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从12kW到800V,AI服务器电源架构变革下,功率器件如何解题?

Big-Bit商务网 ? 来源:Big-Bit商务网 ? 2025-07-22 13:1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随着数据中心AI服务器的算力需求迅猛增长,带动服务器电源功率呈几何级上升,从过去常见的1~2kW提升至以3kW、5kW乃至8kW为主的阶段,未来成熟系统甚至可能达到12kW及以上。

电源功率倍增对功率器件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前端PFC模块要求极低的导通损耗,关键器件封装需尽可能减小体积,二次侧同步整流等也对低压MOSFET的性能与散热带来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随着英伟达等厂商大力推进800?V高压直流供电架构(HVDC),交流电源可直接一次性转换为约800?V的高压直流,以构建更高效的数据中心电源链路,这对高压功率器件尤其是SiC、GaN等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

面对这些趋势与挑战,东芝半导体以器件性能提升与结构创新来构建“适配性”差异化策略。

在产品线上,东芝半导体强调其全覆盖、多规格的设计理念:拥有业内“第一梯队”的导通电阻性能,覆盖20~1200V甚至更高电压范围,并提供丰富多样的封装选择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

本文将从“适配性”主线出发,围绕SiC、GaN、低压MOSFET三大类,深入分析东芝半导体在结构创新、参数优化及实际应用中的适配价值,揭示其如何通过功率器件的创新支持高效电源系统的发展。

01 沟槽型结构降低导阻、嵌入SBD抑制漂移,东芝半导体SiC MOSFET的两大差异化创新

东芝半导体在SiC功率器件领域持续进行结构层面的创新,以提升功率器件性能与可靠性。例如最新研发的新型沟槽型SiC MOSFET结构相比传统平面结构大幅降低了导通电阻: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导通电阻比传统平面SiC MOSFET降低约20%。

此外,东芝半导体还提出了碳化硅超级结(SJ)肖特基二极管结构。该SJ结构SBD在高温(175℃)下测试时,其导通电阻较常规SiC肖特基二极管降低了约35%。这些结构上的创新,有助于提升功率器件在高压、重载条件下的导电效率和热稳定性。

wKgZPGh1uluAYLeQAABburXZDE0437.jpg

在第三代SiC MOSFET中,东芝半导体集成SiC肖特基二极管(embedded SBD)于MOSFET中。传统SiC MOSFET中体二极管导通时会产生电子-空穴对,引发晶体缺陷的扩增大和电阻漂移;东芝通过利用MOSFET单元间间隙集成肖特基二极管,使得大电流流经内置肖特基路径,从而避免体二极管的双载流子而引发的退化机制。

数据表明,一般功率器件在250?A/cm?恒定应力下数小时后RDS(on)会发生明显漂移,而采用嵌入肖特基的器件RDS(on)几乎稳定保持在1%以内,显著提升了功率器件在重复开关和高功率工作下的可靠性。

wKgZO2h1ul2Ad9IzAABEI0IKCKo352.jpg

此外,通过优化JFET区宽度和在P型衬底注入氮等工艺,东芝半导体第三代SiC MOSFET大幅减小了杂散结电容Qgd,提升了开关速度;同时具有宽栅极驱动电压范围(–10?V至25?V),高开启电压(约为3~5V)的特性,可实现0V完全关断且高温漂移小。

这意味着无需负压驱动即可可靠关断,驱动电路设计更加简洁,适应了行业常见的三级驱动架构。

wKgZPGh1ul2Aejd4AABSH2CByOM052.jpg

为提高功率器件在热条件下的性能,东芝半导体还采用了负温度系数的漂移层设计,使得SiC MOSFET随结温升高时导通损耗反而略有下降。

此外,针对高温加速老化(HTRB)等可靠性测试,东芝半导体优化氧化层质量与器件缺陷率,数据结果显示在1000小时的高加速测试中,漏电少于百万分之一,可见其可靠性与寿命显著优于常规硅MOSFET。

