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团队技术突破温度枷锁,混合钠离子电池实现全气候应用

Simon观察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黄山明 ? 2025-08-14 08:4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技术,因其丰富的钠资源储备和相对较低的成本,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备受瞩目。尤其是在大规模储能系统中,钠离子电池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有力补充甚至替代品。然而,这种电池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问题。

高温环境下容易引发电解液分解和电极材料退化,而低温环境则会导致离子传导速率急剧下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吴晓东研究员团队联合河海大学许晶晶教授课题组,在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CSEnergyLetters》发表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溶剂间协同效应的电解液工程策略,通过亚硫酸二甲酯(DMS)与戊二腈(GN)的巧妙组合,构建出适用于全气候条件的混合钠离子/金属电池。这一成果为解决钠电池极端环境适应性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并有望推动其在更广泛场景中的应用。

这种重构后的溶剂化结构呈现出富含阴离子且溶剂松散的特征,大幅降低了钠离子的去溶剂化能垒。在电极与电解液的界面处,钠离子的传输与去溶剂化过程变得更为迅速,即使在极端温度下也能保持高效的动力学性能。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电解液在低温下离子传输受阻的问题,同时为高温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实验数据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研究团队装配的NaNi?.??Fe?.??Mn?.??O?(NFM)||Na半电池,在-55℃至60℃的宽温范围内、4.0V和4.1V的高压条件下均实现了稳定运行。更令人瞩目的是,采用预活化硬碳负极的NFM||HC全电池,在-40℃至45℃区间展现出显著改善的循环稳定性,即使经过多次充放电循环,仍能保持较高的容量保持率和库仑效率。

深入分析电极-电解质界面(EEI)的特性可以发现,新型电解液体系形成的界面层富含NaF、Na?CO?、Na?SO?和Na?N等无机成分。这些成分不仅为钠离子提供了快速传输通道,还增强了界面的机械强度,有效抑制了电解液的持续分解,减少了活性钠的损失。这种稳定的界面结构成为电池在极端条件下保持优异性能的关键支撑,即使在高温60℃或低温-40℃的循环测试中,库仑效率仍能维持在较高水平。

该研究的突破性意义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的创新,更在于为钠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扫清了关键障碍。长期以来,宽温适应性是储能电池在复杂环境中部署的核心要求,无论是寒冷的高纬度地区,还是炎热的沙漠地带,都需要电池能够稳定工作。吴晓东团队的成果使得钠离子电池在极端气候下的应用成为可能,为大规模储能项目的选址和运行提供了更大灵活性。

此外,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以及苏州纳米所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的技术协助,体现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联培硕士毕业生高艺文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这项工作,不仅为钠离子电池的电解液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更为全球储能领域的技术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储能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钠离子电池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在中大型储能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吴晓东团队的研究通过溶剂间协同效应破解了宽温应用难题,不仅提升了钠离子电池的性能上限,更降低了其商业化门槛,有望加速推动钠离子电池在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消纳、分布式储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新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科研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3

    浏览量

    9213
  • 钠离子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9

    浏览量

    6901
  • 钠离子电池
    +关注

    关注

    6

    文章

    226

    浏览量

    15224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电池,离爆发就差一步

    兼具4C超充的增混电池。 ? 并且在其中采用了钠离子电池技术,通过AB电池系统,使得钠离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01:20 ?7825次阅读
    钠<b class='flag-5'>电池</b>,离爆发就差一步

    RS485转Profibus网关在QDNA钠离子分析仪与S7-300PLC系统集成中的应用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不同设备间的通信协议差异常常成为数据互联的障碍。当需要将QDNA系列在线钠离子分析仪与西门子S7-300PLC系统整合时,RS485转Profibus网关便成为打通协议壁垒的关键桥梁。这种技术组合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等行业的工艺水质监控场景,
    的头像 发表于 08-08 15:30 ?126次阅读
    RS485转Profibus网关在QDNA<b class='flag-5'>钠离子</b>分析仪与S7-300PLC系统集成中的应用

    Macsen Labs在钠离子电池化学方面取得突破,申请临时专利,并推进试点规模制造

    ) ,钠离子电池的下一代阴极材料,钠离子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该公司已为其专有综合工艺申请临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09:16 ?159次阅读

