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车企与芯片巨头“双向预警”,这些领域供需仍失衡

qq876811522 ? 来源:集微网 ? 2023-08-29 16:3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缓解,且不再被广泛热议与提及,但仍不时有全球头部车企预警芯片再次短缺的风险,且斥巨资打造稳定的芯片供应体系。8月24日,外媒报道称,大众汽车表示已开始越过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直接从恩智浦、英飞凌瑞萨等10家制造商处采购其认为全球供应将短缺的战略重要芯片,以避免芯片供应短缺。

虽然,大众汽车未透露这些全球供应将短缺的战略重要芯片类目,但这似乎可以在六大汽车芯片厂商近期的财报中找到一些脉络与答案。德州仪器、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瑞萨、安森美在2023Q2财报及相关会议中不约而同提及,汽车业务成为他们众多业务中表现强劲的部分,其他几近持续疲软,但困扰汽车供应链几年的芯片供需失衡问题几乎“已趋于正常”,当然也不乏个别产品类别仍相当紧张,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持续。

dbdc9930-4642-11ee-a2ef-92fbcf53809c.png

究竟哪些品类的汽车芯片供货保持紧张,这一问题无疑备受汽车产业链的关注。

需求激增,车用MCU供应仍相当紧张

首当其冲的还是车用MCU,该领域从最初持续到现在一直是缺芯主力。英飞凌2023Q2(注:按英飞凌财年,应为2023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汽车业务部门营收21.29亿欧元,创历史记录,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2%。英飞凌在财报会议上指出,这一创历史新高的成绩主要源于MCU收入增长贡献,且预计2023财年MCU营收将高于25亿欧元。

“需要重申的是,随着传统汽车业务的主要部分现已恢复到正常水平,MCU和高压半导体等多个产品类别仍相当紧张。市场研究机构S&P Global再次小幅上调了2023年全球轻型汽车产量的预测,为8670万辆,这与公司的观点不谋而合,即客户的兴趣和被压抑的需求将使产量保持适度增长,该领域的持续扩张将成为未来几年更重要的增长动力。”英飞凌还强调道。

究其根源,车用MCU的供需一直处于失衡。MCU的短缺在供给层面是源于8英寸线产能的不足,在需求端则是因为汽车中的用量激增。从燃油汽车到电动汽车以及智能电动汽车,车用MCU的需求快速爆发。在一辆电动汽车中,几乎每个模块或功能都需要MCU,在连接系统中,汽车内电缆的每个终端节点都需要某种使用MCU的处理模块。更为关键的是,汽车制造商都希望采取集中式甚至服务器式的计算作为主干,这一新架构自然给汽车MCU厂商带来更多机会,当然这一架构对MCU的要求会更高,要确保汽车制造商在实现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的同时降低复杂性。

电气化、智能化和软件定义汽车等重要趋势下,车规级MCU单车用量不断增加,尤其是32位车规MCU的增长十分可观,且已被国内外多个权威机构认为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重要的增量市场。因此,我们也看到,国内不少车用MCU厂商也加速在这一领域切入欲分得一杯羹。

车用SiC未来几年很难看到供应过剩

相比其他车用芯片的失衡正在恢复,碳化硅领域的紧缺却正在上演甚至愈演愈烈。而且,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及安森美这些在碳化硅领域布局很深的厂商,汽车业务增长更为可观,并对未来汽车业务的增长抱持乐观。

意法半导体2023Q2汽车产品和分立器件产品部(ADG)营收同比增长34.4%,环比增长8.2%,业务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24.7%上升至31.9%,且意法半导体表示,第三季度ADG业务将会显著增长,同比增长可能高于20%。

安森美2023Q2汽车业务营收达创纪录的10.62亿美元,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8%。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安森美Q2 SiC收入同比增长近4倍,环比增长近1倍,是SiC实现盈利的第一个季度,而电动汽车是SiC业务增长最快的部分。安森美在2023Q2签署了超30亿美元的新SiC LTSA,总LTSA预计收入超过110亿美元,当前LTSA中90%是汽车,10%是工业,并和纬湃、博格华纳、麦格纳等客户签署长期SiC合作协议。

英飞凌在财报会议中表示,过去两个季度,各种客户表示需要更多、更长期的碳化硅产能,直到2030年末,且碳化硅价格在上涨,而一些标准组件、功率分立器件的定价略有下降。