这一系列失效控制和优化措施共同保证了SiC功率器件在高温、高压应用中的稳定性和适用寿命。

在高功率应用方面,东芝半导体还拥有成熟的模块化封装技术:包括全密封压接的压铸式IEGT模块(PPI)、智能柔性SiC模块(iXPLV)以及新型HV-MCP多芯片封装,实现更小的体积和更高的功率密度。

由此可见,东芝半导体SiC功率器件通过持续的结构创新与封装优化等差异化设计,在高功率电源系统中提供了更低损耗、更高可靠性和更宽应用边界的解决方案,实现了面向AI服务器等新兴应用的高度适配性。

02 LLC效率97.9%、PFC达98.6%,东芝半导体GaN面向高频高密度电源的应用及效率表现

氮化镓(GaN)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和高饱和电子速度,使其在高频高效开关应用中备受关注。东芝半导体针对电源级GaN功率器件进行了量产化布局和创新设计。

东芝半导体推出的首款GaN功率器件为650?V耐压,典型RDS(on)=35?mΩ的低损耗开关管(QFN9×9封装),该器件目前已有工程样品发布,并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商用样品。

东芝半导体GaN功率器件为常开型GaN+低压P沟道MOS组成的级联结构;为兼顾高开关速度与易用性,东芝GaN器件采用了“直驱型”设计:允许使用外部栅极电阻(Rg)来灵活调节器件的dv/dt斜率,从而方便抑制电磁干扰和优化开关性能。

在大功率开关电源应用中,东芝半导体GaN功率器件表现出了显著的效率优势。

wKgZPGh1umSAM2C1AABj3zsRvEI027.jpg

其评估结果显示,使用东芝半导体35mΩ GaN MOSFET的2.0?kW全桥LLC谐振变换器评估板,峰值效率可达97.9%;在3.0kW图腾柱PFC评估板中,采用东芝GaN MOSFET的系统峰值效率达到98.6%。

数据表明,即使在满载情况下,东芝半导体GaN功率器件也能保持很高的效率,充分发挥低导通损耗和低开关损耗的特性。对于需要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的服务器电源前端与DC-DC转换设计,采用东芝半导体GaN器件能够实现显著的能量节约和降低散热负担。

wKgZO2h1umaAZMj8AABwflD_VjU133.jpg

东芝半导体GaN功率器件凭借高开关性能和易用性特性,在适配现代大功率电源系统中具有较强的能力。其高输出峰值电流能力和高CMTI性能为抑制噪声突变提供了保证;内置高电平阈值驱动,降低了在高密度板上自激误导通的风险。

例如,东芝半导体首款650V GaN功率器件采用了门极阈值约–11V的设计,这意味着即便快速切换时产生较大dv/dt干扰,上管也不易被误触发。同时,外部仅需少量外部元件(如栅极电阻)即可实现器件的dv/dt调控,简化了电路设计

由此可见,东芝半导体GaN适配于各种高效开关电源场景,如服务器AC-DC前端、LLC谐振变换器、同步整流调节器等,在保障效率的同时提供灵活的系统集成方案。

03 U-MOS降导阻、新SOP封装提电流,东芝半导体低压MOS解决高密度DC-DC散热瓶颈

在低压MOSFET领域,东芝半导体推出了新一代U-MOS系列功率器件,通过材料与结构的协同优化提升性能。

比如U-MOSⅪ系列大幅改善RDS(on)、Qg的同时还提升了反向恢复特性Qrr。最新产品线包括40V、80V、100V、150V等多种额定电压功率器件:典型代表如U-MOSⅪ-H 100V封装为5×6?mm?,不仅具有低RDS(on)、低Qg还具有低Qrr的特征,总体性能更优,并赢得了客户的赞誉。

wKgZPGh1umaAYlLxAACLbwEzdRU511.jpg

这些功率器件在导通损耗与开关损耗之间取得了更优平衡,为服务器二次侧DC-DC等应用提供了高效的低压开关解决方案。

此外,为了应对服务器电源需要高功率密度的趋势,东芝半导体开发了多种进阶封装技术来提升LVMOS模块的载流和散热能力。

wKgZO2h1umeAYsZdAABx3QYChHg060.jpg

SOP Advance(E)封装即是其中一例:它兼容传统5×6?mm?规格,但通过内置互联结构,实现了比标准SOP5x6封装多23%的芯片面积和高达180?A的额定电流,并将封装电阻降低约33%、热阻降低约15%。

