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MaPU(Mathematical Processing Unit)即代数处理单元,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架构,由思朗科技研发。它通过代数指令软流水线来零延时动态重构与算法相适应的硬件架构,达到与ASIC(专用集成电路)基本相同的算法架构,实现整个算法的全局优化执行过程。MaPU集合了ASIC、FPGA、CPU的优势,是一种可与ASIC的性能功耗比相媲美的“软ASIC”。
MaPU可通过创新的架构设计和优化的指令集,能够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功耗。例如,以极光H1.0超算芯片为例,其内部集成32个HPP处理核,双精度浮点处理能力达到4659GFLOPS@64,功耗仅为40W左右,性能功耗比达到116GFLOPs@64/W,为全球第一。这种高能效比使其在对功耗敏感的应用场景中具有明显优势,如移动设备、边缘计算等。
同时,作为一种“软ASIC”,MaPU可以根据不同的运算任务通过软件动态调整硬件资源,实现灵活的配置和优化。这使其能够适应多种算法和应用场景,而无需像ASIC那样针对特定任务进行定制设计,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和时间,提高了芯片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另外,MaPU的软件可编程性,使得开发者可以在不改变硬件的情况下,通过软件更新来实现新功能或优化性能,降低了因硬件更新带来的高昂成本和风险。同时,其统一的编程模型和开发工具链,也简化了开发流程,提高了开发效率。
加上MaPU架构是中国100%自主创新的芯片架构,思朗科技拥有超过240项核心发明专利。这确保了在核心技术上的自主可控,避免了因依赖国外技术而可能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和供应链风险,对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MaPU架构在储能产品中的优势
目前MaPU已成功应用于通信、智能汽车、储能等多个领域。在通信领域,思朗科技的UCP系列芯片已进入5G小基站市场,为5G网络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智能汽车领域,MaPU可为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和AI芯片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在储能领域,MaPU有助于提升储能产品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由于MaPU在边缘计算场景下功耗降低40%,计算效率提升超3倍,可显著优化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例如,在100MWh级锂电池储能项目中,MaPU的低功耗特性可减少散热成本,同时高算力支撑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提升系统整体能效比。
MaPU还支持BMS的实时算法优化,精准预测电池寿命、优化充放电策略,延长循环次数,一般会10%-15%。并且通过实时监测电池状态,比如电压、温度,MaPU可快速响应异常,降低热失控风险。
此外,该架构支持AI推理,可赋能储能系统的负荷预测、能源调度算法优化,例如在电网削峰填谷场景中,通过AI动态调整充放电策略,提升储能系统的经济性。
思朗科技不断加大对MaPU架构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的迭代和创新。例如,其正在努力开发更高效的编程模型,并尝试在MaPU上实现异构计算框架如OpenCL,以进一步提升开发效率和性能表现。
围绕MaPU架构,逐渐形成了包括芯片设计、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在内的完整产业生态。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参与到MaPU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中,共同推动MaPU技术的发展和市场推广。加上通过宁德时代投资,MaPU技术正渗透至储能系统、智能电网等领域,支撑宁德时代“电池+AI”战略。
小结
MaPU架构凭借高效、灵活、自主可控的特性,成为储能系统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技术。其市场应用已从通信领域向能源管理延伸,未来随着宁德时代等企业的战略推动,有望在储能、智能电网、工业AI等场景持续扩大份额,成为国产芯片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突破口。
-
储能
+关注
关注
11文章
2274浏览量
3486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DeepSeek最新论文:训练速度提升9倍,推理速度快11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