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两家知名机构对RedCap预测数据严重冲突,应该如何看待?

利尔达科技集团 ? 2024-10-26 08:0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近日,两家市场研究机构对于5G RedCap市场预测的差距引起业界热议。一方面,研究机构Omdia对 5G 技术的研究预测显示,5G RedCap将以 66% 的年复合增长率激增,到2030年将达到 9.6 亿连接。然而,另一家研究机构则给出了大相径庭的结论,市场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研究报告显示,到2029年5G RedCap模组出货量为8000万。相对Omdia预测的2030年9.6亿,ABI Research给出的2029年8000万的结论,两者相差10倍以上。

目前,5G RedCap已受到业界高度重视,成为基于5G原生技术物联网场景的重要支撑。由于很多产品从决策到市场接受需要数年时间,产业链相关厂商也非常关注RedCap未来发展走势和市场空间,用以做出正确决策。作为两家业界知名市场研究机构,给出10倍以上预期结果的差距,让从业者感到困惑,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机构的立场和对于5G RedCap发展的认知程度、对市场的乐观程度。预测未来一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企业的决策必须基于对未来一定预测的基础上做出,因此分析的逻辑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两家机构对于RedCap不同预测的逻辑

在Omdia看来,5G技术对物联网用例影响力日益增长,同时行业对于RedCap 和 eRedCap 解决方案的准备程度也日益完善。Omdia认为,4G网络在未来十年内开始逐步淘汰,RedCap 及其增强型对应产品 eRedCap 将取代当前的 LTE Cat 1 至 Cat 4 设备。人们对5G RedCap的兴趣与日俱增,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开始部署这项技术,预计未来几年将得到广泛应用。

Omdia认为到2030年5G RedCap(含eRedCap)的连接达到9.635亿个,其中亚太地区占据主导,超过7亿连接,中国市场增长是关键。Omdia预计RedCap在中国会经历类似于NB-IoT的历程,三家电信运营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ABI Research则没有这么乐观,该机构认为,尽管物联网各类厂商对RedCap兴趣浓厚,但在中短期内,高昂的价格将抑制RedCap设备的销售。根据ABI Research的观察,目前RedCap模组的价格约为基于LTE Cat 4模组的三倍,虽然在物联网用例和性能特性方面,前者可以取代后者,但三倍的价格差距让其具有很大难度,除非一些生命周期较长的设备会考虑。

ABI Research估计到2027年,RedCap模组价格将减半,加上2026年eRedCap模组商用化的加持,RedCap连接数才会实现一定程度跃升,因而预计到2029年达到8000万的规模。ABI Research认为,eRedCap模组预计商用时会以比Cat 1高出25%的价格投向市场,这一溢价在可控范围内,因此相对RedCap模组目前300%的溢价来说更容易获得市场采用,更容易实现对Cat 1的替代迁移。

ABI Research预计到2029年5G RedCap连接中,71%的比例为eRedCap,剩余不足30%才是基于R17 RedCap的。只有当RedCap模组价格将减半,对LTE Cat 4的替代迁移才会加速。从2024年到2029年,RedCap模组收入累计将达到12亿美元,其中eRedCap的金额为6.15亿美元。

RedCap驱动力明显,但2030年难达10亿连接

RedCap受到全球高度关注,但受关注并不一定代表短期内实现快速出货。从目前商用情况来看,中国市场是推动RedCap产业发展最强劲的力量,海外市场虽然也重视这一领域,但商用进程相对缓慢。

在近日召开的MWC拉斯维加斯站上,美国运营商AT&T、T-Mobile均表示将推出RedCap商用产品。其中,T-Mobile表示今年年底前会推出其首款RedCap产品,分析师认为是可穿戴或MiFi产品;AT&T也表示预计明年会推出第一批RedCap设备。从这一进展来看,美国市场要形成RedCap的批量出货,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要达到2030年预期的10亿连接,在剩余5年的时间内,需要做出很多工作,但从目前的推进来看,达到10亿连接的基础还不稳定。

