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CoolSiC? MOSFET G2导通特性解析

英飞凌工业半导体 ? 2025-06-16 17:3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英飞凌CoolSiC MOSFETG2的产品特性(参考文章:CoolSiC MOSFET G2性能综述。那么在实际应用中,G2如何进行正确的选型呢?接下来两篇文章会和大家仔细探讨这个问题。今天的文章将会主要聚集在G2的导通特性上。


在MOSFET设计选型过程中,工程师往往会以MOSFET常温下漏源极导通电阻RDS(on)作为第一评价要素。RDS(on)往往会体现在产品型号中,比如IMZA120R040M1H中的040,代表的就是结温25℃条件下,Vgs在18V时器件的RDS(on)约为40mΩ。


25f8f3d0-4a95-11f0-986f-92fbcf53809c.png


从上面的参数表也可以看出,RDS(on)是一个正温度系数的参数,对于IMZA120R040M1H来说,Tvj=175℃下的RDS(on),几乎等于常温下的两倍。


再来看G2 34mΩIMZC120R034M2H的参数表,Tvj=175℃下的RDS(on),约等于常温下的2.3倍。


260d8e8a-4a95-11f0-986f-92fbcf53809c.png


可以看出G2RDS(on)的温度系数是要大于Gen1的。尽管在常温下,IMZC120R034M2HRDS(on)=34mΩ,低于IMZA120R040M1H的39mΩ,但是在175℃时,IMZC120R034M2HRDS(on)达到了80mΩ,略高于IMZA120R040M1H的77mΩ。

2629bba0-4a95-11f0-986f-92fbcf53809c.png


SiC MOSFET常工作在高温下,高温下更高的RDS(on)会导致更高的导通损耗。那么为什么CoolSiC G2要设计这么明显的RDS(on)温度系数?这不是与功率器件低损耗、高功率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弄明白SiC MOSFETRDS(on)温度特性背后的机理。


SiC MOSFEST总导通电阻RDS(on)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沟道电阻Rchannel,JFET电阻RJFET和漂移区电阻Rdrift。


2642f854-4a95-11f0-986f-92fbcf53809c.png


在这三部分电阻中,沟道电阻Rchannel具有负温度系数,即随温度上升,电阻反而下降。而RJFET和Rdrift则具有正温度系数,即电阻随温度上升而上升。那么总导通电阻RDS(on)的温度系数就由这三部分的比例决定。


2650d352-4a95-11f0-986f-92fbcf53809c.png


如果沟道电阻Rchannel占比高,那么它的负温度系数会很大程度上抵消掉RJFET和Rdrift的正温度系数,使得总RDS(on)的温度曲线比较平坦,对外表现为高温下RDS(on)相比常温下数值变化很小。反之,Rchannel占比低的话,总RDS(on)的温度曲线就会很陡峭,高温下RDS(on)增加明显。


CoolSiC MOSFET是沟槽栅器件,从Gen1开始,沟道电阻Rchannel占比就很低,总RDS(on)的温度系数就由正温度系数的JFET电阻+漂移区电阻决定。而平面栅器件因为沟道电阻占比高,其负温度系数补偿了JFET电阻+漂移区电阻的正温度系数,所以总RDS(on)的温度系数比沟槽栅的CoolSiC更低。


266c22e2-4a95-11f0-986f-92fbcf53809c.png


而CoolSiC G2温度特性比G2更明显。这都是由于CoolSiC产品一直在不停的优化沟道质量,使得Rchannel在总电阻链路中的占比越来越低所致。



为什么英飞凌在执着的降低沟道电阻?

做这件事又有什么好处?


