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12英寸SiC,再添新玩家

Hobby观察 ? 来源:电子发烧友 ? 作者:梁浩斌 ? 2025-05-21 00:5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在SiC行业逐步进入8英寸时代后,业界并没有停下脚步,开始投入到12英寸衬底的开发中。

去年11月,天岳先进率先出手,发布了行业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一个月后,烁科晶体也宣布成功研制差距12英寸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单晶衬底,并同期研制成功12英寸N型碳化硅单晶衬底;今年三月,天科合达、晶盛机电等也展出了其12英寸SiC衬底;最近,南砂晶圆公开展示了12英寸导电型SiC衬底,国内12英寸SiC又添一名新玩家。

为什么要12英寸?

正如硅晶圆从6英寸到8英寸,再到如今的12英寸,SiC衬底尺寸从8英寸升级至12英寸也是行业的重要趋势,核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器件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

12英寸SiC衬底相比8英寸,能够进一步扩大单片晶圆上可用于芯片制造的面积,大幅提升合格芯片产量。在同等生产条件下,显著提升产量,降低单位成本,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为碳化硅材料的更大规模应用提供可能。

更大的晶圆尺寸,意味着单片晶圆所能够制造的芯片数量更多,晶圆边缘的浪费减少,单芯片成本降低。Wolfspeed的报告显示,以32mm为例,8英寸晶圆上的裸片数量相比6英寸增加近90%,同时边缘裸片数量占比从14%降低至7%,也就是说8英寸晶圆利用率相比6英寸提升了7个百分点。

从产能提升的角度,12英寸晶圆表面积是8英寸的1.75倍,理想情况下,不考虑良率时,12英寸晶圆能够产出的32mm2面积裸片数量,是8英寸的两倍以上。由于边缘弧度更大,在产出小面积裸片时,12英寸的晶圆利用率还会进一步提高。

尽管当前SiC器件大量产线能仍停留在6英寸,并且成本经过近几年的上游材料产能扩张,以及下游需求端增速开始逐步放缓,实际上SiC器件的价格已经大幅下降。

那么更大尺寸的衬底是不是没有意义了?也不是,升级12英寸对于SiC产业而言仍是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的。一方面,由于产能的大幅提升,可以显著降低成本,同时产线的复杂度不会产生太大变化,对于企业运营来说,有效降本能增加利润空间,且先发者会有更大的优势;其次,12英寸衬底对工艺要求更高,能够推动设备的升级,能够一定程度提高器件性能和良率。

设备和工艺上的难点

最近,随着上游的衬底厂商纷纷展出12英寸SiC衬底,给产业链带来了信号,中游的设备厂商也在加快相关12英寸SiC的产线设备研发,我们也注意到,今年以来已经有不少厂商推出了针对12英寸SiC制造的设备。

比如,大尺寸会带来新的工艺控制难题,12英寸衬底尺寸增大后,切割过程中热应力分布更复杂,厚度偏差可能导致后续器件性能不稳定;切割后表面粗糙度需达到纳米级,对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提出更高要求。
此前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实现了碳化硅晶锭减薄、激光加工、衬底剥离等过程的自动化,解决了12英寸及以上超大尺寸碳化硅衬底切片难题,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的降本增效。

此外,天晶智能、大族半导体等都推出了针对12英寸SiC的多线切割机产品。

在长晶方面,更大尺寸的SiC也面临很多难题,比如热场均匀性控制,在使用物理气相传输法PVT生长碳化硅时,12英寸晶圆需要更大的石墨坩埚和更高的温度。温度梯度不均会导致晶格缺陷(如微管、位错)增加,且热应力易引发晶体开裂。

又比如在晶体尺寸增大时,杂质扩散和界面不稳定易导致缺陷密度上升,如何做好缺陷密度控制也需要设备的参数调整。

针对晶体生长,目前国内晶驰机电、山西天成、山东力冠都已经宣布推出12英寸SiC长晶炉设备。

小结:

作为降本的关键,目前产业链企业都开始积极投入12英寸SiC的开发中,但总体对于产业链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8英寸的产线才刚刚开始进入规模量产阶段,晶圆制造侧的8英寸产线目前市场上的保有量和产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过去8英寸从首次亮相到真正量产用了7年多时间来看,相信碳化硅从8英寸切换到12英寸,中间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SiC
    SiC
    +关注

    关注

    32

    文章

    3239

    浏览量

    65601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2英寸碳化硅衬底,会颠覆AR眼镜行业?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今年以来,各家厂商都开始展示出12英寸SiC产品,包括晶锭和衬底,加速推进12英寸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09:32 ?6040次阅读

    晶越半导体研制出高品质12英寸SiC晶锭

    高品质的 12 英寸 SiC 晶锭,这一成果标志着晶越半导体正式迈入 12 英寸 SiC 衬底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7-25 16:54 ?233次阅读

