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研发突破性的纳米级电子“纹身”传感器可以附着在单个细胞上

传感器专家网 ? 来源:传感器专家网 ? 作者:传感器专家网 ? 2023-08-09 08:4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传感新品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发突破性的纳米级电子“纹身”传感器可以附着在单个细胞上】

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纳米级电子“纹身”传感器,它可以附着在一个活的细胞上,而不会损坏它。这一突破性的发展可以用于监测细胞健康,并使我们离疾病诊断的跨越又近了一步。

研究人员创造了一个金纳米点阵列,并将其连接到单个成纤维细胞上。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用金纳米图案制造了这种微型纹身传感器,因为这种元素具有高导电性和防止信号丢失和失真的能力。他们的目标是,弥合活细胞与传统传感器和电子材料之间的差距。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大卫·格雷西亚斯(David Gracias)说:“如果你想象一下,这一切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希望能有传感器来远程监控和控制单个细胞的状态,以及这些细胞周围的实时环境。如果我们拥有追踪分离细胞健康状况的技术,我们也许可以更早地诊断和治疗疾病,而不是等到整个器官受损。”

将电子纹身附着在人体细胞这样小的东西上绝对是一项挑战,不仅是因为细胞的大小,还因为这种结构需要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细胞的曲面,保持附着,还不能损坏细胞。

格雷西亚斯说:“这就相当于我们正在讨论把类似电子纹身的东西放在比针尖小10倍的活体物体上。这是在活细胞上安装传感器和电子设备的第一步。”

金纳米点和纳米线被放置在硅片上,然后转移到生物相容性海藻酸盐水凝胶中,研究人员将其固定在大鼠脑组织和由单层活小鼠成纤维细胞组成的细胞片上 —— 这些细胞形成结缔组织,支持并连接身体其他组织和器官。纳米结构与细胞的形状一致,即使在细胞移动的情况下也能附着16小时,而且重要的是,它们不会损伤细胞。

上图就是放置在大鼠大脑上的纳米线阵列。

格雷西亚斯说:“我们已经证明,我们可以将复杂的纳米图案附着在活细胞上,同时确保细胞不会死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果,细胞可以随着纹身一起生活和移动,而通常情况下,活细胞和工程师用来制造电子产品的方法之间会存在显著的不兼容性。”

除了疾病的早期检测,研究人员还预见了他们新开发的技术的许多应用,包括制造生物混合材料、仿生设备和生物传感器。他们计划尝试创造更复杂的纳米电路,使其能保持更长时间的连接,并对不同类型的细胞进行实验。

传感动态

【遥遥领先蓝牙 华为星闪技术已获得耳机订单?歌尔股份回应】

8 月 8 日消息,在日前的 HDC 2023 开发者大会上,华为不仅推出了鸿蒙 OS 4 系统,还发布了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 NearLink,中文命名为 " 星闪 "。

对比蓝牙、Wi-Fi 等传统无线技术,星闪有 60% 低功耗、速度高 6 倍、时延 1/30、组网连接数高 10 倍等等优势。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直接表示,该技术遥遥领先。

星闪技术最直接的使用场景就是替代蓝牙成为各种智能设备的连接方式,TWS 无线耳机是潜在的应用市场之一,在这方面为苹果代工耳机的歌尔股份备受关注,有投资者咨询该公司是否获得了星闪订单。

歌尔股份也做出了回应,称涉及具体客户或项目的问题不便于评论。

据了解,星闪联盟 20209 月成立,目前已涵盖超过 240 家成员单位,包括 12 家汽车厂商、50 家芯片 / 模组厂商,31 家应用厂商,国内多家手机厂商也参与其中,华为还是这个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未来星闪技术会在联盟内推广,其他厂商采用星闪技术只是时间问题。

【灿瑞科技:公司智能传感器产品下游应用广泛,但是目前暂无用于室温超导的产品】

灿瑞科技 ( 688061 ) 08 月 08 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5b909690-364e-11ee-b9c7-dac502259ad0.png

投资者:请问公司主业磁传感器能否运用于室温超导?谢谢

灿瑞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智能传感器产品下游应用广泛,但是目前暂无用于室温超导的产品。谢谢关注。

投资者:公司的产品,能不能适用自动驾驶方面?

