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PCB 地平面奥秘及耦合的探究

KiCad ? 来源:KiCad ? 作者:KiCad ? 2025-01-09 11:2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本文探讨了不同地平面情况下的电容耦合及电感耦合,并给出了 PCB 布线时的注意事项。

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地平面为电流提供了一个低电感和低电阻的返回路径,并且能够防止不同导线之间的串扰(crosstalk)或耦合(coupling)。 地平面通过提供一个与导线物理距离非常接近的电流返回路径来实现这一点。电感和感性耦合取决于形成的回路面积,而地平面通过最小化这个面积来减少电感和感性耦合。在容性耦合的情况下,地平面“短路”了导线之间的电场,从而最小化了相互电容。 在这些基本要点之后,大家开始出现分歧。有些人说地平面应在电路板的两侧,有些人则说只应在一侧。有些人认为地平面应该在电路的不同区域之间分割,而其他人则认为这样做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有人说应该在高速信号之间放置屏蔽线,也有人说不应该。

为了测试其中的一些说法,我设计了一块 1.6 mm 厚的电路板,上面有几对 15 mm 长的导线,导线之间有 2 mm 的间隙。无论是电容耦合还是电感耦合,长而平行且靠近的线路都是最糟糕的情况。每根导线的两端都有一个引脚,如果存在地平面,就在导线引脚旁边放置一个地引脚,以保持返回路径尽可能接近:

c553d8a2-ce38-11ef-902f-92fbcf53809c.png

其中一对没有地平面,另一对只有底层的一个简单的地平面,其余的地平面各有不同:

两个走线之间有分割的地平面。

两个走线穿过分割的地平面的分割处。

有地平面,走线跳转到底层。(一个平行,一个交叉)

两层都有地平面

两层都有地平面,导线旁有过孔。

两层都有地平面,带有屏蔽线

两层都有地平面,带有屏蔽线,且屏蔽线上和走线旁都有过孔。

我用 50 MHz 正弦波(10ns 上升/下降时间)进行了测试,这应该能代表典型的业余项目,但不适用于微波范围的测试(所使用的波长比走线大得多)。

电容耦合

实验目的:测量电容耦合

实验设备:

函数发生器(Function generator):用于产生一个 5V 的 50MHz 正弦波信号。

示波器(Scope):用于测量和显示信号。

实验步骤:

将函数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一根导线的一端。

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另一条导线的另一端,用于测量信号。

在进行有地平面的测试时,移除了示波器探头的标准地线(ground lead),并使用一根短于2厘米的导线,将探头的地环(ground ring)连接到地平面上。

在没有地平面的测试中,直接将示波器的地夹(ground clip)夹到函数发生器的地线上。

c5828b7a-ce38-11ef-902f-92fbcf53809c.png

示波器探头对地的电容大约是10皮法(pF),大约是74HC逻辑门输入电容的两倍。这些测量值的精度大约是5%,毫伏级别的电压变化可能是由于测量误差造成的,不必过于关注。 以下为测量结果:

配置 耦合电压峰峰值
无地平面,15cm示波器地线夹提供地 800 mV
标准地平面 340 mV
走线之间有分割的地平面 352 mV
走线跨过分割的地平面 360 mV
标准地平面,但有导线切割穿过地平面;且待测的信号线跨过切割的导线 351 mV
标准地平面,但有导线切割穿过地平面;且待测的信号线平行靠近切割的导线 340 mV
双面的地平面 294 mV
双面的地平面+缝合孔(仅一侧) 300 mV
双面的地平面+屏蔽线 88 mV
双面的地平面+屏蔽线+缝合孔 48 mV

地平面对电容耦合的影响:

即使在最糟糕的布局中,接地平面也能将电容耦合降低 2 倍以上。这意味着地平面提供了一个低电感和低电阻的电流返回路径,并且能够减少不同走线之间的串扰和耦合。

通常建议在电源、数字和模拟部分之间分割地平面,但这样做实际上增加了耦合。

在双面接地的情况下,走线只有在两侧都有缝合孔的情况下耦合才会有所改善;如果在两个走线之间放置一个接地的屏蔽走线,效果会更好(比没有地平面好16倍以上)。

地平面下的短走线的影响:

在远小于波长的尺度上,地平面下的短走线影响相对较小。

我测量了从一个交叉走线耦合到主走线的信号为153毫伏,这个值并不小,但并不像平行走线那样糟糕。

地平面上走线的对地电容:

