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如何区分模拟地和数字地?电路设计之在PCB布局中正确设置地线

硬件那点事儿 ? 来源:硬件那点事儿 ? 作者:硬件那点事儿 ? 2024-09-09 18:3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Part 01

前言

什么是接地?所谓接地其实就是系统中所有信号的参考点。理想情况下,地线上只有零伏的电势。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所谓地平面其实就是具有一定阻抗能力的导体所承载的信号。有了阻抗,那么流过该地面的电流会导致导体上的电势在不同点处不同。通过保持较低的地线导体阻抗可实现良好接地,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地线上的电势差。在设计多层电路板时,一般专门设置一层用于接地层,接地层中大面积的铜箔会降低地平面上的阻抗。

Part 02

地平面分割

一般来说,许多人将接地平面分为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并在整个平面上进行了分割。模拟电路位于平面的模拟部分之上,而系统的数字部分位于数字部分之上。最终,这两个接地点重新归为系统电源。但是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IC,内部集成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那么我们怎么处理这种器件的接地呢?

就拿数据转换器来说,无论是数模转换器(D / A)还是模数转换器(A / D),通常都跨接在此部分上,而且一般有两个接地引脚:一个称为模拟接地(AGND),另一个是数字地(DGND)。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想当然地认为模拟地引脚接到模拟地平面,数字地引脚接到数字地平面,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接下来我们会分析。

1aec2812-6699-11ef-8e70-92fbcf53809c.jpg

在IC数据手册上,厂家一般会建议用户在器件封装处将AGND和DGND连在一起。这点似乎与要求区分模拟地和数字地的建议相冲突,其实并不存在冲突。这些引脚的“模拟地”和“数字地”标记是指引脚所连接到的转换器内部部分,而不是引脚必须连接到的系统地。对于ADC,这两个引脚通常应该连在一起,然后连接到系统的模拟地。由于转换器的模拟部分无法耐受数字电流经由焊线流至芯片时产生的压降,因此无法在 IC 封装内部将二者连接起来,但它们可以在外部连在一起。所以芯片外部虽然AGND和DGND连在一起了,但是内部其实分开的,二者只是取同一个参考点而已。

1afcb7f4-6699-11ef-8e70-92fbcf53809c.jpg

Part 03

ADC的电源线处理方法

说完了地线,我们再说说ADC的电源线处理方法,其实就是把IC的电源一分为二,通过磁珠进行隔离,从而避免数字电路中的干扰通过电源串扰到模拟电路中,其中红色线连接的是IC的去耦电容,去耦电容接到数字地上,要记住,去耦电容要距离数字电源供电端越近越好,从而实现最小的去耦环路。

那么两个地平面怎么连接呢?一般来说可以用0R电阻,或者磁珠,或者背靠背肖特基二极管,0R电阻其实是有一定阻值的,对于干扰信号有一定的减弱作用,同时电阻的高频等效模型中,在高频条件下,电阻能表现出电感特性,还能起到电感滤波的作用,磁珠的话也是一样,在高频条件下,会表现出感性,但是对于低频干扰,就比较无能为力了,对于二极管,要选用低正向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有效避免串扰在两个地平面之间形成回路。

1b14e298-6699-11ef-8e70-92fbcf53809c.png

Part 04

总结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地平面要分为模拟地和数字地两大区,模拟电路以及数字电路按区放置,同时电源也要区分,两大地平面要通过磁珠或者二极管进行隔离。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路设计
    +关注

    关注

    6714

    文章

    2546

    浏览量

    215218
  • 地线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223

    浏览量

    27316
  • 数字地
    +关注

    关注

    2

    文章

    51

    浏览量

    10956
  • PCB布局
    +关注

    关注

    9

    文章

    190

    浏览量

    28384
  • 模拟地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5

    浏览量

    1128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PCB中的数字地和模拟

    PCB中的数字地和模拟地 ? 为什么PCB要分数字地和模拟地 虽然是相通的,但是距离长了,就不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6-10 13:29 ?258次阅读

    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基础

    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基础(高清原文版)获取完整文档资料可下载附件哦!!!!如果内容有帮助可以关注、点赞、评论支持一下哦~
    发表于 06-04 17:22

    模拟和数字地混合PCB布局探讨

    这是我的产品目前的电路拓扑,有一些疑问想跟大佬们共同探讨一下。 图1,模拟和数字地分开,在电源入口处相连,红色是模拟地的连接示意,绿色为数字
    发表于 04-29 22:35

    技术资料—PCB设计规范

    布线与布局 晶振外壳接地。 4 PCB 布线与布局 时钟布线经连接器输出时,连接器上的插针要在时钟线插针周围布满接 地插针。 5 PCB 布线与
    发表于 04-25 17:24

    模拟示波器在电路设计与调试中的应用

    模拟示波器在电路设计与调试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电路设计阶段 信号验证: 在电路设计阶段,设计师可以通过模拟示波器观测
    发表于 03-31 14:07

    PCB】四层电路板的PCB设计

    布线 抗干扰 1 布局 所谓布局就是把电路图中所有元器件都合理地安排在面积有限的PCB上。从信号的角度讲,主要有数字信号
    发表于 03-12 13:31

    电路设计PCB设计技术规范内容(呕血整理几百条,史上最全)

    方法包括:空间远离、地线隔开。 2、晶振要尽量靠近 IC,且布线要较粗 3、晶振外壳接地 4、时钟布线经连接器输出时,连接器上的插针要在时钟线插针周围 布满接地插针 5、让模拟和数字电路分别拥有自己
    发表于 03-07 14:22

    数字电路设计中:前端与后端的差异解析

    本文介绍了数字电路设计中“前端”和“后端”的区别。 数字电路设计中“前端”和“后端”整个过程可类比盖一栋大楼:前端好比建筑师在图纸上进行功能和布局的抽象设计,后端则是工程队把图纸变成实体建筑的过程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0:09 ?625次阅读

    TLC5510的模拟电源和数字电源需要隔开吗?

    TLC5510工作电压 ,模拟·输入都正常,AD却未能正确转换 ,我想问下是电路有问题还是因为在铺设电路时未将电源模拟部分
    发表于 01-14 08:06

    GND布局PCB设计的影响 GND在数字电路中的作用

    GND(地线或0线)布局PCB(印刷电路板)设计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在数字电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对这两个方面的分析: GND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5:22 ?2750次阅读

    如何解决模拟和数字地干扰问题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接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无论是模拟地还是数字地,它们最终都需要连接到一起,并接入大地。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形成“浮地”,导致电位差的出现,进而容易积累电荷,引发静电问题。 大地被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15:29 ?1620次阅读

    如何在应用中正确设置THVD1505和SN65HVD888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如何在应用中正确设置THVD1505和SN65HVD888.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18 10:25 ?0次下载
    如何在应用<b class='flag-5'>中正确</b><b class='flag-5'>设置</b>THVD1505和SN65HVD888

    pcb数字地和模拟地怎么隔离

    在设计印刷电路板(PCB)时,数字地和模拟地的隔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不当的接地会导致信号干扰、噪声增加,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1. 理解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0:43 ?4944次阅读

    模拟和数字地的隔离方式

    在电子设计中,模拟和数字地的隔离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不当的处理可能会导致信号干扰和系统性能下降。 模拟和数字地隔离的重要性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0:41 ?2757次阅读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概念是什么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模拟电路 1. 定义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6:42 ?239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