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谷歌推动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深入结合:云脑兴起

电子工程师 ? 2017-11-23 14:1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一,AI与互联网的结合

从科学史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每一次人类社会的重大技术变革都会导致新领域的科学革命,互联网革命对于人类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工业革命。与工业革命增强人类的力量和视野不同,互联网极大的增强了人类的智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而智慧和知识恰恰与大脑的关系最为密切。随着博客、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工业4.0、云机器等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类脑架构也逐步清晰起来。

从2007年开始,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发表论文提出“互联网正在向着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它将具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神经系统,也会拥有自己的记忆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并由此绘制互联网云脑(Internet Cloud Brain)架构。2015年研究团队基于互联网云脑架构,将智慧城市与脑科学进行结合,形成城市云脑架构体系。

另一方面,过去的60年里,人工智能经历了多次从乐观到悲观,从高潮到低潮的阶段。最近一次低潮发生在1992年日本第五代计算机计划的无果而终,随后人工神经网络热在20世纪90年代初退烧,人工智能领域再次进入“AI之冬”。直到200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Geoffrey Hinton提出”深度学习算法,情况才发生转变。

2011年,Google开始建立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谷歌大脑。人工智能因此与互联网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结合,包括亚马逊,Facebook,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微软,英特尔,IBM等巨头纷纷进入AI领域。应该说这一轮的人工智能热潮本质上依然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波浪式高潮。它的产生离不开互联网之前应用和技术为人工智能新爆发奠定的基础。

与之前的人工智能高潮不同,这一轮人工智能的爆发产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不断与互联网结合,促进互联网云脑各神经系统的发育:

例如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结合产生了谷歌大脑,百度大脑,阿里云,亚马逊云,腾讯云等云计算系统;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听觉神经系统结合产生诸如科大讯飞,云知声等新声音识别产品;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视觉觉神经系统结合,产生如格林深瞳,Face++,商汤科技等新图像识别产品;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运动神经系统结合产生了智能制造,智能驾驶,云机器人等新应用领域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神经网络(大社交网络)结合产生了度秘,小冰等智能虚拟助理产品;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感觉神经系统结合,就出现了边缘计算的创新应用。

随着互联网类脑系统日趋成熟,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也愈加紧密,在人类智慧和人工智能的驱动下,互联网类脑系统将逐步被激活,各神经系统开始打通并形成联动。

二,云脑特征:云反射弧和互联网神经网络(大社交网络)

除了人工智能学家和科学院研究团队提出的互联网和城市云脑架构,2017年中国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出现更多“脑和巨系统”结合的案例,这其中包括阿里巴巴提出的城市大脑,华为提出的城市神经网络,李德仁院士提出的智慧城市脑等等,可以预见,以互联网“云脑”为代表的脑巨系统,在2018年将成为人工智能之后的又一个科技热点。其中有两个神经系统特征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个是以大社交网络为基础形成互联网(城市)云脑的神经网络系统,我们知道,神经网络是大脑中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动物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实现这一需求就需要生物体有统一的神经网络系统。

一直以来,社交网络被认为就是互联网上人与人的交互社区。但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现象的出现,社交网络的形态也必将发生改变。当物联网,工业4.0,工业互联网与社交网络融合时,每一栋大楼,每一辆汽车,每一个景区,每一个商场,每一个电器都会在SNS网站上开设账号,自动的发布自己实时的信息,并与其他”人“,和“物”进行交互.社交网络的定义将不再仅仅是人与人的社交,而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范围更大的社交网络.我们可以称为“大社交网络”(Big SNS))。

大社交网络是互联网云脑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世界范围的个人用户、企业、政府机构、路灯、车辆、工场,都要以互联网神经元的方式加入到互联网云脑的大社交网络中,这些互联网神经元的互动,聚合,链接将使互联网或智慧城市真正变得更为智慧。它也是后续我们要探讨的云反射弧能够正常运转的基础。

第二个是以云反射弧为代表的互联网(城市)云脑智能活动现象。我们知道神经反射现象是人类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神经活动之一,也是生命体智能的重要体现,与人体的神经反射弧相对应,互联网云神经反射弧主要由如下三个方面构成:第一.云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由联网的传感器(包括摄像头)组成,第二.云反射弧的效应器主要由联网的办公设备,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医疗等等组成。第三.云反射弧的中枢神经是互联网云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将加强云反射弧感受器和效应器的智能程度和反应速度。

云神经反射弧是互联网云脑智能体现的基础,在今天已经广泛的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时每刻,从世界各地发起的互联网神经反射现象都在不断的产生和消失。例如汽车传感器发现有盗贼,发短信给车主,车主赶到将盗贼抓住;湿度传感器发现空气湿度加大,有下雨迹象,通知野外挖掘设备打开防雨设备等。

云神经反射弧作为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实践上看,总共有9种不同种类的云反射弧,这些云反射弧的成熟依赖与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结合。

现实世界已经出现很多云神经反射弧案例,例如无锡消防部门开始利用家庭火灾远程监控和救助系统,它的工作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基于互联网云脑的城市神经反射弧。当发生火灾或其它紧急事件时,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火警信息将通过GPRS传输到全市119火灾调度指挥中心,当119在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助。