SiC和Si材料有很大不同,在形成沟道时,会产生很多氧化层界面陷阱和界面态密度。这些界面态密度会捕获电子,阻碍电子流动,增加沟道电阻。高温时,被捕获的电子获得能量又被释放,所以沟道电阻在高温下反而降低,呈现负温度系数。


SiC MOSFET中的沟道栅氧化层界面的质量是SiC发展的巨大挑战。不过有挑战就有机遇,机遇就是SiC是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晶面上形成的沟道质量是不一样的,垂直晶面的界面态密度和氧化层陷阱要低于水平晶面。英飞凌选择了一个特殊的[1120]晶面,它与垂直晶面有一个4℃的夹角,这个晶面能保持最低的界面态密度和氧化层陷阱,从而保证最高的沟道电子迁移率,以及最低的沟道电阻。同时,沟道电阻的负温度系数也不明显,可以理解为常温下被捕获的电子少,高温下被释放的电子也变少了。


通过采用降低栅氧化层界面的界面态密度和氧化层陷阱,可以提高沟道电子迁移率,允许使用更厚的栅氧化层,栅极氧化层的可靠性随氧化层厚度的增加而呈指数级提高。从下图中可以看到,英飞凌沟槽栅CoolSiC所使用的栅氧化层厚度,远高于平面栅,从而保证器件的长期可靠性与稳定性。


2684f95c-4a95-11f0-986f-92fbcf53809c.png


对于SiC MOSFET的设计发展而言,总体趋势都是在想方设法改进沟道质量,降低沟道电阻, 未来的RDS(on)温度系数势必会更加明显。


总结

综上所述,对CoolSiC G2进行选型时,尤其是对原有项目做替代时,不能简单的按照RDS(on)的数值进行一比一替换,开关损耗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要实际考虑应用场景、电路拓扑、开关频率、散热环境等综合条件。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会分析在软开关和硬开关两种场景下,分别应该如何选型。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英飞凌
    +关注

    关注

    68

    文章

    2357

    浏览量

    140777
  • MOSFET
    +关注

    关注

    150

    文章

    8685

    浏览量

    221081
  • SiC
    SiC
    +关注

    关注

    32

    文章

    3239

    浏览量

    65601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英飞凌CoolSiC? MOSFET G2,助力下一代高性能电源系统

    靠性。在碳化硅材料中,垂直界面的缺陷密度明显低于横向界面。这就为性能和鲁棒性特征与可靠性的匹配提供了新的优化潜力。 安富利合作伙伴英飞凌推出的CoolSiC MOSFET G2沟槽技术继承了G
    发表于 05-16 09:54 ?1081次阅读
    英飞凌<b class='flag-5'>CoolSiC</b>? <b class='flag-5'>MOSFET</b> <b class='flag-5'>G2</b>,助力下一代高性能电源系统

    全面提升!英飞凌推出新一代碳化硅技术CoolSiC MOSFET G2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近日英飞凌推出了CoolSiC MOSFET G2技术,据官方介绍,这是新一代的沟槽栅SiC MOSFET技术,相比上一代产品也就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18:13 ?3830次阅读
    全面提升!英飞凌推出新一代碳化硅技术<b class='flag-5'>CoolSiC</b> <b class='flag-5'>MOSFET</b> <b class='flag-5'>G2</b>

    贸泽开售适合能量转换应用的新型英飞凌CoolSiC G2 MOSFET

    MOSFETCoolSiC? G2 MOSFET系列采用新一代碳化硅 (SiC) MOSFET沟槽技术,开启了电力系统和能量转换的新篇章
    发表于 07-25 16:14 ?823次阅读

    英飞凌推出具有超低通电阻的CoolSiC? MOSFET 750 V G2,适用于汽车和工业功率电子应用

    ? MOSFET 750 V G2。这款新型CoolSiC? MOSFET 750 V G2专为提升汽车及工业功率转换应用的系统效率和功率密
    发表于 07-02 15:00 ?1320次阅读
    英飞凌推出具有超低<b class='flag-5'>导</b>通电阻的<b class='flag-5'>CoolSiC</b>? <b class='flag-5'>MOSFET</b> 750 V <b class='flag-5'>G2</b>,适用于汽车和工业功率电子应用

    解析一种多媒体处理芯片Virgine G2

    解析一种多媒体处理芯片Virgine G2
    发表于 06-04 06:12

    AGM G2 GT正式发布,首发500米热成像,售价5999元起

    4月25号,AGM正式发布AGM G2专业旗舰系列机型,AGM G2共有三款机型,分别是AGM G2 GT、AGM G2 Pro、AGM G2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6:51 ?1674次阅读