且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都在中国深度布局自身的碳化硅战略,因为他们十分看好中国的减碳政策,以及电动汽车领域带来的增长机会。意法半导体选择与三安光电成立合资企业,三安光电将为合资企业单独建造一座200mm碳化硅衬底制造厂,该工厂将和意法半导体深圳的后道工厂相结合,使意法半导体能为中国客户提供垂直整合的完整碳化硅供应链,实现在碳化硅领域的显著竞争优势。英飞凌也在近期的财报会议中提及,两家中国SiC衬底供应商天岳先进和天科合达已经通过汽车资格认证,供应量已占到公司的20%,且份额未来或将翻倍。

虽然,今年年初,特斯拉称下一代动力系统的SiC含量减少75%的言论犹如一颗炸弹,暂时引爆了碳化硅产业链,但业内人士对集微网曾表示,这一举措仅适用于入门级车辆。且该业内人士表示,“我认为至少在未来4到5年或者至少是到下一个也许二十、三十年,我都很难看到行业陷入供应过剩的情况,因为衬底制造仍然是整个过程中非常非常棘手的部分。特别是当你必须扩展到大直径时,会出现很多缺陷。良率非常低,这些缺陷会影响设备的质量,因此一开始就需要真正高质量的材料。然后之后,比如从切片到抛光,所有这些步骤在晶圆上都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它是一种非常硬的材料,只是仅次于金刚石。它是最硬的材料。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时间,而且非常昂贵,而且做起来并不容易。少数几家专门从事这种材料的公司都控制了整个供应链,因此在未来至少7年内很难看到供应过剩。”

这些领域,车企与芯片供应商直接合作将成主流

从以上汽车芯片巨头的财报信息来看,车用MCU、SiC领域未来的供应仍趋于紧张。且有以上担忧且已付诸行动的不止德国的大众汽车一家。就在上月中旬,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被报道已签订100亿欧元的芯片采购协议,与英飞凌、恩智浦、安森美和高通等芯片公司合作,采购协议有效期至2030年,且Stellantis表示,供应协议涵盖SiC MOSFET,以及用于控制驱动和安全的微控制器等芯片。

但值得欣喜的是,这些汽车芯片厂商的财报也透露,汽车“芯片荒”终将告一段落。德州仪器在2023Q2财报会议上表示,2023Q2德州仪器库存环比增加4.41亿美元达到37亿美元,库存周转天数为207天,环比增加12天,且目前公司大部分产品可以立即发货,现在的确存在热门产品的供给短缺情况,供需不平衡的地方可能永远都会存在,但这些问题正在逐渐消失,而且消失得很快。

恩智浦也提及,“大约有两家欧洲汽车Tier 1仍存在库存过剩,这仍是一个不稳定的局面。与此同时,我们的交货时间已经基本上正常化了。在经历了两年半的供应动荡之后,我们回到了一个更加正常的秩序模式。”

如今,经历了痛彻心扉的汽车缺芯后,整车厂对Tier 1的库存目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在MCU、SiC这些供需紧张的领域他们还是更为谨慎,开始直接与芯片制造商建立供应协议,以确保自己的供应充足。Stellantis首席采购和供应链官Maxime Picat就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有效的半导体战略需要对半导体和半导体行业有深入的了解。我们的汽车中有数百种截然不同的半导体。我们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生态系统,以降低因缺少一块芯片而导致生产线瘫痪的风险。与此同时,关键的车辆功能直接取决于单个设备的创新和性能。”

这些车企的举措并不是孤例,未来可能有越来越多的车企会效仿Stellantis、大众的做法,这也是此次缺芯带来的不能忘却的经验和教训。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36

    浏览量

    444056
  • mcu
    mcu
    +关注

    关注

    146

    文章

    18069

    浏览量

    370781
  • 大众汽车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17

    浏览量

    10951

原文标题:车企与芯片巨头“双向预警”,这些领域供需仍失衡

文章出处:【微信号:汽车半导体情报局,微信公众号:汽车半导体情报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工信部出手!整顿隐藏式门把手、智能驾驶等,这些已连夜整改

    更为美观,同时略微减少了车身的风阻和提升续航的功能。 ? 此外,智能驾驶也成为不少宣传的噱头,尽管此前智能汽车基本只搭载了L2级(仅为部分自动驾驶)。而这些为了外观和噱头的设计与宣传,却让新能源汽车在安全驾驶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01:07 ?7666次阅读