采用这种封装的MOSFET能以较低的结温实现更大的输出功率,使得结构更为紧凑,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例如,在同一封装面积下,SOP Advance(E)能够承载更高电流而不超温,对机架式电源板上空间极为宝贵的布局尤为适用。

东芝半导体同时还推出了多款接近业界领先的L-TOGL(低阻抗TO-220)和双面散热封装等,以满足不同功率级热管理需求。

04总结

面向新一代服务器和高效供电系统的需求,东芝半导体通过“结构创新、性能提升+多场景覆盖”的策略,构建了其产品的强大适配能力。

无论是从SiC和GaN这类宽禁带半导体的结构优化、封装升级,还是从新一代低压MOSFET的性能提升、封装革新,东芝半导体都下足功夫,其丰富的产品线适配多种电源架构中的灵活应用。

例如,新型沟槽SiC MOSFET与内置SJ-SBD极大降低了高压PFC和DC-DC转换的导通损耗;高效GaN MOSFET和评估板验证了极致的转换效率;U-MOSⅪ-H系列MOSFET和SOP Advance(E)封装帮助客户提升功率密度。

这些功率器件的能力实现了可适应多种电源拓扑与载荷条件的目标——正是适配的具体体现。

展望未来,随着电源架构持续演进,东芝半导体通过持续的创新和研发投入(如SiC超级结结构MOSFET和SiC IGBT的专利申请),将进一步强化其功率器件在高效电源系统中的适配价值,为客户提供更丰富、更可靠的功率器件选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服务器
    +关注

    关注

    13

    文章

    9826

    浏览量

    88223
  • AI
    AI
    +关注

    关注

    88

    文章

    35476

    浏览量

    281263
  • 功率器件
    +关注

    关注

    42

    文章

    1947

    浏览量

    9297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服务器电源高频损耗直降50%,解决之道是什么

    当前,服务器电源开关频率已经向MHz级别迈进。而英伟达在发布800V HVDC架构时更是预计2027年的Kyber机架将到达兆瓦级。 在高频、大功率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10:22 ?45次阅读
    <b class='flag-5'>服务器</b><b class='flag-5'>电源</b>高频损耗直降50%,解决之道是什么

    安森美为AI数据中心构建全链路电源解决方案

    随着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服务器电源功率正从当前的3-5kW向20kW以上快速演进,与之匹配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7:51 ?499次阅读
    安森美为<b class='flag-5'>AI</b>数据中心构建全链路<b class='flag-5'>电源</b>解决方案

    ROHM推出全新100V功率MOSFET助力AI服务器和工业电源高效能

    近期,ROHM半导体公司发布了一款全新的100V功率MOSFET——RY7P250BM。这款器件专为48V电源
    的头像 发表于 07-03 10:23 ?432次阅读
    ROHM推出全新100<b class='flag-5'>V</b><b class='flag-5'>功率</b>MOSFET助力<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服务器</b>和工业<b class='flag-5'>电源</b>高效能

    AI服务器电源技术研讨会部分演讲嘉宾确认

    英伟达Blackwell B100/B200或H100的机架)功率需求已从传统服务器800W提升至4kW甚至更高,部分机架总功率超过198
    的头像 发表于 06-24 10:07 ?297次阅读
    <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服务器</b><b class='flag-5'>电源</b>技术研讨会部分演讲嘉宾确认

    AI 服务器电源如何迭代升级?

