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九国综合数值排名第四

电子工程师 ? 来源:网络整理 ? 2018-04-07 00:2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摘要: 为系统性反映制造强国发展进程,继2014年和2016年后,中国工程院于2018年4月2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三次正式对外发布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

为系统性反映制造强国发展进程,继2014年和2016年后,中国工程院于2018年4月2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三次正式对外发布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院士、国家开发银行胡东升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王德成院长、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尹丽波主任等出席了发布会。

《2017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沿用完善优化后的制造强国指标体系,基于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各国统计局等十余家权威机构的最新数据,对各国2015-2016年制造强国综合指数进行了跟踪测评,并对我国2012—2016年制造强国发展进程进行了系统总结及未来趋势预判。

报告比较了各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近两年的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2015—2016年各主要国家制造强国发展进程整体向好。

其中,美国持续大幅领跑各国,制造业综合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

德国稳步前进,工业4.0战略成效显著;

日本触底反弹,其规模受日元汇率反转上升影响较大;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下滑、国际市场不景气导致出口下降等因素同时作用于中国制造业,造成2016年中国指数首次下滑。

同时,综观2012—2016年五年间,各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情况差异较大。

在此情况下,中国是指数值增长最大的国家,总体上符合制造强国战略的预期。

报告还分析了中国制造强国四项分项指数值及占比情况。

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发展”传统优势不断强化,但尚未有效带动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和持续发展的提高,整体转型升级有待进一步培育。

2012-2016年,中国“规模发展”指数值和占比均为最高,说明发展趋势的持续性。然而“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三项变化不大。

从各细分项指标变化情况来看,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有明显提高,但与美、德、日等相比仍差距巨大,一国制造业拥有的世界知名品牌数指标提升明显;而制造业增加值率、高技术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等指标出现下滑。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同时指出,2017年尽管人民币兑美元全年平均汇率仍有小幅下滑,但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利好的推动下,2017年中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将小幅回升。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在美国制造强国指数稳步较快增长的压力下,我国制造强国指数与美国之间的差距缩小进程不显著,要在2025年实现初步目标,2035年实现基本现代化仍旧需要做出更大努力。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院士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仍处在起步阶段,制造业总体仍未摆脱规模拉动的路径依赖,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将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其间还可能有起伏。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朱高峰院士)

质量效益、结构优化以及持续发展三项指数相较美、德、日等制造强国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其中,质量效益虽差距最大,也是追赶的主要着力点,未来应是中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突破方向,质量效益应面向制造业整体而不是局限在一些重点领域;

结构优化必须与质量效益相辅相成匹配发展,更多体现在向质量效益高的产业和环节上发力,而不是停留在“高”和“新”的发展概念上,可持续发展中研发创新投入的增加也要与产业效果挂钩。

未来一段时间,由于汇率波动、国际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我国制造强国指数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波动,但不会改变制造强国发展进程总体向好的趋势。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加快推进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性转变,要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推进制造业整体提升,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制造体系,为早日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通信
    +关注

    关注

    18

    文章

    6224

    浏览量

    138242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软通动力领跑2024年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

    近日,IDC陆续发布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经济温和复苏,但市场发展动力不足,银行业与保险业均处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6:41 ?1051次阅读

    英威腾领跑2024中国UPS和机房空调市场

    近日,权威资询机构赛迪顾问(CCID)发布《2024-2025年中国UPS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英威腾在中国模块化UPS市场份额排名第
    的头像 发表于 06-16 09:59 ?703次阅读

    汇川技术亮相2025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论坛

    近日,汇川技术受邀参与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的2025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论坛,FA产品与解决方案SPDT主任唐干带来重磅分享:《工业软件的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本次分享展示汇川工业软件在赋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5:08 ?536次阅读

    东软斩获第四中国国际软件发展大会多项殊荣

    近日,第四中国国际软件发展大会在京成功举办。东软集团汽车智能创新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关鑫获评“2024年软件行业领军人物”。东软集团“基于AI模型的全球智能导航平台”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车载人机交互软件系统”双双荣获“202
    的头像 发表于 05-08 13:55 ?421次阅读

    软通动力受邀出席第四中国国际软件发展大会

    近日,以“人工智能与软件变革”为主题的第四中国国际软件发展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大会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主办,汇聚行业专家和领袖,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软件产业协同
    的头像 发表于 04-28 09:50 ?361次阅读

    润和软件入选MSCI中国指数

    2月12日,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公布了其2025年2月的指数季度调整结果。其中,MSCI中国指数新纳入8只股票。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和软件”,300339.SZ)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0:33 ?504次阅读

    IBM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

    近日,IBM (NYSE: IBM) 发布了 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0:25 ?791次阅读

    扬杰科技荣获2024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

    新年伊始,佳讯即传!近日,“第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价值500强大会暨数字CEO圆桌论坛”在北京隆重举办,本届大会发布了《2024中国制造
    的头像 发表于 01-10 16:05 ?971次阅读

    中国发展报告:我国是无人机第一大技术来源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撰写并在京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4》显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正加快完善。比如低空经济,从20多个省份将其写入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00:17 ?4801次阅读

    天合光能加速建设光伏高质量发展集群样板

    近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13:56 ?480次阅读

    天合光能入选2024中国出海品牌100强指数

      近日,第二届中国品牌形象海外传播论坛在京举行并发布2024中国出海品牌100强指数,天合光能在光伏设备上榜企业中位列第一。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11:39 ?682次阅读

    东软成功入围《2024中国数据中台市场研究报告》领先厂商行列

    ,正日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加速业务创新的关键力量。报告深入解读了数据中台在中国发展状况,全面分析了中国数据中台市场的规模结构、竞争格局、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2-27 11:58 ?663次阅读

    OPPO荣登2024中国企业专利创新百强榜第四

    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劲实力。 OPPO不仅在主榜单中表现出色,还在多个子榜单中名列前茅。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榜单中,OPPO位列第四,充分展示了其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深厚积累。同时,在海外布局专利申请量榜单中,OPPO更是荣登第三位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0:57 ?661次阅读

    万协通亮相2024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发展大会

    近日,2024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会上重磅发布《GEI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揭示了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群体的最新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1:20 ?917次阅读

    开启全新AI时代 智能嵌入式系统快速发展——“第六届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圆满结束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操作系统业务负责人柯善风做了“创面向工业机器人的OS解决方案和落地实践”专题报告。柯善风介绍创中心的发展情况,分享了面向工业场景、自主可控、中立普惠
    发表于 08-30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