    12英寸碳化硅衬底,又有新进展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近日,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的降本增效。 ? 碳化硅产业当前主流的晶圆
    的头像 发表于 04-16 00:24 ?2110次阅读

    环球晶宣布:6英寸碳化硅衬底价格趋于稳定

    近日,环球晶董事长徐秀兰表示,主流6英寸碳化硅(SiC)衬底的价格已经稳定,但市场反弹仍不确定。中国台湾制造商正专注于开发8英寸SiC衬底,尽管2025年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1:35 ?581次阅读

    8英寸单片高温碳化硅外延生长室结构

    随着碳化硅(SiC)材料在电力电子、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高质量、大面积的SiC外延生长技术变得尤为重要。8英寸SiC晶圆作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流尺寸,其外延生长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5:04 ?398次阅读
    8<b class='flag-5'>英寸</b>单片高温碳化硅外延生长室结构

    天域半导体8英寸SiC晶圆制备与外延应用

    碳化硅(SiC)是制作高温、高频、大功率电子器件的理想电子材料之一,近20年来随着SiC材料加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目前SiC芯片的制备仍然以6英寸(1
    的头像 发表于 12-07 10:39 ?1351次阅读
    天域半导体8<b class='flag-5'>英寸</b><b class='flag-5'>SiC</b>晶圆制备与外延应用

    碳化硅衬底,进化到12英寸

    人没想到的是,在8英寸碳化硅还远未大规模落地时,12英寸碳化硅衬底就已经悄然面世。 ? 天岳先进发布300mm 碳化硅衬底 ? 在上周的德国慕尼黑半导体展上,天岳先进发布了行业首款300mm(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00:01 ?4230次阅读
    碳化硅衬底,进化到<b class='flag-5'>12</b><b class='flag-5'>英寸</b>!

    世界先进将在新加坡建12英寸晶圆厂

    近日,据最新报道,晶圆代工厂世界先进公司计划在新加坡建设一座12英寸晶圆厂。为此,该公司已向金融业争取筹组一笔高达600亿元新台币(约合19亿美元)的大型联合贷款,预计最快可在明年第一季度完成签约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11:13 ?822次阅读

    10.1英寸OLDI LCD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10.1英寸OLDI LCD.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1-09 14:35 ?0次下载
    10.1<b class='flag-5'>英寸</b>OLDI LCD

    晶升股份研发出可视化8英寸电阻法SiC单晶炉

     10月26日,晶升股份凭借其在碳化硅领域的创新技术引起了市场关注。据“证券时报”报道,晶升股份已成功研发出可视化的8英寸电阻法SiC单晶炉,该设备能将碳化硅晶体的生长过程变得透明化,使得晶体良率得以提升超过20%,并已顺利通过客户端验证。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1:13 ?1070次阅读

    8英寸衬底+全SiC模块,罗姆助力SiC普及浪潮

    的发展,SiC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普及进度惊人,从过去30万以上车型,已经渗透至12万左右的车型上。 ? SiC能够在电动汽车领域快速普及,关键因素除了器件本身性能优异外,还有产业链共同作用下的快速降本。自今年以来,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09:04 ?5714次阅读
    8<b class='flag-5'>英寸</b>衬底+全<b class='flag-5'>SiC</b>模块,罗姆助力<b class='flag-5'>SiC</b>普及浪潮

    功率氮化镓进入12英寸时代!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提升芯片产能的最显著方式,就是扩大晶圆尺寸,就像硅晶圆从6英寸到8英寸再到如今的12英寸。虽然在12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07:53 ?6665次阅读
    功率氮化镓进入<b class='flag-5'>12</b><b class='flag-5'>英寸</b>时代!

    又一企业官宣已成功制备8英寸SiC晶圆

    近日,日本碍子株式会(NGK,下文简称日本碍子)在其官网宣布,已成功制备出直径为8英寸SiC晶圆,并表示公司将于本月低在美国ICSCRM 2024展示8英寸SiC晶圆及相关研究成果。
    的头像 发表于 09-21 11:04 ?691次阅读

    合盛新材料8英寸导电型4H-SiC衬底项目全线贯通

    合盛硅业旗下宁波合盛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8英寸导电型4H-SiC(碳化硅)衬底项目已圆满实现全线贯通,标志着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研发与生产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成功跻身行业顶尖行列。
    的头像 发表于 09-12 17:20 ?1227次阅读

    万年芯:三代半企业提速,碳化硅跑步进入8英寸时代

    英飞凌于近期宣布,其位于马来西亚的新晶圆厂正式进入第一阶段建设,该晶圆厂将成为全球最大、最具竞争力的8英寸碳化硅(SiC)功率半导体晶圆厂。无独有偶,安森美、意法半导体、罗姆等国际巨头纷纷投入8英寸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6:48 ?1040次阅读
    万年芯:三代半企业提速,碳化硅跑步进入8<b class='flag-5'>英寸</b>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