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头部电池企业硅基负极领域技术“角力”已拉开

高工锂电 ? 来源:高工锂电 ? 2024-02-23 09:5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摘要

大圆柱风潮或带动硅基负极批量商用。

2024开年,硅基负极领域的技术角力已经拉开。

新年伊始,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头部电池企业均已公布硅基负极相关专利进展,宁德时代在2月1日公布的一项硅基负极专利中涉及硅碳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亿纬锂能在1月16日公布的一项硅基负极专利中主要基于硅基负极复合或包覆的方法,以合成复合负极材料;国轩高科于2月6日公布的硅负极专利主要在于提供夹层式硅负极电池片制备方法。

锂电池中,受到嵌锂容量的限制,负极材料一直被视为进一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板块。硅基负极以远超传统石墨材料的比容量成为负极领域极具前景的新型材料。

除了上述电池企业,作为负极材料领域主要企业,对于硅基负极技术布局,杉杉股份、凯金新能源、璞泰来等自然不遑多让。今年2月,杉杉股份旗下宁波杉杉硅基负极材料有限公司和凯金新能源就接连公布亮2项硅基负极技术。

杉杉股份第二代硅氧负极采用连续式混合气包覆技术,已批量供应海外头部客户;

璞泰来新一代硅碳和硅氧产品已完成技术定型及批量生产能力,CVD沉积技术和硅碳复合产品比容量1700-1900mAh/g;

翔丰华硅碳负极材料产品去年年底已处于客户测试阶段,具备产业化条件。

从全球硅基负极技术申请专利数量来看,随着锂电企业加大硅基负极研发力度,近年来硅基负极专利申请呈现阶梯式的递增形式。自2015年到2023年,硅基负极的专利申请数量已从156项增长到955项,增长6倍有余。截至2月22日,2024年在硅基负极的专利申请量也达到了147项。

从市场应用上看,硅基负极目前应用主要集中在3C、电动工具、蓝牙耳机等带电量较小的市场。不过从市场潜力来看,其更大的增量来自于动力电池领域,这也是一众锂电头部企业始终将硅基负极作为重要研发方向的原因。

根据硅基负极的材料特性,其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膨胀和收缩,其最大体积膨胀率可达300%,远高于石墨负极的10-12%。正因此硅基负极的应用对于电芯结构、材料搭配中的安全性、稳定性有强烈要求。

以目前的电芯产品,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凝聚态电池已具备适配硅基负极的能力,前者采用CTP 3.0技术,综合应用水冷一体化和多功能弹性夹层缓冲硅基负极的高活跃性,后者则通过纳米级分子结构的技术改良抑制热膨胀和热收缩带来的热失控问题。

在技术路线上,大圆柱电池技术的成熟将成为硅基负极应用的良好载体。

相比于传统的小圆柱和方形,大圆柱电池高标准化、高兼容的结构可以有效抑制热膨胀和热失控,大圆柱电池中全极耳的设计进一步提升了倍率传导和安全性。 在国内,“高镍三元+硅基负极”的高能量密度配套也成为大圆柱电池的发展风向。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表示,2024年大圆柱电池预计迎来GWh批量交付,高镍三元+硅基负极最为适配,大圆柱放量也将带动硅基负极出货增加,预计2025年国内硅基负极材料出货有望超6万吨。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锂电池
    +关注

    关注

    260

    文章

    8430

    浏览量

    176855
  • 动力电池
    +关注

    关注

    113

    文章

    4605

    浏览量

    79671
  • 圆柱电池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97

    浏览量

    10185
  • 麒麟电池
    +关注

    关注

    1

    文章

    54

    浏览量

    4245

原文标题:头部电池企业“角力”硅基负极

文章出处:【微信号:weixin-gg-lb,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新品发布】艾为重磅发布新一代小封装、超低功耗、全适配负极电池智能数字音频功放

    优势:超低功耗、超小封装,以及全面支持各类负极电池。图1AW88271CSR封装AW88271CSR是一款支持I?S/TDM接口的智能数字音频功放,其最大功率可达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18:04 ?329次阅读
    【新品发布】艾为重磅发布新一代小封装、超低功耗、全适配<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负极</b><b class='flag-5'>电池</b>智能数字音频功放

    聚智姑苏,共筑光电子产业新篇 — “光电子技术及应用”暑期学校圆满落幕!

