ekAABskxpUOPs935.jpg

在不背钻的情况下,仿真得到的TDR阻抗结果是85欧姆左右,感觉还行啊,能接受!

wKgZO2ii4_mAaV_FAACvehLMi1w367.jpg

这个时候我们来硬要板厂帮我们做背钻,本来是10mil出头,让板厂钻掉几个mil,保证最后是8mil的stub,就像下面这个动图展示的背钻过程一样!

wKgZPGii4_mAN0zXACXDgwBNG3Q240.jpg

最后做出来的这个效果就是背钻后剩下8mil stub的模型了。

wKgZO2ii4_qAKGm8AABEZT8M67I934.jpg

无非也只是少了3mil左右的stub,能比不背钻好多少,能差出0.5欧姆都顶天了吧。这下恐怕要让大家失望了,背钻后过孔的阻抗从不背钻的85欧姆左右提升到快接近90欧姆了,足足差不多有5欧姆的提升!!!

wKgZPGii4_qAIFCdAABG9UbRPy8139.jpg

这。。。就有点惊掉下巴了啊,就差几个mil的stub,能差出快5欧姆的情况?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误会可能没有,认知不同是有的。我猜你们认为的只差3个mil的stub长度说的是下面这种情况,那就是把底层焊盘去掉,仅减小过孔stub长度的这个模型吧?

wKgZPGii4_uAOj4yAABFFBuCxv8357.jpg

的确如你们之前想象的一样,如果只减小过孔stub长度的话,8mil的stub和10mil多的stub对过孔阻抗的影响的确微乎其微,可能0.2欧姆都没有!

wKgZO2ii4_uAeQ61AABj8eqzq9E934.jpg

从三者回波损耗的结果对比也能看到几个结论:不背钻的影响在25Gbps之前性能差别的确不大,但是在25Gbps之后其实恶化是很厉害的。哪怕只钻掉焊盘,不减小过孔stub的改善也是非常明显的,还有就是从结果来看,单纯只差几个mil的stub影响是非常小的哈。

wKgZPGii4_uAOTczAABND107wc8495.jpg

这种小于10mil的过孔stub的背钻我们在PCB加工行业内就称为浅背钻,如下图所示,浅背钻主要就是为了去掉底层焊盘的影响,其次才是希望让stub再短几个mil。

wKgZO2ii4_yAQNtnAABcDYgICUs858.jpg

最后总结下哈:这个地方的影响无论是从SI性能还是加工方面看,都很容易被忽略,尤其当我们的通道走到了像112Gbps以上的超高速率下,影响是不小的。同时对于板厂加工也是会增加一丢丢难度,毕竟要钻的过孔深度很短,一不留神就钻过了或者压根没钻到,所以也需要对PCB板厂的加工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哈。我们板厂去做这个事情当然没有问题,关键是在于各位硬件或者PCB设计,包括SI的小伙伴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个地方对高频的影响,从而找我们的板厂去做这个浅背钻而已!

问题:大家对自己产品的过孔要不要去做背钻工艺,都是怎么考虑的啊?

关于一博:

一博科技成立于2003年3月,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301366,专注于高速PCB设计、SI/PI仿真分析等技术服务,并为研发样机及批量生产提供高品质、短交期的PCB制板与PCBA生产服务。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硬件创新平台,加快电子产品的硬件创新进程,提升产品质量。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过孔
    +关注

    关注

    2

    文章

    216

    浏览量

    22347
  • PCB
    PCB
    +关注

    关注

    1

    文章

    2136

    浏览量

    13204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PCB为啥现在行业越来越流行

    10mil的过孔stub的我们在PCB加工行业内就称为
    发表于 08-18 16:30

    毫米之间定成败:PCB深度设计与生产如何精准把控

    一寸短,一寸险。PCBstub的长短与PCB信号完整性的成败有很大的关系,走进一博PCB新工厂,为你揭秘,从设计到生产如何精准1-4mi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17:41 ?123次阅读
    毫米之间定成败:<b class='flag-5'>PCB</b><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钻</b>深度设计与生产如何精准把控

    毫米之间定成败:PCB深度设计与生产如何精准把控

    效果 ——过深可能击穿目标层电路,过则残留 stub 导致信号恶化,因此需从设计、设备、工艺、校准等多维度协同控制。 一、设计阶段:明确深度基准与理论参数 深度的理论值需基于 PCB
    发表于 07-28 14:20

    别让孔偏毁了信号!PCB 的 XY 精准度如何做到分毫不差?