三。互联网(城市)云脑的兴起历程。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随着博客、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工业4.0、云机器等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类脑架构也逐步清晰起来。”下面,我们看一下这些前沿科技是如何一步一步让互联网类脑架构显露出来。

2004年,以博客,Web2.0,社交网络为代表的科技浪潮为互联网云脑的神经网络奠定了基础。

2008年,以物联网为代表的科技浪潮为互联网云脑的感觉神经系统奠定了基础

2009年,以云计算为代表的科技浪潮为互联网云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奠定了基础

2010年,以移动互联网,光纤,3G为代表的科技浪潮为互联网云脑的神经纤维发育奠定了基础

2012年,以工业4.0,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的科技浪潮为互联网云脑的运动神经系统奠定了基础

2013年,以大数据为代表的科技浪潮为互联网云脑的智能发展奠定了数据基础

2015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浪潮为互联网云脑各神经系统的激活和联动奠定了基础。

2018年,以互联网(城市)云脑为代表的科技浪潮为国家,城市,社会的全面智能化奠定了基础,一方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组成元素不断链接到大社交网络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交互和沟通,形成互联网(城市)云脑的神经网络发育基础。另一方面,来自交通、安全、金融、商业,政务,农业,矿产等各个领域不断通过云反射弧的方式,实现从感知到中枢神经处理再到反馈的类脑智能化问题处理过程。

2020年之后,以人类群体智慧和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两大智能方式在互联网(城市)云脑中不断融合和互补,形成互联网(城市)云脑的左右大脑架构,驱动互联网(城市)云脑不断向前进化。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谷歌
    +关注

    关注

    27

    文章

    6233

    浏览量

    108588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10

    文章

    49224

    浏览量

    251628

原文标题:人工智能正在激活互联网类脑系统,2018年,云脑将成为新热点

文章出处:【微信号:WW_CGQJS,微信公众号:传感器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人工智能硬件培训AI 基础入门学习课程参考2025版(大模型篇)

    教育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日前前来咨询的广大客户对面向大模型智能硬件的学习需求,我们根据CSK6大模型语音视觉开发板已有功能,整理了一份适合基于本开发板进行教学活动的学习课程参考给大家备用,其中基础概念大家可以通过大模型问答或互联网搜索获得。
    发表于 07-04 11:10

    互联网智能制造平台是什么

    互联网智能制造平台是基于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的一个实现制造业智能化、
    的头像 发表于 04-24 14:23 ?359次阅读

    NXP技术白皮书:AIoT人工智能联网人工智能与现实世界相连

    ? 分析师将人工智能联网 (AIoT) 大致定义为人工智能 (AI) 与物联网(IoT)的融合,利用AI让物联网设备变得更
    的头像 发表于 03-28 11:53 ?1400次阅读
    NXP技术白皮书:AIoT<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物<b class='flag-5'>联网</b> 将<b class='flag-5'>人工智能与</b>现实世界相连

    互联网是什么意思

    互联网,通常称为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它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访问和使用远程服务器上的存储、管理和处理数据的资源。主机推荐小编为您整理发布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09:50 ?730次阅读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数据在具身人工智能中的价值

    嵌入式人工智能(EAI)将人工智能集成到机器人等物理实体中,使它们能够感知、学习环境并与之动态交互。这种能力使此类机器人能够在人类社会中有效地提供商品及服务。 数据是一种货币化工具 数据是互联网
    发表于 12-24 00:33

    Infosys与谷歌加强合作,推动企业人工智能创新,建立卓越中心

    的力量实现变革性的增长。 Infosys和谷歌在提供创新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推动客户成功方面有着深厚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5:33 ?467次阅读

    美国司法部将推动谷歌出售Chrome浏览器

    美国司法部近日表示,将推动谷歌出售其Chrome浏览器业务,旨在打破谷歌互联网领域的垄断地位。此外,司法部还要求谷歌采取措施,允许网站选择
    的头像 发表于 11-19 16:22 ?638次阅读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人工智能结合,无疑是科技发展中的一场革命。在人工智能硬件加速中,嵌入式系统以其独特的优势和重要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等算法,嵌入式系统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从而实现
    发表于 11-14 16:39

    百度智能荣获A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企业

    的是,百度智能在本次评价中表现突出,荣获A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企业称号。这不仅是对百度智能在工业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3:53 ?744次阅读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驱动科学创新》的第6章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见解,让我对人工智能在能源科学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阅读这一章,我更加坚信人工智能在未来能源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我也意识到在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阅读这一章后,我深感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的结合正引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革命,以下是我个人的读后感: 1. 技术革新与生命科学进步 这一章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加速生命科学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无疑为读者铺设了一条探索人工智能(AI)如何深刻影响并推动科学创新的道路。在阅读这一章后,我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以及其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以下是我个人的学习心得: 1.
    发表于 10-14 09:12

    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融合创新 解锁新型工业化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正迈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1:06 ?772次阅读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分析

    人工智能推荐系统中强大的图形处理器(GPU)一争高下。其独特的设计使得该处理器在功耗受限的条件下仍能实现高性能的图像处理任务。 Ceremorphic公司 :该公司开发的分层学习处理器结合
    发表于 09-28 11:00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活的世界? 编辑推荐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聚焦于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电子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五大领域的交叉融合,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诸多实际应用案例,介绍了
    发表于 09-09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