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分析:
温度过高(>10℃):助焊剂中的有机酸、胺类活化剂活性增强,未焊接时即与金属颗粒反应,导致锡膏黏度下降 10%-15%,流动性过剩,印刷时易塌陷、桥连;同时,助焊剂中低沸点成分(如乙醇)挥发,有效成分减少,焊接时润湿性不足,引发虚焊。
温度过低(<2℃):低温抑制助焊剂流动性,活化剂分子运动减缓,焊接时无法及时破除焊盘氧化膜;锡膏因低温凝固,黏度可增加 20%-30%,印刷时刮刀压力需额外增加 20%,易导致钢网堵塞、焊点边缘不平整;金属粉末在低温下吸附力增强,可能形成微米级结块,印刷后焊点出现空洞。
解决措施:
存储环境:使用带温度监控的专业冰箱,严格控制 2-8℃(偏差 ±1℃),湿度<40%,避免阳光直射。
回温流程:从冰箱取出后室温静置 4-6 小时,待锡膏温度与环境温差<2℃再开封,防止冷凝水混入。
作为专业从事先进半导体封装材料的品牌企业,傲牛科技的产品微纳米锡膏、金锡焊膏、水基清洗液、导电银胶、助焊剂和纳米银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气密性封装、通信、LEDs、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消费类电子、军工等领域和行业的封装焊接。
本系列文章《锡膏使用50问之……》,傲牛科技的工程师围绕锡膏使用全流程,精心梳理 50 个核心问题,涵盖存储准备、印刷工艺、焊接后处理、特殊场景应用、设备调试及材料选型六大维度,为广大客户和从业者深度解析锡膏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每个问题包含“原因分析 + 解决措施”,结合行业标准(IPC、RoHS)与实战经验,为电子工程师、产线技术人员、营销工程师提供 “一站式” 缺陷解决方案,助力提升焊接良率与产品可靠性。了解完50问,你将超越99%的行业专家。
-
led
+关注
关注
242文章
23913浏览量
676901 -
封装
+关注
关注
128文章
8845浏览量
145955 -
锡膏
+关注
关注
1文章
954浏览量
17564 -
助焊剂
+关注
关注
3文章
138浏览量
11689 -
焊锡膏
+关注
关注
1文章
110浏览量
1132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