    高速先生成员--王辉东 上期文章SI大神黄刚写一篇在于STUB的文章《PCB仿真结果天下无敌,板厂加工让你一败涂地》,十分火爆,讲了一博PCB新工厂做出来的
    发表于 07-22 10:25

    别让孔偏毁了信号!PCB 的 XY 精准度如何做到分毫不差?

    ?在 PCB 的微观世界里,每一次钻头的起落都像是在毫米见方的 “画布” 上绣花 ——让钻尖精准对准微米级的靶心,确保 XY 方向的精度,又要在多层板的 “肌理” 中深浅有度,既不能多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10:24 ?212次阅读
    别让孔偏毁了信号!<b class='flag-5'>PCB</b> <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钻</b>的 XY 精准度如何做到分毫不差?

    后摩尔时代:芯片不是越来越凉,而是越来越

    1500W,而在消费领域,旗舰显卡RTX5090也首次引入了液态金属这一更高效但成本更高的热界面材料(TIM)。为什么芯片越来越热?它的热从哪里来?芯片内部每一个晶体管
    的头像 发表于 07-12 11:19 ?530次阅读
    后摩尔时代:芯片不是<b class='flag-5'>越来越</b>凉,而是<b class='flag-5'>越来越</b>烫

    信号完整性的守护者:技术

    (BackDrilling)是高速PCB设计中的一项关键工艺技术,特别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信号速率不断提高,这项技术变得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18:29 ?951次阅读
    信号完整性的守护者:<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钻</b>技术

    当我问DeepSeek:为什么传感器技术越来越重要

    为什么传感器技术越来越重要 我们一起来看看 ????DeepSeek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传感器技术越来越重要? ? 传感器:数字世界的感官,智能时代的基石…… 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里,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15:58 ?416次阅读

    设计与生产:技术解析及应用

    是一种特殊的控深技术,用于多层PCB板的制造。例如,在12层板中,如果需要将第1层连接到第9层,通常会先进行一次钻孔(通孔)并沉铜,这样会导致第1层直接连接到第12层。实际上,我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8:15 ?2457次阅读
    <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钻</b>设计与生产:技术解析及应用

    设计与生产:技术解析及应用

    是一种特殊的控深技术,用于多层PCB板的制造。例如,在12层板中,如果需要将第1层连接到第9层,通常会先进行一次钻孔(通孔)并沉铜,这样会导致第1层直接连接到第12层。实际上,我
    发表于 12-24 18:12

    一文看懂PCB

    PCB设计和制造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如何保护信号完整性问题。也称为可控深度钻孔,用于去除PCB通孔中铜筒的导电过孔存根。作为过孔的一部分,存根会在高速设计中导致严重的信号完整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7:08 ?3268次阅读
    一文看懂<b class='flag-5'>PCB</b><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钻</b>

    激光钻孔技术在PCB行业的应用

    随着PCB上的孔越来越密集,激光钻孔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收集了柔性电路板、HDI板和IC载板的钻孔技术要求;从原理、技术特点和使用情况三方面对UV激光钻孔、CO2激光钻孔和超快激光钻孔三种激光钻孔机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同时,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09:15 ?2544次阅读
    激光钻孔技术在<b class='flag-5'>PCB</b><b class='flag-5'>行业</b>的应用

    人民邮电报:“开源”到底是什么?为啥热度越来越高?

    ? ? ? 本文转载自人民邮电报 这些年,“开源”这个词越来越火,开源AI大模型、开源数据库、开源框架、开源硬件等新词汇层出不穷。那么到底什么是“开源”呢,是“开源节流”中的“开源”吗? 非也,今天
    的头像 发表于 10-17 14:21 ?3947次阅读
    人民邮电报:“开源”到底是什么?<b class='flag-5'>为啥</b>热度<b class='flag-5'>越来越</b>高?

    设计时要优先保证哪一项,STUB长度真的是越短越好吗

    正常的。 所以说拼命的追求stub的长度,越短越好,忽略鱼眼的长度,导致连接器压接以后,没有孔铜接触,出现开路现象。所以在PCB设计时要优先保证鱼眼长度,再保证最短stub长度,最后再确定
    发表于 09-09 15:28

    设计时要优先保证哪一项,STUB长度真的是越短越好吗

    关于PCB后stub的长度,一定是越短越好吗,追求0 stub,一直是广大设计工程师的梦想,直到有一天出了案例, 才追悔莫及,原来这么多年,我们都理解错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9-09 15:27 ?2128次阅读
    <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钻</b>设计时要优先保证哪一项,STUB长度真的是越短越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