灿瑞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智能传感器芯片产品下游应用广泛,自动驾驶领域范畴也较为广泛,具体还需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判断是否可以匹配,谢谢关注。

投资者:公司基于留住人才、高发行价下公司成员也做了发行价的配售,因此做了低于净资产价格的股权激励方案,曰:留住人才。在消费电子行业困难的时期,也请公司考虑一下二级投资人的利益,做一些方案维护资本市场形象。募集了超过 20 亿资金,也请回馈资本市场。

灿瑞科技董秘: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经营着眼于长远发展,现阶段公司将努力做好产品规划和市场拓展;今年二季度公司实现环比收入大幅改善,我们希望不断夯实公司业务基础,实现稳健发展,感谢您的建议。谢谢关注。

灿瑞科技2005年成立于上海,是专业从事磁传感器及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低功耗与可控成本于一体的智能传感器及电源管理IC产品。

灿瑞科技目前拥有磁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电机驱动、光传感器芯片四条产品线组成的多样化产品矩阵,拥有全流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服务能力。公司目前拥有近600款产品型号,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智能化、光伏储能、AIOT等重要领域。是智能传感器、模拟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黄仁勋即将发表英伟达主题演讲 3D视觉或将站上风口】

8月8日23:00,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将在SIGGRAPH 现场发表NVIDIA主题演讲。届时黄仁勋将介绍NVIDIA的最新技术突破包括获奖研究、通用场景描述(OpenUSD)的进展以及AI驱动的内容创建解决方案。据报道,本次演讲主要涉及AI、3D、数字世界等前沿话题。

目前,能满足用户日常使用需求的裸眼3D笔记本、显示器、PAD平板等商用产品已陆续发布,裸眼3D移动终端的普及正在推动互联网内容向3D方向转变,包括3D直播、点播、游戏、教育等场景。近几年,随着光学显示、终端研发、内容处理和用户体验方面逐渐成熟,裸眼3D可实现终端小体积轻量化,无需佩戴外接设备(偏光眼镜、VR头显等)即可拥有自然舒适和沉浸式3D体验。同时,通过2D到3D内容AI自动转换技术,彻底改变了3D作品的创建方式,解决了3D海量内容需求的一大痛点。

机构分析表示,预计2024年将出现支持裸眼3D的手机产品。未来1~3年,5G智能终端将成为裸眼3D新兴应用的最大入口,并将带动屏幕、终端、内容、算力、音视频产业的规模化增长。

【这堆传感器公司英飞凌高通恩智浦等计划成立RISC-V芯片公司? 暗战Arm技术组合】

8月8日,英飞凌、高通、博世、Nordic半导体、恩智浦等公司宣布,将联手组建一家专注RISC-V技术的新公司。新公司成立于德国,根据声明,新公司初期专注于为车用芯片,未来将扩大至包括手机及物联网等领域。

在声明中,各公司联合表示,RISC-V的核心在于鼓励创新,对RISC-V的进一步采纳将有助于促进电子行业的多样性,降低小型企业进入门槛,也给予大型企业更多延展业务的机会。其还呼吁,行业机构、企业和政,应共同支持RISC-V的发展,增强半导体生态韧性。

5be550a4-364e-11ee-b9c7-dac502259ad0.png

RISC-V是一种免费开源指令集架构(ISA)。由加州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开发与公布,于2011年5月正式发布第一版。该指令集设计非常简单,采用了基础指令集与扩展指令集的方式,由于是开源架构,任何人都可以无偿将其用于设计。

目前来看,RISC-V有机会向ARM、x86发起挑战,正吸引多家半导体巨头支持。英特尔自行设计和生产芯片,不够开放且架构复杂。当前物联网、汽车芯片主流的ARM等指令集需要付费授权,授权费用也愈来愈昂贵。对于想要投身物联网产业的公司而言,是个沉重的负担。

当前,RISC-V已取得长足发展,根据RISC-V国际基金会提供的数据,基于RISC-V架构处理器核的出货数量已突破100亿颗。市场调研机构Market Decipher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球RISC-V芯片的累计出货量为30亿颗,预计到2025年累计出货量为624亿颗。

对比来看,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年出货规模为200亿颗,虽然RISC-V半导体的规模与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市场调研机构Semico认为,RISC-V还会在数据中心通信基础设施等领域获得一定份额。

在应用上,RISC-V已应用已逐渐向高端领域拓展,涉及服务器、汽车、手机等。如初创芯片公司算能推出首款服务器级RISC-V CPU算丰SG2042,称为服务器市场提供新的选择和机会;芯片架构企业Imagination推出的RISC-V嵌入式处理器可用于汽车市场,且计划与自研GPU、AI芯片IP整合;高通曾在其手机SoC中,使用了RISC-V架构的微控制器MCU)。