    全球钠电产业深度变革:旭派以创新突破打破传统汽车起动电池格局,引领绿色动力新标杆

    起动电池领域突破传统铅酸电池主导的市场格局,以高性能产品与绿色闭环生态树立行业标杆。一、国家政策驱动钠电产业升级近年来,中国钠离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7-03 11:36 ?462次阅读
    全球钠电产业深度变革:旭派以创新<b class='flag-5'>突破</b>打破传统汽车起动<b class='flag-5'>电池</b>格局,引领绿色动力新标杆

    探究P2/O3相堆叠结构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的优化,通过调控P2/O3相堆叠结构,抑制O型堆叠的形成,实现P型堆叠主导的电化学过程,提升钠离子的扩散动力学,进而显著提高正极材料的速率性能与能量密度,为高比能钠离子电池的开发提供新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10:13 ?765次阅读
    探究P2/O3相堆叠结构对<b class='flag-5'>钠离子</b><b class='flag-5'>电池</b>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人造太阳再升级!中国核聚变实现「双亿度」突破

    近日,我国核聚变领域再获重大突破。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了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1:29 ?768次阅读
    人造太阳再升级!<b class='flag-5'>中国</b>核聚变<b class='flag-5'>实现</b>「双亿度」<b class='flag-5'>突破</b>

    突破电池运输堡垒 UN38.3报告打通全球物流

    手机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 3.各种动力二次电池(如动力车用电池、电动道路车车用电池
    发表于 01-27 10:48

    调控磷酸酯基阻燃电解液离子-偶极相互作用实现钠离子软包电池安全稳定运行

    研究背景 相较资源有限的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尤其适用于大规模储能系。然而,大多数钠离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17:41 ?959次阅读
    调控磷酸酯基阻燃电解液<b class='flag-5'>离子</b>-偶极相互作用<b class='flag-5'>实现</b><b class='flag-5'>钠离子</b>软包<b class='flag-5'>电池</b>安全稳定运行

    水系电解液宽电压窗口设计助力超长寿命水系钠离子电池

    【研究背景】水系钠离子电池(ASIBs)具有高安全、低成本、快速充电等优点,在大规模储能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传统的低浓度水系电解液(salt-in-water electrolytes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0:02 ?1731次阅读
    水系电解液宽电压窗口设计助力超长寿命水系<b class='flag-5'>钠离子</b><b class='flag-5'>电池</b>

    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你是否曾经想过,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盐,有一天会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元素?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电池——钠离子电池,正在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那么,钠离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5:51 ?2230次阅读
    <b class='flag-5'>钠离子</b><b class='flag-5'>电池</b>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海辰储能推出首款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

    自然界中钠储量丰富,其地壳丰度是锂元素的400倍以上。如果将其中1%做成钠电池,按照全球储能每年新增1TWh计算,能满足150亿年的储能需求。但是时至今日,钠电的发展不及预期,这让大家产生了两大认知误区,即钠离子电池市场容量小和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1:44 ?941次阅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突破非接触心脏活动感知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陈彦教授团队在非接触心脏活动感知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首次发现并成功利用了心脏机械活动谐波中的“拍频效应”这一关键物理现象,为远程监测心脏活动提供了全新的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1:09 ?1576次阅读

    氧化铝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提升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广泛接入,储能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潜在的储能解决方案,因其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钠离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5:38 ?892次阅读

    离子辅助的多阴离子材料—钠离子电池长循环稳定性的新机制

    ? 论文简介 本研究通过深入探究含钾的多阴离子化合物KTiOPO4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储钠机制,揭示了其在循环过程中钾离子钠离子的非完全交换现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0:15 ?1295次阅读
    钾<b class='flag-5'>离子</b>辅助的多阴<b class='flag-5'>离子</b>材料—<b class='flag-5'>钠离子</b><b class='flag-5'>电池</b>长循环稳定性的新机制

    宁德时代第二代钠离子电池或将于2025年上市

    近日,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透露,宁德时代已成功研发出第二代钠离子电池。这款电池具备在极端严寒环境中正常工作的能力,能够在零下40度的低温条件下正常放电,有望在极严寒地区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8:21 ?146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