    AI 算力需求增长的今天,AI 服务器电源正陷入 “性能瓶颈与国产替代并行、场景适配与技术创新交织” 的双重挑战。 由Big-Bit商务网、广东省磁性元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14:51 ?210次阅读

    功率超198kWAI服务器电源对元器件提出了哪些要求?

    芯片GB200功率2700W,是传统服务器电源的5-7倍,但其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小。 超高功率需求与空间限制。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10:36 ?397次阅读
    总<b class='flag-5'>功率</b>超198<b class='flag-5'>kW</b>,<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服务器</b><b class='flag-5'>电源</b>对元<b class='flag-5'>器件</b>提出了哪些要求?

    德州仪器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800V高压直流(HVDC)配电系统的电源管理和传感技术

    前沿动态 德州仪器 (TI) 宣布,正与英伟达 (NVIDIA) 合作开发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 800V 高压直流 (HVDC) 配电系统的电源管理和传感技术 。这一全新电源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10:04 ?756次阅读

    纳微半导体推出12kW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电源

    近日,纳微半导体宣布推出专为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设计的最新12kW量产电源参考设计,可适配功率密度达120kW的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16:35 ?635次阅读

    数据中心电力架构革命!英伟达强推800V HVDC,2年后量产

    。 ? 54V800V,为什么突然要推动如此大的电压跨度升级?英伟达官方也作出了解释。 ? 目前AI数据中心机架依赖于54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00:13 ?6853次阅读
    数据中心电力<b class='flag-5'>架构</b>革命!英伟达强推<b class='flag-5'>800V</b> HVDC,2年后量产

    平面变压、μDC/DC加速落地,PI破解800V平台高压转换难题

    (Power Integrations)推出五款面向800V汽车应用的全新参考设计,这些参考设计基于该公司的1700V InnoSwitch?3-AQ反激式开关IC实现。 ? 12V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8:21 ?6763次阅读
    平面变压<b class='flag-5'>器</b>、μDC/DC加速落地,PI破解<b class='flag-5'>800V</b>平台高压转换难题

    峰值效率98%,纳微12kW AI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支持英伟达Backwell GPU

    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在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纳微半导体与兆易创新联合展示了最新AI服务器电源解决方案。 ? 基于GD32G5系列高性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5-06 07:22 ?3842次阅读
    峰值效率98%,纳微<b class='flag-5'>12kW</b> <b class='flag-5'>AI</b>数据中心<b class='flag-5'>服务器</b><b class='flag-5'>电源</b>,支持英伟达Backwell GPU

    萨瑞微电子SiC 和 GaN赋能AI服务器电源系统

    01AI服务器电源的核心挑战与技术需求超高功率密度:单机架功率已从传统服务器的数千瓦提升至数十千
    的头像 发表于 04-03 14:41 ?457次阅读
    萨瑞微电子SiC 和 GaN赋能<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服务器</b><b class='flag-5'>电源</b>系统

    英飞凌公布AI数据中心电池备份单元BBU路线图,全球首款12kW系统在列

    3 月 21 日消息,英飞凌当地时间本月 12 日公布了该企业面向 AI 数据中心系统的电池备份单元路线图,涵盖了 4kW 5.5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19:38 ?800次阅读
    英飞凌公布<b class='flag-5'>AI</b>数据中心电池备份单元BBU路线图,全球首款<b class='flag-5'>12kW</b>系统在列

    功率AI服务器PSU的革新之路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AI服务器作为支撑各类复杂AI运算的关键硬件,其电源(PSU)的性能表现成为了决定整个系统效能的重要因素。作为大
    的头像 发表于 03-10 15:07 ?1051次阅读
    大<b class='flag-5'>功率</b><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服务器</b>PSU的革新之路

    英飞凌AI服务器机架PSU的趋势和功率演进

    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数据中心处理能力的显著增长。如图1所示,英飞凌预测单台GPU的功耗将呈指数级上升,预计2030年将达到约2000W [1],而AI服务器机架的峰值功耗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4:07 ?887次阅读
    英飞凌<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服务器</b>机架PSU的趋势和<b class='flag-5'>功率</b>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