一方面,全球5G网络基础设施对RedCap支持力度还需加强。

在网络基础设施支持方面,RedCap的一个必备条件是5G SA(独立组网)已部署就绪。然而,虽然第一张5G网络已发布超过5年,但目前全球运营商对于5G SA的部署还不尽如人意。根据GSA最新数据,截至今年6月份,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的143家运营商已经以试验、计划或实际部署的形式投资公共5G SA网络,占已知的投资于5G网络部署的617家运营商中的23.1%。其中,仅有60家运营商已经启动或部署了5G SA公共网络,占比不足10%。而这60家运营商中,还有部分运营商处于试商用状态。

6fd97f58-932d-11ef-8084-92fbcf53809c.png

就美国市场来看,大型运营商中目前仅有T-Mobile部署了5G SA网络,能够支持RedCap的商用。AT&T表达了明年发布首批RedCap设备的计划,只有启动了5G SA的部署,RedCap设备才能批量商用。

5G SA部署的缓慢是当前全球移动通信领域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移动通信整体行业的低迷,原有5G网络投入的巨额资本还未带来回报,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放缓了SA网络升级的做法。GSA数据显示,今年前半年,仅有5家运营商新部署了5G SA网络。未来几年,在运营商资本支出严格控制的背景下,5G SA部署能否加速还不确定。因此,5G SA基础设施部署的缓慢,是延缓全球RedCap商用步伐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理性看待中国市场的进展,支撑2030年10亿连接条件并不具备。

在蜂窝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中国市场一直都是挑大梁的角色,RedCap也不例外。不过,假若RedCap全球连接在2030年真能达到10亿的规模,则中国市场一定是占据大部分份额,Omdia在其报告中也确认了这一观点。

不过,从目前市场发展状况,以及过去一年多时间中主管部门针对蜂窝物联网尤其是RedCap发布的政策文件来看,支撑2030年全球连接10亿的条件还不具备。

在Omdia的报告中,该机构预计2025年亚太区RedCap连接数将达到2.34亿,2027年近5.13亿个,2030年超过7亿,在笔者看来,这一预测过于乐观且没有依据。

去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提出了到2025年实现5G RedCap连接实现千万级增长。从目前市场发展状况看,到2025年底大概率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然而,中国市场仅有千万级的连接,如何支撑起Omdia所预测的亚太区2.34亿的目标?

今年8月份,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中提出,到2027年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力争突破36亿,其中4G/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占比达到95%。截至今年8月末,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到25.65亿,意味着要达到2027年目标,需要发展新增连接11亿左右。然而,从目前移动物联网产业生态来看,新增的这部分连接中,预计LTE Cat 1和NB-IoT会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不可能支撑起Omdia所预测的亚太区RedCap连接5.13亿目标。

目前,RedCap模组和终端成本依然远高于已经非常成熟的LTE Cat 1,中国市场中4G退网政策还没有任何前期酝酿的声音,预计接下来5年中4G网络依然是无线通信尤其是物联网通信的主导。除中国市场外,海外没有能够对RedCap挑大梁的市场,远远不能支撑2030年10亿级的连接。

如何看待RedCap市场的发展节奏

对于未来5G RedCap的发展,笔者无法给出连接数的预测,但笔者认为这一领域的发展遵循一定发展规律,相关分析可参考笔者去年发布的《5G RedCap在未来10年将经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提出RedCap发展呈现三阶段的特征,即第一阶段5G原生应用场景为主,对4G物联网影响有限;第二阶段加速应用于中速场景,具备了对4G物联网替代的潜力;相对4G物联网优势明显,加速替代并成为蜂窝连接主角。在本次文件的指导下,RedCap的发展应该充分认识到阶段性特征,抓住阶段性的重点进行推进。

