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电容作为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具有容量大、价格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源滤波、低频电路等领域。了解铝电解电容的制作工艺,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制作步骤
(一)铝箔的腐蚀
为了增大铝箔和电解质的接触面积,电容中的铝箔表面并非光滑,而是通过电化腐蚀法使其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形状,这样能够增大7—8倍的表面积。普通铝箔一平方米的价格在10元人民币左右,而经过这道工艺之后,价格将升到40—50元/平米。电化腐蚀的工艺较为复杂,涉及到腐蚀液的种类、浓度、铝箔的表面状态、腐蚀的速度、电压的动态平衡等因素。
(二)氧化膜形成
铝箔通过电化腐蚀后,使用化学方法将其表面氧化成三氧化二铝,即铝电解电容的介质。在氧化之后,要仔细检查三氧化二铝的表面,看是否有斑点或者龟裂,将不合格的排除在外。
(三)铝箔的切割
把一整块铝箔切割成若干小块,使其适合电容制造的需要。
(四)引线的铆接
电容外部的引脚并不是直接连到电容内部,而是通过内引线与电容内部连接。因此,需要将阳极和阴极的内引线与电容的外引线通过超声波键合法连接在一起。外引线通常采用镀铜的铁线或者氧化铜线以减少电阻,而内引线则直接采用铝线与铝箔直接相连。
(五)电解纸的卷绕
电容中的电解液并非直接灌进电容,呈液态浸泡住铝箔,而是通过吸附了电解液的电解纸与铝箔层层贴合。选用的电解纸与普通纸张的配方有些不同,是呈微孔状的,纸的表面不能有杂质,否则将影响电解液的成分与性能。将没有吸附电解液的电解纸和铝箔贴在一块,然后卷进电容外壳,使铝箔和电解纸形成类似“101010”的间隔状态。
(六)电解液的浸渍
当电解纸卷绕完毕之后,将电解液灌进去,使电解液浸渍到电解纸上。注入过程是将芯包浸渍在电解液中并进行加热(或不加热)的真空—强压循环处理,对于小容量电容,仅仅只是浸渍吸收就可以。
(七)装配
将电容外面的铝壳装配上,同时连接外引线,电容到这时已经基本成型。
(八)老化
老化是电容生产的最后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会施加一个大于额定电压但小于形成电压的直流电压,一般会在电容的额定温度下进行(也可能在其它温度甚至室温下)。这个过程可以修复氧化膜的缺陷,是筛选早期失效的电容的一个很好手段,低的初始漏电流是有效老化的一个标志。
审核编辑 黄宇
-
铝电解电容
+关注
关注
1文章
93浏览量
1375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铝电解电容会容量衰减下降的原因
铝电解电容的用途包括了哪些?
铝电解电容失效原因解析:材料、工艺与环境的协同作用
为什么铝电解电容会容量衰减下降?
电解电容的ESR值应该如何控制?

铝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有多长
好文推荐!工程师总结!铝电解电容详解
贴片铝电解电容的封装材质型号有哪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