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锡膏使用50问之……》,围绕锡膏使用全流程,精心梳理 50 个核心问题,涵盖存储准备、印刷工艺、焊接后处理、特殊场景应用、设备调试及材料选型六大维度,为广大客户和从业者深度解析锡膏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每个问题包含“原因分析 + 解决措施”,结合行业标准与实战经验,为电子工程师、产线技术人员、营销工程师提供 “一站式” 缺陷解决方案,助力提升焊接良率与产品可靠性。
最近几期聚焦于印刷工艺问题(11-20 问),解析印刷环节的厚度不均、桥连、塌陷、钢网堵塞等高频问题,提供设备参数与材料特性的匹配方案。
问题编号 | 核心问题 |
11 | 锡膏印刷时出现厚度不均,是什么原因? |
12 | 焊盘间桥连(短路)如何解决? |
13 | 印刷后锡膏塌陷,焊盘边缘模糊怎么办? |
14 | 钢网清洗后仍堵塞,锡膏残留如何处理? |
15 | 锡膏印刷时粘刮刀、拉丝严重怎么办? |
16 | 密脚芯片(引脚间距<0.4mm)焊接后连焊率高,怎么解决? |
17 | 锡膏印刷位置偏移(与焊盘错位)如何调整? |
18 | 印刷后焊盘边缘出现 “渗锡” 现象,是什么问题? |
19 | 锡膏颗粒粗细不均对印刷有什么影响? |
20 |
15. 锡膏印刷时粘刮刀、拉丝严重怎么办?
原因分析:
锡膏黏度过高(>120Pa?s)、触变性不足(剪切速率变化时黏度响应慢)、刮刀材质与锡膏兼容性差(如碳钢刮刀易与 SnAgCu 反应)。
解决措施:
黏度调整:添加 5%-10% 专用稀释剂(需供应商确认),将黏度降至 80-100Pa?s。
刮刀更换:使用聚四氟乙烯涂层刮刀,减少粘连;定期检查刮刀边缘,磨损>50μm 立即更换。
16. 密脚芯片(引脚间距<0.4mm)焊接后连焊率高,怎么解决?
原因分析:
锡膏印刷量过多、颗粒过粗(>25μm)无法精准填充窄间距,贴片机定位精度不足(偏差>±25μm)。
解决措施:
材料选择:使用 T6 级超细颗粒(5-15μm),黏度 60-80Pa?s,配合阶梯钢网(中心区域减薄 15%)减少锡膏量。
设备升级:启用高精度贴片机(定位精度 ±15μm),通过 AOI 检测引脚与焊盘重合度(>90%)。
作为专业从事先进半导体封装材料的品牌企业,傲牛科技的产品微纳米锡膏、金锡焊膏、水基清洗液、导电银胶、助焊剂和纳米银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气密性封装、通信、LEDs、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消费类电子、军工等领域和行业的封装焊接。
本系列文章《锡膏使用50问之……》,傲牛科技的工程师围绕锡膏使用全流程,精心梳理 50 个核心问题,涵盖存储准备、印刷工艺、焊接后处理、特殊场景应用、设备调试及材料选型六大维度,为广大客户和从业者深度解析锡膏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每个问题包含“原因分析 + 解决措施”,结合行业标准(IPC、RoHS)与实战经验,为电子工程师、产线技术人员、营销工程师提供 “一站式” 缺陷解决方案,助力提升焊接良率与产品可靠性。了解完50问,你将超越99%的行业专家。
-
锡膏
+关注
关注
1文章
950浏览量
17520 -
助焊剂
+关注
关注
3文章
138浏览量
11646 -
贴片机
+关注
关注
9文章
659浏览量
23622 -
印刷工艺
+关注
关注
0文章
7浏览量
621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