地平面上的走线对地有显著的电容,对于1毫米宽的走线大约是每厘米0.7皮法。这可能会给高阻抗信号带来麻烦,即使是相对较短的走线。

随着板层数的增加,这种电容会变得更糟,尤其是当习惯于将地/电源平面放置在板的中间层时。

驱动阻抗对电容耦合的影响:

驱动阻抗对于电容耦合非常重要。当受影响的走线通过 100Ω电阻驱动而不是开路时,耦合信号降低到原始电压的约1/4。

电感耦合

对于电感耦合,我也使用了 50 MHz 正弦波,但将导线的另一端接地。我还添加了一个 10 欧姆的电流检测电阻(10mV = 1mA)来测量电流。

同样,这些测量值的精确度仅为 5%左右,因此无需在意单毫伏的差异。

配置 旁路电压峰峰值 耦合电压峰峰值
无地平面,15cm示波器地线夹提供地 8 mV 62 mV
标准地平面 12 mV 26 mV
走线之间有分割的地平面 11 mV 28 mV
走线跨过分割的地平面 10 mV 29 mV
标准地平面,但由导线切割穿过地平面;且待测的信号线跨过切割的导线 8 mV 44 mV
标准地平面,但由导线切割穿过地平面;且待测的信号线平行靠近切割的导线 9 mV 28 mV
双面的地平面 11 mV 28 mV
双面的地平面+缝合孔 9 mV 22 mV
双面的地平面+屏蔽线 10 mV 33 mV
双面的地平面+屏蔽线+缝合孔 10 mV 7 mV

这里的结果与电容耦合的结果类似,并不与电容耦合的结论相悖。虽然与电容耦合相比,电感耦合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会对驱动阻抗很低(如测试中使用的 0 欧姆短路)的线路产生影响,而且这里使用的电流仅为毫安,而不是驱动 MOSFET 栅极等常用的几安培电流。

耦合到底重要吗?

虽然50 MHz的频率看似很高,但数字信号中的耦合现象很容易发生。即使方波的频率只有几千赫兹,根据上升时间的不同,谐波也可能高达数百兆赫兹。由于低阻抗输出和逻辑电平之间的较大差距,数字线路本身具有相当强的抗干扰能力。 然而,大多数项目都会在某些时候处理模拟信号,而这些信号很容易受到快速切换的数字线路的干扰。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将数字部分和敏感的模拟部分物理隔离,并避免它们之间的平行走线。使用去耦电容、磁珠和地平面保持电源清洁也非常重要。高阻抗线路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尽可能避免高阻抗线路,并保持他们的长度尽可能的短是理想的选择。最后的办法是在地平面上使用带缝合孔的屏蔽线。 如果耦合不可避免,另一种方法是降低数字信号的速度,例如在输出端放置一个 5 千欧电阻。这不会对低速信号产生影响,但可以减缓有问题的信号边缘。 另一种情况是电流的返回路径不是地平面,这种情况下地平面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在PCB上布线时要让信号走线和返回路径尽可能靠近,并保持整体长度尽可能短。

参考文献: https://10maurycy10.github.io/projects/testing_groundplanes/ 本文遵循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注意: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 KiCad 内容推送,请点击下方的名片,按关注,再设为星标。

常用合集汇总:

和 Dr Peter 一起学 KiCad

KiCad 8 探秘合集

KiCad 使用经验分享

KiCad 设计项目(Made with KiCad)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KiCad 开发笔记

插件应用

发布记录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pcb
    pcb
    +关注

    关注

    4371

    文章

    23526

    浏览量

    410856
  • 电感耦合
    +关注

    关注

    1

    文章

    67

    浏览量

    16235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如何减小DAC电路的耦合影响?

    至星形接地点。分割地平面与跨接在多层PCB中,将模拟地和数字地平面分开,通过磁珠或0Ω电阻在单点跨接,减少高频噪声耦合。避免:在高频信号(如时钟)下方切割
    发表于 07-29 09:39

    PCB叠层设计避坑指南

    第3层作为高速信号层时,上下需 设置地平面 。 2、电磁兼容性(EMC) 合理的叠层结构能 减少60%以上的串扰 。多个地平面层能有效减小PCB板阻抗,降低共模EMI。 3、机械稳定性 叠层必须 保持
    发表于 06-24 20:09

    PCB的EMC设计(一):层的设置与排布原则

    确定PCB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几个因素:电源和地平面的需求、信号密度、工作频率、特殊信号布线需求以及成本限制。对于对EMC要求严格的产品(如需通过CISPR16CL
    的头像 发表于 05-17 16:17 ?507次阅读
    <b class='flag-5'>PCB</b>的EMC设计(一):层的设置与排布原则