新公司的成立,也意味着在物联网、汽车等广阔市场上,RISC-V与ARM架构的竞争持续升级。不过,新公司的落地还要取决于各监管机构的批准进程。

当前,ARM架构拥有者Arm公司与高通关系颇为微妙,高通长于手机、通讯芯片,近年大力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汽车市场,在汽车智能座舱市场已取得领跑地位。对高通而言,增加RISC-V也给予其更多与ARM架构拥有者Arm公司抗衡的资本。

2022年8月,高通与Arm就专利授权问题展开诉讼,有关高通大力发展个人电脑用高性能芯片时收购的Nuvia公司:Arm认为高通收购Nuvia时未获Arm同意,不能将Nuvia基于Arm架构设计的定制化处理器核直接用在高通产品上。高通则认为,无论依据合同法还是其他法律,Arm都无权对高通或Nuvia的创新活动加以干涉。这一争端仍在持续进行中。

除高通外,参与组建新公司的均为欧洲半导体公司,博世为知名汽车Tier-1供应商,在MCU、传感器领域有较强实力;Nordic半导体的超低功耗无线技术主要用于无线物联网系统级芯片;英飞凌、恩智浦为老牌汽车半导体公司,据市场调研机构TechInsights数据,两公司2022年车用半导体市场份额分别为12.4%和11.6%。

【韩国议员、三星前高管批评美对华芯片战略,警告美或遭他国联合抵制】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梁香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遏制中国获取及生产先进芯片能力的措施可能将破坏美国与其亚洲盟国的关系。

梁香子说:“如果(美国)继续试图惩罚其他国家,并以不可预测的方式实施‘美国优先’政策,其他国家可能会结成联盟反对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应该更多考虑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把实力当作武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加剧,美国正不断升级对华芯片制裁,不仅将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及相关高校拉入制裁名单,还与盟友联手限制对华芯片出口。《金融时报》分析称,梁香子对美国干预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强烈批评说明,韩国对美国将亚洲盟友纳入美经济安全议程的行动感到不安。此外,韩国还担心美国措施将引起中方强烈反应,从而扰乱供应链、影响企业利润。

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此前就曾指责韩国政府过于偏向美国及日本,与中国及俄罗斯对抗,令韩国经济及安全利益受损。

梁香子则称,美国的相关政策目前尚未实际损害韩半导体产业,因为美对华制裁将使相关产品产量下降,从而引发价格上涨。但她补充说:“美国越是制裁中国,中国就越要努力实现快速技术进步,也将为这一目标提供更多的支持。鉴于中国拥有丰富的人才和原材料储备,这将给韩国带来危机。”梁香子认为,美国应当放弃目前这种“从动摇乃至打破全球价值链的行为中获利”的做法。

此外,梁香子还承认,美国对华科技战确实为韩国发展自身技术赢得了时间。但她认为,由于韩国对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韩国半导体产业仍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韩国需要提高对技术人才的待遇。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158

    浏览量

    769055
  • mcu
    mcu
    +关注

    关注

    146

    文章

    18031

    浏览量

    369321
  • ARM
    ARM
    +关注

    关注

    134

    文章

    9374

    浏览量

    378800
  • RISC-V
    +关注

    关注

    46

    文章

    2609

    浏览量

    49057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超小型位移传感器:精密测量领域的微型革命者

    智能制造、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对空间利用率和测量精度的极致追求正推动传感器技术向微型化、集成化方向突破。超小型位移传感器作为这一趋势的代表,凭借其毫米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16:43 ?287次阅读

    Keithley 2450数字源表纳米级材料测试的精密利器

    、操作复杂高等问题亟待解决。美国吉时利(Keithley)推出的2450数字源表,凭借高精度、多功能及智能化设计,为纳米级材料测试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成为科研与工业领域的精密利器。 ? 一、核心技术特性:精密测量的基石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4:40 ?149次阅读
    Keithley 2450数字源表<b class='flag-5'>纳米级</b>材料测试的精密利器

    微型位移传感器:精密制造与科研创新的“隐形引擎”

    工业4.0与智能制造的浪潮中,微米甚至纳米级的精度控制已成为衡量技术实力的核心指标。从半导体晶圆切割到航天部件装配,从生物医学检测到精密仪器校准,微型位移
    的头像 发表于 06-24 08:38 ?192次阅读

    精密传感技术驱动半导体未来:明治传感器CMP/量测/减薄机的应用

    半导体制造向纳米级精度持续突破的进程中,精密传感器已成为设备性能的“神经末梢”。作为工业传感领域的代表品牌,明治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6-17 07:33 ?414次阅读
    精密<b class='flag-5'>传感</b>技术驱动半导体未来:明治<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在</b>CMP/量测/减薄机的应用