6fdd6802-932d-11ef-8084-92fbcf53809c.png

第一阶段的时间段到2025年底为止,正好和《关于推进5G轻量化(RedCap)技术演进和应用创新发展的通知》政策文件中所涵盖的时间段基本吻合,最终的目标也和文件的目标一致。在这一阶段,由于基于4G的物联网是移动物联网的主流,不论从成本、基础设施还是生态丰富程度来看,RedCap对LTE Cat 4和Cat 1为代表的4G物联网影响有限,从市场化角度来看,难以形成替代。因此,RedCap在这一阶段需要找到专门的场景来“破局”,那么5G原生应用就是破局的重点,RedCap在这一阶段重点是挖掘5G原生应用,满足5G原生应用的需求。也就是说,必须用5G才能实现的应用场景,4G相关技术无法满足需求,这种情况下RedCap落地更容易。RedCap应用于5G原生应用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5G原生能力刚需的场景。RedCap融合了很多5G新的能力,如网络切片、定位、低时延、大容量甚至uRLLC等能力,现实中也有一些场景对这些能力有显著需求,在这种情况下RedCap就具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这种5G原生能力优势就能转化为商用的优势。本次发布的文件中提出了“加快RedCap与网络切片、高精度定位、5G LAN(局域网)等5G增强功能结合,满足不同行业场景应用需求”,可以说是对推进5G原生能力场景的要求。

二是5G专网环境下的场景。在专网环境下,核心设备、资产均要通过5G网络连接,因为客户需要一个安全隔离的专用网络环境,保证数据不出工厂、园区等限定场所,这个专网环境中4G设备无法接入。这种情况下,中高速率的设备可以通过RedCap接入。本次发布的文件中提出了“推动行业虚拟专网应用5G RedCap技术,完善5G物联能力,更好适配行业特点和满足应用需求”,也是对专网环境场景的探索。

不论是当前的RedCap,还是未来的eRedCap,多个行业都有以上两类场景的需求,例如园区中有专门的定位需求,电力、工业专网中有传感器设备数据传输需求,这些需求使得RedCap可以在工业、能源、物流、汽车等行业落地。因此,要达到5个以上百万连接的RedCap应用领域的目标,可以从5G原生应用角度更多进行引导和挖掘。

在2025年之后,尤其是2026年eRedCap启动商用后,可以高度关注RedCap产业生态的持续完善以及芯片模组成本的下降,尽量推动RedCap加速对4G物联网形成初步的优势,至少推动5G RedCap系列和4G系列技术在用户侧成为可选方案。而要让RedCap形成压倒性优势,必须在未来4G退网政策明确后,这时业界就能得到非常确定性的预期,在此之后RedCap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当然那个时间节点预计在2030年之后。

回顾NB-IoT和Cat 1的发展历程,从标准冻结到能够达到支持数亿级连接,需要多方面条件具备和成熟。从目前来看,业界对RedCap的发展还需要谨慎看待,走出众说纷纭的不同预测迷雾,做出理性决策。

本文来源:物联网智库

作者:赵小飞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32

    文章

    46357

    浏览量

    394398
  • 5G
    5G
    +关注

    关注

    1360

    文章

    48839

    浏览量

    575504
  • RedCap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98

    浏览量

    231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今日看点丨两家国产头部厂商发布新一代AI芯片 ;台积电在美先进封装布局启动

    ? ? H20重返中国在即,两家国产头部厂商发布新一代AI芯片 ? 日前,燧原科技和沐曦这两家头部国产AI芯片厂商首发各自新一代的主力AI芯片。燧原科技新发布的L600芯片历时年半开发,采用训推
    发表于 07-28 10:41 ?1609次阅读
    今日看点丨<b class='flag-5'>两家</b>国产头部厂商发布新一代AI芯片 ;台积电在美先进封装布局启动

    CNC的IP地址相同冲突如何解决?

    的IP地址,这就极易引发IP地址冲突问题。当这些设备接入车间网络时,IP冲突会导致数据采集不上来,物联网平台缺乏数据来源,严重影响数字化车间
    的头像 发表于 07-23 14:13 ?118次阅读
    CNC的IP地址相同<b class='flag-5'>冲突</b>如何解决?