    英飞凌推出CoolSiC MOSFET G2技术,提升电力效率与可靠性

    另外,CoolSiC MOSFET产品组合还成功实现了SiC MOSFET市场中的最低通电阻值(Rdson),这大大提高了能效、功率密度,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可靠性,降低了零件使用数量
    的头像 发表于 03-10 12:32 ?1505次阅读

    英飞凌推出G2 CoolSiC MOSFET进一步推动碳化硅技术的发展

    碳化硅(SiC)技术一直是推动高效能源转换和降低碳排放的关键,英飞凌最近推出的CoolSiC MOSFET2代(G2)技术,也是要在这个领域提高了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09:33 ?1340次阅读
    英飞凌推出<b class='flag-5'>G2</b> <b class='flag-5'>CoolSiC</b> <b class='flag-5'>MOSFET</b>进一步推动碳化硅技术的发展

    英飞凌推出TOLT和Thin-TOLL封装的新型工业CoolSiC? MOSFET 650 V G2,提高系统功率密度

    半导体器件 650 V产品组合。 这两个产品系列基于CoolSiC2代(G2)技术,在性能、可靠性和易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9-07 10:02 ?1727次阅读

    贸泽电子开售能为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提供可扩展性能的 英飞凌HybridPACK Drive G2模块

    高效率的汽车功率模块,适用于电动汽车 (EV) 以及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HEV) 的牵引逆变器。 英飞凌HybridPACK Drive G2模块结合了英飞凌新一代EDT3 (Si IGBT) 和CoolSiC? G2
    发表于 11-29 14:58 ?358次阅读

    英飞凌推出采用Q-DPAK和TOLL封装的全新工业CoolSiC MOSFET 650 V G2

    650 V G2 Q-DPAK TSC 这两个产品系列采用顶部和底部冷却并基于CoolSiC Generation 2G2)技术,其性能、可靠性和易用性均有显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6:38 ?497次阅读
    英飞凌推出采用Q-DPAK和TOLL封装的全新工业<b class='flag-5'>CoolSiC</b> <b class='flag-5'>MOSFET</b> 650 V <b class='flag-5'>G2</b>

    英飞凌第二代 CoolSiC? MOSFET G2分立器件 1200 V TO-247-4HC高爬电距离

    英飞凌第二代CoolSiC MOSFET G2分立器件1200V TO-247-4HC高爬电距离 采用TO-247-4HC高爬电距离封装的第二代CoolSiC
    的头像 发表于 03-15 18:56 ?586次阅读

    新品 | 采用顶部散热QDPAK的CoolSiC? 1200V G2 SiC MOSFET半桥产品

    新品采用顶部散热QDPAK的CoolSiC1200VG2SiCMOSFET半桥产品英飞凌采用顶部散热QDPAK的CoolSiC1200VG2SiCMOSFET半桥产品,专为各种工业应用开发,包括工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17:03 ?508次阅读
    新品 | 采用顶部散热QDPAK的<b class='flag-5'>CoolSiC</b>? 1200V <b class='flag-5'>G2</b> SiC <b class='flag-5'>MOSFET</b>半桥产品

    CoolSiC? MOSFET G2如何正确选型

    之前两篇文章我们分别介绍了CoolSiCMOSFETG2的产品特点及特性(参考阅读:CoolSiCMOSFETGen2性能综述,CoolSiCMOSFETG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17:36 ?244次阅读
    <b class='flag-5'>CoolSiC</b>? <b class='flag-5'>MOSFET</b> <b class='flag-5'>G2</b>如何正确选型

    新品 | 采用D2PAK-7封装的CoolSiC? 650V G2 SiC MOSFET

    新品采用D2PAK-7封装的CoolSiC650VG2SiCMOSFET第二代CoolSiCMOSFET650VG2分立器件系列推出D2PAK-7引脚封装(TO-263-7),该系列
    的头像 发表于 07-01 17:03 ?781次阅读
    新品 | 采用D<b class='flag-5'>2</b>PAK-7封装的<b class='flag-5'>CoolSiC</b>? 650V <b class='flag-5'>G2</b> SiC <b class='flag-5'>MOSFE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