    压电纳米定位系统搭档金刚石色心-纳米尺度上捕捉量子世界的奥秘

    量子计算、生物传感、精密测量等前沿领域,金刚石中的氮-空位(NV)色心正成为颠覆技术的核心材料,其独特的量子特性为科技突破提供了无限可能,更因其卓越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而成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6-05 09:30 ?292次阅读
    压电<b class='flag-5'>纳米</b>定位系统搭档金刚石色心-<b class='flag-5'>在</b><b class='flag-5'>纳米</b>尺度上捕捉量子世界的奥秘

    滚珠导轨:电子制造“纳米级”精度的运动基石

    电子制造与半导体设备追求“微米工艺、纳米级控制”的赛道上,滚珠导轨凭借高刚性、低摩擦与高洁净特性,成为精密运动系统的核心载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5-29 17:46 ?255次阅读
    滚珠导轨:<b class='flag-5'>电子</b>制造“<b class='flag-5'>纳米级</b>”精度的运动基石

    超声波指纹模组灵敏度飞升!低温纳米烧结银浆立大功

    电子传输搭建起了良好的通道。 这种致密结构极大地降低了电子传输的阻力,使得指纹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能够以极快的速度传输到处理电路中。与传统材料相比,低温纳米烧结银浆的电阻率大幅降低,信号
    发表于 05-22 10:26

    优可测白光干涉仪AM系列:量化管控纳米级粗糙度,位移传感器关键零件寿命提升50%

    位移传感器模组的编码盘,其粗糙度及码道的刻蚀深度和宽度,会对性能带来关键影响。优可测白光干涉仪精确测量表面粗糙度以及刻蚀形貌尺寸,精度最高可达亚纳米级,解决产品工艺特性以及量化管控。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13:00 ?470次阅读
    优可测白光干涉仪AM系列:量化管控<b class='flag-5'>纳米级</b>粗糙度,位移<b class='flag-5'>传感器</b>关键零件寿命提升50%

    研制仿生电子触角传感器突破无视觉环境感知瓶颈

    夜行昆虫凭借柔韧的触角,黑暗中自如导航、感知周围环境,甚至探测微小纹理。你是否想过,机器人也能拥有这样的“ 超能力” ?香港科技大学等合作团队受此启发,研发出一款仿生电子触角传感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18:20 ?451次阅读
    研制仿生<b class='flag-5'>电子</b>触角<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突破</b>无视觉环境感知瓶颈

    光谱传感器:工业轮廓扫描的毫米精度革新

    随着光谱传感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工业轮廓扫描将向更高精度、更广适用方向发展。例如,纳米级光谱解析技术已开始应用于超薄材料厚度监测,而多物理场耦合检测将进一步扩展光谱传感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1:00 ?452次阅读
    光谱<b class='flag-5'>传感器</b>:工业轮廓扫描的毫米<b class='flag-5'>级</b>精度革新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全新纳米级3D晶体管,突破性能极限

    11月7日,有报道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超薄半导体材料,成功开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纳米级3D晶体管。这款晶体管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小的3D晶体管,其性能与功能不仅与现有的硅基晶体管相当,甚至某些方面还超越了后者。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3:43 ?958次阅读

    立仪科技:光谱共焦传感器玻璃领域的革命突破

    解决方案。 立仪科技:光谱共焦传感器玻璃领域的革命突破 一、光谱共焦传感器的技术优势 ? 纳米级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5:43 ?628次阅读
    立仪科技:光谱共焦<b class='flag-5'>传感器</b><b class='flag-5'>在</b>玻璃领域的革命<b class='flag-5'>性</b><b class='flag-5'>突破</b>

    mems传感器汽车电子的应用有哪些

    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传感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广泛且深入,它们以其微小但功能强大的特性,为现代汽车的安全、性能和舒适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5:36 ?1948次阅读

    为空间受限的应用提供突破性的动力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为空间受限的应用提供突破性的动力.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8-26 14:28 ?0次下载
    为空间受限的应用提供<b class='flag-5'>突破性</b>的动力

    激光纳米加工的突破性进展

    技术带来的挑战,传统仅限于表面纳米制造。现有的方法要么无法穿透晶片表面而不造成改变,要么受限于硅激光光刻技术的微米分辨率。 Richard Feynman有一句名言:"底层大有可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06:31 ?482次阅读
    激光<b class='flag-5'>纳米</b>加工的<b class='flag-5'>突破性</b>进展