    知行科技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Delloyd成立两家合营公司

    近日,知行科技全资新加坡子公司iMotion Automotive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与马来西亚头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Delloyd Technology Berhad(“Delloyd”)签订份合资协议,将于马来西亚分别成立两家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17:43 ?745次阅读

    一文带你深入剖析RedCap技术

    随着3GPPR17RedCap标准的冻结,业界对RedCap技术的关注持续升温。要将RedCap有效引入并服务于各行各业,亟需明确其在5G承载体系中的能力定位,并深入分析当前5G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痛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10:53 ?1127次阅读
    一文带你深入剖析<b class='flag-5'>RedCap</b>技术

    工业数据采集如何避免IP冲突问题

    扩展或老旧设备接入时,重复冲突的IP地址会导致通信网络通信混乱、数据丢包、通信延迟甚至中断,严重影响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为此,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避免IP
    的头像 发表于 03-06 10:12 ?377次阅读

    DeepSeek日活激增,两家同名公司在香港成立

    据最新数据显示,人工智能应用DeepSeek在上线短短20天内,其日活跃用户数已突破2000万大关,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用户基础。 与此同时,2月5日,两家名为Deepseek?Limited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4:23 ?579次阅读

    什么原因会导致IP地址冲突

    协议地址,允许网络中的其他设备精确访问该设备,一般分为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公有地址可以直接访问互联网,私有地址属于非注册地址,一般是用于组织机构内部网络,比如公司网络、网络摄像机等,说这么多应该够用了。 接下来看看到
    的头像 发表于 12-01 23:00 ?781次阅读

    隆基绿能同日成立两家新能源技术公司

    近日,隆基绿能(601012)在新能源领域迈出重要一步,同日成立了两家新公司——呼和浩特盛源生物质加工有限公司和呼和浩特逸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这两家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为虞立涛,注册资本均为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0:53 ?773次阅读

    广和通发布5G RedCap MiFi解决方案

    2024年11月,广和通发布覆盖MiFi、CPE、Dongle等全系列商用5G RedCap FWA解决方案,帮助全球运营商及终端客户即刻商用RedCap。广和通RedCap模组FG131&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4:47 ?950次阅读
    广和通发布5G <b class='flag-5'>RedCap</b> MiFi解决方案

    云天励飞入选2024年度深圳市训力券服务机构

    日前,深圳发布11训力券服务机构入库名单,云天励飞与华为作为仅有的两家AI大模型服务机构入选。
    的头像 发表于 11-17 16:24 ?1164次阅读

    预测2030年5G RedCap连接数或达近10亿

    近日,市场调研机构Omdia发布了关于5G技术的最新研究报告。该报告预测,到2030年,5G RedCap(能力缩减)的连接数将以惊人的66%年复合增长率激增,预计将达到9.635亿个。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7:47 ?1120次阅读

    全球知名机构Sectigo到访沃通WoTrus共商合作发展

    全球知名机构Sectigo的企业代表到访沃通公司深圳总部参观访问
    的头像 发表于 09-26 13:46 ?482次阅读

    PLC的IP冲突如何解决(NAt物联网解决方案)

    他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将受到严重影响,可能出现数据丢包、通信延迟甚至通信中断等问题。 制造商在设备出厂中会将设备IP设置为相同,在接入工厂局域网时便可能与网络中已存在的设备IP冲突;同时动态分配IP的方式也有可能导致多个设备分配到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0:53 ?1262次阅读
    PLC的IP<b class='flag-5'>冲突</b>如何解决(NAt物联网解决方案)

    5G RedCap通信网关是什么

    5G RedCap通信网关:赋能未来通信的轻量化利器 在快速发展的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对实时数据传输和高速通信的需求日益迫切。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一个重要分支,5G RedCap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3:47 ?992次阅读

    5G RedCap卷起来了?智能未来已来!

    模组再添一员! 骐俊物联 ,作为一“专业物联网技术方案提供商”,早在2024年2月就正式发布了5G RedCap系列模组NR510,成为 国内优先推出5G RedCap模组的通信模组生产商之一 。目前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18:33 ?184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