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激光对射集群应用干扰难题被有效解决

SASDSAS ? 来源:SASDSAS ? 作者:SASDSAS ? 2023-09-26 15:3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激光对射探测器是一种以激光作为探测光源,由激光发射机和激光接收机成对组成的主动式探测器,由于其具有探测距离远,抗环境干扰能力强等优异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司法、军警、石化、交通、国防、金融、博物馆等各种重点安防场所。

目前市场上的激光对射探测器单个产品的智能型已经越来越高,但安装使用模式都一样,即每一对激光对射探测器都是完全独立工作。使用时将激光发射机和激光接收机面对面固定安装好,激光发射机和激光接收机分别接入DC12-24V电源,当激光接收机每个激光接收器都能正常接收到激光发射机对应光束的激光信号,激光探测器就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当有人或其他物体在激光发射机和激光接收机之间阻断激光光束,满足激光接收机设定的报警条件,激光接收机就输出变化的开光量或者网络报警信号。

随着激光对射探测器应用越来越普及,目前市场上激光对射探测器的技术性能已经不能满足一些特殊场所的应用需求,比如多对激光对射探测器在一个小范围内背靠背(图1)或肩并肩(图2)应用时,由于相邻的不同探测器之间的激光信号相互覆盖干扰,形成无规律误报问题;两个或两个以上激光接收机在一个小区域内安装使用,相邻的探测器光束余晖相互覆盖或由于附近物体反射/折射等造成的激光信号相互覆盖干扰,形成误报问题;以上几种情况我们都是激光对射在集群安装密集使用时出现的问题,是激光对射探测器普及应用的一大技术难题。

wKgaomUQ1pqALd8lAAhc_qSY4Wc53.jpeg

图1 多对激光对射背靠背集群应用时,前面激光发射机的光束余晖会覆盖后面的激光接收机,对后面的激光接收机造成干扰,会形成无规律误报。

wKgZomUQ1pqAbd6vAAbWjC763t812.jpeg

图2 多对激光对射肩并肩集群应用时,相邻的激光发射机的光束余晖会相互覆盖,造成相互干扰,会形成无规律误报。

图1和图2是激光对射探测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两个典型应用场景, 从上面图1所示应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多对波长相同的激光对射探测器背靠背应用时,就会出现相邻的激光对射探测器光束相互覆盖现象,也就是激光发射机1发出的光束在投射到激光接收机1时,其光束的余晖也会照射到激光接收机2或者激光接收机3;激光发射机2发出的光束除了被激光接收机2正常接收外,其光束余晖还会被激光接收机3接收到。从上面图2所示应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多对激光对射探测器肩并肩应用时,也会出现相邻的激光对射探测器光束相互覆盖现象,也就是激光发射机1发出的光束在投射到激光接收机1时,其光束的余晖也会照射到激光接收机2或者激光接收机3;激光发射机2发出的光束除了被激光接收机2正常接收外,其光束余晖还会被激光接收机1或者激光接收机3接收到;激光发射机3发出的光束除了被激光接收机3正常接收外,其光束余晖还会被激光接收机2或激光接收机1接收到。

当一个激光接收机既能收到自身对应编码的激光发射机发出的激光光束信号,同时又能收到波长相同但不与自身编码对应的两个或多个激光发射机发出的激光光束信号时,即多个波长相同但光束编码不同的激光光束信号,同时被一个激光接收机接收到,激光接收机内的激光信号解调及识别微处理器就会难以准确识别,于是激光接收机就会出现无规律误报,给用户带来困扰,最终导致激光对射探测器的应用场所受到限制。

因此,能不能提供一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集群式应用,但不会形成相互干扰而引起误报的激光对射探测器,是激光探测器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维安达斯激光技术团队是国内早期从事激光入侵探测器研发生产的专业团队,具有15年以上的激光入侵探测器研发生产的丰富经验和前瞻性思维;经过反复论证和实验,维安达斯激光技术团队在旗舰版激光对射的技术基础上,终于成功开发出磐石系列集群应用型高智能激光对射探测器,经过两个月的严格实验,以零误报的超级稳定性通过产品性能测试。

维安达斯磐石系列集群应用型激光对射探测器,可实现在同一安装区域内,最多36对激光对射任意平行、交叉、上下等各种无序排列安装,集群应用而不会产生任何干扰和误报;在同一集群中的所有探测器,在不增加任何附加设备情况下,可实现1800米超长距离稳定数据通讯。

wKgaomUQ1pqAIGvIAA3vdsq47jE45.jpeg

维安达斯磐石系列集群应用型激光对射探测器的成功推出,将激光对射产品的应用领域推向了全新的高度,使得维安达斯激光对射产品今后可以轻松适用各种复杂环境和需求,为激光对射产品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再一次向行业证明了维安达斯团队坚持工匠精神,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技术实力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激光
    +关注

    关注

    20

    文章

    3488

    浏览量

    67701
  • 探测器
    +关注

    关注

    15

    文章

    2712

    浏览量

    74581
  • 接收机
    +关注

    关注

    9

    文章

    1225

    浏览量

    54822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之间会相互干扰吗?

