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佳电子杨茜致力于推动国产SiC碳化硅模块在电力电子应用中全面取代进口IGBT模块,助力电力电子行业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以下基于BMF240R12E2G3 SiC模块的双并联设计,结合均流电感技术,针对135kW/145kW工商业储能变流器(PCS)的系统化设计方案,从电气配置、均流优化、热管理到经济性进行全方位解析:
? 一、并联方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功率扩容需求
单模块BMF240R12E2G3额定电流240A(1200V),在125kW PCS中可独立支持,但升至135~145kW需输出电流提升至360~400A,超单模块能力。
双并联后理论电流容量达480A,配合20%降额设计(实际384A),可覆盖145kW峰值需求(150kW过载)。
SiC并联的核心挑战
静态不均流:导通电阻(RDS(on))偏差(±10%)导致电流分配失衡。
动态不均流:寄生电感差异(>5nH)引发开关时序偏差,高温下RDS(on)正温度系数(+0.5%/℃)加剧热失控。
?? 二、均流电感设计:动态均衡的关键
差模电感选型与参数计算3
磁芯与绕线规范
磁芯材料:AlSiFe磁环(高饱和磁密,抗直流偏置)
绕线方式:利兹线双股缠绕(降低高频涡流损耗)
电感值(Lm):建议10~15μH(抑制5%~10%电流偏差)
匝数计算公式:
N=Lm?(dmax?dmin)π?μrμ0?hN=π?μr?μ0??hLm??(dmax??dmin?)??
参数示例:磁环外径dmax=30mm,内径dmin=15mm,厚度h=10mm,相对磁导率μr=60 → N≈12匝
饱和磁通验证:需满足 $B_{text{sat}} > frac{L_m cdot Delta I_{text{max}}}{N cdot A_e}$ (A_e为磁芯截面积)
电路连接拓扑:
MOSFET1源极 → 电感端子3 MOSFET2源极 → 电感端子4 电感端子1+2并联 → 输出端
此结构通过互感抵消原理强制动态电流均衡。
辅助均流措施
驱动对称性:独立驱动芯片(如BTD5350MCWR),门极走线长度差<5mm,延迟偏差<0.5ns。
布局优化:功率回路星型拓扑,各支路寄生电感差异<2nH;开尔文源极连接降低驱动干扰。
审核编辑 黄宇
-
SiC
+关注
关注
32文章
3239浏览量
65608 -
PCS
+关注
关注
1文章
171浏览量
15288 -
碳化硅
+关注
关注
25文章
3079浏览量
5061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SiC模块解决储能变流器PCS中SiC MOSFET双极性退化失效痛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