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各种新奇的功能以及酷炫的外表是吸引用户购买的重要因素。例如隐藏式门把手便成为不少新能源汽车的标配,尤其是隐藏式门把手可以让外形看起来更为美观,同时略微减少了车身的风阻和提升续航的功能。
此外,智能驾驶也成为不少车企宣传的噱头,尽管此前智能汽车基本只搭载了L2级(仅为部分自动驾驶)。而这些为了外观和噱头的设计与宣传,却让新能源汽车在安全驾驶上埋下了隐患。
工信部出手整顿隐藏式门把手
近期,工信部官网发文,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将填补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等规范不足的空白。其中,明确提出了对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技术要求。
过去常见的外把手设计方案,其机械原理主要是当用户进入汽车时,拉动车门外把手,车门外把手带动平衡块运动,连接在平衡块上的拉锁或者拉杆把运动传递到侧门锁体,使得侧门锁体和锁扣脱离啮合状态实现解锁。用户继续拉动外把手,使得车门继续打开从而提供足够的进入空间。
但具体到隐藏式门把手,各车企却开发出了许多方式。目前主流方式可以分为三类:杠杆式隐藏门把手、电控弹出式隐藏门把手、应急机械式隐藏门把手。当然,主要是前两类,应急机械式门把手是作为在电控系统失效时,通过机械结构(如隐藏式拉索或钥匙孔)手动解锁的装置。
杠杆式隐藏门把手是通过物理杠杆结构实现门把手的弹出与收回。当用户按压门把手特定位置(如末端或中间区域)时,内部杠杆机构受力后触发另一端弹起,形成可握持的把手形态;松开后,弹簧或弹性元件自动复位,使把手重新隐藏。
电控弹出式隐藏门把手,是依赖车辆电力系统和电机驱动。当车辆解锁时,内置电机推动门把手从隐藏位置伸出至预设高度;锁车后,电机反向运作将其收回。部分车型结合传感器(如电容感应、红外感应)实现自动弹出功能。
不过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设计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在气温较低时,隐藏式门把手可能会冻住无法打开。而有的隐藏式门把手还会出现强度不足、断电失效等问题,成为了救援及逃生的阻碍。
因此,此次的征集建议中提到,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
对此,有专家认为,隐藏式把手必须配备机械或断电保护装置,车企需在车门结构内预留拉锁通道,避免碰撞变形阻碍操作。
工信部指出,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显然,隐藏式门把手并非不可行,而是需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随着新规的落地,汽车行业或将迎来连锁反应。一些过去以美观、功能性为主的设计,将转变为安全优先。
有意思的是,目前包括长城汽车魏建军、小鹏汽车何小鹏都对隐藏式门把手的提出了一些负面看法。而在此前的上海车展上,如长安逸动2025款、领跑C10、小鹏P7+、沃尔沃EX30等车型纷纷采用了半隐藏式门把手或完全摈弃了隐藏式门把手。
智能驾驶、全触控中控等新技术有望迎来改革
除了隐藏式门把手外,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还存在一些设计安全驾驶的隐患。例如目前基本为L2级自动驾驶水准,大多数情况还需要驾驶员来参与操控。但受到部分车企宣传的影响,导致一些车主在驾驶过程中,容易过度信赖智能驾驶功能,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为了规范安全驾驶,4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推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受此影响,近期也看到不少车企默默将“智能驾驶”相关功能更名为“辅助驾驶”或“智能辅助驾驶”,包括小米、华为、理想等头部车企都已经开始此动作。小米汽车已将官网及APP中的“智驾”一词全面替换为“辅助驾驶”。蔚来、理想等也在介绍产品时,改了说辞。
而长安汽车副总裁贺刚在此前接受采访中透露,企业应以安全为首,成本无论高低,关键安全配置如驾驶员监测(DMS)、脱手检测(HOD)必须标配,不能为降低成本省略。通过语音、声音及时提醒,也能帮助用户保持注意力,提高行车安全。规范市场宣传和配置标准,将大幅减少安全隐患。
此外,在车内的中控按键上。不少车企过去将空调、车窗甚至换挡都集成到中控屏。虽然内饰看起来美观了,但操作上反而更加复杂。即便使用语音识别,也存在识别不准的情况,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一些车企已经开始回归实体按键,例如大众汽车决定从2026年起全面回归实体按键,方向盘触控板将被永久踢出设计清单。
保时捷的2024款卡宴已重启实体按键和旋钮,保留传统中控布局。而特斯拉新款Model Y重新引入换挡杆和转向灯杆,Model 3焕新版也计划恢复部分机械按键。据欧洲NCAP战略总监马修·艾弗里披露的数据显示,触控操作导致的分心驾驶事故激增30%。
还有一些近期火热的技术,例如电子后视镜,也被不少车主质疑。一些安装了电子后视镜的车主表示,由于其属于平面成像,导致后方车辆的距离只能通过近大远小的原理估算出来,容易出现判断误差。并且一旦屏幕产生卡顿、延迟等现象,就会有严重的视觉盲区出现。
写在最后
随着国家对汽车门把手、智能驾驶宣传规范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可能将引发汽车产业链的深度洗牌,将淘汰哪些伪科技的车型,倒逼真正的技术创新。而这些新规定也不仅是,更是对汽车设计理念的纠偏和提升。
归根结底,在如今新能源汽车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涌现与安全性造成冲突的情况下,安全永远摆在第一位。
-
智能驾驶
+关注
关注
4文章
2837浏览量
5014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后摩智能入围工信部算力强基揭榜行动
新能源车软件单元测试深度解析:自动驾驶系统视角
福耀:发布行业首款舱内隐藏式激光雷达前挡方案

联合电子智能安全驱动模块ISAU介绍

工信部拧紧智驾“安全阀”
奥迪威首个车门防夹手方案正式发布,提升汽车门把手安全性

小米YU7实车再曝光:掀背式尾门+橙色方向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