    多层板设计经验谈:地平面布局易错点解析

    在多层板设计里,地平面布局至关重要,却常被忽视,一些小失误可能严重影响电路板性能。捷多邦作为行业资深企业,凭借多年经验,为大家梳理这些易忽略的问题。 地平面完整性遭破坏是常见问题。不少设计师为布线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10:38 ?221次阅读

    低压电路关键:探索电压、电流、电阻的奥秘

    揭秘低压电路的奥秘
    的头像 发表于 05-08 09:13 ?445次阅读
    低压电路关键:探索电压、电流、电阻的<b class='flag-5'>奥秘</b>

    PCB设计仿真,“缝合电容”我怎么可能不知道

    。 案例1: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走线跨分割地平面的情况,例如下面的模型所展示的: 大家都知道跨分割肯定对信号有影响了,那你们能想到的优化方案是什么呢!什么,告诉我不跨分割平面不就解决了吗!要是能不跨
    发表于 04-28 15:44

    技术资料—PCB设计规范

    印制板上要给它们分配不同的 布局区域。 9 PCB 布线与布局 对低电平模拟电路和数字逻辑电路要尽可能地分离。 10 PCB 布线与布局 多层印制板设计时电源平面应靠近接地平面
    发表于 04-25 17:24

    PCB】四层电路板的PCB设计

    的设计规则:尽量采用地平面作为电流回路;将模拟地平面与数字地平面分开;如果地平面被信号线隔 断,那么为减少对地电流回路的干扰,应使信号走线与地平面
    发表于 03-12 13:31

    PCB中铺“地”和“电源”应该避免耦合吗?

    案例72:PCB中铺“地”和“电源”要避免耦合【现象描述】某产品采用框体背板结构,其他PCB插在背板上通过背板进行互连,正视面的底板安装背板PCB,其他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10:37 ?1449次阅读
    <b class='flag-5'>PCB</b>中铺“地”和“电源”应该避免<b class='flag-5'>耦合</b>吗?

    探究线圈耦合接口的特性、优势

    线圈耦合接口最为突出的亮点当属卓越的电气隔离特性,能够有效阻隔不同电路模块之间可能出现的电气干扰,确保各个部分稳定、独立地运行。无论是在工业控制领域,防止强电对弱电系统的冲击,还是在医疗设备中,保障
    的头像 发表于 02-04 17:50 ?518次阅读

    ADC的数字电源和模拟电源需要两个隔离的独立电源供电吗?

    模拟地和数字地的短接,这样就形成两点接地,不就形成地环路了吗。如果不将地平面分割为数字地和模拟地,数字器件的地弹噪声是不是又会耦合到模拟器件,造成干扰?非常矛盾,麻烦各位帮忙解答一下,ADC该如何供电,地平面该如何连接?
    发表于 01-07 08:15

    高速、RF射频信号的参考平面分析

    对于一个电子爱好者来说,在PCB设计中,参考平面的问题经常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众所周知,电源平面可以作为参考平面,常见的6层板一般都采用电源层作为DDR信号的参考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1:37 ?689次阅读
    高速、RF射频信号的参考<b class='flag-5'>平面</b>分析

    通用硬件设计/BGA PCB设计/BGA耦合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通用硬件设计/BGA PCB设计/BGA耦合.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0-12 11:35 ?0次下载
    通用硬件设计/BGA <b class='flag-5'>PCB</b>设计/BGA<b class='flag-5'>耦合</b>

    如何区分模拟地和数字地?电路设计之在PCB布局中正确设置地线

    地平面要分为模拟地和数字地两大区,模拟电路以及数字电路按区放置,同时电源也要区分,两大地平面要通过磁珠或者二极管进行隔离。
    的头像 发表于 09-09 18:38 ?5557次阅读
    如何区分模拟地和数字地?电路设计之在<b class='flag-5'>PCB</b>布局中正确设置地线

    OPA548在采用PCB敷铜散热时,散热焊盘是否需要接到地平面

    OPA548(DDPAK封装)在采用PCB敷铜散热时,有两个问题,请教一下: 1)散热焊盘是否需要接到地平面?我看到有人说有些片子需要接地,因为散热焊盘是衬底,需提供稳定的电位。 2)在画DDPAK封装库时,不提供引脚标号(原理也没有对应标号),能正常导入
    发表于 08-27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