    [首发于智驾最前沿微信公众号]就在最近,有一位小伙伴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如果多辆搭载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车辆相遇,是否会相互干扰?对于这个问题,智驾最前沿查阅了多份资料及相关文献,今天就带大家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6-03 10:02 ?296次阅读

    如何破解GPU集群集合通信路径的“黑盒”难题

    集合通信库(如NCCL、HCCL)的运行细节用户完全无感知,形成“黑盒”状态。EPS通过实时解析集合通信库的底层运行状态,将隐蔽的通信路径、GPU与网卡状态等信息可视化,并提供智能路由推荐,帮助用户快速优化集群性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0:13 ?412次阅读
    如何破解GPU<b class='flag-5'>集群</b>集合通信路径的“黑盒”<b class='flag-5'>难题</b>?

    电桥前端共模电感有效抑制干扰电路分享

    应变检测电路前端加共模电感有效抑制干扰
    发表于 05-06 15:46 ?0次下载

    激光送丝焊锡效率优化解决焊接缺陷难题

    在现代电子制造及精密机械生产领域,激光送丝焊锡技术已成为关键工艺。对其效率进行优化,能显著解决诸多生产难题,推动生产效能大幅提升。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16:15 ?318次阅读

    解决方案 1+1>2!实现亚微米级对测厚!

    一般情况下,单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就可以完成测物体的厚度测量,但难以确保测物体与平台之间有无气隙,是否影响测量精度。 在电子器件、半导体、能源存储等精密制造领域,要求工件厚度的极致精准。 为应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3-18 16:02 ?351次阅读
    解决方案 1+1>2!实现亚微米级对<b class='flag-5'>射</b>测厚!

    激光毁伤系统:低空飞行器的 “隐形猎手”

    在现代城市的低空领域,无人机、小型直升机等各类低空飞行器数量与日俱增。它们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安全和管理难题。西安知语云科技出品的激光毁伤系统,犹如一位精准的 “隐形猎手”,让这些低空飞行
    发表于 02-26 17:26

    PLC总模拟量干扰怎么办?

    信号失真、误动作甚至系统崩溃。那么,面对PLC总模拟量干扰这一问题,我们该如何有效解决呢? ? ? ?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模拟量干扰的来源。PLC接收到的模拟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1-11 08:06 ?1007次阅读
    PLC总<b class='flag-5'>被</b>模拟量<b class='flag-5'>干扰</b>怎么办?

    电线EMC电磁兼容性测试整改:破解电磁干扰难题

    深圳南柯电子|电线EMC电磁兼容性测试整改:破解电磁干扰难题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1:19 ?894次阅读
    电线EMC电磁兼容性测试整改:破解电磁<b class='flag-5'>干扰</b>的<b class='flag-5'>难题</b>

    激光探测器:安防领域的高端设备项目优选

    激光探测器,作为一种高精度的入侵报警设备,正逐渐成为安防领域的首选。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激光的构成、工作机制、特性以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一、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11:56 ?719次阅读
    <b class='flag-5'>激光</b>对<b class='flag-5'>射</b>探测器:安防领域的高端设备项目优选

    极跟随器的故障有哪些

    极跟随器作为电子电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整个电路的性能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极跟随器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可能源于电路设计、元件老化、外部环境干扰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
    的头像 发表于 10-15 11:38 ?1151次阅读

    极电阻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极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在共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是描述其电流放大能力的参数,但电路中的实际放大倍数(Av)还受到电路元件的影响,特别是极电阻。一般来说,如果
    的头像 发表于 10-01 15:51 ?1706次阅读

    如何有效抑制共模干扰

    在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共模干扰是一种常见且具有较大危害的电磁兼容(EMC)干扰。为了有效抑制这种干扰,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其中最直接的方法是通过滤波技术来实现。 一、共模电感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15:13 ?2830次阅读

    光电怎么快速对光

    发出光线,接收器接收光线。当有物体通过光线路径时,光线遮挡,接收器检测到光线的变化,从而触发信号输出。 2. 准备工作 工具准备 :螺丝刀、扳手、清洁布、光源(如手电筒)。 环境准备 :确保安装环境光线充足,无强光干扰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0:31 ?1375次阅读

    集群智慧,防干扰先锋 ——集群版红外光栅的应用革新

    凭借21年的专业研发实力,突破技术瓶颈,推出了创新的集群版红外光栅。该产品采用集群通讯工作模式,彻底解决了传统红外光栅在密集使用中的干扰问题。 集群版红外光栅的应用优势: 高密度安装无
    的头像 发表于 08-20 09:12 ?627次阅读
    <b class='flag-5'>集群</b>智慧,防<b class='flag-5'>干扰</b>先锋 ——<b class='flag-5'>集群</b>版红外光栅的应用革新

    光谱共焦传感器应用方案-双光谱对测厚系统

    在测量不透明物体的厚度时,单光谱共焦传感器往往无法胜任。而普密斯双光谱对测厚系统则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该系统通过两个光谱共焦传感器对的方式,能够有效地穿透不透明物体,实现对其厚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11:24 ?1353次阅读
    光谱共焦传感器应用方案-双光谱对<b class='flag-5'>射</b>测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