    成功举办。本届活动作为国内光电子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高端人才培育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国顶尖高校、知名科研院所及产业界近200位精英学员参与,聚焦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17:01 ?467次阅读
    聚智姑苏,共筑<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光电子产业新篇 — “<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光电子<b class='flag-5'>技术</b>及应用”暑期学校圆满落幕!

    再次刷新晶-钙钛矿叠层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

    近日,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隆自主研发的晶-钙钛矿两端叠层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再次刷新晶-钙钛矿叠层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4-27 14:01 ?431次阅读

    打破单结晶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

    近日,隆自主研发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再获关键性突破,将单结晶光伏电池的极限探索推向新高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4-15 14:56 ?482次阅读

    碳化硅VSIGBT:谁才是功率半导体之王?

    在半导体技术的不断演进中,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电力电子系统的核心组件,其性能与成本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效率与可靠性。碳化硅(SiC)功率模块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功率模块作为当前市场上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0:59 ?2867次阅读
    碳化硅VS<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IGBT:谁才是功率半导体之王?

    深入解析光子芯片制造流程,揭秘科技奇迹!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光子芯片制造技术正逐渐成为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21世纪的微电子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11:00 ?1210次阅读
    深入解析<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光子芯片制造流程,揭秘科技奇迹!

    水系电池金属负极腐蚀问题综述

    ? 研究背景 水系金属电池(AMB)直接采用金属作为负极(如Zn、Al、Mg等),不仅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在可穿戴、生物相容性等应用方面也具有优越性。阳极侧的电化学基于金属的可逆沉积-溶解,与将金属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4:37 ?788次阅读
    水系<b class='flag-5'>电池</b>金属<b class='flag-5'>负极</b>腐蚀问题综述

    GaN技术:颠覆传统,引领科技新纪元

    中的未来前景。 如今,电源管理设计工程师常常会问道: 现在应该从功率开关转向GaN开关了吗? 氮化镓(GaN)技术相比传统 MOSF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13:44 ?597次阅读
    GaN<b class='flag-5'>技术</b>:颠覆传统<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引领科技新纪元

    Sang-Young Lee院士Nat. Commun.:负极失效与隔膜有关

    ? 研究背景 负极理论比容量高达3592 mAh g-1,优于目前流行的石墨负极材料,有望在电池能量密度、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效率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容量方面实现飞跃。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7:46 ?894次阅读
    Sang-Young Lee院士Nat. Commun.:<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负极</b>失效与隔膜有关

    电池(包级)测试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应用

    电池(包级)测试系统是一种关键的测试工具,其技术原理和应用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对其技术原理和应用的具体介绍:一、技术原理
    发表于 12-09 15:40

    华天科技扇出封装

    来源:华天科技 在半导体封装领域, 扇出(Fan-Out)技术 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引领着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它通过将芯片连接到更宽广的基板上,实现了更高的I/O密度和更优秀的热性能。由于扇出型封装不需要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0:00 ?813次阅读

    浦项集团负极材料工厂竣工

    近日,韩国浦项集团旗下子公司Posco Silicon Solution宣布了一项重要里程碑——其负极材料工厂圆满竣工。这座工厂集成了下游和上游工艺设施,标志着浦项集团在新能源材料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11-10 11:24 ?865次阅读

    用于单片集成的外延Ⅲ-Ⅴ族量子阱和量子点激光器研究

    系统等领域。除激光器外,光探测器、光调制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7:26 ?1.3w次阅读
    用于单片集成的<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外延Ⅲ-Ⅴ族量子阱和量子点激光器研究

    绿能刷新光伏晶组件效率世界纪录

    近日,隆绿能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据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德国弗劳霍夫太阳电池研究所最新发布的认证报告显示,隆绿能自主研发的HPBC 2.0组件效率达到了惊人的25.4%,成功打破了晶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7:40 ?945次阅读

    新型电池技术和新型太阳能的区别

    包括但不限于采用高能量密度材料、改进负极材料、引入新的电解质材料等。 材料 :新型电池的正极可能采用富锂材料(如钴酸锂、磷酸铁锂等),负极则可能采用石墨烯、等更安全的材料。此外,纳米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4:21 ?76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