    “端到端”智驾芯片,英伟达DRIVE Thor接棒,自研芯片对标行业领先

    。 ? 在智驾芯片层面,不少厂商采用了英伟达的DRIVE Orin芯片,以及下一代智能驾驶计算平台Thor进行开发,MDC610、地平线征程5、征程6芯片、小鹏图灵AI芯片等也加入端到
    的头像 发表于 12-09 09:05 ?3385次阅读

    Nullma辅助驾驶产品获得头部定点

    近日,Nullmax获得国内某TOP车型项目定点,将参与其智能辅助驾驶产品的技术开发。该方案基于黑芝麻智能C1296芯片的跨域计算能力,结合Nullmax领先的视觉感知算法,将与合作伙伴共同
    的头像 发表于 06-26 16:42 ?382次阅读

    新能源如何实现成本直降30%?上线这个平台是关键!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成本压力。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员工劳动强度并提升生产稳定性,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天拓四方工业物联网IIoT平台与数据采集技术的应用,为新能源
    的头像 发表于 05-10 14:26 ?750次阅读

    泰矽微规触控芯片产品介绍

    在智能汽车高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内外饰的发展在智能化、科技化和美观化方向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机交互技术的创新已成为竞争的核心战场。作为国产规触控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4-09 17:01 ?1657次阅读
    泰矽微<b class='flag-5'>车</b>规触控<b class='flag-5'>芯片</b>产品介绍

    DeepSeek引领智能化加速

    等,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这一举措无疑为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DeepSeek大模型的强大性能,使得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效的智能化应用,从而推动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加速落地。 业内普遍认为,DeepSeek进入汽车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4:10 ?962次阅读

    日本数字化能力排名落后,追赶特斯拉挑战巨大

    近日,在最新的汽车制造商数字化能力排名中,日本面临了追赶特斯拉的巨大挑战。根据美国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2024年“数字化汽车制造商指数”,特斯拉继续稳居榜首,保持了其2023年的领先地位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09:34 ?480次阅读

    汽车巨头合并,连接器企业的新局向何方?

    巨头动向不明、市场动荡加剧的当下,连接器企业是在危机中把握机遇,还是被汹涌浪潮淹没?
    的头像 发表于 01-04 09:48 ?765次阅读

    11月全球销量榜:丰田领跑,比亚迪跃居第二

    ,比亚迪汽车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势头。凭借41.7万辆的销量,比亚迪一举超越了大众汽车,跃居全球销量第二的位置。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体现了其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1:24 ?1367次阅读

    risc-v芯片在电机领域的应用展望

    ,电机控制系统的需求将不断增长。RISC-V芯片凭借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将能够很好地适应这些领域的变化,为电机控制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解决方案。 同时,RISC-V芯片在电机控制
    发表于 12-28 17:20

    光峰科技获国际头部定点合作

    ,该定点项目预计将在2025年内实现量产出货。光峰科技表示,预计此项目在其生命周期内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此次合作是光峰科技首次获得海外头部的多车型合作机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1:21 ?731次阅读

    行业动态 | 芯片设备,巨头预警

    据日经报道,日本芯片制造设备制造商TokyoElectron已上调了原本创纪录的全年利润预测,但该公司面临中国需求放缓以及美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更加严格的风险。该公司周二表示,预计截至2025年3月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01:08 ?753次阅读
    行业动态 | <b class='flag-5'>芯片</b>设备,<b class='flag-5'>巨头</b><b class='flag-5'>预警</b>

    2024年新能源汽车Q3季报:传统机表现逆袭

    2024年已悄然进入尾声,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上演精彩与变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CEO涌入直播赛道,争夺这“泼天的流量”。我们也见证了在激烈竞争中求生突围的多样策略,从孵化子品牌
    的头像 发表于 10-09 11:55 ?539次阅读
    2024年新能源汽车Q3季报:传统<b class='flag-5'>车</b><b class='flag-5'>企</b><b class='flag-5'>车</b>机表现逆袭

    专为工程地质领域安全监测而设计,BWII型广播预警遥测系统助您实现全面监测!

    专为工程地质领域安全监测而设计,BWII型广播预警遥测系统助您实现全面监测! BWII型广播预警遥测系统是一款新型的雨量预警监测仪,具备多通道和多类型传感器接入功能。该系统能够定时采集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09:58 ?405次阅读

    可逆双向逆变器方案开发逆变器全套芯片设计

    电器设备时,逆变器又可以将电池中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双向逆变器的核心技术包括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适当的电路设计,这些技术确保了双向逆变器能够高效、稳定地转换电力,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发表于 09-03 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