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山东华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在电力传输网络中,中压电缆作为连接变电站与用户终端的关键纽带,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供电可靠性与能源利用效率。局部放电是电缆绝缘层劣化的早期信号,而针对中压电缆研发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实时感知与数据分析,为电力设备健康管理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技术原理:多维度信号捕捉与解析
中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集成特高频(UHF)、超声波(AE)与高频电流(HFCT)检测模块。特高频传感器通过非接触式安装,捕捉300MHz-3GHz频段的电磁波信号,具备抗干扰能力强、定位精准的特点;超声波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接收20kHz-200kHz声波,有效识别电缆接头等隐蔽区域的放电位置;高频电流传感器则通过罗氏线圈采集放电产生的脉冲电流,量化放电强度。三合一监测方案可同步采集多维度数据,采样周期最低达1秒,确保信号完整性。

系统架构:从感知到决策的全链路设计
系统由前端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无线传输模块与智能分析平台四部分构成。前端传感器采用磁吸或绑扎式安装,适应电缆隧道、排管等复杂场景;数据采集终端支持4G/LoRa/光纤多模传输,可将处理后的特征数据实时同步至云端;智能分析平台基于边缘计算与AI算法,可过滤环境干扰信号,生成放电幅值、频次及相位分布(PRPD)图谱等关键参数,定位误差控制在50厘米内。
应用价值: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跨越
传统中压电缆维护依赖人工巡检与定期停电检测,存在滞后性与操作风险。在线监测系统通过7×24小时连续监测,可捕捉瞬时性放电信号,提前3-6个月发现绝缘劣化趋势。数据显示,某城市电网部署后,电缆故障率下降40%,非计划停机时间减少55%,运维效率提升60%。系统还支持阈值预警与趋势分析,当放电强度超过预设值时自动触发告警,并生成设备健康度报告。

技术优势:工业级可靠性与智能化演进
系统采用IP68防护等级设计,传感器外壳具备耐腐蚀、防潮特性,可在-40℃至85℃温域内稳定运行。低功耗设计结合太阳能供电方案,适应户外场景的绿色运维需求。随着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监测系统正朝着预测性维护方向演进。新一代设备集成温湿度、机械应力等环境参数,构建设备“数字孪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故障模式的自动识别。边缘计算赋能实时分析,响应延迟低于100毫秒,数据传输量减少80%。
在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下,中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已成为构建电力设备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通过高精度感知与实时数据分析,不仅为电缆装上了“自检系统”,更推动了运维模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
智能电网
+关注
关注
36文章
2994浏览量
117587 -
电缆
+关注
关注
18文章
2908浏览量
56389 -
局部放电
+关注
关注
0文章
156浏览量
1217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
电力中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传感器:守护电网安全的“隐形侦探”

电力环流局部放电监测:护航电网安全的“隐形卫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